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蹲踞式跳远教案

合集下载

蹲踞式跳远说课稿11篇

蹲踞式跳远说课稿11篇

蹲踞式跳远说课稿11篇蹲踞式跳远说课稿1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差异,区别对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对象:水平二(三年级)三、教学主题: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第一课时)四、教材分析蹲踞式跳远是小学生练习跳远采用的主要方法。

简单易学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和协调的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

五、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容易兴奋,喜欢挑战,在学习中乐于展示自我。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和踏跳的结合技术的动作与方法,做到动作规范、准确、优美。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体验跳远时的身体动作感受,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七、教学重点:助跑有节奏,踏跳有力教学难点:助跑和踏跳相结合八、教学器材:篮球场地一块大垫子踏跳板接力棒录音机九、教学过程:1、上课开始,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体育运动员进行蹲踞式跳远比赛的动作,提出问题,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莫?和学生讨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示学生反口令练习,学生随教师口令进行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的练习,调动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2、组织学生一路纵队在体委的带领下围田径场慢跑400米我在队伍的中间控制学生跑步的节奏,放松走200米带入操场成体操队形随兔子舞的音乐做韵律操,(10分钟)3、教师组织学生结成四组每组一个小栏架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教师提示学生要缓冲落地,并强调安全教育。

在练习中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尝试不同放置方法练习,在练习中减少学生对栏架的恐惧心理(10分钟)4、示范助跑起跳的动作,学生随教师集体练习上一步起跳,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蹲踞式跳远课教案

小学蹲踞式跳远课教案

小学蹲踞式跳远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跳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巧。

2. 助跑与起跳的协调配合。

3. 安全防护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助跑与起跳的协调。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安全防护。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2.1 教师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动作细节。

2.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3 学生进行原地跳跃练习,熟悉动作。

3. 实践训练(10分钟)3.1 学生进行助跑与起跳的练习,教师指导。

3.2 学生进行完整的蹲踞式跳远练习,教师点评。

4. 游戏环节(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游戏,增加练习趣味性。

4.2 学生互相鼓励,培养团队精神。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问题。

5.3 强调安全防护知识,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动作技巧进行评价,关注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关注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如助跑与起跳的协调、安全防护等。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运动习惯,如遵守纪律、互相鼓励等。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跳远沙坑、测量尺、标志物、音响设备。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视频、教学课件。

七、教学步骤1. 教师示范:讲解并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助跑、起跳、落地等环节。

2.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集体训练:学生进行集体训练,提高跳远技能。

4. 游戏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性的跳远比赛,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八、教学策略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动作要领。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巧,提高跳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姿势2. 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3. 蹲踞式跳远的练习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 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纠正。

3. 比赛法:设置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竞技水平。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内容: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避免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姿势。

2. 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动作要点。

3. 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蹲踞式跳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练习巩固(10分钟)1. 设置小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点与不足。

5. 结束放松(5分钟)1. 学生相互按摩,放松肌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动作规范性:40%(2)动作连贯性与协调性:30%(3)竞技水平:20%(4)团队合作精神:10%2. 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动作规范性、连贯性与协调性进行评价。

(2)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3)小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团队合作。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评价的合理性:评价标准是否公正、客观。

(4)学生的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满意度等。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巧,提高跳远成绩。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激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助跑与起跳的协调练习。

3. 着陆与缓冲的技巧训练。

4. 跳远比赛的组织与实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助跑与起跳的协调。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着陆与缓冲的正确姿势。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田径场或篮球场)。

2. 起跳板或自制起跳垫。

3. 测量工具(尺子或卷尺)。

4. 安全防护用品(护具、跌倒垫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蹲踞式跳远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动作讲解与示范: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示范标准动作。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辅助练习:进行助跑与起跳的协调练习,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5. 比赛组织:分组进行跳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竞争意识。

6. 总结与反思:分析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动作要领的正确性:60%(2)助跑与起跳的协调性:20%(3)着陆与缓冲的技巧:20%(4)比赛成绩:10%2. 评价方法:(1)教师观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要领、协调性和技巧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

(2)学生互评: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互相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跳远项目:如铅球跳远、Triple Jump(三级跳远)等,让学生了解并尝试这些项目。

2.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邀请具有经验的跳远教练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专业训练方法和技巧。

