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上国共合作抗日1
第四学习主题-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川教版)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1898~1941.3.14 湖北武昌人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等南方八省边界的红军和 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 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国共两党重新合作, 使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 团结的抗日局面,对夺 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 重大意义。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 织了哪几次重大会战?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寇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南京保卫战 忻[xīn]口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台儿庄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 指挥者 意义 队
第五战区 李宗仁 国民党军 队 抗战以来 国民党军 队正面战 场重大胜 利。
台儿庄战 役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征
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实行的“党 内合作”方式不同,第二次国共合 作实行“党外合作”方式。两个政 党、两种军队、两个战场、两种政 权并存,采用遇事商量、相互支援、 相互配合的方式合作抗日。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长期并存
由中日双方矛盾特点和国共合作方式决定的
1.中日国情,决定了日本在侵略中国时,只 能占领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及其周围地区。 敌占区会有很多统治薄弱的地区,可以开辟 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2.国共两党采取“党外合作”方式,都有自 己所领导的军队。国民党主要负责正面战场, 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3.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日军迅速 灭亡中国的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条 件;敌后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 的游击战争,不仅使抗日根据地存在和发展 壮大起来,而且牵制了大量日军,使正面战 场得以坚持下来。
)
练一练
1.右图是某电视剧人民军队的臂章,请问该剧 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中国历史 ( B )
国共合作抗日PPT1 川教版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第三课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 (一)走向合作 (二)合作的方式
• 九一八事变以来,民族 矛盾上升,华北事变标 志这中日民族矛盾成为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标 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局面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太 原 徐 州 八一三事变 重庆 淞沪会战
武 汉
南 京
台儿庄战役
•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淞 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 台儿庄战役1938.3-4
议一议:
• 谈谈你的 观后感; • 台儿庄战 役有何意义? • 对国民党 正面战场的 整体评价:
《血战台儿庄》
课堂练习
A 井冈山根据地 C 晋察冀根据地
1…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B 中央根据地 D 陕甘宁边区
2…抗日战争中,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 A 瑞金 C 重庆 B 延安 D 南京
搭配组合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陕甘宁边区 C延安
①中共中央所在地
②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
③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 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 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 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JINGDIANTYPE.html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教案1 川教版

【课标要求】简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了解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记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和战果;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历史现象变化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的能力;通过学生讲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情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是抗日中流砥柱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一、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二、难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意义。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形势图》挂图【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诱发性导语,想象当时的场面由此提问,导入新课)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
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
你知道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吗?你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决策吗?你知道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吗?(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探究新知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板书)(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92页中的内容)1.为什么称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教师给以归纳总结)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大革命,因此,抗战时期的合作被称为第二次合作1、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学案1(无答案)川教版

国共合作抗日通过课本插图以及收集到的资料,重现当年激战【学习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原因。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粗读教材,了解基础知识。
细读“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掌握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重要史实。
精读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
〖教材助读〗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
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
你知道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吗?你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决策吗?你知道国共合作抗日局面下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吗?〖预习自测〗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1937年8月,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________,南方八省边界的红军和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八路军由________任总指挥,_____________任副总指挥;新四军由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_任副军长。
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使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台儿庄战役★1、抗战以来,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先后组织的大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38年初,在徐州会战中,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军队与日军激战,壮烈牺牲,但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4.3 国共合作抗日教案 川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4.3 国共合作抗日教案川教版教学目标多角度分析国共合作抗日的战线,战场及不同的作用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教学难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了什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七七事变发生时和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A.日军:已由进攻东北发展为准备进攻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B.中国:国共内战停止,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民党军队:由“不抵抗”转为“坚决抵抗”。
D.结论: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是局部的,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是全国性的。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一边板书示意草图,一边介绍战争态势)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向西进攻山西,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合作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不久,另一路日军从山东南下,在台儿庄北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
后来八路军在华北200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具体情况,请大家进一步学习教材有关内容。
(布置学生阅读92——97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时间、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探讨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了解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台儿庄战役(先概述四大会战)1 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的知识点:2 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台儿庄战役的知识点:第五战区国民党军队3 组织学生讲故事,再现当年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历史情景,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讲述王铭章的故事。
教师小结、过渡:这两次战役都是在正面战场上阻击日军的进攻,平型关大捷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由第五战区的国民党军队取得。
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主要兵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史实。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癿意义和中共创建
敌后抗日根据地癿重大意义。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述台儿庄戓役和百团大戓癿史实,培养学生 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
主动参与到课埻活动中,培养学生质疑、思疑、解疑能
力。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癿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民族危亡癿紧要关 头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癿强大癿民族凝聚力,对学生进行
和“百团大戓”,叙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癿实现和抗戓 癿表现。内容线索清晰明了,充分体现了抗日戓争癿全国 性和全民族性,对培养学生癿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关 注现实和国家癿命运具有重要癿作用和意义。因此,本课 内容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癿地位。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癿过程和国民党正面 戓场癿四大会戓癿名称。掌握台儿庄戓役和百团大戓等
吸引学生癿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亍探究。
二、教法学法
(二)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展示等途 径,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癿能力,提高发现、分析、
解决历史问题癿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第二个环节:构建平台,学习新知。
2
3
第三个环节:归纳小结,巩固练习。
役和百团大戓癿以故事癿形式对本课进
行一次完整癿归纳。
四、教学反思
1.教师抓住关键要素构建有效平台,充分交出了学习癿 主动权,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癿指导、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癿学 习习惯,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癿教学目标。 2.充分调动学生癿“看”、“听”、“讲”、“想”、 “做”等各种感官,顺应学生癿心理和生理变化特点,适时进 行动静转换,学生兴趣高,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收到了良好 癿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在有限癿课埻时间里, 小组合作都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癿任务,每个学 生在小组合作癿过程都有自己癿想法戒做法,参与面非常广, 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癿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好癿培养。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国共合作抗日》PPT课件

