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实施方案(四篇)

大气污染实施方案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本文将结合国际经验和实践,提出一个综合性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一、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为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大气污染的具体状况和影响因素。
因此,应该建立全面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对关键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公布监测结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评估研究,研究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加强大气污染源的管控和减排工作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
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些污染源的管控和减排工作。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制定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
2.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利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
同时,推广低碳技术,降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碳排放量。
3.加强交通管理:加大对高污染车辆的限制力度,推广节能、低排放的车辆。
鼓励开展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覆盖率。
4.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进行整合和淘汰,促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三、加强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大气污染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形成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推进力量。
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到治理工作中。
2.加强科研力量支持: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科研的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推动科技创新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大气污染治理纳入法律的规范范围,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及实施效果评估

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及实施效果评估现今社会,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采取了多种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施效果的评估。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以及对这些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一、大气污染治理方案1. 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减少工业排放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业减排措施包括加强排放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推广清洁生产等。
通过监管和科技创新,工业排放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2. 交通尾气治理交通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
为了减少交通尾气的排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提倡节能减排的驾驶习惯、强化排放标准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交通尾气的排放量,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3. 清洁能源推广传统能源的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推广清洁能源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举措之一。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等清洁化石能源。
通过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程度。
4. 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保护森林、湿地和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有助于吸收和净化大气中的污染物。
此外,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效果评估1. 空气质量改善情况通过实施上述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例如,在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后,许多城市的PM2.5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这从侧面反映了治理方案的有效性。
2. 公众反馈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的满意度也是评估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问卷和公众意见收集,可以了解公众对治理方案的反馈和意见。
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例文(三篇)

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例文____年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一大挑战。
在大气污染中,扬尘污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我市制定了____年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减少和控制扬尘污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目标____年,我市将全面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工作,达到以下目标:1. 扬尘污染源头治理:完成对全市重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及扬尘污染源的整治,实现扬尘污染治理全覆盖。
2. 扬尘污染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扬尘污染监测体系,实现对全市扬尘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扬尘污染减排:实现全市扬尘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减少,控制扬尘污染物浓度的下降。
4. 扬尘治理效果评价:建立科学的扬尘治理效果评价体系,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5. 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开展大气污染扬尘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三、重点任务1. 扬尘污染源头治理(1)加强对重点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的管理,建立健全扬尘防控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环保要求。
(2)严格落实扬尘治理责任,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扬尘污染问题。
(3)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建筑材料市场,提供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扬尘污染源的产生。
2. 扬尘污染监测与预警(1)建立扬尘污染监测网络,布设监测站点,实现对全市扬尘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2)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提高扬尘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扬尘污染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扬尘污染减排(1)加强对工地扬尘排放的管理,推广使用先进的扬尘治理技术和设备,减少扬尘排放。
(2)推进道路硬化和绿化工作,减少道路扬尘的产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四篇)

