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岩石力学性质

合集下载

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 岩石的分类火成岩:侵入岩和喷出岩。

沉积岩:砂岩(95%的油气储量)、页岩(待开采,如页岩气、煤层气)、石灰岩。

变质岩:不含油气。

二、 岩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矿物的强度、连接结构形式、岩石的结构和整体构造、胶结物的成分和胶结方式 三、岩石的物理性质孔隙度、渗透率、可压缩性、导电性、传热性的总称。

1、 孔隙度:绝对孔隙度:φ = V 孔/V 岩总 孔隙度越高,岩石的力学性质越差。

有效孔隙度: φ有效 =V 连通/V 孔总。

2、 渗透性: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孔隙具有让流体(油、气、水)通过的性质。

其大小用渗透率来描述,反映了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的阻力的大小。

达西定律:A LhK Q ∆=φ...K Φ——反应岩石性质系数 含义:以粘度为1厘泊的流体完全饱和于岩石孔隙中,在1个大气压差的作用下,以层流的方式用过截面积为1cm 2,长度为1cm 的岩样时,其流量为1cm 3/s 。

则渗透率为1达西(D )。

3、 岩石中的油、气、水饱和度。

…4、 岩石的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积: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筛分析法和沉降法。

通过粒度得孔隙度。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

通过粒度组成估算比面。

孔隙度、粒度、比表三者之二求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类型、组成成分、结构构造、围压、温度、应变率、载荷等对其力学性质都有影响 一、 岩石变形性质的基本概念1、 弹性:… 基本弹性参数E 、υ。

2、 塑性3、 黏性: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率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的性质。

4、 脆性:受力后变形很小就发生破裂的性质。

( >5%就发生破裂的称为塑性材料,小于的称脆性材料)5、 延性:发生较大塑性变形,但不丧失其承载能力的性质。

岩石在常温,常压下,并不是理想的弹性或塑性材料,而是几种的复合体,如塑弹性、塑弹塑、弹塑蠕。

其本构关系略。

6、常温常压下岩石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重点)OA---塑性,应力增加快,但应变增加不多。

第3章岩石力学性质与分级

第3章岩石力学性质与分级
岩体的RMR值取决于五个通用参数和一个修正参数,这五个通 用参数为:
岩石抗压强度R1 节理间距R3 地下水状态R5
岩石质量指标R2 节理面状态R4 节理方向对工程影响修正参数R6
把上述各个参数的岩体评分值相加起来就得到岩体的RMR值:
RMR= R1 +R2+R3+R4 + R5 + R6
(1)由“岩石抗压强度”确定的岩体质量评分值R1(15)
分4级
岩体完 整性分 类
岩石质量指标 RQD
弹性波(纵波) 波速
分5级。100-90-75-50-25-0
分4级。 分7级。
适用范 围
特点
备注
初期
未考虑岩 我国早期使
体特点

初期
指标易得
伦敦地质学 会和富兰克 林
巷道
考虑岩石 荷载与稳 定性
1950年
地铁
岩石抗压、 工程地质、 稳定性
迪尔1963
中科院地质 所 日本池田和 彦
主要内容 §1 岩石(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2 矿山工程岩体分类
☆ 概述 ☆ 岩体坚固性分级 ☆ 工程地质RMR分类 ☆ 边坡稳定的SMR分级 ☆ 岩体分类实例 ☆ 作业
第二节 矿山工程岩体分类
一、概述
(一)工程岩体分类的目的
工程类比法的需要;为岩体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 施工和编制定额等,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备注
南非工业和科 学委员会CSIR, 毕昂斯基 (Bieniawshi)
挪威土工所 (NGI),Baton
矿山边坡 Romana(1993)
综合 水利隧道
二、岩体坚固性分级
前苏联学者普罗特基雅柯诺夫(М.М. Протодьяконов)按 当时采掘工业水平提出的要求,对岩石进行定量分级的,被称 为普氏分级。根据岩石坚固性的不同,将岩石划分为十级。

