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

合集下载

职业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职业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融会贯通(rónghuì gòutōng)B. 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C. 眉开眼笑(méi kāi yǎn xiào)D.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提高,是因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B. 我们学校将举办一场盛大的文艺晚会,届时将邀请各界人士参加。

C. 他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3.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知识渊博B. 胸有成竹C. 眼疾手快D. 和蔼可亲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

B. 小明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梁。

D.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5.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是:A. 勤奋B. 刻苦C. 好学D. 专心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B. 他很勤劳,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

C.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D. 我昨天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

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他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强。

B. 她的舞蹈跳得非常优美,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C.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D. 他最近心情不好,总是郁郁寡欢。

8. 下列句子中,用字不规范的是:A. 知识就是力量B. 艰苦奋斗C. 欣欣向荣D. 破釜沉舟9. 下列句子中,句式错误的是:A. 这个苹果很大,又红又甜。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C.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D.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无法解决。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A. 他把书给老师看了。

高职高考期末测试卷语文

高职高考期末测试卷语文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独具匠心(jīng)B. 惊弓之鸟(niǎo)C. 炯炯有神(jǐng)D. 恍若隔世(h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课外活动。

B. 我对他的建议不以为然,认为他的想法过于简单。

C. 由于他的努力,这次比赛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D. 他的讲话内容丰富,但表达得不够清晰。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看过《红楼梦》吗?”“看过,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需要集思广益。

C.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很有意思,你呢?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像一个大玉盘。

B. 那个老人就像一位慈祥的园丁,呵护着每一朵花。

C. 这本书的内容如同山间清泉,令人心旷神怡。

D. 她的笑声如同百灵鸟的歌声,清脆悦耳。

5.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惊讶。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D. 这个城市的夜景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6. 《背影》中,作者朱自清用“ ”来形容父亲送别时的背影。

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 ”的《静夜思》。

8.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为“ ”。

9.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 ”。

10.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它们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微微有些云,才能遮住那在我的心上的光。

语文高职高考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高职高考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青丝白发B. 雕梁画栋欣欣向荣C. 漫卷诗书震耳欲聋D. 轻歌曼舞震天动地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B. 这本书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尤其是青年教师。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发向前。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采撷着智慧的蜜。

B. 那美丽的花园,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C. 他的眼睛犹如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D.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为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真谛。

4.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欣欣向荣C. 轻歌曼舞D. 震耳欲聋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活动。

B. 他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广州。

C. 你看,那个孩子多可爱呀!D. 他说:“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青丝白发B. 雕梁画栋欣欣向荣C. 漫卷诗书震耳欲聋D. 轻歌曼舞震天动地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B. 这本书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尤其是青年教师。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发向前。

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采撷着智慧的蜜。

B. 那美丽的花园,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C. 他的眼睛犹如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D.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为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真谛。

9.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欣欣向荣C. 轻歌曼舞D. 震耳欲聋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活动。

职高语文卷子期末试卷

职高语文卷子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沉鱼落雁B. 遥遥无期雕梁画栋C. 耳濡目染畏首畏尾D. 赴汤蹈火纷至沓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老师的辛勤付出。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 下列词语中,与“潜移默化”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B. 融会贯通C. 知难而进D. 功亏一篑5. 下列名言中,体现“勤奋”精神的句子是: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顺利——顺利B. 知识——学问C. 成熟——成熟D. 优秀——良好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黑马,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D. 他的性格像猫一样温柔。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雨点在空中跳跃。

C. 太阳在天空中慢慢升高。

D. 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下午就读完了。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这里的风景美得像画一样。

D. 这件衣服非常漂亮,像公主一样。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B. 他成绩优异,品行端正,为人热情。

职高语文期末考试卷子

职高语文期末考试卷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潇洒(xiāo sǎ)豁达(huò dá)精彩(jīng cǎi)B. 沉默(chén mò)赫赫(hè hè)混淆(hùn xiáo)C. 欣喜(xīn xǐ)纷繁(fēn fán)沉重(chén zhòng)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 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

3. 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形容自然现象的是:A. 满园春色B. 惊天动地C. 风和日丽D. 春华秋实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B. 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历史的记载,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C. 这场演出非常精彩,观众们纷纷鼓掌叫好。

D. 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吗?5.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中国四大名著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傲慢与偏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

7. 《背影》是现代著名作家()的一篇散文名篇。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的一部小说。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为()。

职高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一愁莫展C. 瞠目结舌D. 心旷神怡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力充沛。

B. 他因为年事已高,所以精力充沛。

C. 他年事已高,但精力充沛。

D. 他年事已高,精力充沛。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B. 他像一只小鹿一样敏捷。

C.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威猛。

D.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斐然。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显著。

D.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卓越。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学习吗?B. 我们应该勤奋学习。

C. 我们不应该勤奋学习吗?D. 我们是否应该勤奋学习?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D. 他跑得像光一样快。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B.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呢?C.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D.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是一个问题。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鸟鸣。

C. 春眠不觉晓,夜来风雨声。

D. 春眠不觉晓,花落知多少。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B. 他反复地练习。

C. 他一次又一次地练习。

D. 他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练习。

答案:D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B. 他像一只小鹿一样敏捷。

职高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职高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鹤立鸡群C. 风驰电掣D. 气喘吁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开朗,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B. 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

