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介入术后腹痛护理论文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鲍琳燕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鲍琳燕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起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它的开展一方面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弊端,另一方面它完整地保留了女性器官,从而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自2011年9月~2012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00余例子宫肌瘤患者,现将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共行子宫肌瘤介入手术100例,年龄34~51岁,平均40岁。
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痛,月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其中1例伴有尿频。
所有病例均有超声及DSA确诊。
1.2手术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平卧于导管床上,常规消毒铺巾,腹股沟区局部麻醉后,运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在透视下,放置 4F或5F导管。
选择性地分别插入左右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双侧子宫动脉开口部位及走行后,超选择地插管于子宫动脉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明确肌瘤的大小、部位、数目及供血情况,留置导管于子宫动脉内,经导管推注明胶海绵适量栓塞子宫动脉主干。
复查造影见肌瘤血供完全阻断,而子宫可通过盆腔及侧支循环而不影响其血供。
肌瘤因缺血缩小并萎缩,从而达到控制肌瘤发展长大,减少月经量,使经期恢复正常纠正贫血的治疗效果。
术毕,拔管加压包扎.2 观察及护理2.1术前准备(1)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该手术的特点,具有微创、安全及不破坏其生理功能的优势,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打消其顾虑,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
(2)术晨禁饮食,术前30 min肌注安定5 mg,嘱患者排空膀胱。
(3)常规备皮,碘过敏试验。
(4)备好造影剂、肝素钠、沙袋等物品.2.2术中护理(1)做好解释工作,多与患者交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
(2)建立静脉通道。
(3)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备齐用物,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操作.2.3术后护理(1)患者返回病房,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疼痛护理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疼痛护理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疼痛护理和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此总结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护理主要分为三种,包括出血护理、人工气腹并发症护理及疼痛护理。
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并且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
结果: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对手术之前及手术之后的护理满意率为99%,并且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生活及工作等。
结论:通过科学的术前、术后准备及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标签: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术后疼痛;护理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在30岁到50岁年龄阶段的妇女中,其具有较低的恶变率。
子宫肌瘤的生长与长期及过度的雌激素刺激有着密切的联系,治疗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手术切除。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比传统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痛苦小、创伤小,并且患者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资金。
本文收集了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并且进行了全程的随访及护理,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病史均简单、腹腔无黏连,都是主动要求进行腹腔镜手术。
患者的年龄在28~65岁之间,12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其他都是多发子宫肌瘤患者,肌瘤最多为7个。
通过B超检查,患者的最大肌瘤为5cm×4cm,最小肌瘤为1cm×0.5cm。
1.2手术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人工气腹成功之后进行腹腔镜手术。
1.3术后护理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护理分为三种,术后出血护理、疼痛护理及人工气腹并发症护理,以下对术后护理进行详细讲解。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研究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方法:择取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和简单护理,研究组患者除进行以上的常规治疗和简单护理外,还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科学的健康教育。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VVR、皮下血肿、腹胀便秘的发生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无痛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科学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的术后预后。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护理【中图分类号】R47.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163-02子宫动脉的栓塞术(UAE)在治疗子宫肌瘤疾病上有着住院时间较短、保留子宫、病人可以耐受、止血迅速、创伤小、有效、操作简便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应用。
