北航飞行器制造专业实验报告
2023年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实践报告

2023年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实践报告本文是一份针对2023年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实践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践的背景、实践过程、实践中的收获、个人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实践背景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理工科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是其中一门重点学科。
由于我对飞行器制造工程非常感兴趣,所以我报名参加了一次飞行器制造工程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设计、制造和测试一架小型遥控飞机。
二、实践过程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准备工作,包括研究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学习飞行器制造的基本原理以及掌握必要的设计和生产工具等。
接下来,我们开始实际制作飞机。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飞机的结构、翼形和尺寸等。
然后,我们将所选择的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接着,我们开始组装所有的部件,包括机身、机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等。
在组装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每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合适的接口。
完成组装后,我们开始测试飞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整,我们成功实现了良好的飞行性能和可靠的稳定性。
三、实践中的收获这次实践使我深入了解了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制造工艺,提高了我的制造技能和操作技能。
通过这次经验,我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认识到了一个好的团队形象和团队工作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掌握了一些飞行器制造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增强了我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都非常有帮助。
四、个人感悟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飞机制造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在日常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锻炼,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我意识到了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来解决问题,并且从中获得深刻的领悟和收获。
五、对未来的展望通过这次实践,我在飞行器制造工程领域的认识和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对我未来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都非常有帮助。
飞行器技术实习报告

飞行器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我有幸来到了我国一家知名的飞行器研究机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飞行器技术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工作,深入了解了飞行器技术的研发过程,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飞行器设计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主要进行了飞行器设计的学习。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飞行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飞行器气动学、结构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实际的飞行器设计工作,负责完成了某型无人机的初步设计,包括确定无人机的大小、重量、气动布局等。
2. 飞行器制造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开始了飞行器制造环节。
我参与了无人机的组装工作,学习了无人机组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组装过程中,我熟悉了各种零部件的作用和性能,掌握了无人机组装技巧。
此外,我还参与了无人机结构的焊接和加工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飞行器测试在实习的第三周,我们进行了飞行器测试。
我负责协助测试人员开展无人机各项性能的测试工作,包括起飞、飞行、降落等。
在测试过程中,我了解了无人机操控系统的原理,学会了使用无人机操控软件,并掌握了无人机测试的方法和技巧。
4. 数据分析与优化在实习的第四周,我们进行了飞行器数据分析与优化。
我负责收集和整理无人机测试数据,分析无人机的性能,并提出优化建议。
通过这一过程,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深入学习了飞行器设计、制造、测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无人机组装技巧,了解了飞行器操控系统原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飞行器的组装、测试等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解决突发问题,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职业素养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尊重导师和同事,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北航研究性实验报告

北航研究性实验报告北航研究性实验报告引言:研究性实验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为北航的一名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飞行器设计的研究性实验,并在此报告中将对该实验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飞行器,以提高其飞行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对飞行器的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我们希望能够实现更高的飞行速度和更好的操控性能。
实验方法: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了解了目前飞行器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
然后,我们组建了一个小组,共同讨论并确定了实验的具体方案。
在设计飞行器结构时,我们采用了轻量化材料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减少飞行器的重量并提高其强度。
同时,我们还对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进行了优化,以减小阻力和气动干扰,并提高飞行器的升力系数。
在控制系统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以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和稳定飞行。
通过对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和仿真,我们确定了最佳的控制参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经过反复的设计和测试,我们成功地设计出了一种新型飞行器,并进行了多次试飞。
实验结果表明,该飞行器具有较高的飞行速度和较好的操控性能,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标。
结论:通过参与这个研究性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例如,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飞行器的结构和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
总结:通过这次研究性实验,我对飞行器设计和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相信,在北航这样的优秀学府中,我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和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飞行器制造实习报告

