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共27页文档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和汉赋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体裁,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品代表。
1.唐诗: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多样的题材
而著称。
唐诗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分别是"豪放派"和"婉
约派"。
代表性的唐诗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王维
等。
2.宋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词的鼎盛时期,宋
词以其婉约柔情、写意细腻而闻名。
宋词突出描写情感、
咏史抒怀和山水田园等题材。
代表性的宋词词人有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3.元曲: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
段,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
元曲以其戏剧性强、音
乐性浓郁、表现形式多样而独树一帜。
代表性的元曲剧种
有元杂剧和元杂剧,代表作品有《西华山》、《窦娥冤》等。
4.汉赋: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种骈文体裁,汉代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
汉赋
以其华丽辞藻、雄奇豪放而闻名。
汉赋通常以描述景物、
讴歌英雄或抒发感慨为主题,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
赋》和贾谊的《过秦论》。
这些文学流派和体裁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承载着
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与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 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风格豪放 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 心感慨。
四、唐诗
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 流派方面,有以王维、孟浩然为 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有以岑参、 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创作方 法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 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初唐诗 人:骆宾王、王勃;盛唐诗人: 李白、杜甫;中唐诗人:白居易;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诗的海 洋,汲取营养、滋养心灵、陶冶 情操……
【感受杜甫】
“三吏” “三别”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 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沛流离,他的诗反映唐朝由盛而衰 的历史,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一男附书至, 存者且偷生, 室中更无人, 有孙母未去,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夜久语声绝, 天明登前途, 有吏夜捉人。 老妇出门看。 杜甫诗的特点: 妇啼一何苦! “三男邺城戍。 现实主义、 二男新战死。 死者长已矣! 人道主义、 惟有乳下孙。 凝重沉郁、 出入无完裙。 请从吏夜归。 忧国忧民。 犹得备晨炊。 如闻泣幽咽。 独与老翁别。
古典文学的发展阶段?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文学的海洋,体验古人 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多姿多彩的风情!
• • • • • • • 明元宋唐汉楚诗 清曲词诗赋辞经 小 说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 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 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 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读《诗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 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 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鼠》(魏风)
读诗觅史
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社会生活的写 照,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私田的出现。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国有制和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 。 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知识巩固
◇ 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诗经》是其代表作。”他的话违背历史
事实的有(
A . 1处
B
)
B. 2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据说是为纪念楚
国大夫屈原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是与纪念屈原有关。
屈原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对此下
列分析最全面的是( 体裁——楚辞 B.他的诗歌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
D)
C.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
家的命运和前途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集锦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汉赋集锦中国文化艺术成就斐然,古往今来,历史名篇汗牛充栋,熠熠生辉。
自先秦至明清,各类文学体裁一时无两,历来就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说,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宋词元曲汉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代表作品: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代表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倾杯乐(仙吕宫)柳永元曲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代表作品:《窦娥冤》、《拜月亭》。
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唐诗《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解读

宋词
宋词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作者?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 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 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 倒。 ——《历代词话》卷五《宋二》
宋词派别及代表: 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刚健豪放、清新俊逸体Fra bibliotek感受楚辞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采用楚国方言, 利用民歌的形式, 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屈 原的代表作,诗人 把深厚真挚的感情 和丰富的想象融于 作品中,表达了对 祖国人民的忠诚热 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 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 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在不到300年的时间 里,2300余位诗人遗留下5万多首诗作。其原因是什 么?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开明 经济:国力强盛——物质条件 文化:科举“以诗取士” 对外:中外交流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楚辞汉赋

文档信息
举报文档
孙军806贡献于2012-09-03
4.0分
我要评价
1/2
相关文档推荐
汉赋与楚辞源远探议
2页
5财富值
汉赋和楚辞
3页
8财富值
诗经 楚辞,汉赋 有关内容
4页
免费
江淹赋与楚辞、汉赋之关系
暂无评价
9页
|
登录注册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 帮助 全部 DOC P
文学
上传文档
支持以下设备:扫二维码下载
AndroidiPhoneiPad
.