本文择取80例患者,并对其应用UAE来治疗患者的子宫肌瘤疾病,并在术后进行并发症的护理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本院妇科门诊进行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其年龄均在27~51岁,平均年龄为39岁,发病的时间在1~3年。
其中,单发的患者为42例,多发的患者为38例;黏膜下类型的患者为26例,浆膜下类型的患者为15例,肌壁间类型的患者为39例。
肌瘤的直径在2至10厘米之间。
临床的症状主要为痛经(10例)、白带增多(19例)、腰腿胀痛(15例)、下腹有坠胀感(20例)、月经量的增多或是经期的延长(30例)等。
将上述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和简单护理。
对照组的治疗流程是:(1)入院的常规介绍;(2)术前的常规检查和准备;(3)术前一天晚餐后到手术当天的清晨开始禁食以及手术当天清晨进行留置导尿;(4)进入导管室,开始消毒铺巾和穿刺插管;(5)选择性的栓塞患者双侧的子宫动脉;(6)造影并观察栓塞的效果;(7)撤除导管和鞘管,进行压迫且加压包扎;(8)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对穿刺的患处进加压包扎6~8小时,将患者患侧的肢体开始平伸12个小时,待卧床24个小时后方可下床进行活动。
46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46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标签: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体会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表现为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下腹疼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子宫或肌瘤核除法。
我院近年来开展了子宫肌瘤介入疗法。
介入疗法较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即经皮股动脉穿刺,DSA透视下行血管造影后,将导管置于为子宫肌瘤供血的动脉,注入栓塞剂,使子宫肌瘤缺血,因而变形、坏死、萎缩、达到治疗目的。
现就对我科收治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介绍其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6例,年龄28~48岁之间,平均年龄38歲。
均有生育史,其中浆膜肌瘤24例、肌壁间肌瘤22例。
其肌瘤的大小数目不同。
17例患者中13例有不同程度痛经、腰痛、下腹坠痛、贫血等症状,其余4例无症状。
2术前护理2.1常规检查:患者行介入治疗前,应做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胸透等检查。
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介入疗法与手术禁忌症,例如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合并中/重度子宫脱垂、卵巢囊肿等疾病。
患者手术时间应避开月经期。
2.2心理护理:由于介入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对于此种治疗方法缺乏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地向患者介绍疗法是一种微创手术,其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以及术前、中、后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能以较平和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治疗。
2.3其他护理:因介入治疗需要使用造影剂,临床上现已使用非离子性造影剂较多。
其优点是安全性和造影质量均比离子性造影剂有显著的优越性,副作用合并症甚少。
但有极少数病人仍出现过敏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口唇麻木、皮肤荨麻疹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因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
患者术前1天应做下腹部、腹股沟、会阴处理皮,术前6h禁食水,术前排空小便。
子宫肌瘤手术护理论文

子宫肌瘤手术护理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术的后护理。
方法是对本科收治的25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积极治疗、护理及出院指导做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术后有247例患者治愈出院,只有3例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转院治疗。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是成功先决条件,可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子宫肌瘤;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35~45岁的生育期妇女。
主要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包块,压迫症状[1]。
防止瘤体的继续生长与恶变,减轻患者痛苦,早期对子宫肌瘤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现将2004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病区的310例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年龄28~58岁;婚姻:已婚220例,未婚6例,丧偶24例;子宫体240例,子宫颈10例;子宫全切50例,次全切子宫96例,全切加单侧附件切除36例,子宫全切加双侧附件切除18例,有247例患者治愈出院,只有3例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转院治疗。
2 护理诊断①心理反应:表现为焦虑、恐惧、精神紧张、易激动、难以入睡及食欲差,与患者不了解手术过程及预后有关。
②知识缺乏:与患者对手术前后的知识不了解有关。
③疼痛与出血:与手术的创伤及术后麻醉作用消失有关。
④有感染的危险:与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讲解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提供疾病治疗的信息同时向患者讲述手术的过程及术前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术后用药、留置导尿的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2]。
3 护理3.1术前整体护理3.1.1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调整饮食,增强体质,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对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较弱者,指导她们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讲解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提供疾病治疗的信息同时向患者讲述手术过程及术前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术后用药、留置导尿的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

