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标准试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估标准(试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估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评分标准(试行).doc

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评分标准(试行)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 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 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 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 分,“科研与教学”占100 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 1 年以上、年工作时间 8 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标准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分序号检查内容一基础条件发展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1环境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 10)措施独立单元,科室布局合理专科2规模床位数△(30)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 6 平方标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分1005查相关医院文件、会议纪要等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 2 分;规划合理得 2 分;执材料行效果好得 1 分。
5 查有关资料政策、措施齐全,得 5 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 3 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者不落实,不得分。
现场查看科室布局、就诊流程专科设置符合相关标准得 6 分;科室标识规范、清楚得10指示、科室标识 4 分。
至少有 1 个护理单元,病床总数80 张,得 6 分;每增加10 听取汇报,现场检查20 张床加 2 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小孩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纯真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TCD编码: BGG000、ICD-10 编码: S42.001)。
(二)诊断依照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第一版社, 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 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 2 周之内。
(2)中期:伤后 2 周~ 4 周。
(3)后期:伤后 4 周以上。
3.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断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有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呆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断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归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锁骨骨折(TCD编码: BGG000,ICD-10 编码: S42.001)的患者。
骨外科专科建设标准

.骨科专科建设标准工程建设内容备注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可以掌握代表本专业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拥有学科带头人本专业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年主持展开新技术新业务起码1项,近3年主持在研国家级或省级课题起码1项,获省市级科研成就三等奖1项以上人材培育依据科室展开需要安排医师出门深造学习可以独立展开三级医院惯例临床技术工程:骨盆骨折内固定□、髋臼骨折内固定□、肱骨近端四局部骨折□、多发创伤骨折的救治□、肘关节恐惧三联症□、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翻修□、人工关节感染技术水平的办理□、膝关节交错韧带的重修翻修□、复杂颈椎病治疗□、脊柱畸形矫形□、胸椎椎管狭小□、脊柱肿瘤切除□、恶性肿瘤保肢□、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断肢再植与再造□、脊柱微创手术□、肩肘髋膝关节镜手术□、显微外科手术□;有1项或1种以上疾病诊断、诊断技术抵达国际先进或国内当先地位设施条件知足专业技术水平展开的需要年门诊人数?人次以上;年出院人数?人次以上;年手术?人次以上;均匀业务工作量住院日小于14天;住院患者中疑难病例比率应大于30%;降低住院患者次均花费、手术感染率及开放骨折清创内固定感染率、I类切口味染率、颈椎前路手术感染率、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严格落实十四项核心制度,执行重要手术和非方案再次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医疗质量做妙手术并发症的监测、原由剖析、改进和控制,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和术前议论制度创新能力每年展开创新工程〔新技术〕1项以上辐射能力年出院患者中市外祸者比率大于30%或省外祸者比率大于25%;技术推行项目每年超出2次;年度帮扶医院数目超出3家合理用血评估包含工程:输血适应症能否明确、能否进行输血前有关检查、输血申请单填写能否标准、申请用血的医生能否具备规定的资质、输血记录能否完好、能否对有输血反应的病例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并返还输血科、一合理用血次用血、备血超出2000ml能否执行报批手续、输血后能否进行评论等。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热烈庆祝我院骨科荣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卫小春 在山
位, 也是国家医疗质量管理 、 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地 骨科是 2 1 0 0年 1 0月底正式向卫生部提交书面 申报材料的。 经 过第一轮全国骨科专家评审 .我院骨科与全 国 3 家骨科 、家公立 l 7 医院改革推选单位进入第二轮的答辩评 审阶段 ,0 0 l 9日 2 l 年 2月 成功通过答辩 , 被评为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这一项 目 的成功申报标 志着二院骨科跨人全国骨科先进行列 , 国家财政部给 ( 下转 6版 )
一
到 9%、 国都享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强 做到薪火相传 、 0 在全 生生不息。 坚持医 、 、 、 产 学 研紧 念 , 做到以德为先、 德艺双馨。 四要进一 步加强骨科文化建设。 深入挖掘 大专科 ,并 已成为我省骨科 医学学术交流的主 密结合 , 整合资源 , 合攻关 , 力突破 , 联 全 形成 批新技术 、 新方法。 二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 持以临 坚 学技术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 贡献。 二院骨科这次能从 全国 lO多家 医院脱颖 而 床为核心 , 1 着力加强骨科 基础理论 、 l 临床诊疗 出, 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 , 被评 不仅标志着 技术的研究和药物研 制 ,努力提高临 床疗效 。 山医二院骨科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全国 进一步加强骨科文化内涵建设 , 牢牢把握正确
|
5N
碘 象 骨 科
( 上接 1版 )流 , 人才推陈出新 , 勇担社会责任 , 对传统骨科技术经验等的整理和研 究 , 深入总 才高地。充分发挥 名老技术骨干作用 , 培养新 勇于承 已从当时的 2 张床 、 余名医护人员发展到今 结骨科学重大学术创新规律。 5 l O 积极传承老一代 代名专 家。深 入开展 医德医风建设 , 牢固树立 “ 无德不为医” 的执业理 天的 5个病区、4 20张床位、 硕士以上青年医生 占 骨科专家的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和技 术专 长 , 担社会责任 ,
骨伤科疾病诊疗规范(试行)

骨伤科疾病诊疗规范1、颈椎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 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 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 X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症候诊断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
脉弦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三)病理分型1、颈型:枕颈部同,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段改变。
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实验、压头实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援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
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评分标准(试行)

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1111
1212
1313
1414
1515
1616
1717
1818
1919
2020
2121
22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估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