3. 组织校内外比赛:积极参加校内外跳远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经验。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巧和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动作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巧。

2. 蹲踞式跳远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蹲踞式跳远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作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动作纠正:教师针对学生动作中的问题进行纠正。

5. 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3.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发挥,评估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七、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具备标准的田径场或跳远区域。

2. 体育器材:沙坑、测量尺、标志物、音响设备等。

3. 教学辅助材料:教案、动作图解、视频资料等。

八、教学安全:1. 确保场地设施安全无隐患,如平整的跑道、稳固的沙坑等。

2. 教师应全程监督学生练习,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违规操作。

九、教学拓展:1. 结合蹲踞式跳远教学,介绍相关体育项目和运动员,激发学生兴趣。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开展体育节或运动会,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蹲踞式跳远

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蹲踞式跳远

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蹲踞式跳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资源:1. 跳远场地一个。

2. 沙坑一个。

3. 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

二、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环节。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体会蹲踞式跳远的技巧。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练习。

2. 各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蹲踞式跳远的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偏差,提出改进意见。

四、比赛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比较各小组的成绩。

2.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蹲踞式跳远的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醒学生课后注意休息,加强锻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蹲踞式跳远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与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六、技术深化与细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2. 重点讲解蹲踞式跳远中的关键细节,如起跳脚的用力方式、腾空时的身体姿态等。

3. 学生进行练习,注意改进动作细节。

七、身体素质训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如爆发力、柔韧性等。

三年级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三年级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蹲踞式跳远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蹲踞式跳远的四个环节和各环节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跳蹲距式远中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起跳后屈膝收腹的腾空技术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敢、自信,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品质。

2学情分析1、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跳跃能力和原有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学习经验。

2、爱模仿、好动,喜欢挑战新鲜事物。

3重点难点重点起跳腾空后的屈膝收腹动作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1、指挥集队,师生问好。

2、导入课题。

3、教师在学生慢跑过程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做“抢位子”游戏。

4、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提示学生判断出有力脚。

5、教师分别讲解4种活动内容的方法及要求、练习数量。

6、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四个环节以及各环节的要求。

7、教师示范上三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8、组织学生分组复习上三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9、教师示范加快三步节奏的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10、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1、加高高度,指导学生越过一定高度的盒子,重点解决腾空后屈膝收腹成蹲姿的动作。

12、游戏:爬越铁丝网13、放松活动:儿歌放松14、教师小结,师生再见。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1、教师在学生慢跑过程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做“抢位子”游戏。

2、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提示学生判断出有力脚。

活动3【活动】教学过程1、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熟记动作要领:助跑节奏逐渐快,踏跳快速用力蹬,腾空收腹要牢记,落地屈膝要下蹲。

2、集体复习上三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3、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请同学们进行评议。

4、分组练习加快三步节奏的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注意助跑与踏跳的结合。

5、分组练习越过一定高度的纸盒,做到屈膝收腹,缓冲落地。

活动4【练习】教学过程1、看示范,听讲解。

2、尝试练习2、进行比赛。

活动5素质练习仰卧起坐 20个*2组跳台阶10次*2组摸高8次*2组活动6总结,下课。

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析与教学设计案例5篇

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析与教学设计案例5篇

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析与教学设计案例5篇第一篇: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析与教学设计案例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析与教学设计案例一、总述蹲距式跳远是跳远技术中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其技术要领是人体单脚起跳腾空后,上体保持正直、摆动腿的大腿部分继续向上摆动,留在体后的起跳腿开始屈膝前摆,这样,逐步靠拢摆动腿,逐渐在空中形成蹲踞式,落地前小腿自然前伸落地。

二、技术动作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概括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蹲踞式跳远蹲踞式跳远助跑:放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

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标志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

腾空:腾空步后,起跳腿向前上方提举,身体呈团身蹲踞姿势。

落地:两腿前伸落沙坑,屈膝缓冲安全着地。

三、练习方法① 原地纵跳屈膝团身,两手触脚、大腿尽量靠近胸部,落下时用前脚掌着地。

② 短距离助跑起跳成腾空步后,起跳腿向摆动腿靠拢,双腿越过一定的高度(横拉的皮筋或栏架)然后落入沙坑。

③ 在低跳箱上向沙坑内做立定跳远,落地时小腿积极前伸,脚跟触沙后迅速屈膝,脚掌下压,双臂配合积极前摆。

④ 利用弹簧板,做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后,起跳腿与摆动腿并拢完成空中蹲踞姿势,然后做伸腿落地动作。