? 2005-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课程论文)哈~
2010-12-08 15:14:48
前言:汉赋作为一代文体有其特殊的文化历史和文学魅力,很多文章的和学者都提到汉赋是对楚辞的继承和发展,汉赋从文体到内容,甚至是思想都与楚辞有很大的相似性。汉代有骚体赋之说,骚即代表《离骚》,《离骚》是楚辞这一文体的代表作,屈原是楚辞的宗师,看完《离骚》,再去阅读汉赋家的作品你就会有很深的感触。刘勰、宋祁、章学诚、刘熙载无不认为汉赋来源于楚辞,其实汉赋对楚辞的继承是多方面。一、 思想上的继承思想的继承,也可以是说精神上的继承。汉赋于楚辞有相承相因的关系,以里《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主要抒发的是作者怀才不遇、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悲伤情怀,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对谗臣进谗误国的愤慨和绝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决心,对君主的讽谏。这里的情感有悲伤、缠绵、愤恨和坚决,屈原门生和后继的楚辞作家也没有跳出这些思想和情感,如《卜居》表现屈原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渔夫》则展现出屈原内心经历的混同世俗与正道直行的思想斗争及其抉择。这些思想被汉赋家继承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出来,例如贾谊,他与屈原产生共鸣,他被贬长沙,作品中带有强烈的感叹、愤恨之情,他的《吊屈原赋》控诉了“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不公平的社会,凭借吊屈原而抒发自己的忧愤。赵壹也同样如此,他在《刺世嫉邪赋》“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然?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桡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表达了对黑白颠倒社会的的强烈不满,赵壹于屈原相较更直接。哀怨情节突出的还有司马迁,他的特殊经历与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的赋也愤世嫉俗,满腔愤慨。思想的继承还表现于对神鬼的敬重,有学者在《楚辞》和《汉赋》中做过统计,“神”出现的次数最多,89次占总数的49%;“灵”出现67次,占37%;而“鬼”出现14次,占8%,人死则为鬼。不难看出,“神”是楚巫首要崇拜对象,楚人对祖宗的鬼也很敬重,但与神不可同日而语。汉赋家的作品亦是如此,这是对楚辞从宗教思想上的继承,楚地思想开放,越人首要崇拜的是鬼,黄河的流域的中原地区在战国则是百家争鸣的战国士思想横行一时,在他们眼里巫术是蛮荒的象征。楚辞来源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巫歌,这种巫歌孕育于原始宗教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情感和楚地文化。《招魂》便是典型的代表,它以神灵之间的呃爱情生活为主题,把神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屈原流放其域,行文写作、抒发情感,借用芳草美人、问卜降神、天国神游等巫文化作比兴事物。这个宗教的思想的继承有其社会根源,其一汉代统治阶级多为楚国出生,这就造就大量汉赋家为了迎合统治阶级和贵族的喜好可以为之;其二赋得大量排铺,想象的丰富、自由无束的联想也是这一思想被保留集成的原因,;其三神鬼作比喻高尚情操,到了汉代已有定式,汉赋家很难跳出这个创作上的心理定势。桓谭的《仙赋》是奉汉成帝之旨而作,神灵巫仙的描写,有迎合汉成帝的长生享乐成仙的思想之意。楚辞有浓烈的讽谏意味,从《离骚》中思想可以解读出:希望君王从历史人物中吸取教训,这点汉赋虽然讽谏意味不足但还是有所保留,汉代赋家无论盛世还是乱世都有讽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以夸耀的笔调描写了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汉天子游猎的盛大规模,歌颂了统一王朝的声威和气势,即使这样也不枉讽谏,赋中他从一个理想的君主,写到“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引出节俭,归结到讽谏上来;张衡的《二京赋》、《西京赋》、《东京赋》,从帝王的奢华无度到称颂节俭,弘扬礼仪,莫不是讽谏吗?二、 文体上的继承汉赋可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机构恢弘,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往往一篇赋成千上万言。汉代贾谊、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等,都是写大赋的高手。而小赋则摒弃了大赋的辞藻、篇幅等方面的缺陷,保留汉赋的基本文采,创造出篇幅脚下、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片小赋,赵壹、祢衡、蔡邕等是写小赋的高手在我们现在所认同的汉赋多是大赋。从巫歌到楚辞,从楚辞到散文化,再到骚体赋,最终汉赋的形成这是一条非常明显的继承变化的道路,汉赋的辞藻华丽是继承于楚辞的,楚辞特别强调明确的空间感,很多楚辞中可见作者在构筑一个宏大的空间,如《招魂》,这个空间的构造就需借助大量的铺排、辞藻来堆砌,汉代赋家受其影响,亦在作品中出现大量铺排、堆垛辞藻,以至到后来汉代赋家好用生僻字,受到后世学者很多诟病。汉赋多是四言,六言的赋体,这是继承诗骚的形式。此外汉赋中还常出现如楚辞的使用对话形式,《离骚》中有大量的对话形式,《卜居》《渔夫》则是整篇采用对话形式。汉赋亦有,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难蜀父老》,东方朔的《非有先生论》、《答客难》,杨雄的《长杨赋》、《逐贫赋》等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短小的抒情赋,可以从宋玉的《九辩》中找到点踪迹,《九辩》在楚辞和汉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思想境界不及《离骚》,但他提出了一个新的主题“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新主题,这个主题在汉代以及后代广大士林阶层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便是汉代小赋主要的主题,这里没有国家命运,没有讽谏警醒,有的是个人悲情愤怨。三、 楚辞与汉赋,继承和创新的冲突从楚辞的特点来看,总结有四点:1. 表现纯洁美好的人格即不见溶于浊世而又难以改变初衷的失意、忠愤之情;2. 具有缠绵悱恻、哀怨伤感的情感基调和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行文方式;3. 借用芳草美人、问卜降神、天国神游等巫文化作为比兴事物;4. 具备楚声、楚地、楚语、楚物的地方特色,运用带有“兮”字的回肠荡气的散文化句式。从汉赋的发展来看这些特点都有继承,也许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沿用楚辞更简单,或是重新创造一种文体。从战国到秦,再到汉,汉赋对楚辞的继承和发展,有其很深的社会根源和历史必然性。屈原创作所代表的楚辞,是将战国士文化注入了楚辞创作中,战国士文化是以战国史林为历史创造主体,以品天下一统江山为目标、以思想解放自由创造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思潮。