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方法与案例汇总
房地产评估师的土地估价方法与案例

房地产评估师的土地估价方法与案例房地产评估师是负责评估和估价房地产价值的专业人士。
在房地产评估的过程中,土地估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房地产评估师在土地估价方面采用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分析。
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房地产评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土地估价。
该方法通过比较附近土地类似性质的交易价格和土地面积,计算出土地的市场价值。
市场比较法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有以下特点:1. 寻找合适的比较案例:评估师需收集并分析附近类似土地交易案例,包括交易价格、土地面积、位置等信息。
2. 建立合适的调整模型:评估师根据比较案例的差异性,对土地估价进行调整,考虑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用途、土地规划等。
3. 计算土地市场价值:通过对比价值调整后的比较案例,评估师可以计算出土地的市场价值。
案例分析:以某市A区的一块土地为例,该土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交易时价格为500万元。
评估师在附近发现与该土地类似的案例,分别为:案例1:土地面积900平方米,交易价格450万元;案例2:土地面积1100平方米,交易价格550万元。
评估师根据市场比较法,将案例1视为较小的土地,相对估价为450万元/900平方米 × 1000平方米 = 500万元;将案例2视为较大的土地,相对估价为550万元/1100平方米 × 1000平方米 = 500万元。
因此,评估师认为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500万元。
二、收益法收益法是另一种常用于房地产评估的方法,也适用于土地估价。
该方法通过考虑土地的潜在收益能力来确定土地的价值,适用于商业地产和开发项目的估价。
收益法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有以下特点:1. 计算土地的未来收益:评估师根据土地可开发的潜力和相关市场因素,预测土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收益。
2. 考虑风险和折现率:评估师需要考虑土地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采用折现率来计算未来收益的现值。
3. 计算土地市场价值:通过对土地未来收益的现值进行计算,评估师可以得出土地的市场价值。
土地估价方法

(3)学校、机关、公益设施、公共建 筑等占地的估价;
(4)单纯建筑物的估价;
(5)房地产保险及其他损害赔偿中的 估价。
7
四、基本公式
(一)适用新开发土地的估价公式: 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 费+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土地所 有权收益) 注:以上前四项之和称为成本价格。
8
(二)适用新建房地产的估价公式: 新建房地产价格=①土地取得成本+②土 地开发成本+③建筑物建造成本+④管 理费用+⑤投资利息+⑥销售费用+⑦销 售税费+⑧开发利润
9
①土地取得成本
➢ 通过农用地征收途径取得的土地
包括土地补偿费、农业人口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 上附着物补偿费、征地管理费、耕地占用税、耕地 开垦费(或新菜地开发基金)、土地增值收益等。
解:采用成本逼近法估价。 (1)计算土地取得费 (4.5+1.5)×108÷(5×106)
=120(元/m2)
(2)计算土地开发费 (2.0×108)÷(1×106) =200(元/m2)
27
(3)计算投资利息
在本案例中,投资包括土地取得费和土地开发
费,土地取得费的计息期为2年,土地开发费分
为两部分,其中40%为第一年投入,计息期为
=?
24
五、成本逼近法的局限性
投资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增加土地的价值。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土地的价格大部分取决于 它的效用,而不是为它所花费的成本大小。按 此方法计算得到的土地价格是“算术价格”, 成本高并不一定表明效用高、价值高。
25
六、案例解析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与案例实操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与案例实操土地价值评估是通过对土地所具备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土地的市场价值。
土地价值评估是房地产交易、投融资和土地征收等活动的基础,对于各方面的利益均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土地价值评估的方法,并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实操分析。
一、土地价值评估的方法1.市场法:市场法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交易状况来评估土地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考虑土地所在区域的发展环境、规划用途、规模、地段、位置、基础设施等因素,通过对比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和市场需求情况,推测土地的价值。
2.收益法:收益法是根据土地的产权利用价值和未来预期收益来评估土地价值的方法。
通过分析土地用途、建筑规模、租金收入、成本支出等因素,综合计算土地未来收益,并折现至现值,得出土地的价值。
3.成本法:成本法是根据土地的开发建设成本来评估土地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考虑土地开发的各项成本,包括土地获取成本、建设成本、规划设计成本等,通过综合计算得出土地的价值。
二、实操案例分析1.市场法评估:2.收益法评估:预计该商业用地所建商业建筑每年租金收入为500万元,成本支出为200万元。
假设预计未来30年的租金增长率为5%。
