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后遗症
脑血管病后遗症评估表

脑血管病后遗症评估表
评估标准:临床观察指标共5项:肌力、面瘫、语言、日常生活能力、意识。
轻型:0-10分,中型11-20分,重型:21-26分。
评定结果:评定人:日期:
脑血管病后遗症康复配套治疗方案:
1、针灸45+远红外30+低频30+偏瘫肢体综合训练46+智能关节康复器30+电动站立训练15=196元/天
适宜脑血管病半身不遂较重的患者,上下肢完全瘫痪或肌力很低,无法站立,自主活动缺如的患者。
2、针灸45+远红外30+偏瘫肢体综合训练46+电动站立床训练15+作业疗法35=171元/天
适宜脑血管病半身不遂,肢体肌力较低,但在他人协助下可短时间站立、上肢可以做简单的主动运动的患者,
3、针灸45+远红外30+减重支持训练系统25+运动疗法55(包括双杠、阶梯、吊环等)+作业疗法35=190元/天适宜脑血管病半身不遂,肢体肌力基本正常,可协助他物短距离行走,走姿不良,手精细功能欠缺的患者。
说明:1、以上配套治疗每疗程10-15天。
2、门诊按疗程交费可享受7折优惠。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功能康复与心理护理

天, 效果 更佳 。
2 2 心理护理 . 22 1 心理活动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 既是疾病变 化的 .. 它
护人员走路要轻 、 f轻 , 开关 不要 大声喧哗 , J 以免影响患者
安定情绪 , 病室要清洁卫生 , 摆设 要整齐美 观 , 可以摆设花 盆来美化环 境 . 上 被褥 要 干燥 、 床 平整 。 以增 加 病 人舒 适 感 。病室要准备 拐杖 , 厕所 要设 扶手 , 以保证 肢体 有 功能 障碍患者 的安全 。
常产生焦虑 、 紧张 、 多疑 、 惧。护士一 方面 以强 烈 的爱抚 恐
I 临床 资料
10例患者 中, :2 , :8 。年龄最 小 岁 , 2 男 7 例 女 4例 最 大7 2岁。住院天数最 短 1d 长 3个月。病 种包括 : 血 6最 脑 栓4 8例 (0 脑 出 血 3 4 %) 2例 (6 7 、 栓 塞 2 2 . %) 脑 4例
方面应采取诱导 解释法 , 明一 些道 理 , 句要肯定 使 其 讲 语 有安全感 和 信赖 感。对 于患 者 询 问 的问题 要 耐心 回答 : 脑血管病 后遗症 患者常 存在不 同
与患者病情有 关的 , 在不 影响 保护性 医疗制 度的 情况下 . 适 当给予通俗的解释。在护 理工作中 , 遇到 较固执 的老人 或性情暴躁 的患 者 。 应不要 冷言 激怒 对 非原 则性 问题 ,
程度地存 在后遗症。采用心理护 理与功能 康 复护 理后 , 取 得 了明显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障碍而指责 讥笑 , 以免损伤其 自尊 心。 22 3 情 感 的疏 导 脑血 管后 遗症 患者 由 于疾 病 的折 密, 情绪 消沉 、 感情 脆弱 , 需要 多关心 体贴 , 士应用热 情 护 的态度 , 切 的话 语 , 亲 多与 他 们交谈 , 解 他们 的 内心 痛 理 苦. 给予同情安 慰 :对于 个别 不关 心病 人的 家属 , 士要 护 尽力协调他们之间的关 系 , 减轻他们额 外 的心 理刨伤 。患 者情绪不 稳定 时 , 表现为激 动 、 怒 、 愤 压抑 与悲 伤 , 士 可 护 根据其 不同的心理状 态 采取 语育 疏 导, 慰调 整其情 绪。 安 在同病 人接触交谈时 , 要注 意心理共 鸣 , 随其痛 苦而忧愁 , 不要故意冷落 , 不要强 行制止 。另外 , 患者 由于 K期生病 ,
脑血管后遗症

蒿林乡卫生院住院病历科别内科住院号2010070801姓名申足代职业农民性别男婚否已婚年龄54岁民族汉族籍贯甘肃。
西和住址〈或工作单位〉蒿林乡赵沟村入院日期2010.07.08.AM9:10 病史记录日期2010.07.08.AM11:50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病史可靠程度可靠主诉:头晕、乏力、嗜睡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1月前,劳累后晨起出现头晕乏力,当时未在意,后症状逐渐加重,去县医院做CT检查提示“脑不完全梗塞”遂来我院住院诊治。
门诊以“1.脑血管后遗症.2.脑梗塞”,收住入院。
既往史:患者较体健,否认结核及其它急、慢性传染病史。
无“高血压病史”,无外伤、手术、药物食物过敏及传染病接触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役区生活史,无不良生活习惯,有烟酒嗜好,长年从事田间劳动,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7。
2℃P61次∕分R 21次∕分BP129∕86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
神清,扶入病房,强迫体位。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右侧口脸较歪斜,,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较迟钝。
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无脓性分泌物,口唇无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颈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肺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细湿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前区无振颤及抬举感,心律61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睥未触及。
双肾叩击痛阴性,肛门外生殖器未查。
脊柱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暂缺。
初步诊断:1.脑血管后遗症.2.脑梗塞。
医师签名:蒿林卫生院首次病程记录2010.07.08.AM10:20患者:申足代,男,54岁,汉族,已婚,农民,蒿林乡赵沟村人。