第3章岩石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力学

第3章岩石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力学
nˆ =(sinαsinβ , sinαcosβ , conα )
岩石力学
3.3.1.2 结构面的连续性 结构面的连续性又称为结构面的延展性或贯通性,常用
迹长、线连续性系数和面连续性系数表示。 (1)迹长 结构面与勘测面交线的长度,称为迹长。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1978年) 制订的分级标准(见
3.2.2 岩体结构的类型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将岩体 结构划分为5大类(见下表)。
岩石力学
岩体结 构
类型 整体状
结构
块状结 构
层状结 构
岩体地质 类型
巨块状 岩浆岩和 变质岩
厚层状 沉积岩, 块状岩浆 岩和变质 岩 多韵律 薄层、中 厚层状沉 积岩,副
结构体 形状
岩石力学
3.1 概述
工程涉及的实际岩体与实验室内测试的岩石试件的力学 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别,引起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有:
(1)岩体的非连续性; (2)岩体的非均质性; (3)岩体的各向异性; (4)岩体的含水性等。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岩体的非连续性。
岩石力学
结构面(亦称弱面):岩体内存在的各种地质界面,
巨块状
块状 柱状
层状 板状
结构面发育情况
以层面和原生、 构造节理为主, 多呈闭合型,间 距大于1.5m,一 般为1~2组,无 危险结构
有少量贯穿性节 理裂隙,结构面 间距0.7~1.5m, 一般为2~3组, 有少量分离体
有层理、片理、 节理,常有层间 错动
岩土工程特 征
岩体稳定, 可视为均质 弹性各项同 性体
岩石力学
当试件沿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作用在结构面上的应力有:
T A
P cos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n0
Vn0 V
100%
(5)闭空隙率nc: 即岩石试件内闭型空隙的体积(Vnc)占 试件总体积(V)的百分比。
nc
Vnc V
100%
2 、空隙比(e)
所谓空隙比是指岩石试件内空隙的体积(V V)与 岩石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的体积(Vs)之比。
e VV V Vs n
Vs
Vs
1 n
四、岩石的水理性质
c 具有粘性的弹性岩石
由于应变恢复 有滞后现象,即加 载和卸载曲线不重 合,加载曲线弹模 和卸载弹模也不一 样。P点加载弹模 取过P点的加载曲 线的切线斜率,P 点卸载弹模取过P 点的卸载曲线的切 线斜率。
d、弹塑性类岩石
Ee e
2、变形模量
E0 e p
变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线弹性变形 非线弹性变形
o
理想弹性体
s
o
线性硬化弹塑性体
s
o
理想弹塑性体
o
d
dt
理想粘性体
一、岩石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1、σ~ε曲线的基本形状 美国学者米勒将σ~ε曲线分为6种。
σ~ε曲线的基本形状
致密、坚硬、少裂隙 致密、坚硬、多裂隙
少裂隙、 岩性较软
较多裂隙、 岩性较软
d
Ws V
d d g
(g/cm3) (kN /m3)
式中:Ws——岩石试件烘干后的质量(g); V——岩石试件的体积(cm3);
g——重力加速度。
3、饱和密度(ρ )和饱和重度(γw)
饱和密度就是饱水状态下岩石试件的密度。
w
Ww V
(g/cm3)
w wg
(kN /m3)
式中:WW——饱水状态下岩石试件的质量 (g); V——岩石试件的体积(cm3);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

四、岩石变形特性参数的测定
1、弹性模量E的确定 a、线弹性类岩石――σ ~ε 曲线呈线性关系,曲线上任 一点P的弹性模量E:
E
b
σ ~ε 曲线呈非线性关系
d 初始模量 : E 初= d
切线模量(直线段):
0
a 2 a1 E 切= a 2 a1
割线模量:
际受力状态而测定岩石在围压作用下的抗压强度、
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弹性模量、 泊松比及剪切模量分别为:
P ( 2) 3 A
50 3 Ee ( 4 ) 50 i
Ee G 6) ( 2(1 u )
50 3 E0 50 0
2、间接拉伸试验
A 劈裂法(巴西试验法)
圆盘试件:
2P t d t
方形试件:
2P t ah
式中:P—破坏时的荷载,N;
d— 试件直径;cm;
t—试件厚度,cm; a,h—方形试件边长和厚度,cm。
不规则试件(加压方向应满足h/a≤1.5 ):
t
P V 2/3
1 与 主 应 力 差 ( σ 1-
σ 3) 的关 系 曲 线 表 示 。
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
图2-6 三轴应力状态下大理岩的应力-应变曲线
围压对岩石刚度的影响
砂岩:孔隙较多,岩性较软, σ3增大,弹性模量变大。 辉长岩:致密坚硬, σ3增大,弹性模量几乎不变。
围压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图2-6 三轴应力状态下大理岩的应力-应变曲线
岩石力学的弹性变形
E K 3 1 2
弹性模量, E 泊松比, v 体积模量, K 剪切模量, G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解析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解析

