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例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倒数的认识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个数;二是乘积是1。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特点如果两个数都是分数,那么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如果一个是整数,则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是这个整数。

3.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1)通过计算,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交换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特殊的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1. 只有乘、除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 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四:分数除法的应用题1.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一般方法:方程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3)列出方程并解答;(4)检验并写出答案。

2.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数”的问题的解法:方程法: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已知量”或“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已知量”,设单位“1”的量为 x,列方程解答。

3. 已知两个量的和(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的问题的解法:有两个量都是未知的,先把谁看作单位“1”都可以,设其中一个量为未知数x,用这个量表示另一个量,然后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出一个量,再解答第二个量。

4. 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工程问题是分数问题的特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都不是具体的数,而是用抽象的分数来表示。

一般地,工作总量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则用完成总量所需时间的倒数来表示。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分数除法必备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分数除法必备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3 分数除法必备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实际上是“分数的除法运算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即,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则用分子除以整数,商写在分子上。

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时,这个除法可以写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三、分数除法的简便运算1.约分: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约分,以提高计算效率。

2.利用倒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四、分数除法的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常用于解决涉及比例、分率等问题的实际应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

2.比较大小:通过分数除法,可以比较两个分数(或小数)的大小。

五、典型题型与解题技巧1.基本题型: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2.解题技巧:明确除法的意义,将其转化为乘法。

确定计算顺序,先约分后计算。

检查结果,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六、注意事项1.除数不能为0:与整数除法相同,分数除法中除数(或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2.结果的化简:计算后得到的分数结果需要化简到最简形式。

3.理解题意:在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准确理解题意,确定正确的数学模型。

七、示例1.计算2÷4:3方法一:23÷4=23×14=212=16。

方法二:23÷4=23×4=212=16。

2.计算5÷34:方法:5÷34=5×43=203=623。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练习,你可以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重点题型+单元测试+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重点题型+单元测试+答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知识点1:除法计算1.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 分数除以分数,可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3.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例1(易错题):声音在空气中23秒约能传播227米,一秒约能传播多少米?例2(易错题):电影画面是有许多连续拍摄的照片,以每张124秒的速度播放形成的,照这样的速度,半秒可以播放多少张照片?一分钟呢?例3(易错题):一种柴油45升重1625千克。

(1)1升这种柴油重多少千克? (2)1千克这种柴油有多少升?例4(思考题):如果x 是一个不等于零的自然数,那么1x除以三和13除以x ,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例5(拓展题):2009÷200920092010【练习题】1. 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2. 两个因数的积71010,其中一个因数是14,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3.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11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4. 用58吨玉米可以制成淀粉720吨,照这样计算,一吨玉米可以制成淀粉多少吨?5. 小雪把一道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四倍后,再除以六,结果是118,这道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原来是多少?6. 饲养场养白兔51只,是兔子总数的35,兔子一共有( )只。

7. 小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34,正好是69页。

这本书一共有( )页。

8. 一条牛仔裤128元,它的价钱是一件茄克衫的45。

一件茄克衫( )元。

9. 一袋糖果,吃了34,正好是24颗。

这袋糖果有( )颗。

10. 解方程。

32x=5349x=518x ÷116=32234÷x=910知识点2: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1. 单位一已知,用乘法;单位一未知,用除法。

2.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把这个数看作单位一,单位一的量是未知的,可以设单位一的量为x ,根据乘法意义来列方程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拓展题)名师详解与训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拓展题)名师详解与训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详解与训练——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重点题、拓展题《分数除法》知识点一、分数除法计算: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二、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三、比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b四、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b=a÷b=a五、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六、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1意外没有其它公因数。

七、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

☆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八、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后项变成整数,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意义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九、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方法: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把甲仓库存粮吨数的10运入乙仓库后,两个仓库的存粮吨数正好相等。

原来甲仓库比乙仓库多存粮20吨,原来甲仓库存粮多少吨?小刚给王奶奶运蜂窝煤,第一次运了全部的83,第二次运了50块,这时已运的恰好是未运的75。

还有多少块蜂窝煤未运?考点拓展延伸1分析根据题意。

可以画出如下线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仓库比乙仓库多的20吨粮食相当于甲仓库存粮吨数的(101×2),或者甲仓库存粮吨数的101相当于(20÷2)吨粮食。

解法一:101×2=51 20÷51=100(吨)解法二:20÷2÷101=100(吨)考点拓展延伸2分析:运完第一次后,还剩下(1-83)未运,再运50块后,已运的恰好是未运的75,也就是说未运的占全部的757+,因此第二次运的50块占全部的(1-83-757+)=241,全部蜂窝煤有50÷241=1200(块),未运的有1200×757+=700(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除法 讲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除法 讲义

分数除法 讲义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例1、计算(1)20÷310×45 (2)34÷38÷118 (3)(15−16)÷110(4)30÷(14+15) (5)716×45−79÷143(6)310÷0.5×23(7)(43+415)÷15÷16总结:1、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它的________。