因头晕、乏力、嗜睡1月余就诊。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健康宣教

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缓解心理压力。
家庭和社会支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调适非常重要,可 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更好地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1
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患者的日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如血压、 血糖等。
保持家庭环境 的整洁和安全, 如防滑、防跌 倒等。
家庭成员的参 与和支持,如 陪伴、鼓励等。
谢谢
脑动脉瘤:脑血管壁薄弱, 形成动脉瘤,可能导致破裂, 引起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破 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引起脑组织损伤
脑静脉窦血栓:脑血管内血 栓形成,导致脑组织缺血、 缺氧,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后遗症的种类
01
肢体功能障碍:如偏瘫、肢 体无力、行走困难等
03
认知障碍:如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等
饮水充足:保证每天 充足的水分摄入,促
进新陈代谢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 免辛辣、油腻、高盐 等刺激性食物,减少
对脑血管的负担
适量运动
运动方式: 选择适合自 己的运动方 式,如散步、 慢跑、瑜伽 等
运动强度: 根据个人身 体状况,选 择适当的运 动强度
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 间控制在 30-60分钟, 每周至少进 行3-5次
03
认知治疗:针对认知障碍患者,通过认知训 练和记忆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04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障碍患者,通过心理辅 导和情绪调节,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家庭康复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规 律的作息、合 理的饮食等。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理化检查
1、头颅CT检查 出血性:可见脑实质内低 密度病灶
2、头颅MRI检查:对脑栓塞患者可清晰显 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及小脑梗死、静 脉窦血栓形成等
病因病机
➢ 西医认为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动 脉硬化
➢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 虚弱、情志过级、劳倦内伤、饮食不洁、 气候骤变等因素,致瘀血阻滞,痰热内生, 心火亢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 乱上冲于脑所致。
临床表现
症状:单侧上下肢瘫痪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 位主要症状。或伴有肢体麻木不仁、疼痛、沉重难移, 局部浮肿等,还有的伴头痛头晕、耳鸣、烦躁等症状。
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但不宜过度
疲劳。
2、处方:以一指禅推法、按法、点法、揉 法、推法、拿法、弹拨法、抖法、捻法等 在百会、印堂、睛明、攒竹、太阳、承泣、 四白、风池、肩井、曲池、外关、血海、 足三里、三阴交等部位操作。
3、基本操作
调护
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生活有规律,
禁忌烟酒等。保持身体清洁。当病情好转,
肢体可适度活动。根据个人的体质,适当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1、定义 2、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理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7、调护
定义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后遗留 的一侧肢体偏瘫、偏身麻木、口眼歪斜、 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病症,又称 半身不遂、偏瘫等。本病属中医“中风” 范畴。
3、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可以检 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炎等。
对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

躯干 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 。在锻炼过 程 中, 对患者 的微小 进
步 要 加 以表 扬 鼓 励 , 增 强 患 者 的 信 心 , 得 患 者 的 配 合 。 以 取 锻 炼 时 间一 般 每 日 3次 , 排 在 补 液 前 、 液 后 、 觉 前 。活 安 补 睡 动 量 要 逐 日增 加 , 3人 协 助 活 动 到 1人 协 助 活动 , 从 最后 独立