良好 的环 境 , 少 精 神 心 理 刺 激 , 予 止 吐 药 物 预 防 恶 心 呕 减 给 吐 , 励患者进食 , 患者进 清淡 , 消化饮食 , 量多 餐 , 鼓 嘱 易 少 与 患者及家属 沟通交流 , 了解 患 者 的饮 食 爱 好 , 予 适 合 其 口味 给 的饮 食 , 意 食 物 的 色 、 、 以 刺 激 食 欲 。本 组 胃肠 道 反 应 注 香 味
子 宫 肌 瘤 是 女 性 生 殖 系 统 最 常 见 的 良 性 肿 瘤 , 宫 肌 瘤 子 常 发 生 于 子 宫 肌 层 , 据 生 长 方 向不 同可 分 为肌 壁 间肌 瘤 ( 根 占 6 ~ 7 )浆 膜 下 肌 瘤 ( 2 ) 粘 膜 下 肌 瘤 ( 1 ~ O O , 占 O , 占 O
・
2 0 ・ 40
J ur lo qh rM e c lCo lg , 0 。 1 2 , .1 o na fQiia dia le e 2 08 Vo . 9 No 9
子 宫 肌 瘤 患 者介 入 治 疗 后 的观 察 与 护 理
张 丽 华
【 要】 对 6 摘 4例 子 宫 肌 瘤 惠者 经 股 动 脉 穿刺 行 子 宫 动 脉 栓 塞 治 疗 , 后 发 生 并 发 症 1 2 , 中 术 2例 其
给予关心 、 贴 , 过 心理 护理 、 松疗 法 等减 轻 患者 痛苦 。 体 通 放 加 强 疼 痛 观 察 、 时 评 估 疼 痛 等 级 , 切 观 察 疼 痛 的性 质 、 及 密 部 位 、 续 时 间 以及 与 体 位 的 关 系 , 判 断 有 无 其 他 并 发 症 发 持 以 生 。疼 痛 较 轻 者 给 予 精 神 安 慰 , 痛 较 重 者 应 用 强 痛定 、 冷 疼 度 丁镇痛等 。 2 3 胃肠 道 反 应 . 本 组 术 后 均 出现 了不 同程 度 的 恶 心 呕 吐 、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大, 易成瘾 的误 区, 因此必须及时纠正认识上的缺陷 , 告诉他们强
所 有病 例均 接受 手 术 治疗 , 对 照 组实 施 传 统 的一般 护 烈 的疼 痛刺 激 会影 响 机体 一 系列 的不 良反 应 , 预 防性 用 药 不仅 可 以减 轻 疼痛 的强 度 , 也 可 以减 少 镇 痛 药 的用 量 , 降 低 并 发症 的 发
1 . 2 . 2 术 后疼 痛 干 预
激, 患者会 因此产生焦虑心理 , 焦虑心理对疾病本身或术后身体 康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一般术后疼痛都发生在麻醉清醒后 , 患 者因此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 这些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的休息和睡
眠, 不 利 于疾 病 的治 疗 和康 复 。 随着 医学 的发展 , 疼 痛 已成 为 继 体 温、 脉搏 、 呼吸 、 血 压 之后 的第5 大 生命 体 征_ l J 。 因此 , 进 行疼 痛 的 护
疼 痛 进 行 护 理 干预 可 降低 术 后 并发 症 的 发 生 率 , 提 高 患 者和 家属 的 满 意度 。
关键词: 子 宫肌 瘤 ; 术后 ; 疼痛 ; 护 理 干 预
中图 分类 号 : R4 7 3 . 7 1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_ 6 4 1 1 ( 2 0 1 3 ) 1 1 一 O 0 7 6 — 0 2
可 采用 视 觉 分 散 法 、 听觉 分 散 法 、 触 觉 分 散 法 来 转移 患者 注 意 力 减 轻疼 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1 一般 资 料
选择 本 院2 0 1 1 年1 月~ 2 0 1 2 年9 月 在本 科 住 院期 间
的 子宫 肌瘤 患 者5 O 例, 年龄3 5 ~ 5 O 岁, 平 均 年龄 4 1 . 6 岁, 进 行 肌瘤 剔 除术1 2 例, 子 宫 次全 切 除术 1 6 例, 子 宫全 切 除术 2 2 例, 其 中 合并 附 件切除1 8 例。 随 机分 为对 照 组 和 干 预 组 各 2 5 例。 2 组 患 者 的病 情 、 年龄 、 性 别 等一 般 资 料 比较 ,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具 有 可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
方法通过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常规局麻下行双侧股动脉插管,经皮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强调术后护理配合的重要性。
结果 18例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术后原有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均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具有高效、微创、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子宫肌瘤经皮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护理体会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平滑肌源性的良性肿瘤,其血供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由子宫动脉分支在肌瘤周围假包膜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并有放射状分支进入肌瘤内部,随肌瘤增大血管增粗增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2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腹胀、腹痛、下坠等不适,2例表现为缺铁性贫血,经超声及CT检查而确诊为子宫肌瘤。
18例中,肌壁间肌瘤13例,粘膜下肌瘤2例,浆膜下肌瘤3例。
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3个月后肌瘤体积明显减小。
本组1例子宫颈部的粘摸下肌瘤,经栓塞治疗1个月后,肌瘤逐渐经阴道脱出,最后完全脱落,全组病例栓塞后1-2个月,子宫出血停止,月经基本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回升,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2 方法、术后观察及护理2.1常规护理术后病人回房:绝对卧床休息24h,遵医嘱测血压、足背动脉搏动30min 1次,连续8次,血压、脉搏稳定后改为每4 h测量1次,因导管在动脉血管内操作有损伤血管使血管穿孔和血管壁撕裂,引起内出血的危险。
2.2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砂袋持续压迫股动脉穿刺处6~8h,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24h,留置尿管24h,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情况,预防止血不彻底、压迫止血不当、肢体移动、穿刺处血凝块脱落引起的皮下血肿或大出血。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剧烈腹痛的情况,剧烈腹痛多由肌瘤破裂出血引起,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介入术后腹痛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38-01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栓塞术后腹痛的原因,对症进行治疗和护理。
