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中有哪些特点?
①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二次方程 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得出一般形式后,再引导学生从类比中大胆猜想一 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a≠0这一结论, b、c能否为 2 0?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归纳小结:在 ax bx c 0 中,当a≠0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o,b≠0时就 是一元一次方程。这样以疑激思,以教师的“不作 为”促使学生的“有所为”,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 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了一元二次 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转化。 最后引导学生由一元一次方程的项与系数的概念类 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项与系数的概念。强调项与 系数都必须包括符号。
(1)5 x 10; (3) x 160;
2
(2)9 x 4 x 6 1 2 (4) y 0 y
2
(5)3 x y 6; (7)ax 4 x 0
2
(6)4 x 6 x 3x 4 x
2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特点: 是整式方程;只含一个未 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是2!
教学过程设计

4、 独立思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我设计了3道练习题,第一题是判别一元二次方程, 以抢答的形式完成,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 的反应能力;第二道题是例题的延伸,以小组竞赛 活动的方式对本课知识进行巩固。第三题是由学生 自己写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和其他方程,由同桌找 出其中的一元二次方程,并指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 各项系数和常数项。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 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判断能力。同时也提供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形成民 主和谐、平等合作、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 适用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和一 次项系数都可以分解的情况。
配方法
• 通过添加和减去特定的数值,将一元二 次方程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 适用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和一 次项系数无法直接分解的情况。
联立方程组解法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1
联立方程组
将多个一元二次方程联立起来,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方程的解。
经济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于经济学中的成本、收入、利润等相关问题的建模和分析。
工程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如弧线造型、平面结构力学等的计算和优化。
总结和回顾
通过本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解的求法,图像 和性质,分解和配方法,联立方程组解法与应用实际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 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图像
顶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具有对称轴、顶点等性质。
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高点或最低点,对称轴通过顶 点。

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称为根, 根的个数与方程的解的个数相 等。
分解和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法
• 将一元二次方程分解成两个一次方程, 每个一次方程的解即为原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欢迎参加本次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分享。本课程将深入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 定义和特点,以及解的求法,图像和性质,分解和配方法,联立方程组解法 与应用实际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1 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包含未知数x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的等式。
2 特点
它的最高次项是二次项,拥有一个未知数,和三个系数: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 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2.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元一次部分知识点的回顾,同时又是方程组和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通过引入实际的生活问题,使同学对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兴趣增大,对比已经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正确抓住其本质特点,形成概念。

为进一步学习方程的解法和简单应用起铺垫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不但能使同学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学思想,而且可以提高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发展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是今后继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基础,因此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纲要,我从以下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在知识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使同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1.复习巩固,引入新知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引入问题,易于被同学接受和感知,所以我列举了生活中长方形草坪的面积问题,从情境分析中,更结合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得出了一个新的方程。

而通过与已知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的对比和比较,分析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

从生活情境和从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入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顺利的进行新课。

2.启发探究、获取新知通过上述情境,让同学们合作交流,列出新的方程式。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二)、学法分析学生在课前应该预相关知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同时,还要注重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环节通过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及其系数的含义,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三)、问题解决环节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环节通过课堂讨论和归纳总结,让学生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作业环节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以上是我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为此,我选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合适的研究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探究方法。

合作交流法则是让学生共同讨论,从浅入深、从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研讨式研究方法,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使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

本节课按照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特点,设计了情景引入、新课研究、归纳小结、巩固练、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六个环节。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提起方程,并不陌生,学生在七、八年级相继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分式方程,也知道了方程中“元”和“次”的含义,学生根据通过已有的知识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本节课是学习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为后面学习二次函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式,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和系数。

(2)过程与方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类比,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和创造,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3、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式。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二、教法和学法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本节内容学起来比较轻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先设置生活常见的三个问题情境,再引导学生转化数学模型,建立方程,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境—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重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流程1、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及分式方程,让学生先回忆起原有的知识,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从而引入课题。

2、通过“未铺地毯区域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列出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设置三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列出方程并化简整理,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征,同时与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3、让学生观察、探讨这三个方程具有的共同特点,老师总结从而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特别强调一般式中的项和系数,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作了奠定的基础,因此它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普通形式,正确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普通形式。

难点: 正确理解和掌握普通形式中的a ≠ 0,项“”和系“数”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法:由于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我采用了问“题情境—启示类比观察—自主合作探索”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转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获取知识。

学法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启示思量,观察类比,让学生积极参预课堂教学,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1 ,提问: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它的普通形式是什创么?问题(1) 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 900 平方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复习旧知,又为下面所要学的新知埋下伏笔,做好铺垫的工作。

程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索,数学建模的分析,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观察,类比,自主与合作学习,归纳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问题与多媒体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热爱生活保护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 23 章第 1 课时,它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设 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 并且长比宽多 10 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情 问: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要怎样做才干求出长和宽?境 生答:设宽为 x 米,长为( x+10 )米。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通用10篇)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通用10篇)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通用10篇)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1)节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同时为今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打下基础。

(二)、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快乐,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及关键介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差异与不同,立足渗透类比这一重要思想方法,又根据大纲的要求,所以我确定教学重点为: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为: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还有常数项。

因此这节课的关键则为通过问题情景的设计,课堂实验的研讨,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目的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

九年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开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较强。

使得他们很快就能融入课堂,接受知识也事半功倍。

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列出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有关方程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和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它的解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掌握它的解法。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方程和方程的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掌握它的解法。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掌握它的解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新课: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应用: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新华学校张玉芳我说课的题目人教版版九年级(上)第22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说课⑴说教材⑵说目标⑶说教学方法、学法⑷说教学程序⑸说评价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二、说目标
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⑵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⑶教学难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
⑴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类比发现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⑵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分析讨论、类比归纳,最后抽象出有价值。

让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⑶教学手段
采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实物投影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四、说教学程序
⑴知识回顾导入新课⑵自主探索归纳新知⑶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⑷归纳小结反思提高⑸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⑴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请学生举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5页的“问题1”和"问题2",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意图:方程模型的建立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⑵自主探索归纳新知
比较一:
与一元一次方程作纵向比较得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比较二:
方程之间作横向比较得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a叫做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常数项.
注意: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而且通过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知识树有更明确的理解。

想一想
(1)关于x的方程(1)2x2-7x+3=0(2)x2-6x+10=0(3)x2-50x=100(4)(x+3)x=9(5)x+y-3=0(6)-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2)关于x的方程(k-2)x2+(2k-1)x+(k-1)=0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注意方程成立的条件!)
⑶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5x2-1=4x 4x2=81 4x(x+2)=25 (x-2)(x-2)=(2x+3)(x+3)
⑷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体会和收获.
⑸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