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强国之路》有感800字_读后感_模板
强国之路 读后感 [强国之路读后感百姓问答网]
![强国之路 读后感 [强国之路读后感百姓问答网]](https://img.taocdn.com/s3/m/11536a8314791711cc7917d3.png)
文章摘要美国的强国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将“... 《大国崛起》之迷惑因为不常看电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在央视2套播出结... 当天就看了两集——西班牙葡萄牙强国史、荷兰强国史.而后几天,陆……
其他回答《复兴之路》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引发了观众关于民族复兴的议论和思考...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有点多!自己选了抄复兴之路观后感本学期老师让我们看了《复兴之路》.看完后给我的震惊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它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讲述...
《大国崛起》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近日推出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强... 美国的强国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将“...
《大国崛起》之迷惑因为不常看电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在央视2套
播出结... 当天就看了两集——西班牙葡萄牙强国史、荷兰强国史.而后几天,陆续在央视重播中...
查资料
复兴之路观后感是一篇关于复兴之路复兴之路观后感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
强国之路读后感

强国之路读后感强国之路读后感3篇强国之路读后感篇1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课外书,其中的《强国之路30年》深深地吸引了我。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实践。
三十年的伟大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富民之路,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十年来,中国生产力获得了极大解放,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整个国家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亿万人民共同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
这几年来,我们的家乡同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圈内几乎找不见低矮的平房了,到处高楼林立,马路拓宽了,各路公交车四通八达,人们出行可方便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这全都应当归功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方针政策。
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在农村住的石窑洞,吃的是玉米粥,玩的是泥巴。
而现在,我们住的是楼房,吃的有鱼有肉,玩得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但是,没有这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的幸福从哪来呢?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祖国作贡献。
强国之路读后感篇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读了《强国之路30年》这本书,使我更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还有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
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读强国之路有感

读强国之路有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读了《强国之路30年》这本书,我更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还有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
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30年前的一声春雷,震醒中华大地。
于是乎,一个崭新的时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看到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一种推动整个民族迈进的力量——那就是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这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强国之路30年》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强国之路观后感作文

强国之路观后感作文强国之路越走越宽祖国明天越来越好。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打开《强国之路》这本书,那首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便在我耳边开始回响,一幅幅显示祖国改革开放建设成就的画面,即扑面而来,在我的心头久久激荡。
从歌声中,我们能听出咱老百姓对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和对一位老爷爷的无限崇敬之情。
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无比热爱的xxx爷爷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是他,在那个春天,引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
从此,中国人民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人民会传颂。
祖国强盛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40年来,人们的穿衣、吃饭、住房、交通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爸爸说,他小时候住的是低矮的茅草屋,夏日冬冷,雨天漏雨,苦不堪言。
我刚出生时,我家建起了二层小洋楼,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我们快乐地嬉戏成长。
如今,我12岁,上五年级了,我家,已于前年又一次乔迁新居集镇的商品房,家电现代化,条件属一流。
我真幸福啊!我的小伙伴们,当然和我一样,也倍感幸福。
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愉快地接受国家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
中午,我们都在学校食堂就餐,食堂供餐规范,有专家工作组加强营养指导,我们吃得健康,爸妈舒心满意。
在这温馨的环境中,我们一定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发奋读书,争取早日肩负起祖国的建设大计。
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今天,我国的建设越来越现代化了,高楼鳞次栉比,交通四通八达,我们即将建成小康社会。
轻轻合上《强国之路》这本书,歌唱家宋祖英那甜美的歌声《越来越好》在我耳边悠然响起:“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
越来越好,幸福的笑容天天挂眉梢”。
五年级作文读后感:读《强国之路三十年》有感

五年级作文读后感:读《强国之路三十年》有感读完《强国之路三十年》后,我掩卷深思,深刻的感受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加油”的含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了,使人们不由的想起了“你们”: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圣火熄灭,2008年奥运会五环即将在中国北京升起!回首上届奥运史,北京的天空一片欢腾,那是因为无数中国人的翘首期盼与呐喊;雅典的天空如此蔚蓝,那是因为冲天斗志的感染。