飞行器制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飞行器制造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飞行器制造实习。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飞行器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飞行器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飞行器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零部件加工、装配、调试和测试。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经历和收获。
1. 零部件加工:我参与了飞行器零部件的加工,包括金属切削、焊接、铸造等工艺。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数控机床和手工工具进行加工,掌握了加工参数的调整和加工质量的检验方法。
在焊接过程中,我了解了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了焊接技巧和焊接质量的评估方法。
在铸造过程中,我了解了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了铸造模具的设计和铸造过程的控制方法。
2. 装配:我参与了飞行器装配工作,包括零部件的配合、连接和调整。
在装配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装配工具和设备,掌握了装配工艺和方法,培养了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耐心。
3. 调试和测试:我参与了飞行器调试和测试工作,包括飞行器的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和飞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测试设备和仪器,掌握了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习收获和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掌握了飞行器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和零部件加工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其次,我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我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加工尺寸偏差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加工技巧和精度控制能力。
此外,我在团队协作中,有时会过于依赖他人,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报告

2023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报告本次实践内容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报告,主要涉及到飞行器的设计、结构分析与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及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体验到了科学实验的过程,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飞行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结构原理,学习了飞行器的设计、结构分析和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然后,我们团队开始设计一个小型无人机,有选择机翼的型号、设计叶片、加工零部件等过程,需要我们综合应用航空学、电子电器知识及实践技能。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机翼附近的气流流动、飞机在空中不同高度的飞行速度、其飞行力学表现以及维护与接受控制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机身主体结构、通讯信号传输系统以及能量储存器等。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试验阶段。
我们首先进行了静力试验,通过手动将飞行器吊起并测量机翼的形变情况,得到了压缩应变和拉伸应变的数据,然后进行拟合,得到了静力学方程。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飞行模拟试验,模拟机翼在不同角度下的飞行情况,收集实验数据,根据不同飞行条件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寻找问题所在。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实际的飞行试验,在飞行器的起飞、飞行、降落等不同阶段观察飞行器的表现。
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飞行器的设计、结构分析与试验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工作,需要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相互配合。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从经验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还需要不断钻研科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总之,此次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让我深入了解了飞行器的设计、结构分析与试验等方面的知识内容,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实验思维,促进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飞行器认知实习报告

飞行器认知实习报告一、前言作为一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重要性。
此次飞行器认知实习,使我得以走进实验室,亲身接触到飞行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对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习,我收获颇丰,现将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飞行器结构的认识、飞行器材料的了解以及飞行器制造工艺的学习等方面的工作。
1. 飞行器结构的认识在实习的第一周,导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实验室,并对飞行器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我了解到飞行器主要由机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电子设备等部分组成。
通过实地观察,我深刻认识到各个部分在飞行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
2. 飞行器材料的了解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学习了飞行器所采用的各种材料。
我了解到飞行器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三大类。
其中,复合材料在现代飞行器设计中应用广泛,因其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特点。
实习过程中,我还亲手触摸了这些材料,感受到了它们的物理特性。
3. 飞行器制造工艺的学习在实习的第三周,我们学习了飞行器的制造工艺。
我了解到飞行器的制造分为设计、加工、装配和试验四个阶段。
其中,加工阶段是飞行器制造的关键环节。
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加工车间,并亲眼见证了飞行器零部件的加工过程。
我对飞行器加工设备(如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密切结合对于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首先,实习使我认识到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其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在飞行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北航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北航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北航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制造技术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制造技术的理解。