根据收益法,可以计算出未来30年的现金流,并进行折现至现值。
最后得出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500万元×(1-1.05^30)/(1-1.05)=7262万元,再减去成本支出200万元,得出土地的价值为:7062万元。
3.成本法评估: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评估,我们得出的土地价值分别为1亿元、7062万元和6000万元。
综合考虑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土地的市场价值较高,而收益法和成本法的评估结果相对较低。
因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最终确定该土地的价值为1亿元。
通过这个实操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市场状况和实际需求来进行土地价值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土地估价方法及案例

土地估价方法及案例土地估价是指根据土地的位置、用途、面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土地进行估算其价值的过程。
土地估价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并列举相应的案例。
比较法是根据同一地段附近相似土地的交易价格,通过比对来确定土地的市场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活跃、交易数据丰富的地区。
比较法的具体步骤是:选择同一地段内的相似土地作为参照物,收集其交易价格;分析参照物与待估土地的异同点,对比其面积、用途、地理位置等因素;最后,按照参照物的价格与异同点的权重,来确定待估土地的市场价值。
收益法是根据土地所能带来的收益来估算其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土地用于商业、工业或其他收益性项目的估价。
估价过程包括确定土地每年的收益、收益期限(即土地使用年限)、折现率等,并通过公式计算土地的现值。
案例:城市中心区域有一块1000平方米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一座商业大楼,预计每年可租赁收入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折现率为8%。
根据收益法,可计算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100/(1+8%)+100/(1+8%)^2+…+100/(1+8%)^30=1162.04万元。
成本法是基于土地的成本来估价,即土地的市场价值等于建设一座与其相似的新土地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没有交易记录、市场活跃度低或数据缺乏的情况。
成本法的估价过程包括确定项目的建设成本、调整因素(如磨损、破损等)和剩余价值等。
综上所述,土地估价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估价情况,对于市场活跃度高、数据丰富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比较法;对于用于商业、工业等收益性项目的土地,可以采用收益法;对于缺乏交易记录或市场活跃度低的土地,可以使用成本法。
在进行土地估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达到更准确的估价结果。
房地产评估师的农村土地估价方法与案例

房地产评估师的农村土地估价方法与案例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估价作为重要的评估工作之一变得越来越重要。
房地产评估师在对农村土地进行估价时,需要运用适合的方法来保证估值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农村土地估价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一、农村土地估价方法1. 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评估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农村土地的特征和周边土地的交易数据,评估师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市场比较模型,用于估算目标土地的价值。
评估师需考虑土地的位置、土地规划用途以及土地面积等因素,并比较周边土地的交易价格,从而得出合理的估价。
2. 收益法收益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农村土地估价方法。
该方法主要基于土地的收益潜力来确定价值。
评估师需考虑土地的产出能力、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土地的开发潜力等因素,综合计算得出土地的现值。
此方法适用于存在农产品生产、土地租赁等经济收益的农村土地。
3. 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基于土地开发成本来确定价值的方法。
评估师需要对土地的开发建设成本进行综合计算,并考虑土地的附加值和剩余价值等因素,从而得到土地的估价。
此方法适用于未开发的农村土地或者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土地。
二、农村土地估价案例分析以村庄周边的农地估价为例,假设某村庄周边有一块面积为5亩的农地,评估师需要对其进行估价。
首先,评估师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来估价。
调查周边土地的交易数据,发现相邻的土地交易价格在每亩50万元左右。
评估师将这一价格作为参考,结合目标土地的位置、用途等特征,得出初步的市场比较估价为250万元。
其次,评估师可以应用收益法对目标土地进行估价。
考虑到该土地可以用于种植农作物,评估师需要调查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假设每亩土地的年产值为5万元,评估师可以将年产值乘以一个合适的折现率,计算出土地的净现值。
假设折现率为10%,那么5万元乘以10年折现率就是50万元。
因此,根据收益法,评估师得出目标土地的估值为50万元。
最后,如果目标土地尚未开发或者需要进行重新规划,评估师可以采用成本法进行估价。