护 理 体 会 报 告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20 0 4年 9月 ~20 09年 6月 笔 者 所 在 科 成 功 地 抢 救 了脑 血管疾病患者 6 8例 , 中脑 出 血 2 其 9例 , 梗 死 3 脑 9例 。男 3 7
2 3 1 观 察 患 者 的 意 识 情 况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病 情 变 化 , . . 如
举 位 做 一 些 活 动 , 手 指 的 抓 握 活 动 、 握 木 棒 、 毛 巾等 , 如 抓 拧
或在无痛范 围内做前臂旋前 旋后 , 腕关节 的背屈 、 活动等 , 伸
以保 持 患 肢 的 关 节 正 常 活 动 范 围 。 出 院 前 将 具 体 的 训 练 方
法、 训练工具 , 作为 出院康 复指导 的重要 内容传 授给 患者及
症 。 时 间 越 长 , 遗 症 越 严 重 。 以 往 常 对 这 些 患 者 认 识 不 后
好 。脑 梗 死 患 者 一 般 于 发 病 后 7d 脑 出 血 患 者 可 于 发 病 后 , 1 5d进 行 康 复 治 疗 , 且 要 根 据 患 者 病 情 的 轻 重 做 出 决 定 。 并
合理膳食,有助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康复

14合理膳食,有助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康复⊙邹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尹 俊/宋雪梅脑血管病是一组因脑血管病变引发的疾病,常见的如脑梗死、脑出血。
脑血管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情快速发展,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还可能遗留各种脑功能障碍,引起后遗症,例如偏瘫、失语等,不仅严重阻碍患者的正常肢体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给患者的心理方面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利用合理膳食及家属科学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缩短治疗时间。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具体怎么做。
首先,要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使房间内具有充足的阳光,保持明亮的状态,可以种植一些花草使室内更具生机。
患者在遵医嘱用药的同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适合的功能锻炼、力量训练。
如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口齿不清、说话结巴、口角流涎等常让患者感到难堪、自卑,有的甚至不敢开口说话,更加重了语言障碍。
家属及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谈,多给患者说话机会,耐心听患者讲,当患者因无法流畅表达意图而急躁时应给与安慰。
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如饮食动作、洗漱锻炼、更衣动作、大小便自便自理训练等,锻炼患者肌力和关节功能,可配合药物、按摩、针灸等,帮助患者功能恢复。
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预防褥疮,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的床面干燥、平整,并做到定时为患者翻身,在骨突处放置气圈、海绵垫或棉垫,使受压部悬空;注意更换衣服被褥,及时清理患者皮肤,保持其臀部、会阴部清洁干燥;定时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可通经活血,利于褥疮的预防。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体上的病痛、机体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等,使得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易怒、紧张不安等情绪,甚至拒绝治疗或有自杀倾向。
这些负面情绪对康复治疗非常不利。
因此,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尊重、理解、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自觉配合护理人员和家属做好康复训练。
脑梗塞的后遗症与康复疗法

脑梗塞的后遗症与康复疗法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引起,使得脑组织缺氧并引发损伤。
脑梗塞后遗症是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能出现的持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而康复疗法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的一系列治疗措施。
一、脑梗塞的常见后遗症脑梗塞后的后遗症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平衡障碍等。
