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中心小学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三篇模板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疫情防控意识。
2.让学生掌握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并落实到生活实际中。
二、活动前准备1.准备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视频”。
2.查找疫情防控知识手册。
三、活动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我们常规的学习和生活。
在坚强领导下,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呵护自己的健康。
2.观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视频在微信群里推送课前准备好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
它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
新冠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毒株。
3.推送疫情防控知识手册在微信群里发送疫情防控知识手册,让学生们认真阅读,知晓疫情防控知识:①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
②勤洗手。
③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④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
⑤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
4.疫情防控知识问答在学生完成视频和知识手册的学习后,为了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在群里推送疫情防控知识问答题,让学生们交流并解答。
四、教师总结1.学生发表线上班会学习心得体会2.通过这次班队会,我们了解了什么事新冠、新冠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为了我们的健康,请掌握疫情防控知识!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科学防疫,健康你我二、活动背景:近段时间,国内多地新冠疫情又呈现严峻形势,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疫情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很大,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安全知识才能更好地战胜它。
新冠肺炎防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新冠肺炎防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背景】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抗击疫情,刻不容缓,随着不断变化的数字,人们心理难免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
本节主题班会,将带领学生进一步强大自己的内心,以科学的视角认识新冠病毒,缓解心里焦虑,致敬抗疫英雄,化危机为契机,一一领悟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从而获得真正的成长,担当时代重任。
【活动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疫。
2、通过必要的心理硫导,引导学生面对疫情,调控焦虑情绪;3、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学习典范,强化使命感、责任感。
【活动重点】正确面对焦虑心理,提升认识,坚信信心,相信这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PPT,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过程, 关注正能量、健康的信息;2、学生:资料,组建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按照汇报形式认真准备自己的汇报材料。
【活动过程】中小学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三)学情分析当前学生在家里面自己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线上教学,在此期间学生的教学行为肯定没有在学校的效果好,可能呈现出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入手,第一是摸清学生当前学习的现状,第二是学生采取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第三是如何先提前准备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疫情的现状,从而增强学生的这种对外界事物和对这种病毒的认知能力2 . 了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防控预控能力。
3 .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准备,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减压,以及帮助别人调节心理。
4 .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了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2 .弄清楚现在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辅导的方式,突破疫情期间的恐慌。
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在网上搜索相关的防疫知识,特别是钟南山先生对国人的救助情怀,从而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疫情防控”主题班会一、班会背景:一场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用于担当责任的人,因为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
但是有些人的责任意识并不轻,这些人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险之中,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班会目标:1.让同学们对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紧张之心,学会防护措施;2.通过对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学们产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三、班会重点:1.通过对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学们产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四、课前准备:1.教师:班级教案、课件、新闻、图片2.学生:搜索在本次疫情中履行和未履行公民责任的民众新闻,并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在本次疫情中肩负起哪些责任?五、活动流程:1.教师导入:2020年伊始,红烛欲燃,年关将至,万事万物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与祥和之中,却无人发觉,一场灾难正悄然生长。
1月23日,武汉市全面封锁;1月24日至2月2日,武汉市火神山医院设计方案完成到交付使用,用时总计10日;1月底至2月末,全国千万医护人员乘飞机高铁鄂,参与抗疫工作……疫情爆发之后,工地上建设者烈日下的汗水、医护人员脸上口罩的勒痕,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心同德,取代了烟花爆竹,成为了庚子新春,成为每个人心田上的风景。
这些人,在国家有难时站出来,他们一人行而为世范,他们就是国家的脊梁。
2.讲人类瘟疫的历史瘟疫对人类来说不是陌生的词语,因为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近几十年来“瘟疫”一词对人们来说渐行渐远。
(1)讲讲历史上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
这场流行病使欧洲的人口减少一半,资料上是这样说的:“中世纪的欧洲受到瘟疫的肆虐,凡是得此病者,皮肤会出现许多黑斑,进而全身虚脱,神志不清,发高烧,最后痛苦死去,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欧洲人叫做‘黑死病’,古中国称之为鼠疫。
2023年学校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背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结合当前疫情,有必要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自已的社会责任。
【授课对象】全体学生【班会主题】春回燕归,勇毅前行【学情分析】因疫情影响,学生推迟复课,在加长版的长假期间,学生会接收到海量的未经过滤的信息。
这个时候需要一定引导,才能让他们掌握更准确,更系统的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同时感受到这场“疫战”背后的“敬业”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正确面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
【班会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冠疫情,科学防疫。
2.通过心里干预和辅导,减轻学生因疫情产生的心理焦虑等问题。
3.通过主题班会为契机,让师生感受到逆行者的壮举,获得前进的力量,胸怀感恩,努力学习。
【教学流程】一、看视频或图片导入:同学们,相信过去这几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将是记忆深刻的。
我们共同面对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源源不断的消息,我们对战斗在疫情一线各行各业的“战士”们肃然起敬,同时也在云端坚持停课不停学,作着自己的贡献,或许我们自己也曾惶恐不安、无所适从、慨叹时间飞逝……但是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再次相见,不改初心,依然坚持奔跑。
二、如何克服学习情性心理?按以往的期初学习经验,只要开始上课两三天后,同学们都会从放松的状态中走出,并投入到在校学习中。
可是在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当我们进行几天的线上学习后可能会发现:我们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轻松的实现从放松到紧张的状态转变。
这有可能是我们的部分注意力还放在关注疫情上,但更可能是线上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遇到的干扰多,无法很好地克服自己的学习惰性,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我们之所以在线上学习中无法很好克服学习惰性,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1.诱惑太多:例如:手机、游戏知道不能玩,又无法控制自己,玩了之后内心又充满忐忑,觉得虚度了光阴,对不起父母、老师、对不起自己2.无监督:在家自主的网络学习,相比学校,少了老师的监督、不能直接的互动,课堂枯燥,无法自觉的认真听课、完成作业。
防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5篇