奥运角逐激烈而又残酷,胜负往往系于一线之间,中国选手以无比的自信与勇气,战胜对手,征服赛场,超越自我,让五星红旗一次一次在澳洲升起,让义勇军进行曲一次一次在全球华人的心中奏响。
所有的中国人在自豪,所有的炎黄子孙在骄傲。
圣火、五环、中国印……2008年北京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祖国各地,无数少年儿童欢呼、跳跃,翘首期盼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
奥运健儿,个个不仅身强体壮,有着强健的体魄,而且信心百倍。
虽然他们来自世界各国,但是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举动——向着冠军冲刺。
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冲到……”我相信在我心中无比精彩,在我眼中犹如天堂。
绿色奥运给人自信、成功,给人新的享受;竞技场上运动员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是奥林匹克的精神。
北京奥运发扬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成为最神圣的一刻。
2008北京奥运会您将是开放、团结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您将是充满智慧、绿色的。
蓝、黑、红、黄、绿组成奥运五环,它代表来自五湖四海的奥运健儿们,一起相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起相逢在奥运旗帜下。
啊!北京!祝福你们在2008年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和精彩吧!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强国之路读后感1000字【《强国之路》读后感】

文章摘要《强国之路》读后感倪睿初二(1)最近,我利用“五一”小长假看完了《强国之路》,感触颇多.建国49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突发猛进,改革开放40年,被多个第一次刷屏:第一次恢复高考、第一次恢复农贸大市场、第一次出现个体户、第一次接触咖啡………江宁区淳化初级中学作者:李瑞平字体显示:大中小阅读:4091 次《强国之路》读后感倪睿初二(1)最近,我利用“五一”小长假看完了《强国之路》,感触颇多.建国49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突发猛进,改革开放40年,被多个第一次刷屏:第一次恢复高考、第一次恢复农贸大市场、第一次出现个体户、第一次接触咖啡…,在无数个“第一次”见证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绩,谱写了新中国发展史中最跳跃的音符,更刷新了国际友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从此在世界丛林中“旧貌换新颜”,以全新的形象让世界瞩目.现在中国新发明层出不穷,新的四大发明让我们印象深刻: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网购衍生物“双十一”购物狂欢节.2017年11月11日零点开始,开场28秒,淘宝交易额就达到了10亿,3分01秒成交额破百亿;13小时09分49秒,天猫商城“双十一”交易额达到1807亿,破了2016年全年的淘宝交易额记录.“双十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新零售经济时代的到来,零售被高科技和互联网一点点的打开,用技术梦想做前人不敢想的事情!回忆过去,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从“南京大屠杀”到“日军侵华战争”,这些历史都在警醒着国人,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被侵犯,只有国人团结一致才能抵抗外敌侵犯.今年4月,美国联合英、法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叙利亚外交官贾法里沉思的图片,深深戳中了中国人的痛处.它让我们想起了那些年的中国——想起了1919年巴黎和会上的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想起新中国前,无数次被拎到谈判桌前签字……快一百年过去了,中国已不是当时那个中国,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中国的栋梁,我们肩负着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使命,先人尚且如此,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如今我们的大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平安.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钻研.当时周恩来先生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现在需要“为中华之更加繁荣富强而读书”.我们要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把我们的祖国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强大国家.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来侵犯我们的国家.。
强国之路读后感[全文5篇]
![强国之路读后感[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e4e38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d.png)
强国之路读后感[全文5篇]第一篇:强国之路读后感强国之路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强国之路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40年前的一声春雷,震醒了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
在绵绵的春雨中,一个崭新的时代又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有一股无坚不摧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在《强国之路》中就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在的“钢铁精神”。
《强国之路》一书介绍了中国新科技、奥运会风采等国家强盛的代表。
书中,我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二维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奇妙感;我认识了方便的“一卡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我还认识了奇妙的GPS,让我们在陌生的地方不迷路。
但是,书中最吸引我的`,是《钢铁长城》这一段,它主要介绍了我们中国的国防建筑、军事力量以及军人风采。
“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仅在于免签多少个国家,更在于危险的时刻祖国能带你回家。
”那惊心动魄的两起撤侨事件(利比亚撤侨和也门撤侨),都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身影。
据统计,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活跃在各个任务区的维和官兵,都彰显了中国爱和平、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我觉得越来越高端的军事武器和威武的军人风姿,都是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
放下书本,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学校刚刚举行过“邑学军事体验营”的活动。
在军训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站军姿、叠军被、唱军歌等,还磨练了我果断、勇敢和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通过这次军事体验活动,我知道了解放军叔叔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训练有多么艰苦,条件有多么恶劣,他们都不怕,服从组织命令,执行各种任务,吃苦耐劳,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
同时,我也学会了自力更生的能力,我要把军人的钢铁意志融入我的学习中,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遇到机会要迎头跟上,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读后感

《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读后感XX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举办了“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论坛。