这些后遗症使得患者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肢体活动方面都会受到限制,从而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二、康复疗法的重要性康复疗法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康复疗法的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受损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参与度,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康复疗法的具体措施1. 言语康复训练: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言语障碍,通过练习对患者进行逐步的康复训练,如言语练习、音标练习、阅读和写作练习等,以提升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认知康复训练:对于脑梗塞患者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可以进行一系列认知康复训练,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问题解决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3. 运动康复训练: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肢体运动功能受限,进行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协调性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4. 职业康复训练:对于患者可能存在的职业功能受损,通过职业康复训练,包括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适应能力训练,以帮助患者重新融入工作环境。
5. 心理康复支持:针对脑梗塞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康复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支持等,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四、康复疗法的效果评估康复疗法的效果评估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功能改善情况,可以调整康复计划,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
五、康复疗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性化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的康复需求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病后遗症(中风病后遗症)的饮食与护理标签:急性脑血管病医学科普 | 作者:段学忠| 发表时间:2014-05-18 21:36:46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饮食调养对于中风后遗症,中医有十分丰富的治疗经验,除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药物、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方法外,强调饮食要注意清淡、合理搭配、营养丰富。
主食以大米、面粉、小麦、玉米等为主;多吃豆制品及瓜果蔬菜,如芹菜、菠菜、白菜、萝卜、黄瓜、茭白、莲藕、橘子等;蛋白质以鱼类为最佳(鲤鱼除外),如黑鱼、黄鱼、鲫鱼等;少吃猪、牛肉等畜肉及其内脏;少吃盐、糖及辛辣刺激之品。
若配合相应的药膳食疗,可进一步促进康复,现将常用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
1.益气活血:中风后遗症见气短乏力、肢软神疲、偏身麻木、瘫肢肿胀等,可选用以下药膳调养。
(1)黄芪桂枝粥:黄芪、白芍、桂枝、生姜适量,四味水煎取汁,与大米、大枣同煮为稀粥服食。
益气养血兼温经通络。
(2)黄芪肉羹:黄芪、大枣、当归、枸杞、猪瘦肉适量,共炖汤,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
可滋阴助阳、补气活血。
(3)黄芪地龙瘦肉粥:鲜地龙数条,剖开洗净去泥,猪瘦肉适量,切丝,共用调味品勾芡;取黄芪、大米适量,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地龙及瘦肉,煮至粥熟即可调味服食。
(4)虫草郁金鸡:母鸡1只、冬虫夏草、郁金适量,将鸡剖杀、开膛洗净,纳入虫草、郁金以及适量调料,缝严后炖烂服用。
2.补养肝肾:中风后遗症见偏瘫日久、短气乏力、耳鸣目糊、腰酸膝软、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筋肉抖颤等,可采用以下食疗方法。
(1) 栗子桂圆粥:栗子(去壳、切成碎块)。
与粳米一同熬粥,将熟时放桂圆肉适量再熬10分钟左右,即可服食。
(2)芪杞炖鳖:鳖肉、黄芪、枸杞子适量,加适量水同炖至鳖肉熟烂,即可服食。
(3)二冬鱼肚粥:天门冬、麦冬适量,水煎取汁;同枸杞子、大米适量煮粥;粥将熟时,调入捣碎的鱼肚胶适量,烊化,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
(4)黄精珍珠牡蛎粥:黄精、珍珠母、牡蛎适量,三味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
可平肝潜阳、熄风通络,宜于兼见面色潮红,烦躁不宁者。
3.健脾化痰:中风后遗症见头昏眩晕、神志恍惚、肢体麻木、运动不利、胸脘满闷、食少纳呆等,可选用以下调养药膳。
(1)山药葛粉羹:山药、葛根粉适量,与小米共熬粥服食。
(2)淮莲柠檬糊:淮山药、莲米适量,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另将酸柠檬半只,研磨如浆状,置小锅内加水200毫升左右,煮沸,冲入淮山莲米粉搅拌成糊状,入冰糖适量溶化,凉后可随意食用。
宜于兼见口唇干燥、大便干燥、大便干结者。
(3)橘皮山楂粥:橘子皮、山楂肉(干品)、莱菔子适量,先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另将糯米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加入药末再稍煮,入食盐少许调味,视适当温度随意食用。
宜于兼有血脂偏高者。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饮食禁忌牛髓:甘温补虚之物,是为一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