实验原理:制造技术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工艺流程设计、质量控制等。
本实验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制造技术,如切削加工、铸造、焊接等,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这些技术的应用。
实验器材与材料:- 金属板材或棒材- 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 量具(如卡尺、千分尺)- 焊接设备及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铸造用模具及铸造材料- 安全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要求,熟悉实验器材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材料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3. 加工准备:设置加工设备的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
4. 切削加工:进行车削、铣削或钻削等加工操作,制造出所需的零件。
5. 质量检测:使用量具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检测。
6. 焊接操作:根据需要进行焊接操作,并确保焊接质量。
7. 铸造实验:制作模具,浇注材料,进行铸造实验。
8. 实验总结: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成功加工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并对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了精确的检测。
在焊接和铸造实验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造任务。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使学生对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 使用任何设备前,确保已经熟悉其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实验结束后,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都已归位并处于安全状态。
飞行器制造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某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二、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入了解飞行器制造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我对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入,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及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参与了飞行器制造工程相关的理论学习,了解了飞行器的设计、制造、检验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规定。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师傅,我对飞行器制造工程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
2. 参与团队协作,提高沟通能力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团队,与其他实习生共同分担任务。
在团队会议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分享和汇报工作进展,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协作,我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学习使用专业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使用CATIA、SolidWorks等专业软件进行飞行器设计。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软件的使用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了解飞行器制造工艺,掌握生产流程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了飞行器制造的各个工艺流程。
通过观察和询问,我对飞行器制造工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掌握了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5. 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在实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
企业注重员工培训,鼓励员工创新,使我更加坚定了在飞行器制造行业发展的信心。
四、实习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在飞行器制造领域深耕细作,成为一名技术精湛、富有创新能力和凝聚力的飞行器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拉伸机的影响。缓慢加载类似于静载,而快速加载类似于冲击,可以瞬间达到很大的值,这也会影响最后的数据。
七、
在过去的几年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们已经做过好多、写了好多报告,像基础物理实验、材料力学等。每个实验都是一个工程,认真对待就会收获很多,而在这次的专业综合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更体会到了在平时所没有感受东西。在之前,我收获的不仅是实验方法与经验,更多以实验为载体而向们传达科学研究思想、方法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专业综合实验性很强,需要的自主能力也很强,但这也意味着更高的调整要求。
三、
1、LJ—5000A型拉力试验机一台;
2、天平一台;
3、胶水、 、 等化学试剂若干;
4、试件两片;
5、其他工具。
四、
5.
1)启动Femap软软件,如图1。
图1
2)修改参数:选择工具->参数,将合并公差项改为“指定”,填入数值 ,如图2。
3)新建三个层:分别命名为Glue、Plate1和Plate2,并激活Glue层,如图3.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8)建立板2模型:和建立板1模型类似。
9)合并重合的实体:如图22,选择工具—>检查—>重合节点,勾选“合并重合的实体”,如图23。
图22
图23
10)建立约束:选择模型—>约束—>曲线上,选中一块板的一端线,选择“标准类型”为“固定”,如图24、图25所示。
图24
图25
11)建立载荷:选择模型—>载荷—>曲线上,选中一块板的另一端线,修改“FX”为1000,如图26、图27所示。
图26
图27
1)模型分析。
6.
1)试件处理
表格2所示为胶接前试件处理的一般步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只进行了前面三步,即丙酮脱脂、 ,去除了试件表面油性物质和氧化膜,使胶接效果更好。
7)设置曲面网格:如图15选择网格控制—>曲面上的网格大小,弹出如图16的对话框,选中刚才建立的曲面,单击“确定”弹出如图17所示的对话框,修改单元大小为0.0002,单击确定。再选择网格控制—>曲面,选中刚才的曲面,定义材料,如图20所示,修改“杨氏模量,E”为7.2e10,修改“泊松比”为0.33。选择“单元/属性类型”为板,如图21所示。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6)建立板1模型:激活层Plate1,选择几何体—>曲面—>拉伸,如图11、图12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刚在建立的胶层模型的右侧面的下边线,单击“确定”,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顶点(T)X”一栏的值为-0.03。单击“确定”,如图13、图14所示。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混合搭接
4.
Femap以Parasolid为内核,具有近20年专注于有限元建模领域的工程经验,有助于用户将复杂的模型建模简单化,其基于Windows的特性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且易学易用!Femap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工程产品系统及过程之中,例如:卫星、航空器、重型起重机、高真空密封器等。Femap提供了从高级梁建模、中面提取、六面体网格划分,到功能卓越的CAD输入和简化的工具。
10~15
8
烘干
60~70
30
9
(涂胶)
立即~三天
将混合好的胶涂抹于试件处理过的一侧,对其、压紧,放置24小时以上,如图28所示。
图28
3)胶水固化
等到24小时以后,取出试件,如图29所示。
图29
5)测胶接的抗拉力
将已经粘连在一起的两试件放置LJ-5000A型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伸破坏试验,如图30所示,破坏后的试件如图31所示。
二、
1.