2023年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案例范文

2023年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案例范文
摘要:
1.2023 年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背景
2.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方法
3.评估案例分析
4.结论
正文:
一、2023 年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评估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在2023 年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
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方法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市场比较法:根据市场上类似土地的成交价格,对被评估土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评估价格。
2.剩余法:评估被评估土地的未来收益,然后根据一定的折现率计算出土地评估价值。
3.成本法:根据土地开发所需的成本,以及土地本身的价值,综合计算出土地评估价值。
4.地价指数法:根据政府发布的地价指数,对被评估土地进行评估。
三、评估案例分析
假设某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为1000 亩,土地用途为农业用地,根据市场比较法,该土地的评估价值如下:
1.收集市场上类似农业用地的成交价格数据,选择最近三个月的成交价格作为参考。
2.计算参考数据的平均价格,得出市场价格。
3.根据市场价格,计算被评估土地的评估价值。
四、结论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手段,评估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市场价格、土地用途、土地开发成本等因素,以得出合理的评估结果。
房地产评估师的农村土地估价方法与案例

房地产评估师的农村土地估价方法与案例房地产评估师在进行土地估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土地用途、所处位置、周边环境、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以得出准确的估价结果。
而在农村地区,土地估价涉及到的因素更为复杂,本文将介绍房地产评估师在农村土地估价中常用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房地产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适用于农村土地估价。
该方法核心是找到与待估价土地具有相似特征的已成交土地,通过对比其成交价格来确定待估价土地的市场价值。
在进行农村土地估价时,评估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块特征:评估师需考察待估价土地的位置、面积、形状、土地质量等特征,并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判断。
2. 市场选择:评估师需要选择与待估价土地最为接近的已成交土地,如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地理位置相似等。
3. 调整因素:待估价土地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建筑限制、土地所有权归属等,评估师需要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适度调整,以确保估价准确。
4. 可比性分析:评估师需要对已成交土地的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价格浮动的原因,如土地用途、市场供需状况、土地规划等,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收益法收益法适用于农村土地估价的情况较为有限,一般适用于土地用于农业经营或土地改造项目的情况。
该方法通过估算土地用途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在农村土地估价中,评估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经营收益:评估师需要对农业经营产生的预期收益进行估算,包括农作物产量、市场价格等因素。
2. 土地改造项目收益:评估师需要对土地改造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估算,如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
3. 贴现率确定:评估师需要确定适合的贴现率,以将未来的收益转化为现值。
三、成本法成本法适用于农村土地估价的情况较为特殊,主要适用于开发性用途的土地,如农村土地向城市扩展的开发项目。
该方法是基于土地重新开发所需的费用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在进行农村土地估价时,评估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获取成本:评估师需要估算土地的购买成本,包括土地征收费、土地赔偿费等。
土地估价方法及案例汇总

收益还原法案例一评估土地价格案例1某公司于2000年7月1日经政府出让取得一块商业用地,土地面积5000m2,土地出让年限为2000年7月1日至2040年6月30日,共40年。
该公司在该地块上建成一栋钢筋混泥土结构商业楼,总建筑面积为15000 m2,于2001年7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该建筑物当时重置价格为1300元/ m2。
现该物业由业主自行经营,经营状况正常,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年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共4000万元,管理费、财务费用为年经营收入的6%,商品销售税及附加为销售收入的8.5%,经营利润为年经营收入的10%,若2005年7月1日同类型建筑物重置价值为1500元/ m2,房屋还原利率为8%,土地还原利率为6%,不考虑递增及物价因素,求该地块于2005年7月1日价值。
