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

合集下载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三)注意事项

肌力﹥ 4 级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且 同一强度


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的远端
痉挛性瘫痪患者不宜作徒手肌力检查

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 软组织损伤,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 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症状禁忌
2、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一、等长肌力测试
(1)握力指数=握力/体重×100,正 常大于50 (2)捏力(正常值一般为握力的30% )

评级:
髋关节屈曲 4/5级
髋关节屈曲(3级)
髋关节屈曲(2级)
髋关节屈曲(0~1级)
缝匠肌
髋关节伸展-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长头)

运动范围:0°~ 15°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俯卧位,固定骨盆。令被检者尽力伸展髋 关节检查者在膝关节上施以阻力。(单独检查臀 大肌肌力时应保持膝关节屈曲位)
(一)判定肌力分级
YES YES NO NO NO NO YES 抗部分阻力 抗最大阻力
0级
(二)补充分级法
Lovett分级法 0级 1级 肌力补充分级法 0级 (无) 1级 (轻微) 1 +级 (较强) 2 -级 (ROM>50%) 2 +级 (ROM<50%) 3 -级 (ROM>50%) 3 +级 (ROM<50%) 4-级 (ROM>50%) 4+级 (ROM<50%) 5 -级 (ROM>50%) 5 +级 (ROM100%)
(一)肌力分级
★★★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
级别
0 1


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肌力评定标准

肌力评定标准
肌力测定标准:
⑴0级:肌肉无收缩;
⑵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⑶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
⑷Ⅲ级: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阻力(轻度瘫痪);
⑸Ⅳ级:能对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并对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⑹Ⅴ级:能对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GCS评分表
睁眼反应
分值
语言反应
分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反应
分值
自动睁眼
4
回答切题
5
遵嘱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不切题
4
刺痛能定位
5
刺痛睁眼
2
单音语言
3
对刺痛能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呻吟声
2
痛刺激肢体屈曲
3
不能言语
1
痛刺激肢体伸直
2
不能运动
1

肌力评级的标准与测量方法

肌力评级的标准与测量方法

肌力评级标准与测量方法肌力是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是人体运动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肌力的评级标准是评估肌肉功能的重要指标,其评级标准分为0-5级,其中0级表示肌肉完全瘫痪,5级表示肌肉正常。

1. 肌力评级标准肌力评级标准分为0-5级,其中0级表示肌肉完全瘫痪,5级表示肌肉正常。

在0-5级中,1级表示肌肉轻微收缩,但仍极度虚弱,不能移动身体任何一部分;2级表示肌肉收缩明显,但仍极度虚弱,不能产生动作;3级表示肌肉有一定收缩力,但仍极度虚弱,不能产生自主运动;4级表示肌肉有一定收缩力,但较弱,不能对抗重力,不能站立或行走;5级表示肌肉正常,具有正常肌力。

2. 肌力测量方法肌力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等速测力计测量和临床检查。

等速测力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肌肉力量的仪器,它可以测量肌肉在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和功率。

临床检查是通过医生对肌肉的主动运动进行观察和评估来测定肌肉力量。

等速测力计测量方法: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臂自然下垂,放松。

医生站在患者面前,用一手扶住患者的肩膀,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使其握紧一个测力计。

医生启动测力计后,让患者进行主动运动。

测力计会记录下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力量和功率。

临床检查方法:医生站在患者面前,让患者进行主动运动。

医生观察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力量和功率。

医生根据患者的力量和功率来评定患者的肌力等级。

总之,肌力评级标准是评估肌肉功能的重要指标,而肌力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等速测力计测量和临床检查。

等速测力计测量可以准确测定患者在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和功率,而临床检查可以观察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力量和功率。

在临床实践中,这两种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估肌肉力量的工具。

肌力评定标准

肌力评定标准

肌力评定标准肌力评定是评估一个人肌肉力量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健身教练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从而为其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或治疗方案。

肌力评定标准是评定肌力的参考标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肌力评定方法和标准。

1. 手握力测定。

手握力测定是评定上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测定者应坐姿或站姿,手臂自然下垂,紧握测力仪,然后用最大力量握紧5秒钟,记录下最大握力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手握力应在40-5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手握力应在20-30kg之间。

2. 屈膝力测定。

屈膝力测定是评定下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坐姿或仰卧位,双腿伸直,然后屈膝,直到大腿与小腿成90度角,再用最大力量抬起小腿,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抬腿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屈膝力应在150-20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屈膝力应在100-150kg之间。

3. 推肩力测定。

推肩力测定是评定上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坐姿或站姿,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最大力量向前推肩,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推肩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推肩力应在60-8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推肩力应在40-60kg之间。

