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43页聪明小屋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件

答:右边的气球团有600个气球。 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返回
课堂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40×3 =120 40×30=1200 30×5=150 30×50= 1500
50×4= 200 50×40= 2000 60×3 =180 60×30= 1800
80×2 =160 80×20=1600 70×6=420 70×60= 4200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 数,再在得到的数末尾添写2个0。
返回
青岛版(六年制)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3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不进位)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返回
情境导入
观察右图,你能 得到什么信息?
返回
探究新知
青岛版(六年制)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3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返回
情境导入
观察右图,你能 得到什么信息?
返回
探究新知
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左边有多少个气球?
返回
左边有多少个气球? 计算:36×10 =360 36×1=36 36×10=360 你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返回
青岛版(六年制)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3 两位数乘两位数
综合练习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返回
复习旧知 书店一角
书店里每一排有 38本书,有这样 的11排。一共有 多少本书?
返回
笔算乘法要注意: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五单元教学建议《面积和面积单位(信息窗1)》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五单元教学建议《面积和面积单位(信息窗1)》教学建议

《面积和面积单位(信息窗1)》教学建议信息窗1——看新房本信息窗呈现的是爸爸拿着图纸带着一家人看新房的情境。

画面的右下角是这套新房的平面图。

信息窗借助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面积大?”引入对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学习。

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教学时,教师可先由“买房”的话题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买房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明确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合作探索”中有1个红点问题,是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红点问题是:“餐厅和厨房哪个面积大?”教材首先通过小男孩和老师的对话,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含义。

在比较餐厅和厨房面积大小环节中,教材引导学生“借助平面图来研究”。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先呈现学生普遍会想到的方法,那就是将它们重叠在一起,但这种方法比较不出大小来。

接着教材又分别呈现了用圆片、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摆一摆的方法,比较出了餐厅和厨房面积的大小。

教材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测量图形的面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更合适呢?”和“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教材呈现了4个学生讨论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到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作为测量图形的合理性。

教材又以小博士告之的方式呈现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出示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引入对面积单位的学习。

教材在编写面积单位的学习这一部分,以平方厘米为重点,先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然后以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并呈现了学生交流的情形,目的是让学生在寻找和交流中逐渐形成对1平方厘米的表象。

教材还呈现了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平面大小的活动设计。

六年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合集)

六年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合集)

4 608
6 262
4 520
8 403
5 517
数学 数学
诊所 诊所
1 4 6 624 6 24 24 0
8 7 564 56 4
3、小刚4分钟打了432个字,小 丽5分钟打了510个字。他们谁打 字快一些?
课件PPT
课堂小结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十 位数不够除,先在十位上写0,然 后十位数和个位数一起除。除到 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 位上,不够商1的,用0占位。
共有 126 本书
每个书架有 6 层,平均每层放几本?
126÷3÷6 =42÷6 =7(本) 答:平均每层放7本。
3、一本故事书共98页,明明每天看7 页,几天能看完? 98÷7=14(天)
4、玩具厂生产了986架玩具飞机,每 8架装成一箱。这些玩具飞机可以装多少 箱?还剩下几架? 986÷8=123(箱)…… 2(架)
课件PPT
2.1对称
课件PPT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 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 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 图形。 2、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 很快地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 轴对称图形。 3、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 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 自然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空间想象能力。 5、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课件PPT
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跟老师 一起到美丽的都市去旅游吧!那里的街 景可漂亮了,真是美丽极了。今天老师 就带领大家乘坐快乐大巴去旅游。同学 们高兴吗?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备课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备课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
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
活动二: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餐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学生做自主练习1、2、3、4、5、6、7题。
2、学生交流探索聪明小屋的题目。
3、完成了前两项,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学生做一做新课堂上的相应练习。
课题名称
探索规律——数图形(聪明小屋)
个性设计
集体研磨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3.提高学生思维的细腻程度。
1、重视教师的概括、总结和指导,教师的精讲要重点明确。
2、组织教学活动要扎实,不搞形式主义。
3、注重小组学习和交流的培养。
课题名称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
个性设计
集体研磨
教学
目标
1、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个性设计
集体研磨
个长方形的面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长再继续减少,减少到6分米,宽不变。这时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6×6=36(平方分米)
*观察这个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正方形)
*怎样求正方形的面积呢?(边长×边长)
*为什么?
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宽也就是边长×边长。

2018-2019-出题三年级下册聪明小屋20道-word范文模板 (6页)

2018-2019-出题三年级下册聪明小屋20道-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出题三年级下册聪明小屋20道篇一:201X年三年级数学下册43页聪明小屋201X年三年级数学下册43页聪明小屋现有20位客人要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几张桌子?方法1:分析从图中看出不管拼几张桌子左右两边坐2人是固定的,其余客人按每张桌2人的规律分坐上下两边的椅子上,如果除以2就是坐在一边的人数,这个人数恰好等于桌子数。

解答问题:(20 — 2)÷2=18÷2=9(张)答:20位客人要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9张桌子。

