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基础护理学教学说课

合集下载

排泄基础护理学教案

排泄基础护理学教案

一、教案名称:排泄基础护理学教案二、课时安排:2学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排泄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能够独立进行排泄护理操作。

四、教学内容:1. 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b.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c. 排泄系统的内分泌功能2. 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a. 保持排泄通畅b. 观察和记录排泄物c. 保持患者舒适和隐私3. 排泄护理的操作技巧a. 床上使用便器b. 导尿术c. 灌肠术五、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

2. 演示:演示排泄护理操作,如床上使用便器、导尿术和灌肠术。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排泄护理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排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程度。

2.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排泄护理操作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排泄基础护理学教材。

2. 模型:排泄系统模型,用于演示和练习。

3. 器材:床上使用便器、导尿包、灌肠包等。

八、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排泄系统的重要性和排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

3. 演示:使用模型进行排泄护理操作的演示。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排泄护理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排泄护理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排泄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巧。

十、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排泄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讲授、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排泄护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通过操作考核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案名称:排泄基础护理学教案七、课时安排:2学时八、教学目标:1. 了解排泄系统相关疾病及其护理。

护理学基础第12课排泄护理教学教案

护理学基础第12课排泄护理教学教案

第12课排泄护理(3)为截瘫、昏迷引起的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留置导尿管,以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

某些手术后尿潴留患者,避免多次插管。

(4)为盆腔内手术做准备,排空膀胱,保持膀胱空虚,避免术中误伤。

(5)用于膀胱冲洗及膀胱滴药时。

(6)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

【评估】(1)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临床诊断、留置导尿的目的。

(2)患者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对解释的理解合作程度。

(3)腹部触诊了解膀胱的充盈程度,尿道解剖位置及会阴部皮肤黏膜情况。

【计划】1. 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熟悉留置导尿术的目的、方法。

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2. 用物准备同导尿术用物。

3. 患者准备患者和家属了解留置导尿管的目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项,知道如何配合操作,学会在活动时如何防止尿管滑落。

4. 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调节室温。

【实施】导尿管留置术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见表 12-3。

【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动作轻稳,符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过程无污染。

(2)患者及家属认识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能够配合。

(3)操作中关心、保护患者。

(4)患者置管期间,护理措施有效,导尿管固定,引流通畅,未发生泌尿系统损伤或感染及脱管现象。

【注意事项】(1)膨胀的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免气囊压迫膀胱内壁,造成黏膜的损伤。

(2)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

①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避免受压、扭曲、操作;操作前协助患者排空膀胱。

4.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屏风或围帘遮挡患者,光线或照明充足。

【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术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见表 12-4。

【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动作轻稳。

(2)溶液选择正确,灌肠筒高度正确,插入深度正确。

(3)操作中关心、保护患者,患者了解灌肠的目的,能够配合。

(4)溶液流速、压力适宜,患者无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保护患者的自尊,减少肢体暴露,防止受凉。

排泄护理 教案

排泄护理 教案

排泄护理教案教案标题:排泄护理教案目标:1. 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排泄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3. 掌握正确的排泄护理方法和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并介绍其主要组成部分,如肾脏、膀胱、尿道等。

2. 引发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知道排泄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吗?”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排泄系统的功能,包括排除废物、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等。

2. 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肾单位、肾小球和肾小管等。

3. 解释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

4. 介绍膀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储存和排出过程。

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排泄护理的实际案例,如尿失禁、尿路感染等。

2. 分组讨论各案例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排泄护理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技能训练(20分钟):1. 演示正确的排泄护理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协助患者如厕、更换尿布等。

2. 分组练习,模拟实际护理情境,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3.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洗手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

总结(5分钟):1. 总结排泄护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强调定期检查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排泄系统健康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护理实践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技能训练环节的表现,包括正确操作和沟通能力。

2. 提供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排泄护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提交一份排泄护理计划,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模型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

2. 案例分析材料,包括尿失禁、尿路感染等。

3. 排泄护理技巧演示视频或实物模型。

4. 小测验题目和答案。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养老院,了解实际的排泄护理工作。

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了解不同年龄段和疾病状态下的排泄护理需求。

排泄 基础护理学教案

排泄  基础护理学教案

排泄基础护理学教案章节一:排泄系统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排泄系统的解剖结构。

3. 理解排泄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

教学内容:1. 排泄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排泄系统的功能: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体内水平衡。

3. 排泄系统的解剖结构:肾脏的位置、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构。

4. 排泄系统的生理过程:滤过、重吸收、分泌和排泄。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生理过程。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排泄系统的解剖结构图谱。

教学评价:1. 测验:考核学生对排泄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生理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排泄系统的解剖结构的理解。

章节二:尿液的和排出教学目标:1. 掌握尿液的过程。

2. 理解尿液的排出机制。

3. 学会评估尿液的量和质量。

1. 尿液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2. 尿液的排出机制:膀胱的储存和排尿。

3. 尿液的量和质量评估:尿量、尿色、尿味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尿液的过程和排出机制。

2.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尿液评估的实践操作。

教学评价:1. 测验:考核学生对尿液过程和排出机制的掌握程度。

2.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尿液评估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章节三:排泄障碍的护理教学目标:1. 了解排泄障碍的常见原因。

2. 掌握排泄障碍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3. 学会评估和处理排泄障碍的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排泄障碍的常见原因:便秘、腹泻、尿潴留等。

2. 排泄障碍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腹部按摩、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3. 排泄障碍的相关问题处理:评估和处理便秘、腹泻、尿潴留等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排泄障碍的常见原因和护理方法。

2. 情景模拟法:学生进行排泄障碍的护理操作模拟。

1. 测验:考核学生对排泄障碍的常见原因和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排泄障碍的护理操作的掌握程度。