(注释:1该物业为自营物业,总费用中需扣除经营者利润;2总费用中扣除房屋年折旧的计算,由于土地终止日期2040年6月30日短于房屋经济寿命到期日(钢筋混凝土非生产用房经济寿命为60年,本例房屋经济寿命到2061年6月30日止),故折旧年限到土地终止日2040年6月30日止,共39年)解:①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②年须扣除总费用: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4000万元;管理费、财务费用=6000*6%=360万元;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6000*8.5%=510万元;房屋年折旧:折旧年限从2001年7月1日至2040年6月30日共39年房屋重置价=1500*15000=2250万元;年折旧额=2250/39=57.69万元;已折旧年限从2001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共4年。
③房地产年纯收益=6000-5527.69=472.31万元④房屋年纯收益=房屋现值*房屋还原利率=(2250-57.69*4)*8%=161.54万元⑤土地年纯收益=472.31-161.54=310.77万元⑥该地块于2005年7月1日的价值:P=a/r地*[1-1/(1+ r地)n]=(310.77/6%)*[1-1/(1+6%)35] =4505.62万元;土地单价=9011元/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益还原法案例一评估土地价格案例1某公司于2000年7月1日经政府出让取得一块商业用地,土地面积5000m2,土地出让年限为2000年7月1日至2040年6月30日,共40年。
该公司在该地块上建成一栋钢筋混泥土结构商业楼,总建筑面积为15000 m2,于2001年7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该建筑物当时重置价格为1300元/ m2。
现该物业由业主自行经营,经营状况正常,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年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共4000万元,管理费、财务费用为年经营收入的6%,商品销售税及附加为销售收入的8.5%,经营利润为年经营收入的10%,若2005年7月1日同类型建筑物重置价值为1500元/ m2,房屋还原利率为8%,土地还原利率为6%,不考虑递增及物价因素,求该地块于2005年7月1日价值。
(注释:1该物业为自营物业,总费用中需扣除经营者利润;2总费用中扣除房屋年折旧的计算,由于土地终止日期2040年6月30日短于房屋经济寿命到期日(钢筋混凝土非生产用房经济寿命为60年,本例房屋经济寿命到2061年6月30日止),故折旧年限到土地终止日2040年6月30日止,共39年)解:①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②年须扣除总费用: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4000万元;管理费、财务费用=6000*6%=360万元;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6000*8.5%=510万元;房屋年折旧:折旧年限从2001年7月1日至2040年6月30日共39年房屋重置价=1500*15000=2250万元;年折旧额=2250/39=57.69万元;已折旧年限从2001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共4年。
③房地产年纯收益=6000-5527.69=472.31万元④房屋年纯收益=房屋现值*房屋还原利率=(2250-57.69*4)*8%=161.54万元⑤土地年纯收益=472.31-161.54=310.77万元⑥该地块于2005年7月1日的价值:P=a/r地*[1-1/(1+ r )n]=(310.77/6%)*[1-1/(1+6%)35]地=4505.62万元;土地单价=9011元/平方米。
二评估房地产价格案例2某酒店拥有的房地产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通过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出让年期为50年。
该宗地上建有一座饭店,在2005年8月尚可有效使用50年,容积率为3,。
据当地市场资料用比较法评估的宗地在2005年8月50年期土地适宜权价格为10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为1时)。
据当地资料,容积率每增加1,地价增长60%。
该饭店每月的客观净收益为15万元。
已知土地还原率r1=6%,该饭店的建筑还原率取r2=8%。
评估该饭店的价格,估价期日为2005年8月。
解:房地年纯收益=15万元/月*12月=180万元/年;土地总地价=10000m2*1000元/m2*(1+2*60%)=2200万元;土地年纯收益=(2200*6%)/[1-1/(1+6%)50]=139.58万元/年;房屋年纯收益=房地产年总纯收益-土地年纯收益=180-139.58=40.42万元/年;房价=(房屋年纯收益/r2)*[1-1/(1+r2)50]=(40.42/8%)*[1-1/(1+8%)50]=494.48万元。
案例3不动产为一栋五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用途为综合楼。
占地面积为各层建筑面积如下:土地面积为8400 m2。
建筑物部分:1楼3800m2;2-5楼:2800m2;合计:15000m2。
建筑物总造价为4800万元,其中主体所占比例为65%,设备所占比例为35%,建筑物的耐用年限主体为50年,设备平均为10年,残值率为0。
不动产每空置一个月,押金运用年收益率为7%,不动产租税为54.65万元,保险费为0.48万元,管理费为建筑物造价的2%。
作为购买土地及地上建筑物50年使用权的参考值,综合还原率取8%,估价期日为2005年9月30日;估价日期为2005年9月1日-10月30日。
解:租金=82.8万元*12月=993.60万元/年,押金运用收益=21.8万元*7%=1.53万元,空房损失额=82.8万元(按一个月的租金计算),则,总收益=租金+收益-损失=912.33万元;折旧费=主体(4800*65%*1/50)+设备(4800*35%*1/10)=230.40万元,维持管理费=4800*2%=96.0万元(按建筑物造价的2%计算),租税=54.65万元,保险费=0.48万元;则,总费用=230.40+96+54.65+0.48=381.53万元;故,纯收益=总收益-总费用=530.8万元;不动产收益价格=不动产纯收益/综合还原率*[1-1/(1+综合还原率)50]=6493.53万元。