屈原是出生于贵族,生长于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又曾一度位于统治决策曾,他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战国士林文化,同时又深受南楚文化的浸润,巫文化的熏陶,由于政治的挫折,他使两者结合创造了特有的楚辞,这极具楚地特色的文体。到了汉代,上层统治阶级和贵族多为楚人,对楚辞这一极具楚文化的文体的偏好是自然而然的,对其复兴也是尽心尽力;而从另一方面,汉代大一统,独尊儒术,对楚辞的发展又是有相当束缚的,统一和发展中的大帝国又需要一种文体去张扬统治阶级的和百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汉赋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又有了变化,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政治需要。而汉赋夸饰之风背后又隐含着汉代赋家在社会政治生活地位中的下降,蕴含着在政治生活中被欺凌与侮辱的无可奈何,与只能依附于政治的愤慨,正是有这种情怀九接受和认同了屈原的精神,并把自己的苦难与屈原的破碎之心融为一体。这也是对楚辞精神继承的原因之一。继承楚辞却与楚辞不同的汉赋,仅仅是继承是不能成为一代文学的,汉赋必须有创新。创新一,多种句式的交错应用,这中创新源于枚乘的《七发》根据叙述和描写的不同学要采用不同的句式,韵散结合,极富文采。创新二,对楚辞中自然描写的超越,汉赋作家将自然景物之于客观地位,赋中也有出现对自然的征服,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总而言之,楚辞对汉赋的影响是直接的,没有楚辞就没有汉赋;汉赋是接受了楚辞的诸多因素形成的,汉赋的许多优点是对楚辞的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 陈桐生 《楚辞小史》论纲[J].云梦学刊,2001,4:5-8[2] 郑明璋 论汉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J].山西师大学报,2004,3:61-66[3] 刘曼 从思想内容到思维形成陈科教文汇,2009,3:211-212[4] 陈金刚 李倩 楚辞、汉赋中巫之称谓及巫风盛行原因[J].江汉论坛2007,12:55-59[5] 李慧芳 论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J].中南大学学报,2010,3:111-115[6] 吴淑玲 汉赋与楚辞[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57-58[7] 司马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M].中华书局,19599:2999为怕以后找不到 这样备用吧~ 写于2010年11月29日 古典文学欣赏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3、“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 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慨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 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情
4、唐代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反映 现实生活。造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科举考试的实行 C、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 D、 中外文化的交流 5、下列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突出的特点是专重铺陈描述 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D、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
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 成就,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 学特色。 2、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 和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从文学家们身上感悟到高 尚的情操及欣赏文学的美感。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弹歌》
李白的诗的特点? 气势磅礴,热情 奔放,想像丰富, 手法夸张,意境深 远,具有突出的浪 漫主义风格,
【感受杜甫】
“三吏” “三别”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 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沛流离,他的诗反映唐朝由盛而衰 的历史,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一男附书至, 存者且偷生, 室中更无人, 有孙母未去,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夜久语声绝, 天明登前途, 有吏夜捉人。 老妇出门看。 杜甫诗的特点: 妇啼一何苦! “三男邺城戍。 现实主义、 二男新战死。 死者长已矣! 人道主义、 惟有乳下孙。 凝重沉郁、 出入无完裙。 请从吏夜归。 忧国忧民。 犹得备晨炊。 如闻泣幽咽。 独与老翁别。
诗经 楚辞,汉赋 有关内容

汉赋:汉朝是赋这种文体最繁盛的时期所以就叫汉赋了~
像唐诗宋词元曲一样的!
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性质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赋的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它大约产生在战国后期,接受了纵横家游说之辞及楚辞的巨大影响,到了汉代瓜熟蒂落,达到了鼎盛时期。汉以后虽然仍有所发展,出现了六朝的骈赋、唐代的律赋和宋代以来的文赋,不乏名篇,但就总体成就来说仍首推汉赋。
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
孔动楗, 眴焕粲烂, 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
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花叶而
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
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
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
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
岂有说乎?”宋玉对曰: “臣闻于师: 枳句来巢,
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安生始哉?”宋玉对曰:“夫
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
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
淜滂,激飓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
3、其中的优秀之作,在艺术手法、语言和技巧上,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