一些典型的破坏形态
岩石的变形特性,根据其破坏特征,可以分为弹 性、弹塑性、塑性、粘性等(粘性又可分为粘弹性 和粘塑性)等。
§3-2 岩石的变形特性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能够恢复的性质。
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不能恢复的性质。 脆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物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能力
瓦威尔西克(Wawer Sik,1968)对岩石开始宏观破坏 后的性态做了仔细研究,所得结果如图所示。
类型1:试件仍有一定的强度。要使试件进一步破坏,试验机必须进 一步作功,这种类型为稳定破坏型。应力-应变曲线的破坏后区斜率 为负。这种类型为稳定破坏型;(孔隙率大的沉积岩和部分结晶岩) 类型2:试件受力达到其极限强度以前储存的弹性变形能就足以使试 件完全破坏,不但不需要试验机进一步作功,还要逐步卸载,才能作 出破坏后区应力-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的破坏后区斜率为正。 这种类型为非稳定破坏型;(细粒结晶岩)
小 结:
1.无论岩石在什么状态的应力条件下( 压、拉、剪、弯、扭),其破坏形式基本上只 有两种:拉伸和剪切。 2. 三向等压>三向不等压>双向压>单向 压>剪切(包括扭转)>弯曲>单向拉伸;
3.从试验数量来看,单向压缩试验、 圆盘劈裂试验最多。
岩石的破坏形式
就其破坏本质而言,岩石破坏有以下三种类型: 1、拉破坏 2、剪切破坏 3、塑性流动破坏
1 与 主 应 力 差 ( σ 1-
σ 3) 的关 系 曲 线 表 示 。
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
图2-6 三轴应力状态下大理岩的应力-应变曲线
围压对岩石刚度的影响

《岩石力学》课件(完整版)-第三章岩石动力学基础

《岩石力学》课件(完整版)-第三章岩石动力学基础

能量吸收是指岩石在冲 击或振动载荷作用下吸 收能量的能力,与岩石 的破碎和变形有关。
疲劳是指岩石在循环载 荷作用下发生损伤和破 坏的现象,对地下工程 和边坡工程的稳定性有 重要影响。
03
岩石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弹性力学基础
01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学科。它
理论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可用于求解各种复杂弹性力学问题。
塑性力学基础
塑性力学基本概念
塑性力学是研究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学科。塑性物体在达到屈服 点后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形,其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满足胡克定律。
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包括屈服准则、流动法则、增量理论和边界条件等。这些方程描述了塑性物体内部的应力 、应变和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介质离 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体,并 对每个单元体进行力学分析的 方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介质离 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体,并 对每个单元体进行力学分析的 方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介质离 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体,并 对每个单元体进行力学分析的 方法。
离散元法
离散元法是一种将连续介质离散化为一系列刚性或弹性 单元体的方法。
数据分析
对实验获取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岩石的动力学特性,如阻尼 比、质量放大系数等。
结果解释
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岩石在动态载荷 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和演化过程,为工 程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实验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挑战
岩石动力学实验技术难度大,需要克服实验条件苛刻、测量精度要求高等问题。 同时,岩石材料的非线性、各向异性等特性也给实验结果分析带来困难。