D.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她勤奋努力的结果。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B.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历程。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英雄辈出的景象。

4. 下列词语中,与“心旷神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心满意足B. 心猿意马C. 心神不宁D. 心平气和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B. 她的声音甜美,就像春天的泉水。

C. 他的笑容温暖,就像阳光照在脸上。

D. 这场雨下得很大,就像瀑布一样。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B. 沉默不语C. 沉默无言D. 沉默以对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阳光明媚。

B.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C. 这本书的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D.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8. 下列词语中,与“勤奋好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勤奋努力B. 勤奋刻苦C. 勤奋用功D. 勤奋拼搏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风中翩翩起舞。

B. 雨滴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C.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D. 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大地上。

10. 下列词语中,与“坚持不懈”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坚持到底B. 坚持不懈C. 坚持奋斗D. 坚持努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描绘了______的壮丽景色。

高职高考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职高考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 è)恣意(zì yì)酝酿(yùn niàng)B. 谨慎(jǐn shèn)窥视(kuī shì)谦逊(qiān xùn)C. 膨胀(péng zhàng)拮据(jié jū)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D. 畸形(jī xíng)堕落(duò luò)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党的光辉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D. 为了确保高考顺利进行,学校对考场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知难而退C. 胸有成竹D. 毕恭毕敬4.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真让我受益匪浅。

B. 你看这衣服怎么样?穿上一定很漂亮。

C. 这件事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D. 你的意见我已经考虑过了,我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

7.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

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
2012-2013学年第 一 学期 《语文》 课程期 末 试卷(A )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骷髅. lóu 精髓.
suí 炽.热 chì 给.予jǐ B .雄峙. zhì 萌蘖ni è 古刹.ch à 漩.
涡xuán C .青苔.tái 贮.
藏chǔ 愕.然è 不屑.xiè D. 解剖.pōu 嫉.妒jì 切削xiāo 档案.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畏葸 参禅 鸠占雀巢 摩肩接踵 B .寒喧 坎坷 严惩不贷 一筹莫展 C .伸张 宏伟 鞭辟入里 轻歌曼舞 D .题纲 参与 功亏一篑 牵强附会
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无论世事怎样多姿多彩,林林总总,这个核却是千篇一律,万变不离其宗。

B .窗外正好是黄浊浊的黄浦江,江对面浦东工厂的烟囱和田野历历在目。

C .有些记者为制造轰动效应,编造骇人听闻的新闻,这违背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原则。

D .挂在墙上的这些装饰品,已成明日黄花,应该换下来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诚实守信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关键。

B .虽已离休多年,但他总忘不了哥哥参军是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道主义者。

C .规范农贸市场,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很难有大的成就。

D .在战胜“非典”后,广东省人大就不吃野生动物等热点问题举行了立法听证会。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胡同”原是朝鲜话,有“胡人大同”的意思。

B .《国语》、《史记》、《汉书》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纪传体、断代体史书。

………………………………………装…………………………………………订……………………………………线……………………………………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D.“序”即书序,也称“叙”或“引”,一般放在正文的前边。

6、《纳谏与止谤》中说到的太平盛世最典型的圣君和贤臣是()
A.周厉王和召公 B.唐太宗与魏征 C.赵惠王与蔺相如 D.齐威王与邹忌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B.请收起眼泪吧!亲爱的,可敬的人民!你的泪是这样倾流不止,已经洒湿了你们的国土。

C.“快把人截住!快把人截住!”在一片令人恐怖的喊声、哭声、呼救声中,一声坚定有力的呼喊,从千尺幢中段传了出来。

D.险情像一道无声的命令,刻不容缓。

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视吾家所寡有者 B. 而君幸于赵王
C.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下列句子不含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被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于是相如前进缶 C.吾得兄事之 D.孟尝君客我
10、下列句子与“君何以知燕王”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晋人御师必于崤 B.沛公安在
C.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
二、填空题(20分)
11、《西岳群英谱》中,“西岳”是指,那么“中岳”是指
12、记叙文中常用的记叙方法有五种,分别是
13、《史记》,记事始于,迄与汉武帝太初四年,全书分为本纪、、
、、等五种体裁,被鲁迅誉为“”。

14、《游黄山记》节选自《》,作者(人名)____________曾先后两度游黄山,此为第次,对黄山有“”的赞誉。

15、夏衍,原名,主要作品有剧本《》、《》。

16、《胡同文化》的作者,他的代表作有小说《》、《》等。

17、“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引用朝 ( 人名 )诗中的句子。

三、默写句子(10分)
18、事不目见耳闻,,可乎?
19、时浓雾半作半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翻译句子(10)
2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2、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3、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

24、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五、阅读理解(20分)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

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

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

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

地里斯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

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

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

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

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
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

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

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

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

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

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

从信的宇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有所剥夺,也的所增添。

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

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横线中。

(2分)
2.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2分)

3.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分) 答()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6.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6分)
“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7.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 (3分)
六、作文
1.以“我心目中的老师”为题描写一位人物。

(不少于300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