凡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症的心血管疾病之人,切忌多食。
狗肉:为温补性食物,易助热动火。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凡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甲亢者不宜食用。
羊髓:由于羊的脑髓中胆固醇含量颇高,故对血压高、血脂(尤其是胆固醇)高者,不宜多食常食。
肥猪肉:由于肥肉含动物性脂肪特别高,可高达90.8%,多吃肥肉易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硬化,所以,长期血压偏高者忌吃肥猪肉。
猪肝:由于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常吃多吃猪肝,对高血压及高血脂不利,故应适当忌吃为妥。
猪肾:俗称猪腰子。
虽有补肾之功,但含胆固醇量颇高。
据分析,每100克猪腰子中含胆固醇405毫克,比猪肝还要多。
所以,患有高血压者,不宜多吃常吃。
鸡肉:性温,味甘,肥腻壅滞的食物。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它:“多食生热动风,诸风病皆忌之”。
《饮食须知》亦云:“鸡肉,善发风助肝火。
”由于鸡肉性温助热易动风,尤易引起内中风,故高血压者及有中风先兆之人忌食之,尤其忌吃公鸡的头、翅、爪。
鸭蛋:由于鸭蛋(尤其是鸭蛋黄)所含的胆固醇量极高,故心血管疾病者皆不宜多食。
《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鸭卵,滞气甚于鸡子,诸病皆不可食。
”醍醐:性平,味甘,虽有滋阴补虚作用,但属于一种高脂肪性食品。
在每100克醍醐中,脂肪含量可高达20克,而仅含2.9克蛋白质。
凡血压升高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人,皆不宜食。
胡椒:中医认为胡椒辛热、性燥,辛走气,热助火。
如高血压患者身体壮实,肝火偏旺,或阴虚有火,内热素盛者,不宜多食。
据近代报道:正常人将胡椒0.1克含于口内而不咽下,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共试24人,均能引起血压上升,收缩压平均升高13.1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18.1毫米汞柱,均于10~15分钟后复原。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忌吃胡椒。
白酒:俗称烧酒。
明·李时珍称之为“纯阳毒物,与火同性,过饮不节,杀人顷刻。
”现代有学者认为,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脏内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硬化。
同时可以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积,使心脏扩大,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
因此,患有高血压者,切勿多吃烈酒。
食盐:性寒,味咸。
国内外许多医学专家都指出,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
我国在1 979年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食盐量多少与血压有直接关系。
因此,凡患有高血压病者,切忌多吃盐。
人参:性温,味甘苦,为温补强壮剂,有助热上火之弊。
当高血压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头昏头胀头痛、性情急躁、面红目赤之时,切勿食之。
一般来说,凡高血压患者,没有气虚体弱之状,或体质尚佳者,皆不宜食。
这也包括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等。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方法1.情感护理: 多数患者经过一次中风后,对生命更加珍惜,情志舒畅,能主动配合治疗。
但有的患者有自弃心理,尤其是遗有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者,更易产生焦虑恐惧自厌情绪,表现为暴躁易怒,悲伤啼哭或冷漠无情,甚则拒绝治疗或自杀。
对这类患者的情感护理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因人制宜实施心理护理,解开患者心中的郁结。
(2)适时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能够正视现实,鼓起勇气,积极进行补偿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让患者明白通过治疗和锻炼后遗症可得到治疗,身体可以逐渐康复。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病人自信心。
常用解释、鼓励、安慰等方法,使病人情绪乐观,同时要做好患者亲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感受亲情的温暖。
2.功能锻炼: 对中风后遗症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综合疗方法和适当的功能锻炼。
锻炼的方法有多种,若肌力尚存,能适当运动者,可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如肢体完全瘫痪,可为患者按摩和被动运动。
按摩一般由末梢向心按摩,以帮助静脉,淋巴回流。
按摩时间为每个肢体 5 分钟左右,每天2 次。
被动运动是使患肢关节在辅助下活动。
先做大关节,后做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渐大,并嘱患者用力,尽量使瘫痪的肌肉收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若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完全恢复肢体功能,应告知患者和家属坚持锻炼,并介绍方法和注意事项。
