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课件

合集下载

法医精神病学鉴定ppt课件

法医精神病学鉴定ppt课件
8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18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 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 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9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 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 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11
控制能力:行为人对自我选择或者不选择 实施为刑法所禁止、所制裁的某行为的能 力。
辨认能力是控制能力存在的基础。当辨认 能力丧失时,控制能力也丧失;但在某些 精神障碍影响下,虽有不同程度的辨认能 力,也可能丧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2
责任能力分级、评定原则 医学标准与法学标准相结合,医学标准是 基础,法学标准是准则,缺一不可。 无刑事责任能力 严重精神障碍的精神病人 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 力
16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成年公民;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 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 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 包括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 为的精神病人; 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

司法精神病学--绪论 ppt课件

司法精神病学--绪论  ppt课件


尊重个人自主性,知情同意
医学资料
27
临床服务与司法鉴定的区别
临床精神医学 司法精神医学
专家角色 忠实对象
治病 患者
证人 法律
得益方
专业判断依据 收费的意义 选择自由 回避要求
患者
医学标准 服务患者 首诊负责 相对较低
公众(司法部门)
医学+法学标准 服务国家(维护正义) 可以拒绝受理 较高
医患关系
医学资料 31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相关问题(2)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所评定的法律
能力有哪些?
医学资料
32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诉讼、服刑与作证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性自我防卫能力
精神医学鉴定与法律咨询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能力 法律关系/精神损伤评定 精神残疾评定
夏威夷宣言 (WPA, 1977)
精 神 发 育 迟 滞 者 权 利 宣 言 (UNGA resolution
2856, 1971)
医学资料 25
国际性精神病人权益保护文件
残疾人权利宣言 (UNGA resolution 3447, 1975) 加拉加斯宣言(PAHO/WHO,1990) 保护精神疾病患者与促进精神卫生保健的原则
司法精神科医生在法律诉讼过程中有
多大作用?
医学资料
19
医学资料
20
医学资料
21
司法精神科医生必
须遵守什么样的职
业道德?
医学资料
22
医学伦理基本原则
尊重个人
对患者有益
对患者无害 公平 诚实
医学资料
23
可能导致伦理困境的问题

司法精神病鉴定方案护理课件

司法精神病鉴定方案护理课件

等,为实施护理措施提供指导。
制定护理措施
03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康复训练等。
实施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给患者发放药物,并监督患者服药。
心理治疗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未来护理发展的展望
01 02
个性化护理的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普及,个性化护理方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 过基因检测、心理评估等手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护 理效果。
跨学科合作的加强
未来,护理领域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医学、心理学、社会 工作等。跨学科的合作将有助于整合资源,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效果。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鼓励, 增强其自信心和应对困难 的能力。
生活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如洗漱、穿衣、进食等,提高其 自理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 帮助患者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其社 会适应能力。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兴趣和职业倾向,开展 职业技能训练,为其回归社会做好 准备。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
通过认知功能测试,了解患者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 据。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
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 依据。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
01
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认知能力和情绪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计划。
确定护理目标
02

司法精神病患者课件

司法精神病患者课件
6.柯萨可夫精神病〔korsakovs psychosis〕
或缓解戒断病症;②饮酒已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嗜酒如
命,以致影响工作、家庭、社交活动;③耐受性不断增加,
患者为取得饮酒初期到达的效果或防止戒断病症的发生而
需要不断增加饮酒量;④戒断病症反复出现,因夜间睡眠
时间较长,血浆酒精浓度下降,戒断病症易出现在清晨,
所以,出现“晨饮〞病症。
2021/8/24
第十三章 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9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2. 单纯性酒精戒断反响
指长期或大量饮酒过程中停顿或减少饮酒 量,在数小时后产生的一系列精神与躯体 病症。早期出现手、舌、眼睑震颤,恶心、 呕吐、失眠、头疼、焦虑、情绪不稳和自 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出汗等。也可出现幻觉、妄想、精神运动 性兴奋。严重者可出现震颤谵妄或癫痫发 作,恢复饮酒可使病症缓解。
2021/8/24
第十三章 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11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2021/8/24
第十三章 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13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最新16第十六章-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课件ppt