章节四:排泄护理的临床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排泄护理的基本技巧。

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排泄

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排泄

(1)摄入适当的液体
工作 2安排排尿时间表
(2)持续的膀胱训练 3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律
(3)盆底肌的锻炼
的排尿习惯
4、导尿术
5、心理护理
导尿术 留置导尿管术
膀胱冲洗 尿标本采集
1、导尿术 (catheterization)
【定义】
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 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目的】
表现: 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 体征: 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样包块、
叩诊呈实音、有压痛
(二)异常排尿的评估
6.尿失禁(incontinence of urine) 排尿失 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 地流出。
分类:真性、假性、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incontinence of urine)
(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胆红素尿
(深黄色或黄褐色)
(二)异常排尿的评估
1. 多尿(polyuria):24h尿量经常 > 2500ml
原因:大量饮水;妊娠;内分泌代谢障碍或肾小管 浓缩功能不全。
常见于:糖尿病、 尿崩症、急性肾功 能不全(多尿期)
(二)异常排尿的评估
2.少尿(oliguria):尿量 < 400ml/24h 或尿 量 < 17ml/h。
二、留置导尿管术
(retention catheterization)
留置导尿管术(retention catheterization):是在导尿后, 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持续引流尿液的方法。
(一)目的 1. 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
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 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 3. 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 4. 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 5. 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排泄护理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排泄护理

促进营养吸收
排泄有助于清除未消化的 食物残渣,为身体提供更 好的营养吸收环境。
排泄异常的原因与影响
饮食不当
摄入过多高纤维或高脂 肪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
良、腹泻等。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如肠道炎症、 肠道感染等可能导致排
泄异常。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便秘 、腹泻等排泄异常。
年龄与生理变化
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的 生理变化可能影响排泄
《护理学基础》专科 课件-排泄护理
目录
• 排泄护理概述 • 排尿护理 • 排便护理 • 失禁护理 • 灌肠与导尿护理
01
排泄护理概述
排泄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排泄有助于排除多余的水 分和毒素,保持体内水分 平衡。
维持酸碱平衡
排泄过程中,身体通过尿 液和汗液排出多余的酸性 和碱性物质,维持酸碱平 衡。

02
排尿护理
正常排尿过程与排尿机制
正常排尿过程
尿液在肾脏生成后,经输尿管流 入膀胱储存,当膀胱内尿液达到 一定量时,刺激膀胱壁感受器, 引发排尿反射。
排尿机制
排尿机制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 节,包括逼尿肌的舒缩、膀胱内 压力的调节等。
排尿异常的评估与处理
排尿异常的评估
观察排尿频率、尿量、尿液颜色及性状,以及排尿时是否伴随疼痛、困难等症 状。
03
排便护理
正常排便过程与排便机制
正常排便过程
粪便进入直肠刺激肠壁感受器,引发 排便反射,同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使 粪便排出体外。
排便机制
排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 及神经、肌肉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 协同作用。
排便异常的评估与处理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第十一章排泄护理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第十一章排泄护理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第十一章排泄护理汇报人:目录•排泄护理概述•尿液排泄护理•粪便排泄护理•汗液及其他排泄物的护理•排泄护理中的伦理与心理关怀•排泄护理实践与发展趋势01排泄护理概述排泄是指生物体通过特定途径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定义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排除有毒物质,防止中毒。

生理意义排泄的定义及生理意义目标•保持排泄系统正常功能。

•预防及处理排泄系统并发症。

•促进患者舒适及自我护理能力。

原则•尊重患者隐私,提供适当的排泄环境。

•密切观察排泄物的性状、颜色、量及伴随症状。

0102•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作为基础护理措施,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

排泄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及疾病转归。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需要熟练掌握排泄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对于排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排泄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02尿液排泄护理详细阐述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共同作用下生成尿液。

描述尿液从肾脏通过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的路径,以及这一过程中相关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正常尿液生成与排尿液排出路径尿液生成过程包括多尿、少尿、无尿等情况,分析可能的病因,并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

尿量异常尿色与尿味异常排尿异常如血尿、脓尿、蛋白尿等,解释各种异常色泽和气味可能反映的疾病情况,以及对应的护理方法。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讨论可能的疾病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030201尿液排泄异常及其护理03尿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尿管堵塞等,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01尿管种类与选择介绍常见的尿管种类,如导尿管、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等,并解释各种尿管的选择依据。

《基础护理》第十章 排泄

《基础护理》第十章 排泄

《基础护理》课程教案护理评价(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查对制度,准确遵照医嘱完成留置导尿术。

(2)护理操作规范严谨,集尿袋连接紧密,固定妥当,引流通畅。

(3)护患沟通有效,保护患者隐私,患者了解留置导尿管后的日常护理。

术后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使其能主动配合并参与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妥善放置,避免受压、扭曲、堵塞。

(3)防止逆行感染: ①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擦拭尿道口、阴茎头及包皮,每天1~2次;②每天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并记录尿量;③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④患者离床活动时,引流管和集尿袋应安置妥当,不可高于耻骨联合,以防尿液逆流;⑤如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更换卧位,使尿量维持在2000ml/日以上,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4)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并经常观察尿液,每检查一次尿常规。

若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遵医嘱进行膀胱冲洗。

(5)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来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膀胱冲洗术】护理目的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清除膀胱内的血块、黏液、细菌等,防治感染;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护理评估(1)患者的病情、情绪、意识、治疗情况、认知反应、配合程度等。

(2)患者的医疗诊断、用药情况,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等。

护理计划1.操作者准备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可按节或课设计填写。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

3.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5.其他内容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具体详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