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3.2 用气球驱动小车练习题(课件 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3.2 用气球驱动小车练习题(课件 含答案)

六、简答题。
说说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是它们都利用了反冲原理,都利用气体的 反冲力。
不同点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 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2.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C )。 A.踢足球 B.火车前进 C.喷气式飞机
3.火箭是靠( A )运动的。 A.反冲力 B.重力 C.弹力
三、选择题。
4.下列动物,靠喷水在海洋里运动的是( B )。 A.海豚 B.乌贼 C.螃蟹
5.下列现象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C )。 A.被拉长的橡皮筋又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B.压缩后的弹簀将小球高高弹起 C.人用力向后滑水,小船向前运动
三、选择题。
6.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气球会运动,但运动不是朝着 一个方向,而是变换着方向无规则地运动,这是因为 ( B ). A.气球的喷气方向不变,但受到反冲力的方向不断变化 B.气球的喷气方向在不断变化 C.气球太轻
三、选择题。
7.要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我们必须( B )。 A.使气球喷气方向水平向前 B.使气球喷气方向水平向后 C.使气球喷气方向竖直向上 D.使气球喷气方向竖起向下
四、实验探究题。
小明想制作一辆行驶距离较长的 小赛车。他想要利用气球喷气产 生的力来驱动小车前进(如下图)。 (1)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个与喷 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称 为 反冲力 。
四、实验探究题。
(2)下面是小明组里的其他同学提出的想法,请你判断他 们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气球小车会向左滑行。( √ ) ②气球小车会向右滑行。( × ) ③气球小车是靠里面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 ) ④气球小车是靠里面空气的重力运动的。( × ) (3) 为了让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你会给小明提出什么 样的建议?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与实验报告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与实验报告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这些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请在表格中写出你的看法,再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共同讨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记录表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模拟鼓膜的振动。

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

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记录表5声音的强与弱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6声音的高与低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

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

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

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

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音高变化柱形图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选取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有哪此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并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检验你的预测是否准确。

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2呼吸与健康生活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活动,然后再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下来。

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之后分钟的呼吸次数,我的发现:人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缓,次数较少;运动之后,呼吸会变快,运动越是剧烈,呼吸越快。

3测量肺活量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练习教科版含答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练习教科版含答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练习教科版含答案1填空题(1)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______ ,它发出的声音_______。

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______它发出的声音________。

声音的强弱和物体_____有关。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

(2)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称为声音的________。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来描述。

2判断题。

(1)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 )(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 (3)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

()3选择题。

(1)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响一些,可以()。

A.调节弦的松紧度B.用的力气大一点C.用的力气小一点(2)某一根琴弦发出较强的“5”这个音,和它发出较弱的“5”这个音相比,琴弦振动()。

A.速度较大B.幅度较大C.幅度较小(3)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低C.越响(4)声音的轻重不可以用()来描述。

A强弱B.音量C.音高(5)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用遥控器把声音调大了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的()。

A.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B.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C.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6)下列关于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短相同时,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更强B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强C.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7)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

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

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4探究题。

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

(1)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_____。

(2)轻轻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小、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____,发出的声音_______。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预计时间大约:5分钟)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小匙2把、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填写结论。

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前两个步骤操作正确各10分。

3.第三个步骤:观察、比较5分。

4.得出正确结论5分。

5.实验报告填写(0~10分)6.整理实验器材2分。

(二)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预计时间大约:5分钟)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填写现象。

实验结论: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发现了面粉颗粒,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第一步骤操作正确得10分,第二步操作正确15分,填写现象5分。

3.得出正确结论5分。

4.实验报告填写(0~10分).5.整理实验器材2分。

(三)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预计时间:15分钟)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在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 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5.观察比较滤纸,观察实验结果,并填写。

实验结论:过滤后,食盐没留在滤纸上,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第一二三步骤操作正确各5分。