三评估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案例4某企业于10年前以国家出租方式取得某商业用地使用权,目前实际支付的年租金是8万元,该租约上有10年到期,余期租金不再调整。
据调查,目前同类商业用地市场年租金为10万元,根据测算承租土地使用权还原率为8%,计算该企业所拥有的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解:年租金差额(租金盈余)=10-8=2万元;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2/8%)*[1-1/(1+8%)10]=13.42万元。
市场比较法案例注意事项:注意特殊交易;因素修正按影响大小确定不同权重;各项修正不超过20%,总修正不超过30%;估价结果确定可按不同权重计算。
案例1估价师要评估一宗商业用地的公开市场价值,估价对象及比较案例的区域和个别因子条件指数采用权重累加方式,相关情况如下:本题注意:要进行使用权限修正和容积率修正(根据当地国土部门公布商业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表)使用权限修正中,土地还原利率取6%;解:由题可得,比准价格:实例A=4500*100/95*105/101*100/98*100/98*100/98*1/0.9867=5303元/ m2;实例B=5200*100/105*105/103*100/100*100/99*100/103*1/0.9935=4983元/m2;实例C=4900*100/100*105/102*100/97*100/100*100/101*1/1=5149元/ m2;由于宗地C为正常交易,故,设实例A权重取0.3,实例B权重取0.3;实例C权重取0.4,案例2某市市郊一宗工业用地需要进行评估,根据当地条件,通过搜集有关案例,筛选出处于同一供应圈的三个比较案例,并对区域因素及个别因素分别与待估宗地进行比较,比较情况如下:根据该市国土部门公布的工业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表可知:交易期日修正:据调查,该市2005年1月至10月地价上涨4%,平均月上涨幅度为0.4%,将2005年1月地价指数定为100,则,2005年10月地价指数为104;2005年8月地价指数为103.2。
解:实例A=370*100/100*1/0.98*104/104*100/96*100/101=389元/ m2;实例B=395*100/100*1/0.96*104/100*100/95*100/99=455元/ m2;实例C=355*100/100*1/0.97*104/103.2*100/101*100/102=358元/ m2;上述各例修正后价格差异较小,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待估宗地单价=(实例A修正后价格+实例B修正后价格+实例C修正后价格)/3=401元/ m2。
成本逼近法案例案例1某开发区征用土地总面积5Km2,现已完成了“七通一平”,开发区内道路、绿地、水面及其他公共和基础设施占地1.5Km2。
该开发区拟出让一宗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为50年,土地面积为10000m2。
根据测算,该开发区土地征地、安置。
拆迁及青苗补偿费为4.5亿元,征地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为1.5亿元;征地后,土地“七通一平”的费用为2亿元/ Km2,开发周期为两年,且第一年的投资总额站总开发投资的40%,总投资回报率为20%,土地增值收益率取20%,当年银行年贷款利息率为10%,土地还原率确定为7%。
试估算出该宗工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价格和总价格。
解:土地取得费=(4.5+1.5)*108/(5*106)=120元/ m2土地开发费=(2.0*108)/(1*106)=200元/ m2投资利息=120*[(1+10%)2-1]+200*40%*[(1+10%)1.5-1]+200*60%*[(1+10%)0.5-1]=43.36元/ m2投资利润=(120+200)*20%=64元/ m2土地增值收益=(120+200+43.36+64)*20%=85.47元/ m2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投资利息+投资利润+土地增值收益=512.83元/ m2(由于开发区内有部分占地是无法出让的,因此需分摊到可出让土地的价格中去)开发区可出让土地比率=(开发区总面积-不可出让土地面积)/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00%=70%可出让土地的平均单价=512.83/70%=732.61元/ m2年期修正后价格=732.61*[1-1/(1+7%)50]=707.74元/ m2土地总价格=707.74*10000=7077400元剩余法(假设开发法)案例一单纯的地价评估案例1有一成片皇帝需要估价,获知该成片荒地的总面积为2Km2,适宜进行“五通一平”开发后的分块有偿转让;附近地区位置相当的小块“五通一平”的熟地单价为1000元/ m2;将该成片荒地开发成“五通一平”熟地的开发成本为2.5亿元/ Km2,开发期为3年,开发成本在3年开发期内均匀投入;贷款年利率为12%,投资利润率为20%;土地转让中卖方需缴纳的税费为转让地块价格的6%;购买荒地需要交纳的税费为荒地价格的4%,熟地可转让土地面积的比率为60%。
试用静态方式估算该成本荒地的总价和单价。
解:设荒地的总价为p总开发价值=1000*2000000*60%=12亿元;总开发成本=2.5*2=5亿元;总利息=p*(1+4%)*[(1+12%)3-1]+5*[(1+12%)1.5-1]=0.421P+0.926亿元;总转让税费=12*6%=0.72亿元;购买税费=P*4%=0.04P;总利润=(1.04P+5)*20%=0.208P+1亿元;可知P=12-5-(0.421P+0.926 )- 0.72-0.04P -(0.208P+1)=2.609亿元;故荒地总价=2.609亿元;荒地单价=130.44元/ m2。
案例2估价对象房地产为一块“七通一平”的待建空地,土地总面积为1000 m2,且土地形状规则,允许用途为商业、居住,允许建筑容积率为7,允许建筑覆盖率≤50%,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出售时间为2003年10月,需评估该地块在2003年10月出售时的购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