作为该论坛的成果,《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一书(以下简称《强国之路》),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笔者所知,《强国之路》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论著。
综观本书,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用发展的视野和战略,总结、观察和俯瞰30年的改革开放。
对于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个看起来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事实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
因为,这些年来,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党内,人们对过去近30年的改革开放,在认识上并不是很一致的。
有的人甚至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简单地都归咎于改革开放本身。
持有这些观点的人虽然是很少的,但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成对改革的共识,重聚改革的人气,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能否真正把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奋斗的党的工作大局落到实处。
而《强国之路》中的许多文章,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划时代意义,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对普通民众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后果等。
绝大多数文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虽然与我们的渐进式改革的推进策略有一定联系,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一些关键性的改革还没有深入、到位所致。
因此,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如政府自身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化解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问题唯一途径。
用这样的视野、高度来分析认识改革开放,不仅可以清晰地分析大势,研判大势,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会由于过多地纠缠一些具体的细微末节,影响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强国之路》有感800字_读后感_模板读《强国之路》有感800字四6班朱锦阳40年前的一声春雷,震醒了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
在绵绵的春雨中,一个崭新的时代又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有一股无坚不摧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在《强国之路》中就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在的”钢铁精神”.《强国之路》一书介绍了中国新科技、奥运会风采等国家强盛的代表。
书中,我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二维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奇妙感;我认识了方便的”一卡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我还认识了奇妙的GPS,让我们在陌生的地方不迷路。
但是,书中最吸引我的,是《钢铁长城》这一段,它主要介绍了我们中国的国防建筑、军事力量以及军人风采。
”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仅在于免签多少个国家,更在于危险的时刻祖国能带你回家。
”那惊心动魄的两起撤侨事件(利比亚撤侨和也门撤侨),都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身影。
据统计,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活跃在各个任务区的维和官兵,都彰显了中国爱和平、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我觉得越来越高端的军事武器和威武的军人风姿,都是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
放下书本,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学校刚刚举行过”邑学军事体验营”的活动。
在军训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站军姿、叠军被、唱军歌等,还磨练了我果断、勇敢和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通过这次军事体验活动,我知道了解放军叔叔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训练有多么艰苦,条件有多么恶劣,他们都不怕,服从组织命令,执行各种任务,吃苦耐劳,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
同时,我也学会了自力更生的能力,我要把军人的钢铁意志融入我的学习中,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遇到机会要迎头跟上,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的未来,决定了祖国的未来。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延续祖国的”钢铁长城”精神。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新时代的少年,长大后才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40年的风雨历程,40年的坎坷长途,40年的同舟共济……改革开放的一个国家强盛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光明之路,更是一条光辉之路。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让祖国这条已经觉醒的巨龙重新腾飞,让它在天空中翱翔,让它的力量震撼全世界!《创新思维训练》读后感在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本质的要求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创新在当今时代是十分重要、必要、迫切。
那么,要如何科学创新呢?《创新思维训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既考虑理论的系统性,更照顾到思维的训练性。
笔者告诉我们,创新思维仅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做”——用脑去想,动手去干。
笔者还告诉我们怎么想怎么做的方法。
总之,阅读本书受益匪浅。
一、成功经验也需不断创新目前,我们在全国、全省的业务评比都比较靠前,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靠着一个个宝贵的经验驶向成功的彼岸。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再好的经验也会成为过去,如同高科技产品一样,今天可能是博览会上的高、精、尖,明天就可能成为博物馆里的“古董”,要想使经验之花常开不衰,就必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积累、创造。
这里讲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卖草帽的老爷爷,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身旁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每只猴子都头顶草帽,他听说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赶紧把头上的帽子扔在地上,果然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扔在地上。
这个老爷爷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孙子。