方法:通过整理本院56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出现的腹痛、腹胀、阴道出血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分析疼痛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
结果:疼痛与子宫水肿、肌瘤部位、手术时间、等多方面有关,通过对症治疗,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结论:尊重患者人格,相信患者主诉,根据其不同症状,使用科学方法可减轻疼痛。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痛;介入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宫肌瘤常发生于子宫肌层,根据生长方向不同可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占20%),粘膜下肌瘤(占l0%~15%)。
子宫肌瘤的常用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子宫或肌瘤摘除术。
近几年,采用血管性介入治疗即经皮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以其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正逐步推广。
大量的报道表明它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多数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我院自2010年4月~2011年8月对8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现就疼痛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8例,年龄19~48岁,平均32岁;已婚无生育史20例,已婚有生育史68例。
肌瘤直径<5cm28例,≥5cm60例;多发肌瘤35例,单发肌瘤53例。
1.2栓塞材料:500~700微米的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mm)。
2 腹痛原因
2.1 肌瘤缺血、水肿的影响:同大多数实质性器官的栓塞一样,腹痛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常在栓塞后1h甚至栓塞中即出现,持续6~12h左右,长者可持续数天。
在栓塞早期,子宫出现无菌性炎性反应,牵拉、压迫等症状较重,疼痛也随之加重。
疼痛可能与栓塞后
组织缺血水肿造成被膜紧张有关。
1]
2.2 肌瘤部位的影响:子宫的神经分支伸展到子宫内膜的固有
层内,形成壁内神经丛。
2]
3]
间与神经分布及传导有关。
2.3 手术时间的影响: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
本组患者中,有18例手术时间在1 h以内,术后仅出现轻度疼痛或未出现疼痛;有5例因子宫动脉痉挛,手术时间延长至3 h,术后均出现中度以上疼痛。
因此疼痛可能与手术时间长短有关,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患者压力小;手术时间长患者较长时间忍受紧张、患者压力大。
对血管壁的刺激比较大。
此外,患者腹痛还与栓塞材料、以及
患者患有胃病、便秘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
3 腹痛治疗与护理
3.1 术前健康教育:血管介入治疗作为妇科新的诊疗技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局限。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宣教往往着重于手术操作过程及手术效果,而术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正常反应常被忽视,导致患者对手术期望值过高,术后一旦出现疼痛等不适,即怀疑治疗效果,产生焦虑。
焦虑本身可引起局部肌肉呈持续性收缩状态而产生疼痛4]
认真讲解手术方法、术中的配合、穿刺侧肢体制动的意义、术后可能出现疼痛的原因、自控镇痛泵的使用等。
使患者对介入手术有所了解,消除恐惧心理。
让患者在手术前得到充分的休息,保证稳定的情绪,使患者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有利于术后肌体的恢复。
3.2 药物的治疗:根据患者疼痛强度给予用药。
轻度疼痛,一般可以耐受,此时不做药物治疗。
根据平滑肌对物理作用敏感这一特点,进行下腹部轻柔的按摩,热水袋热敷,对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中度疼痛,可用非麻醉性止痛药,如安痛定、去痛片、消炎痛等;在效果欠佳时,可改用弱麻醉性药物,即可待因、曲吗多、达宁等。
剧烈疼痛或中度疼痛使用弱麻醉性药物欠佳者,再使用杜冷丁、美施康定、强痛定,但其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易产生成瘾性及耐药性。
治疗观察中还发现镇痛与镇静药物联合使用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能有效提高痛阈。
有报道称使用栓塞剂--麻醉药系统(eacrt)”,如使用pva--利多卡因技术(plcrt)。
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5]
3.3 饮食调理:术后2 h后可进清淡无刺激性半流饮食,嘱患者多饮水.胃肠功能恢复后,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应鼓励患者进食,以清淡无刺激、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为宜,以良好的体格应对疼痛。
便秘时,可以饮用西瓜汁、
番泻叶进行缓泻。
防止便秘加重疼痛。
4 总结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护理是一项重要内容,注意病情,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液、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量、性质、颜色,进行对症护理,如流血多、腹痛应及时通知医生。
栓塞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疼痛,一般为轻到中度.经相应止痛治疗后l-2周内即可缓解。
本文通过对本院的临床资料总结子宫肌瘤介入术后腹痛的护理方法。
根据其不同症状,使用科学方法可减轻疼痛。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莉莎,高海莲,窦彩绘,等.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腹痛评估及原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3.[2]河北新医大学《人体解剖学》编写组编.人体解剖学.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7.1533
[3]苏应宽,栾铭,汤春生,等.妇产科临床解剖学.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69
[4]吕式瑗.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3.56.
[5]蒋霆辉,茅爱武,高中度.子宫肌瘤栓塞术镇痛缓释方法.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 15(5)
作者单位: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妇科(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