最新16第十六章-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课件ppt
有较典型的“分裂”症状 无体格检查异常 无意识障碍 无自知力 无智力缺损
精神分裂症的作案特征
作案没有明确的动机、目的 作案缺乏预谋性,对作案场合、时间、工具等缺乏严格选择,
常有公开作案 行为带有冲动性、单独性,凶杀手段有时十分残忍或离奇 案后无自我保护表现,多数患者显得无所谓的冷漠态度
问题的鉴定”的规定。
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
其他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89年两院三部 联合发布、共二十三条)
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罪 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的通知(1990年12月31日 司发[1990]247号) 《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 范围》
对服刑罪犯进行保外就医的司法鉴定 对被鉴定人(人身伤害案件的受害人)进行精神损伤程
度的鉴定,即精神方面的轻重伤鉴定
三、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主要任务
民事案件
确定当事人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有无行为能力,从而确 定有关的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如处理财产的能力,遗嘱 能力,签定契约、合同、买卖的能力,婚姻能力,有无 选举和被选举权,能否承担兵役或其他各项义务
第三节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程序
一、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提出
曾经有过精神异常史 反映有精神病家族史 虽无明确疾病史,但涉案对象的家属及周围人员反映其
性格怪戾,情绪不稳,行为冲动,睡眠规律反常,头脑 笨拙,动作幼稚,有抽搐史等 涉案对象的行为目的、动机、方式、过程等有悖常理 案件审理过程中有精神反常表现 特殊情况,如有酒精依赖史、药物滥用史,原来品行良 好的老年人突然违法乱纪等
二、 常见的精神疾病
情感性精神疾病
二、 常见的精神疾病
偏执性精神疾病
偏执性精神疾病是一组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内源性 精神疾病,又称妄想性精神疾病

《司法精神病鉴定》PPT课件

《司法精神病鉴定》PPT课件

01.12.2020
医学PPT
7
3.其他方面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任务
(1)确定各类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辨认能力或者 自我防卫、保护能力;
(2)确定各类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 力;
(3)被鉴定人在某些特定事件之后出现精神异常,确定其精 神疾病的性质(如功能性或器质性)及其严重程度,精神障 碍与该事件或医疗行为的关系,供委托单位作为定罪量刑或 赔偿的依据。
01.12.2020
医学PPT
01.12.2020
医学PPT
9
五、鉴定机构
执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组织或单位, 叫做鉴定机构。从管理主题的权利类型上看, 我国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管理体制属于行 政权利管理型体制,即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社会准入与推出等由国 家行政机关直接管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 一项技术性工作,为了体现其权威性、效力 性,也必须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
01.12.2020
医学PPT
4
三、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对象、内容、任务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指明了鉴定结 论的内容与任务:“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根据案 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作出鉴定结论,为 委托鉴定机关提供有关法定能力的科学证据”。因 此,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时,应首先确定被鉴定人的 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是异常,则应确定存在哪 些精神症状,其性质和程度如何,能否构成某种精 神疾病的诊斯。然后判定其行为时的精神状态对其 所实施行为的辨认及控制能力有无损害及损害的程 度,然后对其法律能力做出评定。
01.12.2020
医学PPT
13
鉴定人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4章 司法精神病 PPT课件

第4章 司法精神病 PPT课件

一、流行病学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 调查不同地区大样本的资料显示,时点患病率为 1.56‰~4.6‰。1982年,国内12个地区进行精神疾 病流行病学调查,城市、农村各500户,用统一的 调查程序、统一的精神科标准化检查、统一的 ICD-9诊断标准,发现15岁及以上人群中,精神分 裂症的时点患病率和总患病率,城市均高于农村, 男女性别差异在35岁以上年龄组较明显,男女比 为1:1.60。1993年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中7个地区调 查后发现,城市患病率仍明显高于农村,城市总 患病率为8.18‰、时点患病率6.71‰,农村分别为 5.18‰和4.13‰。
2019/3/2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
9
4.内向性
基本的个性改变,病人一改往日的生活 工作习惯,言谈举止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 和周围人的思想交流、和亲戚朋友的交往 减少,人生的上进心消失,没有了学习、 工作的热情,没有了责任心和同情心等等。 总之,病人和周围外界的言语、情感、行 为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有了联系。 病人大多数时间是沉浸在自己的病态体验 中,别人无法了解其内心的喜怒哀乐。
2019/3/2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 2
二、病 因

(一)遗传因素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遗传学家系调 查、双生子、寄养子的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在本 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精神分 裂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6 倍~7倍,与病人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单 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比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4倍~ 6倍,单卵双生子分开寄养的同病率也比双卵双生 子的同病率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还提示,精神分 裂症可能是由若干个基因叠加、多基因遗传所致。
(三)社会环境、心理因素
人类每个个体,在出生、成长过程中,其家庭环境、教 育环境、社会活动环境等均各不相同,加之遗传因素各不 相同,造就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各有不同,心理素质也就 不同。从临床统计学的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往 往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最常见的是内向性格,表现 为孤僻、寡言、不喜欢交往、怕羞、敏感、多疑、思维缺 乏逻辑性、好幻想等。在这种性格基础上,当受到不良刺 激,便容易罹患精神分裂症。国内外众多精神病学家和社 会学家的协作调查发现,人们所处的社会阶层、物质生活 环境,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密切相关。生活在低经济社 会阶层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经济社会阶层人群。