有一次,孙子在树下打盹,草帽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的方法,便如法炮制,奇怪的是,猴子并没有学着他做,反而捡起地上的草帽瞪着他,得意的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经验也需要不断创新,否则就会成为今天失败的累赘。
(读后感)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断涌现,我们的经验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创新。
在这高科技突飞猛进,文明进步快捷,信息更新迅速的今天,稍一原地踏步,就会落伍。
二、破除创新思维枷锁阻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许多,书中主要介绍了内在的阻力即思维定势。
书中介绍了权威、从众、唯经验、唯书本、非理性、自我中心等六种思维定势。
笔者还告诉我们如何破除这些枷锁:弱化思维从众倾向、强化思维反潮流精神,应时刻想着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一致同意”并非好事,要有“光荣孤立”的心理准备,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权威枷锁有益处也有害处,但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说,权威定势又是要不得的,要创新,就不能被权威牵着鼻子走,要弱化权威定势,可以从“是不是本专业的权威”、“是不是本地域的权威”、“是不是当今最新的权威”、“是不是借助外部力量的权威”、“其言论是否与权威自身利益有关”五个项目对权威进行严格审查;经验在处理常见现象方面得心应手,但缺少经验、没有框架、敢想敢闯显然更容易成功。
三、扩展创新思维视角因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有自己固化的思维模式,所以每一个人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盲点。
创新思维所得到的结果应该尽量全面一些,考虑问题尽量周到一些,也就是要做到相对全面。
有时候我们放开眼界,打破某一种片面性,就可以获得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达到相对全面性的方法之一,就是把不同人的观点和思路结合起来,从中找出创新的幼芽。
举一个日常工作的例子,2011年省物价局发文将低收入居民的价格补贴与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相挂钩,地方已有方案的沿用已有方案。
广州在省发文前,已将价格补贴与我们另行编制的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挂钩。
在编制两套指数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来源、编制方法不同,导致结果有差距。
我的想法是既然广州以低收入指数来调整价格补贴,那么就不需要做技术调整(调整规格品,不是改数据)拉近两套指数的差距。
但处领导认为站在省的角度,他是以基本生活指数来调整价格补贴的,难保哪一天他会至上而下地下硬性命令调整补贴,如果两套数据差距大,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
处领导想到的正是我认识的盲点,也说明我应更全面的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扩展思维视角的方法很多,书中介绍了六种,“肯定—否定—待定”法、“今日—往日—来日”法、“自我—非我—大我”法、“求同—求异—求合”法、“情感—理智—理想”法、“无序—有序—超序”法。
经过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可以增强改变视角的能力。
四、常用创新思维目前统计调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需要我们统计调查工作者常用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开拓统计调查工作的新局面。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一六(8)班孙经纬指导老师:姚海芹这学期,我读过许许多多的课外书,但令我最忘不了的是《鲁滨逊漂流记》。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鲁滨逊漂流记》一本是历险小说,讲的是聪明机智而又有坚强毅力的主人公鲁滨逊一次航海的经历。
主人公鲁滨逊十分喜欢航海,他在一次航海中一不小心触礁,船上的人除了他全都淹死了,海浪把鲁滨逊卷到南美洲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起初,他十分绝望。
但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出来,他不再悲观,反而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物品有用的全运上岸来,如干木头、帆布、罗盘、朗姆酒、淡水、手枪、鸟枪、子弹、刀叉、钱币等。
他用干木头和帆布为自己造了木房子,他还开垦土地种了庄稼,还捕了山羊、小牛作为肉食的来源。
几年后,他有了好住处,有了谷物,有了大的羊群、牛群。
后来他从野人手中救下了一个名叫“星期五”的俘虏,然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后来,他们又相继救了“星期五” 父亲和一个西班牙人。
若干年后有一艘英国船才把他们载回英国,鲁滨逊终于结束了他长达28年的历险生涯。
我喜欢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事实上的确如此,记得我刚学习骑自行车时,总是不敢上车骑。
爸爸就对我说:“你不要害怕,只要找对方法,就会成功的。
”我听了爸爸的话,虽然摔跤不少次,但还是学会了。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一定要独立自主,永不言弃,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要学会善于做各种事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二六(5)班李彦蓉指导老师:樊启丽在小蛇翩翩辞岁去,骏马踏踏迎春来之际。
一本具有生存、坚强、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鲁滨逊漂流记》又一次吸引了我。
它让我们知道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
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其实它也对应了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我从书中鲁滨逊遭遇风暴中懂得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风浪的考验。
从射杀巨兽中明白了面对危险和困难,不能一味退缩和畏惧,只有勇敢的面对,积极寻找对策,才能化险为夷,从荒岛求生中体会到“有备无患”的重要意义,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种不测。
从遭遇野人中明白了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我们都应该保持镇定,然后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岛上生存了28年。
但他却凭借着自己的毅力生存了下来,战胜了悲观情绪和自然,并改善了生活。
而现在生活中的我们遇到一些小困难,就会悲观退缩、放弃了,就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多读这本书,做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而自然,使我身临其境,受益匪浅。
值得大家一看。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三六(1)班张议尹家里很早就买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当时只是大概的读了读,觉得非常有趣。
今年寒假,学校布置了必读书目,所以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发现了许多原来没有发现的事情和问题。
主人公鲁滨逊是英国人,出生于17世纪。
他从小就喜欢探险,长大以后,不顾父母的劝阻,一心要去航海,却不幸沦为奴隶。
他经过千辛万苦终于逃走了,却流落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
但是鲁滨逊并没有气馁和绝望,靠着超乎想象的毅力和智慧建造房子、种植粮食、圈养山羊、修造船只、烧制陶器、用树条编织箩筐……让自己生存下来。
还救助了野人“星期五”,和“星期五”成为好朋友,一起共渡难关。
鲁滨逊不仅是一个智慧、勤劳的人,他更是一位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他曾经说过:“我的脾气是要决定一件事的,不成功绝不放手!”后来鲁滨逊靠自己的聪明机智救下被歹徒劫持的货船船长们,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的鲁滨逊终于回到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