⑤ 进行中程和全程助跑蹲踞式跳远练习,体会完整的技术动作。

四、跳跃是跳远项目最关键的部分,其练习策略为:(1)原地模仿起跳练习。

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在前稍屈膝,起跳腿在后,身体重心落在前脚上。

动作开始时,摆动腿蹬地,起跳腿积极的由后向前迈步,模仿向下放脚的踏板动作,全脚掌滚动着地,随即缓冲和蹬伸起跳,同时两臂要配合双腿的动作积极摆动。

要和身体各部分配合协调,起跳腿蹬伸迅速,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积极,身体重心迅速跟上。

(2)在跑道上连续做缓跑三步或五步结合起跳的练习,用摆动腿落地。

(3)学习起跳后腾空步动作的练习。

在跑道上助跑四至六步,起跳后完成腾空步动作。

下落时以摆动腿落进沙坑,接着向前跑出。

(4)辅助练习①在离起跳标志2米左右处设置一个高约60~80厘米的跳箱,学生起跳后,摆动腿落地跳箱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蹲踞式跳远教案
第一课时教师:赵霞本课教材
1、蹲踞式跳远:起跳
2、游戏:“套圈接力”课的类型新授教学目标
1、本课让学生学会有力踏跳的方法,使85%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出一脚有力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

并让学生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全身协调用力的动作感觉。

2、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身体素质,培养身体正确姿势,提高跳远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和自信、进取精神。

以及热心帮助他人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一脚有力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难点:助跑与踏跳相结合,动作协调课的顺序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开始部分1’3’
一、课堂常规:教师整队师生问好提出要求导入新课
二、队列队形
1、站姿
2、踏步走立定
3、齐步走立定组织:上课地点站队教法:
1、教师语言导入:“同学们咱们本课来学习蹲踞式跳远,它跟立定跳远相似,但又有不同。

组织:原队形教法:
1、教师讲明动作要点
2、口令指挥,及时反馈并纠正
3、点评学法:
1、学生认真听,并配合教师要求:共同参与、精神饱满学法:
1、学生认真听要点,做站姿30”
2、集体听口令,展示原地踏步走和齐步走立定(2次)要求:动作正确、规范、整齐准备部分6’
一、准备活动:
1、双脚原地跳(各种方式的跳)
2、双脚连续跳(双脚同时落地)提高身体素质及全身协调用力能力
3、单脚原地跳(两脚分别跳,确定有力脚)组织:教法
1、教师组织学生跳到指定位置
2、提示动作要求(双脚跳),鼓励学生各自创新跳法
3、教师巡视,汇总动作带领练习
4、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连续跳练习,指导练习,及时反馈。

提示:双脚同时落地
5、教师鼓励学生坚持并能正确完成
6、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单脚跳练习
7、指导学生确定有力脚并组织分组
8、教师小结学法:
1、学生双脚跳,跳到指定位置
2、认真听要求,独自创新不同的双脚跳法
3、学生跟教师完成动作汇总
4、分组练习跳连续圈练习,组长组织(3次)
5、依次练习,不断改进:(双脚同时落地)
6、学生各自进行单脚跳练习
7、两脚分别跳,确定有力脚,并按条件分组要求:大胆创新,认真练习,秩序井然,用心改进课的顺序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主体部分19’9’
1、蹲踞式跳远:起跳
1、上一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地
2、走几步跑几步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
3、加距离助跑跳远(确定等级:黄色为合格、红色为优秀)
二、游戏“套圈接力”游戏方法:
学生手拿彩色小呼啦圈,快速跑到圆心,把呼啦圈套过跳高架,再返回并且与下一位同伴击掌,这样依次进行,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上一步用有力脚用力踏跳、双脚同时轻巧落地动作方法并示范动作
2、教师组织练习提示:踏跳要有力
3、教师巡视,及时反馈,个别辅导提示:有力脚用力踏跳,组织展示
4、指导学生练习走几步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提示:收腿同时落地
5、组织学生过度到跑几步踏跳,指导反复练习,巡视反馈
6、教师找优秀生示范,评议、指导
7、鼓励学生提高练习,个别辅导
8、加大助跑距离,采用达标法,组织练习
9、了解学生达标情况
10、小结组织:教法:
1、教师讲明游戏方法、规则,示范
2、组织练习,提出要求
3、进行游戏对抗,教师监督并反馈
4、点评后再次进行
5、教师点评学法:
1、学生认真听讲解,看示范
2、学生原地反复练习上一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地体会踏跳有力(5次)
3、根据教师纠正改进练习(3次),并进行“左、右”小组分别展示
4、学生练习走几步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3次)体会:收腿同时落地
5、学生过度到跑几步踏跳,并反复练习(3次)
6、观看优秀生演示,评议、学习
7、学生反复进行提高练习(3次)
8、加大助跑距离,跳标志线
9、展示自己的收获,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要求:练习有秩序,踏跳有力度,落地有收腿学法:
1、学生认真听方法、规则
2、按要求、看示范,尝试练习游戏方法
3、进行游戏对抗
4、总结经验后再游戏要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结束部分2’
一、整理放松《幸福拍手歌》
二、小结组织:教法:
1、教师放音乐,带领做拍打放松
2、总结本课表现学法:
1、学生听音乐跟教师做拍打放松
2、学生配合教师积极发言要求:动作优美、心情舒畅教具准备录音机:1台彩色即时贴:8条大垫子:4块彩色小呼啦圈:32个跳高架:1个预计生理负荷
2202001801601401xx08051015202530354045课后反思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宗旨。