3.第四步操作正确5分,填写现象5分。

4.得出正确结论5分。

5.实验报告填写(0~10分)6.整理实验器材2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食物在人体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而被消化吸收的顺序是()。

A.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B.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C.口腔→小肠→胃→食管→大肠2.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A.空气不能传声B.声音传播与空气无关C.空气能传声3.()不是我们的呼吸器官。

A.支气管B.肺C.心脏4.下面声音中,刺耳的是()。

A.朗朗的读书声B.巨大的爆炸声C.小溪的流水声5.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

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6.()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B.拉松一点C.把橡皮筋用力搓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2.气球越大,小车行驶得越();气球越小,小车行驶得越近。

3.鼻腔、口腔()、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4.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胃、小肠和()。

5.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6.和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减少了。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睡眠的时候,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低的。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气体传播声的能力最强。

()3.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4.许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5.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特征。

()6.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2.2呼吸与健康生活 课时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2.2呼吸与健康生活 课时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2.2呼吸与健康生活一、填空题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2、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来维持生命,它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3、我们在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心跳的次数()了。

【填“增加”或“减少”】二、判断题。

1、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约为120次。

()2、睡眠的时候,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低的。

()3、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氮气。

()4、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与肺活量的大小无关。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三、选择题。

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减少了,( )增加了。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2、 (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呼吸道B.肺C.心脏3、下列活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的是( )。

A.经常看书B. 经常慢跑C. 多吃饭四、简答题心跳随呼吸快慢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五、综合应用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上做运动,有的同学在跑步、踢球,有的同学在跳绳、做热身。

1、运动过后,同学们的呼吸都出现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2、经常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呼吸功能变强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关系?六、材料分析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对比如下。

参照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现象。

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题。

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减少了,()增加了,()不变。

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胃B.肺C.心脏3、在“其他气体”一项中,主要增加的气体成分是()。

2.2呼吸与健康生活答案及解析一.1、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2、氧气3、增加增加二.1、×解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为16~20次。

2、√3、×解析: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氧气。

4、×解析:肺活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一、整理和分析题:1、下表是降水量记录,请你完成降水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1)根据“某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画出降水量变化柱形图(2从降水量变化柱形图看,半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哪个月,半年的总降水量是多少?这个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是怎么变化的?依据是什么?我推测上午10时的气温大约是:我的推测依据是:二、实验及记录。

3.怎样做“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实验”请选择其中一种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进行研究。

(1)研究的主题: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2)我准备的材料:酒精灯、烧杯、三角架、水、食盐、玻璃棒(3)研究的过程:1、把盛有水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2、将食盐放入烧杯中3、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4.把面粉、食盐、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后成为面粉、食盐和水的混合物。

(1)我们有办法把面粉从混合液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

(还可以画图来表示)(2)我们有办法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

(还可以画图来表示)5.桌子上有一大盆水,还有两个小铃铛。

请在这样的材料条件下,设计一个说明气体、液体、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1)我的“气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两个铃铛空中敲,有声音,即证明(2)我的“液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两个铃铛水里敲,有声音,即证明(3)我的“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一只耳朵贴着一个铃铛,第两个铃铛敲第一个,耳朵听到有声音,即证明6.实验材料:一支试管水食用油洗涤剂步骤要求:1、给试管中装入15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

2、观察油在水中会怎么样。

3、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水和油发生了什么。

4、在试管中加入一滴洗涤剂,重复第3步。

记录和解释:1.没加入洗涤剂前,水和油的混合物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2. 当加入洗涤剂,水和油的混合物又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你能举个例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1)我需要的材料:(2)我研究的方法:(3)我得出的结论:8、设计一个“搅拌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实验名称:搅拌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杯子,几块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肥皂,搅拌棒实验过程:(1)在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水,并且水温相同。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第3、4课同步练习(教科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第3、4课同步练习(教科版 含答案)

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科学课上我们设计制作了橡皮筋小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缠绕一圈和多圈时,产生力的大小一样B.橡皮筋缠绕的方向不同,小车行驶方向也不同C.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一定行驶得越远2.()能延长动力作用于小车的时间。