功能锻练时要做到: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再是运动量不能过大,除使肢体劳累外,易引发再次中风或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制定相应运动量,本着宁小勿大原则,以防意外。
3.饮食护理: 中风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而饮食不节,嗜酒肥甘,饥饱失宜,易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是诱发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饮食上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低糖为原则,还应根据脏腑的偏胜偏衰有所补泻,如肝肾阴虚,肝阳偏旺者,宜多食黑木耳、黑芝麻等补益肝肾。
属气虚血滞者宜多食薏米粥、人参、黄芪粥等健脾益气;属瘀热郁滞者要禁酒,高血压者进低盐饮食,合并肥胖者要减肥控制体重等。
总之,中风后遗症经过正确护理,可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地缩短康复期。
脑血管病的治疗——热点问题解答标签:脑供血不足医学科普| 作者:金永健 | 发表时间:2012-07-13 09:08:33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为 500-600 人 /10 万人 / 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 120-180 人 /10 万人 / 年,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 90-100 人 /10 万人 / 年, 80% 的幸存着生活质量下降, 50% 重度致残。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为 10% ,脑出血为 23% ,脑梗塞为 63% ,其它原因为 4% 。
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金永健二.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1 、与高血压有关。
如果高压(收缩压)持续大于 135 或低压(舒张压)持续大于 85 ,建议到医院就诊。
2 、与心脏房颤有关。
房颤是指不规律的心脏跳动,它改变了心脏正常的功能,使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容易在心房中聚集。
不规律的心脏跳动使这些成分脱落,随着血液流向脑组织,引起卒中。
可以通过心电图证实或排除房颤。
3 、与吸烟,饮酒及饮食习惯有关。
吸烟使卒中的危险性增加一倍。
研究证实,吸烟可导致脑血管狭窄引起脑卒中。
过度饮酒可增加 3 倍卒中危险性。
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可导致高血压和肥胖,并增加患卒中的危险性。
4 、与代谢性疾病有关。
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这很可能与生活水平提高有关。
三.脑血管病有先兆症状吗?怀疑脑血管怎么办?脑血管病虽然起病急骤,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数天或几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医学上称之为“ 中风先兆” 。
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这种先兆可反复出现,如能及时识别,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多能使病人转危为安,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
治疗脑血管病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先兆:运动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一过性的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失语,吞咽困难等。
感觉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有时可伴有头晕甚至短暂性记忆丧失。
症状发展迅速,消失快,通常持续数秒到数十分钟, 24 小时内完全恢复,这是由于短暂的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又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脑梗塞。
主要原因包括动脉硬化血栓性脑血管狭窄、血栓脱落形成脑栓塞或缺血性烟雾病等。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先兆:部分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平时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视力下降,复视,耳鸣,颅内杂音,癫痫发作等症状。
如果突然出现头痛,同时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嗜睡或昏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症状,这可能是脑出血的预兆症状;如果突然出现剧烈难忍的头痛及颈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或一过性意识障碍,这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出血型烟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