机械嵌合理论。机械嵌合理论认为胶粘剂必须渗入被粘物表面的孔隙内,并排除其吸附的空气,才能产生良好的吸附作用。
吸附理论。吸附理论认为粘附是由两材料间分子接触,产生了界面力所引起的。
化学键理论。化学键理论认为胶接主要是由化学键力的作用而形成。
扩散理论。扩散理论认为胶接是通过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分子的扩散而形成的。
②内聚破坏此时接头的破坏强度主要取决于胶黏剂的内聚强度,但胶黏剂强度和胶黏剂本体浇铸料的破坏强度不完全相同。
③界面破坏此时破坏强度与胶黏剂和被粘物表面层强度有关,也与胶黏剂和被粘物之间的“黏附强度”有关。
④混合破坏接头各部分强度相近时发生。
表格1胶接的主要形式
胶接方式
结构形式
单搭接
双搭接
斜接
斜搭接
双斜接
2)试件涂胶
实验所用的胶为航空专用胶,其运用于飞机制造中的某些零部件的连接,该胶有两种成分,使用前现将其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故连接效果好。
表格2
序号
工序内容
配方
规范
电压(V)
温度(℃)
时间(分)
1
脱脂
丙酮
2
碱洗
1~2
3
漂洗
自来水
5~10
4
酸蚀1~2ຫໍສະໝຸດ 5漂洗自来水
5~10
6
阳极化
22~25
20
7
漂洗
自来水
图35
5)胶层内的密塞斯应力沿X轴的变化,如图36。
胶层内的密塞斯应力沿X轴的变化
图36
8.
序号
1
2
3
4
5
6
7
力/KN
285
285
265
278
262
270
252
六、
每个人做的胶层破坏力不一样,有的相差比较大,其原因有下:
①试件表面处理的效果不同。试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胶接的效果,好的粘贴表面应该是没有油污,没有氧化膜的,如果在表面处理时,时间不充足或者操作不得当,均会给试件的表面处理带来影响。
八、
【1】范玉清.现代飞机制造技术.200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罗旭、赵明宇.Femap & NX Nastran基础及高级应用.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3】夏文干等.胶接手册.1989年国防工业出版社。
4)立胶层模型:选择几何体—>体—>体素,输入X:0.015,Y:0.02,Z:0.0001,点击确定,建立胶层,如图4、图5。
图2
图3
图4
图5
5)创建网格:选择网格—>网格控制—>体上的大小,如图6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刚建立的胶层体素,单击“确定”,如图7所示,弹出如图8所示对话框,选中“六面体划分网格”,修改单元大小为0.0002。再选择网格—>几何体—>六面体网格,如图9所示弹出对话框。
一、
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胶粘剂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胶接技术作为四中飞机装配连接技术(铆接、螺接、焊接和胶接)之一,在飞机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相对于其他三种连接技术,胶接具有不削弱基体材料、受力分布比较均匀、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疲劳强度、良好的密封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全面深入了解胶接原理,掌握胶接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30
图31
五、
7.
1)板内沿X轴方向的正应力的变换,如图32.
板内沿X轴方向的正应力的变换
图32
2)板内的挠度沿X轴变化,如图33。
板内的挠度沿X轴变化
图33
3)胶层内的Z方向的应力沿X轴变化,如图34。
胶层内的Z方向的应力沿X轴变化
图34
4)胶层内的X—Z剪力沿X轴的变化,如图35。
胶层内的X—Z剪力沿X轴的变化
静电理论。静电理论认为由于在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形成双电层而产生了静电引力,即相互分离的阻力,因而形成了胶接。
2.
胶接的形式主要有单搭接、双搭接、斜接、斜搭接、双斜接和混合搭接几种示意图见表1.
3.
①被粘物破坏此时,由于应力在接头的邻近处最为集中,故一般破坏在该处发生,但此时的破坏强度和原被粘物材料本身的强度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