【导语】冠状病毒是⾃然界⼴泛存在的⼀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得名。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防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背景: ⼀场突如其来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来,全国各地都笼罩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中。
国难当前,我们的医护⼯作者,勇往直前,肩负起拯救国家和⼈民于危难中的重任。
与此同时社会各⾏各业也各司其职,不畏艰难困苦,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的光和热。
但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各种信息未经过滤的传播,或多或少都会给学⽣⼼理造成⼀定负⾯影响。
通过主题班会上⼀堂精彩的科普课、励志课、思政课,引导学⽣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科学应对疫情,激发学⽣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担当⼗分必要。
⼆、活动⽬标: 1、认知⽬标:正确认识疫情,切实做好防控,培养学⽣敬畏⽣命、承担责任的意识。
2、情感⽬标:激发学⽣⾃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律、⾃理、积极乐观的好品质。
3、⾏为⽬标:树⽴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向英雄学习的理想信念,做⼀个有担当的公民,长⼤为国家作贡献。
三、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1、全体同学查阅资料,了解这次疫情的相关情况。
2、班主任准备好PPT。
3、召开有关⼈员的会议,设计好活动⽅案。
五、活动流程: (⼀)导⼊:同学们,这个寒假⾮同寻常,就在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波及我神州⼤地。
⽽我们每个⼈的⼈⽣,也就此都或深或浅地烙上了“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印记。
疫情当下,危机当头。
我们不得不去深思⼀下,怎样为防控疫情做贡献?何为责任?何为担当?今天我们就⼀起来探究这场疫情下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科学防疫是对抗击疫情的贡献。
1、学⽣分享假期期间⾃⼰和家⼈做了什么?怎样防控疫情的?导⼊情景,让学⽣知道每个⼈都在为防疫做贡献,引⼊怎样学习新冠知识,如何做的更好? 教师根据学⽣回答重点讲述科学防疫知识。
2023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教案5篇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抗击新冠,我们共同努力二、班会背景由于突发的疫情,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三、班会目的1.懂得新冠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四、班会准备1.将疫情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五、班会过程老师以直播的方式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临床表现有哪些?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1)什么是焦虑?心理焦虑: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什么会产生焦虑?(3)怎样缓解焦虑情绪?①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新冠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
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②行为疗法: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做深深呼吸、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瑜伽、看书、做手工、画画、弹奏乐器、唱歌等,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4.就自我防护过程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讲解。
5.学生连麦,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1)正确认识新冠,从自己身边做起,做好自我防范,不为医疗人员麻烦;(2)正确看待新冠,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积极配合。
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9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9篇【篇1】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
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
(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
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玩法:(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023年春季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5篇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冠的症状、病毒的传播有哪些途径。
2.了解日常防护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做好防护。
【教学重难点】:1.如何预防新冠。
2.新冠的症状表现及新冠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1.收集整理关于预防新冠的知识、图片、视频。
2.多媒体课件。
【教育主题】:一、课题导入孩子们,这个假期大家己经感受到了和往年的不一样,爱动的我们被爸爸妈妈告知:“不能出门”。
那是因为一种病毒破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他的名字叫“新冠”。
二、活动过程(一)关于新冠的事例通报(二)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新冠?新冠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新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新冠有甲、乙、丙三型。
(三)新冠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新冠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
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新冠流行通常为同一种病毒引起,患过新冠或注射过新冠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新冠。
在症状方面,新冠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新冠可根据引起的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新冠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新冠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
人群对新冠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新冠,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
由于新冠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新冠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
(四)新冠如何预防?(讨论式讲解)新冠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防疫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在学校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防疫的关键。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
SARS-Cov-2。
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
人群普遍易感。
四、什么是飞沫传播什么是接触传播
: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五、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
(4)教室通风换气;
(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六、防护小常识
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什么作用
: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 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七步洗手法的口诀和要领
(1)内:手掌相对揉搓;
(2)外:手心揉搓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
(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
(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
(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
(1)传递作业本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上厕所后;
(4)手脏时;
(5)在接触他人后;
:
4.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都是有正反面的。
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大部分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具体请阅读口罩包装上的说明书;
(2)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非医疗高风险的一般工作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反复多次使用。
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
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
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2)口罩被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
(3)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
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4)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班会小结:同学们,让我们每一个人在灾难中成长,科学认知病毒,养成尊重科学、讲究卫生的态度和习惯。
只要同学们注意讲卫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将病毒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