司法精神病器质性PPT医学课件

司法精神病器质性PPT医学课件
第五章 心境障碍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表现为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 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或轻抑郁发作 的程度。一般持续数年,有时持续于成人期的大 部分时间,并造成患者相当程度的主观痛苦与功 能障碍。然而有时候,在持续性病程中可能会加 上单一发作或复发性的躁狂或抑郁发作。 1.环性心境 持久的情绪不稳定,包含多次轻度抑 郁及轻度情感高涨。但其严重度与时间都不符合 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或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
第五章 心境障碍
二、抑郁发作
典型症状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即抑郁 “三低症”。但抑郁发作目前的趋势是症状变得不典型, “轻症化”多见,常伴躯体症状,病程趋于“迁延化”。 1.情感低落 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突出的症状,其程度可从 心境不佳到悲观绝望。患者对生活、前途丧失信心,对周 围一切都不感兴趣。消极悲观,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唉 声叹气,无精打采,自卑自责,觉得自己无用、无能,已 成废人。并感到度日如年。严重者可出现罪恶妄想。感到 生不如死,而产生自杀意念或企图,甚至发生自杀行为。 其自杀成功率往往较高,可以采取一些意想不到的手段或 方式来达到自杀目的.
第五章 心境障碍
三、双相情感障碍
本病的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 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 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 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二周至五个 月不等;抑郁持续时间趋于长一些,但一般不超 过1年。中年之后,抑郁变得更为常见,持续时间 也更长。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相当大的自杀风险, 其自杀的风险因素包括曾有自杀企图,合并物质 滥用,混和型发作,当前抑郁发作,及有快速循 环型双相情感障碍病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案件
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患何种精神障碍,实 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障碍与所实施危害行为 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判定其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受审 能力
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服刑能 力
对服刑罪犯进行保外就医的司法鉴定 对被鉴定人(人身伤害案件的受害人)进行精神损伤程
二、常见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概念: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特点是思维、 情感、行为互不协调,整个精神活动与环境不统一(即所 谓分裂现象)。
发病特点 患病率一般为2-4‰,危险发病年龄多在16-40岁,发病 的最高峰在22岁左右,男女无差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占住 院人数的80%左右。 病程迁延,不及时治疗,可慢性衰退,或痴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
我国刑事法律中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关于责任能 力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第四十 八条关于作证能力的规定。第一百十九到一百二 十一条规定。
三、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主要任务
性犯罪案件
对受性侵犯的女性,在怀疑其有精神异常时, 确定其当时的精神状态,有无性自卫能力
其他有关案件
在各类案件中,对案件的陈述人,如原告、证 人、鉴 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我国民事法律中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 “专门性
问题的鉴定”的规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
其他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89年两院三部 联合发布、共二十三条)
障碍 0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03心境障碍 0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0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0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07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和青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0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德障碍和情绪障碍 0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度的鉴定,即精神方面的轻重伤鉴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主要任务
民事案件
确定当事人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有无行为能力,从而确 定有关的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如处理财产的能力,遗嘱 能力,签定契约、合同、买卖的能力,婚姻能力,有无 选举和被选举权,能否承担兵役或其他各项义务
神经症 一般是指那些不如精神病严重,症状表现 与正常体验较为接近的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恐惧 症、强迫症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相关概念
精神医学 精神医学系临床医学的一分支,曾为内科学 的一部分,是研究精神疾病及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问题的一门科学
四、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方式
出诊鉴定 门诊鉴定 住院鉴定 缺席鉴定
第二节
精神医学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精神疾病原因与分类
精神发病率
1958年上海市普查精神疾病发病率为2.8‰ 1978年上升为7.8‰,1982年高达12.22‰ 1986年全国六大行政区调查,发病率为12.69‰ 2002年世界统计发病率为12.86‰
第一节
概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相关概念
精神病(psychosis) 泛指精神障碍的严重形式, 具有幻觉和妄想等症状,但不包括焦虑障碍和人格 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 其含义基本等同于精神 障碍(mental disorders),新的趋势是更多的采 用精神障碍这一表述。是泛指所有的脑功能失调引 起的精神活动异常。精神疾病是脑部疾病的一部分, 既有功能性疾病,也有器质性疾病
司法精神医学 是介于精神病学和法学之间的一门边缘 学科,它是以临床精神病学理论和科技为基础、法律为 准绳、法学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和解决精神疾病患者 涉及的法律问题和精神卫生问题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又称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 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 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 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 有无诉讼能力
确定原告(人身损害案件的受害人)的精神伤残程度, 精神症状与外力作用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精神损伤的休 息、营养、护理期限的鉴定
确定涉案当事人(患有精神疾病或出现精神损伤者)的 劳动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罪 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的通知(1990年12月31日 司发[1990]247号) 《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 范围》
行政诉讼法中关于 “专门性问题的鉴定”的规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主要任务
精神疾病发生原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躯体因素 心理因素(如心理素质、精神刺激等) 社会因素(如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文化
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精神疾病原因与分类
00器质性精神障碍 0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