这样除法问题就可以转化为乘法问题来解决。

2、带分数要转化为_______,小数要转化为_______,再找出它们的倒数。

3、除法没有分配律!乘法才有分配律。

4、注意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审题时看清楚。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0.75.例2、156例3、0.125的倒数是(),3的倒数是()。

性质:○10(1)一个正数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小。

例如10×34○10(2)一个正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大。

例如10×54性质:○10(1)一个正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_____。

例如10÷34(2)一个正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_____。

例如10÷5○104总结:“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来解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这样的思想叫做“化归思想”。

例4、在○里填上>、<或=。

(1)95÷16○95(2)37÷9○37(3)53÷83○53(4)38÷12○38÷2(5)95÷1.5○95÷0.3(6)34÷0.7○34÷4.2知识回顾:乘法和除法互为____运算。

例5、不为0的三个数A、B、C,如果A×B=C,那么C÷B=A,C÷A=B例6、如果3×4=12,那么12÷4=3,12÷3=4分数除法、小数除法、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 》知识点+例题+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 》知识点+例题+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知识点+例题+练习题分数除法知识点(一)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它们相互依存,互惠不能单独存在。

明确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原数与倒数之间不要写等号哦)(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波段分数的倒数:把波段分数变成假分数,然后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变成分数,然后求倒数。

3、因为1×1=1,1的倒数是1;因为找不到与0相乘得1的数0没有倒数。

4、对于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1/a;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1/a;分数b/a的倒数是a/b;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二)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

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一个数÷另一个数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1② 求少几分之几:1 - 小数÷大数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② 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四)比和比的应用1.比值的含义:两个数的除法也叫两个数的比值。

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题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口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题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口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题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口算)一、分数的除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分数的除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了分数的除法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大家练习口算,提高分数除法的运算能力。

二、例题演练1. 求:7/10 ÷ 1/2 = ?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将除法的被除数乘以倒数。

化简两个分数,变为:7/10 ÷ 1/2 = 7/10 × 2/1 = 14/10 = 7/5。

2. 求:2/3 ÷ 3/8 = ?解:同样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化简分数,变为:2/3 ÷ 3/8 = 2/3 × 8/3 = 16/9。

3. 求:5/6 ÷ 5/10 = ?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化简分数,变为:5/6 ÷ 5/10 = 5/6 × 10/5 = 50/30 = 5/3。

4. 小明有2/5个蛋糕,他想将蛋糕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块?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化简分数,变为:2/5 ÷ 4 = 2/5 × 1/4 = 2/20 = 1/10。

因此,每个朋友能分到1/10块蛋糕。

5. 有一块果饼,小红吃了其中的3/8,小明吃了剩下的5/12,还剩下多少?解:将除法转化为减法。

将3/8和5/12的分母取最小公倍数24,化简分数,变为:3/8 = 9/24,5/12 = 10/24。

那么,剩下的果饼为:24/24 - 9/24 - 10/24 = 5/24。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并且提高口算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分数的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将物品平均分给他人、计算剩余量等等。

希望大家通过不断地练习,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口算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强化基础知识,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例÷3= × = 3÷ =3×=5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b≠0)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

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c=a÷c±b÷c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例题
分数除法知识点
(一)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原数与倒数之间不要写等号哦)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因为1×1=1,1的倒数是1;
因为找不到与0相乘得1的数0没有倒数。

4、对于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1/a;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1/a;分数b/a的倒数是a/b;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二)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叫做中括号。

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1
②求少几分之几:1-小数÷大数
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
②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
(四)比和比的应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
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
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例如
15:10=15÷10=1.5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
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五)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
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1)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

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已知两个量之比为,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分数除法例题
1.34÷2÷38=××=()
521÷47×310=××=()
2.35÷6÷11595×23÷1835
15÷925×45213÷913÷13
59×35÷2349÷23÷56
3.3台织布机32小时织布7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5吨的37和()吨的314一样重;52吨的25和58吨的
一样重。

6.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34是30的25,求这个数。

(2)甲数的12和乙数的8倍相等,甲数是10,乙数是多少?
8.四年级有三好学生30人,是全年级人数的16,四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29。

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10.有一块三角形铁皮,面积是35平方米,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
11.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16小时行了全程的23,王华家离学校多少千米?
12.小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题时,把除数56看成了58,算出的结果是120,那么这道算式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分数除法例题答案
1.34×12×83=1521×74×310=18
2.3273100323
3.72÷32÷3=16(米)
4.120÷67÷25=350(棵)
5.1085
6.(1)30×25÷34=16(2)10×12÷8=
7.600÷43×=360(本)
8.30÷16÷29=810(人)
9.92÷925×35=152(千米)
10.35×2÷32=45(米)
11.4×16÷23=1(千米)
12.120×58÷56=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