A.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B.橡皮筋缠绕圈数少C.气球吹的尽可能小3.下列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A.自然状态的弹簧B.被压缩的弹簧C.被拉伸的弹簧4.橡皮筋动力不足时,我们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A.减少橡皮筋B.增加橡皮筋C.调正5.如图,撑杆跳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借助1根杆子来达到跳高的目的,这时撑杆产生的力属于()。

A.摩擦力B.反冲力C.弹力6.下列物体中,没有产生弹力的是()。

A.压弯的直尺B.保持原状的弹簧C.拉开的弓7.小明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实验中,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第1次第2次第3次10圈 5.5米 5.3米 5.7米20圈8.6米9.1米9.3米A.小车行驶距离与皮筋缠绕圈数有关吗B.皮筋缠绕方向会影响小车行驶方向吗C.小车行驶距离与实验次数有什么关系8.如图,甲、乙、丙三根橡皮筋分别挂上1、2、3个钩码,产生弹力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9.下面的气球小船中,所标示运动方向(箭头所示方向)正确的是()。

A.B.C.10.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强大的()。

A.反冲力B.弹力C.重力二、填空题11.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

12.蹦床、海绵垫、跳板、撑杆、健身球,都是生活中运用_________的实例。

13.物体在受到___________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_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后,弹力就会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
一、整理和分析题:
1、下表是降水量记录,请你完成降水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1)根据“某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画出降水量变化柱形图
(2从降水量变化柱形图看,半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哪个月,半年的总降水量是多少?这个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是怎么变化的?
依据是什么?
我推测上午10时的气温大约是:
我的推测依据是:
二、实验及记录。

3.怎样做“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实验”请选择其中一种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进行研究。

(1)研究的主题: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
(2)我准备的材料:酒精灯、烧杯、三角架、水、食盐、玻璃棒
(3)研究的过程:
1、把盛有水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2、将食盐放入烧杯中
3、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
4.把面粉、食盐、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后成为面粉、食盐和水的混合物。

(1)我们有办法把面粉从混合液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

(还可以画图来表示)
(2)我们有办法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

(还可以画图来表示)
5.桌子上有一大盆水,还有两个小铃铛。

请在这样的材料条件下,设计一个说明气体、液体、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1)我的“气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两个铃铛空中敲,有声音,即证明
(2)我的“液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两个铃铛水里敲,有声音,即证明
(3)我的“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一只耳朵贴着一个铃铛,第两个铃铛敲第一个,耳朵听到有声音,即证明
6.实验材料:一支试管水食用油洗涤剂
步骤要求:
1、给试管中装入15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

2、观察油在水中会怎么样。

3、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水和油发生了什么。

4、在试管中加入一滴洗涤剂,重复第3步。

记录和解释:
1.没加入洗涤剂前,水和油的混合物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2. 当加入洗涤剂,水和油的混合物又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你能举个例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
(1)我需要的材料:
(2)我研究的方法:
(3)我得出的结论:
8、设计一个“搅拌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实验名称:搅拌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杯子,几块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肥皂,搅拌棒
实验过程:
(1)在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水,并且水温相同。

(2)在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肥皂块。

(3)将其中一个杯子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另一个杯子静止不动。

(4)搅拌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杯子中的肥皂溶解的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搅拌过的杯子里的肥皂比不搅拌的杯子里的肥皂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搅拌能使肥皂加快溶解。

二、简答
1、酒精和食盐都溶解于水,请根据你做过的实验判断:它们都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
答:根据我做过的实验,酒精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水中,食盐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2、向暖瓶倒水时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
答:向暖瓶中倒水时,随着暖瓶中的水越来越多,暖瓶里的空气越来越少,使暖瓶中的空气振动越来越快,所以声音越来越高。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见书58页划的)
4、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要借助无线电?
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是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通话要借助无线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