观
4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依据: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是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下的两个最具 典型意义的、最著名的战役,充分体 现了“国共合作抗日”这一主题。
难点: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敌后 抗日根据地的原因。
依据:教材没有介绍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致使国 土大片沦陷,学生要想理解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抗日 根据地的原因,明白中国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 的最伟大的力量是广大人民是比较困难的。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10
教学过程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操 作 点
2.思维碰撞,个性张扬,重难点得到 落实和突破。
1.在自主学习中,有效地落实了基础 知识,同伴互助互学凸显。
构建平台 学习新知
归纳小结 巩固练习
1.平台一: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 带着问题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共享。
果(和4)历抗史战意开义始。后中国1础共.在产知党自识实主,行学怎同样习伴的中互抗,战助路有互线效学?地凸落显实。了基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Hale Waihona Puke 构建平台 学习新知归纳小结 巩固练习
1.平台一: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
操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小组交流→全
作
班共享
点
2.平台二:深化认识,巩固拓展。
8
教学过程
战争的伟力之最 深厚的根源,存在于 民众之中。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分享。
12
教学过程
设
归纳知识,锻炼学生的表达
计 能力,张扬个性,巩固重点。
意
历史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图 贴近社会。
川教初中历史八上《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word教案 (6)

第3课国共合作抗日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教学难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了什么?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七七事变发生时和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A.日军:已由进攻东北发展为准备进攻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B.中国:国共内战停止,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民党军队:由“不抵抗”转为“坚决抵抗”。
D.结论: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是局部的,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是全国性的。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一边板书示意草图,一边介绍战争态势)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向西进攻山西,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合作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不久,另一路日军从山东南下,在台儿庄北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
后来八路军在华北200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具体情况,请大家进一步学习教材有关内容。
(布置学生阅读92——97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时间、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探讨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了解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台儿庄战役(先概述四大会战)1 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的知识点:3 组织学生讲故事,再现当年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历史情景,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讲述王铭章的故事。
教师小结:这两次战役都是在正面战场上阻击日军的进攻,平型关大捷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由第五战区的国民党军队取得。
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主要兵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共产党为了坚持抗战,组织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1 1938年底以后,日军怎样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提示学生阅读80页第二段小字,答出:“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说说百团大战的目标,规模,战绩?A.目标: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国共合作抗日教案【课标要求】简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了解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记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和战果;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历史现象变化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的能力;通过学生讲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情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是抗日中流砥柱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
一、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二、难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意义。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形势图》挂图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诱发性导语,想象当时的场面由此提问,导入新课)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
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
你知道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吗?你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决策吗?你知道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吗?(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探究新知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板书)
(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92页中的内容)
1.为什么称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教师给以归纳总结)
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大革命,因此,抗战时期的合作被称为第二次合作
1、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3)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第一二〇师(贺龙)、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起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引导学生边听边结合教材归纳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作用)第一、国民
党当时是执政党,有300万军队,国民党由发动剿共内战转向联共抗日,这对抗日战争的
前面展开有重要意义。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的政党,没有广大工农
劳动阶级的支持和合作,就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后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第三,国共合作的实现,也使国民党内反蒋
派转到拥蒋抗日的立场,其他一些党派也表示拥护政府抗战和国共合作抗日。
这样,举国
上下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得出结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阅读教材,勾出答案)
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三、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
1、战前形势?
(指导学生观察《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形势图》挂图,先在图中找到台儿庄的位置,
然后根据图例观察日军进攻的方向,推断日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从而了解台儿庄战役的
背景,让学生感受中国军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日寇对徐州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徐州会战中,腾县失守,台儿庄危机.
(此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台儿庄本是一个小镇,为什么在这发生了大规模的战役?)
重点强调台儿庄地理位置对中日双方的战略意义
2、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台儿庄战役的知识点: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中国军队指挥者意义
台儿庄战役1938.春山东台儿庄第五战区国民党军队李宗仁抗战以来最重大的胜利
3、意义(指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出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的此鼓
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
事。
”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得出结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教师小结、过渡:这次战役是在正面战场上阻击日军的进攻,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由第
五战区的国民党军队取得。
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日军以主要兵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共产党为了坚持抗战,组织了百团大战。
四、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
1、1938年底以后,日军怎样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的背景)
(提示学生阅读96页第一段小字,答出:“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
2、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百团大战的知识点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中国军队指挥者意义
百团大战华北八路军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说说百团大战的目标,规模,战绩?
(指导学生阅读96页第一段,回答如下问题)
A.目标: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B.规模:兵力共计105个团,20多万人;战线长达2000多公里。
C.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人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
3个半月1800多次4万多人2000多公里近3000个
4、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
(指导学生根据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得出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
激发热情,提高(中共和八路军)威望
课堂小结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中国人民有打败任何外来侵略者的勇气和能力,在这场决定
中华民族命运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自
己的贡献。
练习巩固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应学习国共两党爱国军人的何种优秀品质?
布置作业
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
三、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
1、战前形势(背景)
2、台儿庄战役时间、地点、意义
四、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
1、日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2、百团大战的知识点(时间、地点、指挥官)
3、百团大战的目标,规模,战绩?
4、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