方法2:推算:从图中看出有这样的规律:一张桌子4人,每加拼一张桌子就增加2人,规律如下:桌子张数就坐人数1 42 63 84 105 126 147 168 189 20所以20位客人要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9张桌子。

篇二:聪明小屋习题集聪明小屋习题集P4 学校要在操场西侧480米之间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能栽多少棵树?P17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P35 有一根绳子,第1次用去全长的一半,第2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4米,还剩9米。

这根绳子全长多少米?P48 一件上衣是25元,一条裤子是35元,买12套衣服共需要多少元?P69 下面两个图形都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成的。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吗?P77农民王伯伯有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玉米地。

他想把玉米地扩大一下。

第1种方案是把长延长20米第2种方案是把宽延长20米第3种方案是把长、宽各延长10米算算看,按哪种方案扩大后,玉米地的面积最大?P84 1、5个相同的正方形边长之和是300厘米,这5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一个正方形,如果各边长都增加1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17平方厘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P90 汽车总站2小时发出5辆长途汽车,照这样计算,从上午6时到下午4时要发出多少辆长途汽车?P94 小红的生日是4月8日,正好是星期日。

【强烈推荐】三年级数学聪明小屋

【强烈推荐】三年级数学聪明小屋

1、三年级数学聪明小屋2、把一根长4米5三年级数学聪明小屋成9段,每段木头有多长?如果每锯一段用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长的时间?3、一筐苹果连筐重52千克,倒出一半苹果后,连筐重27千克,筐重几千克?苹果重几千克?4、小马虎在做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9错看成6,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351,正确的和是多少?5、()÷5=()······1()÷7=().....6()÷8=() (5)6、17个同学要过河,只有一条船,这条船限乘坐3人,并且其中有一人要划船,请问要运送几次才能把17个同学全部送过河呢?7、时钟5点敲五下,8秒敲完,敲10下需要多少秒?8、食堂里有一些大米,三月份吃掉了一半,又运进896千克,四月份又吃掉了这时的一半,五月份吃掉752千克后,食堂里还剩156千克大米,食堂里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9、果园了有桃树13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的4倍多25棵。

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10、把2分米,28厘米、3分米长的三张纸用2厘米长做接缝粘在一起,粘完后纸条有多长?11、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数上的1错看成7,结果是502,正确的答案是多少?12、用3个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13、在算式()÷8=()···()里,余数最大是(),如果商和最大余数相同,那么被除数是()。

14、在学校门口挂一排彩灯,按“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顺序依次排列,不断重。

算一算,第17个灯泡是什么颜色?第29个是什么颜色?15、一只蜗牛沿着10米高的竹竿往上爬,白天向上爬4米,夜里往下滑落3米。

蜗牛几天后能爬到竹竿的顶端?16、3只鹅3天吃3千克的青草,照这样计算,()只鹅40天吃40千克青草。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2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2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2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3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3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4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4 电子备课。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第1章第3-4页自主练习答案1、21 21 32 11 10 34 12 222、93÷3=31(元)3、 66÷3-22(厘米)66÷6-11(厘米) 4、 14 13 11 43 140 130 110 430 5、 (1) 840÷4=210 (2)630÷3=210 6、66÷6=11(盒)66÷3=22(盒)7、48÷4=12(元)99÷9=11(元)39÷3=13(元)买第二箱橙子最合算。

8、第一组:21 30 120第二组:220 310 23 9、400÷5=80(元)360÷3=120(元)880÷8=110(元) 80<110<120,猕猴桃最贵。

10、84÷2=42(毫米)42×9=378(毫米)第6-8页自主练习答案2、267÷3=89(下) 194÷92=7(下)89<97,小宁跳得快一些。

4、104~4=265、40 100 11 43 40 0 31 106、8、小亮:162÷3=54(周)小玲:162÷6=27(周)9、(1)266÷7=38(页)(2)略 10、15 30 45 60 75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11、 144÷6=24(人)144÷8=18(箱)12、(1)192÷8=24(2)644÷7=92(人)644×8=5152(元)第11-13页自主练习答案2、(验算略)3、945÷9=105(只)4、(说说略)5、321÷3=107(个)660÷6=110(个)6、前三道题都不对,第四道题对。

7、168÷7=24(页) 8、(说说略)104 48 109 240 (1)76 56 92 3049、432÷4=108(个)510÷5=102(个) 108>102,小刚打字快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43页聪明小屋
现有20位客人要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几张桌子?
方法1:分析从图中看出不管拼几张桌子左右两边坐2人是固定的,其余客人按每张桌2人的规律分坐上下两边的椅子上,如果除以2就是坐在一边的人数,这个人数恰好等于桌子数。

解答问题:
(20 —2)÷2
=18÷2
=9(张)
答:20位客人要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9张桌子。

方法2:推算:从图中看出有这样的规律:一张桌子4人,每加拼一张桌子就增
加2人,规律如下:
桌子张数就坐人数
1 4
2 6
38
410
512
614
716
818
920
所以20位客人要坐在一起,一共需要拼9张桌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