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引言:大气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扬尘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形式,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扬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分析当前扬尘污染现状,提出____年大气污染扬尘治理的实施方案。
一、扬尘污染现状分析1.1 污染源解析:扬尘污染的主要源头包括建筑工地、道路施工、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这些源头对环境质量的差异贡献较大,需要重点监管和治理。
1.2 污染范围及影响:扬尘污染空间分布广泛,不仅污染了城市空气,还对农田、水体等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此外,扬尘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直接伤害,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1.3 治理措施分析:当前对扬尘污染的治理主要采用的是零散的监管和罚款措施,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指导。
此外,还存在执法力度不够、治理手段单一等问题。
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实施方案(二)2.1 目标设定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制定____年大气污染扬尘治理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1)减少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全面推行封闭施工、湿式施工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2)改善道路施工扬尘治理:加强对道路建设及施工过程的监管,控制扬尘排放。
(3)推进交通运输扬尘治理:加大对运输车辆的监管力度,推广清洁能源车辆。
(4)加强工业扬尘治理:对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扬尘控制,升级环保设施。
(5)提升监管与执法能力:加强扬尘污染的监测与执法工作,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2.2 治理措施根据目标要求,制定全面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加强扬尘源监测与预警:建立全面的扬尘源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和预警扬尘污染情况,为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推动科技创新: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导,鼓励开展扬尘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创新,提高治理效果和保障可持续发展。
(3)建立全面的扬尘污染预防与制度保障机制:出台相关法规和规范,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和监管要求。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范本1. 引言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
本方案旨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迈向清洁空气的美好未来。
2. 目标设定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现状和问题,制定以下目标:2.1. 实现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2.2. 确保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下;2.3. 减少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使其下降10%以上;2.4. 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使VOCs和氨排放同比下降10%以上;2.5.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交通,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3. 污染源治理3.1. 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推进工业企业尾气治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对超标排放违法行为严厉处罚。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低污染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
3.2. 强化交通尾气治理。
加大监测力度,严格控制汽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
推广新能源汽车和低排放交通工具,鼓励城市配套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环保性。
3.3. 改善农村生活污染。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升农村饮水、卫生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农村排污和垃圾焚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4. 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
对城市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管,加强扬尘防治工作,采取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大气的影响。
4. 重点行业污染治理4.1. 钢铁、煤炭等行业。
加强钢铁、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控制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
4.2. 石化、化工行业。
加强石化、化工行业VOCs和氨的治理,推动VOCs和氨排放源监测和溯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4.3. 印染、造纸等行业。
加强印染、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在生产工艺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范本(三篇)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方案范本大气污染防治是当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我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 加强大气污染源头管控(1)严格控制工业排放。
加强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管理,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和监测体系,对超标排放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鼓励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推广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排放。
(2)加强交通尾气治理。
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力度,推广清洁能源汽车,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减少高污染排放车辆的使用。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拥堵情况,以减少排放。
(3)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农田及农畜禽污染整治工作。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环保农业技术。
加强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控制粪污污染及异味产生。
2. 提高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能力(1)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
建立全国统一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加强监测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机制。
加强对重点城市、重点污染源和重要区域的监测和评估。
(2)加强大气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能力。
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转型(1)加快清洁能源发展。
鼓励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利用率。
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动煤炭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或关闭,加大天然气、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推动高效节能技术应用。
加强对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节能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约束和引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4. 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1)建立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监管体系。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____年大气污染实施方案引言:大气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净化环境,各国都纷纷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和方案。
本文重点介绍____年我国的大气污染实施方案,以期实现大气环境的良好状态。
一、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1. 制定更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在已有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控制,限制排放量,并制订更严格的处罚措施,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罚款甚至关停整顿。
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鼓励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排放。
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能源替代。
3.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检查,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罚款和停产处罚,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数据分析1. 建立全国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对大气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大气污染数据分析研究加大对大气污染数据的分析研究力度,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传播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
三、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创新1.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制研发,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
2. 鼓励应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推广大气污染治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
2. 参与国际大气污染治理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大气污染治理标准的制定,推动建立全球化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和标准。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5篇)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有效落实国家、省和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巩固绿色青奥保障成果,健全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改善全区冬春季节空气环境质量,依据《____大气污染污染防治法》、《____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xx市浦口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及《xx市冬春季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方案》(宁政发〔____〕____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浦口区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整体降低pm2.5浓度。
以本地污染管控为重点,全面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pm____年度考核目标。
(二)积极应对重污染过程。
通过对冬春季节大气环境质量管控和各项减排措施的落实,力争减少污染过程的频次和时间,努力减轻污染程度和范围。
(三)保障公祭日等空气质量。
确保国家公祭日、xx国际马拉松赛事等重大活动期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达标。
pm10、pm____等主要指标日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适用范围、时段及管控等级适用范围:全区区域。
管控时段: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底。
管控等级:(一)常态加强。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底,强化日常监管,实施一级防控措施。
(二)重点保障。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月____日,追加实施____,保障____年xx国际马拉松赛事空气质量。
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月____日,追加实施____,保障国家公祭日期间空气质量。
(三)污染应对。
一级防控措施实施期间,若预测未来____小时aqi指数超过200,且有持续趋势,追加实施____。
三、工作措施(一)一级防控措施。
1、强化空气环境污染过程动态预判。
区气象局常态化分析研判近期空气质量状况,动态预测未来一周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区环保局、区气象局形成联动机制,不利气象条件或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时,及时提出预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0 年 12 月 17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I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中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中的通用技术规范。
对于已有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同时执行本标准和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对于没有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可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GB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387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138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3347 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阻火性能和试验方法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2010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4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51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 3~110 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9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GB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2GB5025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 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36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GB/T1346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T13468 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方法GB/T13469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13931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9839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50102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DLGJ56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1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57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8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9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5041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153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90.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5 部分热工自动化3DL/T5403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HGJ32 橡胶衬里化工设备HGJ209 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HG/T3797 玻璃鳞片衬里胶泥HG/T2064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J435 钢铁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462 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562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563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T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6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178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HJ/T17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HJ/T284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用电磁脉冲阀HJ/T28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HJ/T31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花岗石类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HJ/T32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电除尘器高压整流电源HJ/T321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电除尘器低压控制电源HJ/T32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电除尘器HJ/T324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用滤料HJ/T32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滤袋框架HJ/T32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料HJ/T32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滤袋HJ/T32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HJ/T32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回转反吹袋式除尘器HJ/T33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HJ/T38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J/T38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废气吸收净化装置HJ/T38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4JB/T6407 电除尘器调试、运行、维修安全技术规范JB/T8471 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JB/T8536 电除尘器机械安装技术条件JB/T8690 工业通风机噪声限值JB/T10341 滤筒式除尘器JGJ79 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SH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YBJ52 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YSJ001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44 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 13 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 28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委、国务院环保委员会 [1987] 002 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 154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0] 38 号附件《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 [2003] 84 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除尘 dust removing指治理烟(粉)尘污染的工艺,由集尘罩、管道、除尘器、风机、排气筒以及系统辅助装置组成。
3.2 除尘器 dust collector指将颗粒物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设备。
3.3 卸、输灰系统 dust handling system指将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输送至指定地点的成套装置。
3.4 集气(尘)罩 dust /ash-collecting hood指收集污染气体的装置,可直接安装于气体污染源的上部、侧部或下部。
3.5 烟气调质 flue gas conditioning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调整烟气(尘)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53.6 液气比 liquid-gas ratio指吸收工艺中,处理单位体积废气所使用的吸收液体积,单位为 L/m 3 。
3.7 变压吸附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指在一定温度下,采用较高压力(高压或常压)完成吸附,而采用较低的压力(常压或负压)完成脱附的操作方法。
3.8 变温吸附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指在常压下,利用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采用常温吸附、升温脱附的操作方法。
3.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 70Pa、常压下沸点在 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 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等于 0.01kPa 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3.10 空速 space velocity指催化转化法工艺中,单位体积的填料(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所处理的气体量。
单位为m 3 /(m 3 催化剂·h),可简化为时间 h -1 。
4 总体要求4.1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
4.2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遵循综合治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4.3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由具有国家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设计深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规定,满足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文件及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4.4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减少污染气体的处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