第三章-3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及概述

第三章-3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及概述
2018年12月 10
图5-5
溶液和温度对大理岩变形影响的 应力-应变曲线图
(Griggs,围压为1000MPa)
11
2018年12月
图 5- 6
溶液和温度对石英变形影响的应力-应变曲 线图 (围压为1400MPa)
12
2018年12月
四、
孔隙压力
在地壳岩石中,常有孔隙流体存在。这 种孔隙流体的压力称为孔隙压力或孔隙液压。 存在于岩石中的流体可以促进岩石的重结晶作 用,并影响岩石的变形。如果不透水层阻挡含 水层中的孔隙流体流出,岩石中的孔隙压力就 会加大。孔隙压力的存在抵消了部分围压的影 响。即有效围压 (Pe)为围压 (Pc)与孔隙液压 (Pp) 之差: Pe = Pc- Pe…………………..(5-1) 因此 ; 孔隙压力的存在也降低了岩石的强 度,使得岩石易于发生脆性破坏。
第三章(三)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及 岩石变形的因素
岩石的力学性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主要决定于岩石本身的成分、结构和构 造等,但岩石所处的外界地质环境因素, 包括围压、温度、溶液和应力作用时间 及变形速度等,都对岩石的力学性质以 致岩石变形有着明显的影响。本章主要 阐述外界因素的影响。
2018年12月
(据Paterson,1978)
2018年12月 4
二、 温 度
随着温度增高,可以使常温常压下 脆性的岩石,变得强度降低,弹性减弱, 塑性增大,韧性增强,易于变形。也就 是说,提高温度,加速了岩石由脆性向 韧性的转化。但是,影响的程度随岩性 不同有所差异。
2018年12月
5
矿物同岩石一样,温度升高,弹性极限和 抗压强度明显降低,易于形成塑性变形。图5-4 中的磁黄铁矿和闪锌矿在围压固定,温度从 25℃、100℃、200℃、300℃、400℃到500℃逐 渐升高的情况下,弹性极限等也逐渐降低,并 且温度升的越高,降得越快。 温度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原因在于,随着 温度的升高,晶体质点的热运动增强,质点间 的凝聚力就减弱,质点容易位移;从而降低了岩 石的弹性极限与强度极限,提高了岩石的塑性 和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格里菲斯准则:
当σ1<-3 σ3 σ3=-T0 当σ1>-3 σ3 τn2=4T0(T0+ σn)
第四章
第一节 岩石力学实验
一、实验装置和试样: 三轴压力机,可控温,压力 差应力σ1- σ3 试样:圆柱状
岩石力学性质
二、实验结果: σy:屈服应力 强度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断裂变形 应变硬化 脆性 韧性 e1 e2 e σy’ σy σ
三、粘性和粘度: du 线粘性流体:τ=η dy =η γ
五、时间 1.应变速率
降低应变速率,岩石的屈服极限降低,韧性增大。
2.蠕变和松弛
蠕变和松弛在低于岩石弹性极限下导致岩石发生塑性变形, 相当与降低岩石弹性极限,韧性增大。
六、能干性 反映岩石变形程度的差异,近似可以用 粘度的大小来说明。 注意能干性和韧性差异两个概念。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各种因素
影响因素 围压增大 温度增大 孔隙压力增大 溶液增多 应变速率减小
强度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韧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第三节
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
一、脆性变形机制 微破裂 碎裂作用 二、塑性变形机制 1.晶内滑动:低温变形机制 沿一定滑移面 的滑移方向滑 移,可形成晶 格优选方位和 形态优选方位 碎裂流
晶内滑动的机制是位错滑动:
2.位错蠕变:高温变形机制。T>0.3Tm 多边形化作用:形成亚晶粒
动态重结晶作用:形成细小的新颗粒,即核幔构造
3.扩散蠕变:通过空位运动和原子运动来实现。 体积扩散蠕变——纳巴罗-赫林蠕变 晶界扩散蠕变——柯勃尔蠕变 4.溶解蠕变:流体参与
5.颗粒边界滑动:T>0.5Tm,扩散速率大。
岩石可以发生很大变形,但晶粒本身 无变形,因此无晶格优选和形态优选。
第五节 岩石断裂准则
一、几个概念 断裂准则 二、库仑准则: τ 包络线 剪裂角θ 内摩擦角ϕ
τ0 2θ σ
τmax=(σ1-σ3)/2=τ0
二、库仑-纳维叶准则:
τ= τ0+µσn = τ0+σn*tanϕ
三、莫尔准则:
τn=f(σn)
y
u=u(y)
非线性粘性流体: τ=K γm K:流体的稠度 m:流动指数 岩石既具有弹性,也具有粘性。 0
x
第二节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素
一、岩石的各向异性: 二、围压
增大围压,岩石的强度和韧性增大
三、温度
增大温度,岩石的屈服极限降低,韧性增大。
四、孔隙流体
孔隙流体的存在,可以降低岩石强度,促进岩石塑性变形 孔隙流体压力的存在,促进岩石发生脆性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