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体验中进步。

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蹲踞式跳远是一个跳跃项目,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

对于水平二的学生来说,是在低年级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快速助跑与起跳结合的动作方法。

三、学情分析
1、从生理上看:骨骼肌力量增强了,对简单的动作能有所控制了。

而且,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所以他们身体素质较好。

2、从心理上看:进入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开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本课让学生学会有力踏跳的方法,使85%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出一脚有力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

并让学生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全身协调用力的动作感觉。

2、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身体素质,培养身体正确姿势,提高跳远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和自信、进取精神。

以及热心帮助他人的精神。

重点:一脚有力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难点:助跑与踏跳相结合,动作协调
五、教学流程开始部分:简单交待本课任务后就开始队列练习。

第一项站姿,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

动作要求从低年级的站直不动已经提高到立腰、昂头(提示出下巴)、手指并拢和伸直了。

第二项原地踏步立定和齐步走立定,培养学生们的群体合作意识。

准备部分:原地双脚跳双脚连续跳单脚跳,三个活动依次进行。

原地双脚跳和双脚连续跳活动主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

使学生体会蹬地的方法、全身协调用力的方法,并锻炼下肢力量。

单脚跳活动主要是让体验单脚跳的动作感觉,并且通过亲身体验确定自己的有力脚。

并且按“左、右脚”分组,为后面的练习准备。

主体部分:
(一)安排的教学层次是:首先安排“上一步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方法,让学生自主反复模仿练习此动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动作方法。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主要强调“踏跳有力”。

然后,在学生学会上一步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的的基础上,安排“走几步单脚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的练习。

学生分组、组长组织反复练习,体会跳跃感觉。

教师主要强调“收腿落地”,找优秀生示范教师根据学生动作进行评议和指导学习。

再次让学生过度到跑几步单脚踏跳、双脚同时收腿落地练习。

学生们通过反复的练习体会并掌握“单脚有力踏跳、双脚收腿落地”的技术动作。

最后安排加距离助跑的跳远(有标志线)的练习。

使学生和教师了解各自的水平。

整个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很自然、很顺畅。

(二)游戏设计了一个“套圈接力”。

游戏方法:学生手拿彩色小呼啦圈,快速跑到圆心,把呼啦圈套过跳高架,再返回并且与下一位同伴击掌,这样依次进行,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游戏规则:在标志线起跑;返回必须与同伴击掌。

教师提示:注意安全。

结束部分:让学生在《幸福拍手歌》欢快的音乐中做拍打放松,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最后教师总结课堂表现。

(主体部分时已经总结过主要教学任务的动作要领了)六、安全防范
1、课前检查服装,提醒学生不带硬物。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专门性辅助练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合理安排场地和练习路线七、场地、器械
1、场地:
2、器械:录音机、彩色即时贴、大垫子、彩色小呼啦圈、跳高架八、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40次/秒练习密度:4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