4. 蹲起力测定。

蹲起力测定是评定下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站立,然后屈膝蹲下,直到大腿与小腿成90度角,再用最大力量站起,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站起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蹲起力应在200-25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蹲起力应在150-200kg之间。

5. 侧平举力测定。

侧平举力测定是评定上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坐姿或站姿,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最大力量向侧面举起手臂,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侧平举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侧平举力应在20-3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侧平举力应在10-20kg之间。

以上是常见的肌力评定方法和标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进行肌力评定时,需要注意保持姿势正确、动作标准,以及确保测定仪器的准确性。

通过科学的肌力评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肩关节屈肌
主动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副动肌:胸大肌、肱二头肌 活动范围:0~180° 检查体位:坐位(5-2级),仰卧位(10级),上肢自然下垂,肘轻度屈曲,前 臂旋前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在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肩关节伸肌
主动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 副动肌:肱三头肌、小圆肌 活动范围:0~60° 检查体位:坐位(5-2级),俯卧位(10级),上肢内收内旋完成肩关节后伸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肌力评估禁忌证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 性扭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肌力评估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 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 握力计、捏力计

手法肌力检查法

手法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
年龄 18~30 31~40 41~50 51~60 优 56以上 56以上 54以上 50以上 良 53~56 53~56 51~54 47~50 中 44~52 44~52 42~50 38~46 中下 39~43 39~43 37~41 33~37 差 39以下 39以下 37以下 33以下
女子握力评价标准(单位:千克)
<20岁 男 kg 女 kg 42.6-45.2 22.8-23.8 20-30岁 46.2-48.5 22.7-24.6 30-40岁 44.5-49.2 28.0-30.8 40-50岁 47.3-49 21.5-23.4 50-60岁 43.5-45.9 18.2-22.3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14
15
2.肩关节后伸
【主要肌】背阔肌、 【评定分级】
大圆肌
➢ 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旋前。评定人 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其完 成肩关节伸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 展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 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0
21
5.肩关节水平内收
【主要肌】胸大肌。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 90°。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内侧 施加阻力。嘱被测上肢尽力水平内收,能对抗充分阻力完 成肩关节水平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 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 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 2级 患者坐位,上肢外展90°置于水平台面,肘关节轻度 屈曲,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嘱其完成沿台面滑动的水平 外展运动,可达全范围活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肩关节水平外展运动时,触诊三 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 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 2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内旋位,评定 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 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作外旋运动时,缩者为1级,无收
2.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及积极配合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 说明,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3.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标准的姿势 和体位,并固定可能产生代偿动作的部位。

肌力评定方法

肌力评定方法

肌力评定方法
肌力评定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测试,可以帮助确定一个人的肌肉力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肌力评定方法:
1. 重量提升:该测试要求个体从静态位置(如坐在椅子上)开始,然后将臂式起并承载外部负载。

通过改变重量来测试肌力。

2. 匈奴椅测试:该测试需要一个“匈奴椅”,个体需要坐在上面,然后站起来。

测试通过记录个体最多能完成的重复次数来测量肌力。

3. 握力测试:该测试使用一个手力计,个体需要握住该力计并尽力向下拉伸,测试通过计算力计的读数来测量肌力。

4. 深蹲测试:该测试要求个体进行深蹲,测试通过记录个体的最大深度来测量肌肉力量。

以上这些测试方法是评估肌肉力量的基本方法。

测试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才能正确执行测试。

测试结果应该被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中,供以后参考和比较。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眼肌
• 眼轮匝肌:紧闭眼 • 上睑提肌:上眼睑上抬 • 右上直肌、右下斜肌:眼球向右上方转动 • 右上斜肌、右下直肌:眼球向左下方转动 • 内外直肌:眼球在水平内外转动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口肌
• 口轮匝肌:吹口哨时缩唇 • 提口角肌:冷笑 • 笑肌:得意洋洋地笑 • 颧大肌:微笑 • 颊肌:吹口哨时表情 • 降下唇肌:嘲弄 • 亥肌:怀疑、蔑视
结果分析
• 肌力低下是某些疾病或损伤的常见症状和
体征。
• 肌力低下的原因包括:1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
2肌腱损伤;3废用性肌萎缩;4劳损;5由 于关节水肿而导致的肌力下降;6其他
• 判断患者是肌力下降、耐力下降还是两者
兼而有之。
• ……
器械评定
等长肌力检查
• 握力:
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 正常人握力指数>50
• 捏力:正常约为握力的30% • 背力: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正常男性:105-200 女性:100-150
• 四肢肌力等长测试
器械评定
• 等速肌力检查:可提供最大肌力矩、肌肉
2级
1级
拇指
• 拇指掌指关节屈曲:拇短屈肌 • 拇指掌指关节伸展:拇短伸肌 • 拇指指间关节屈曲:拇长屈肌 • 拇指指间关节伸展:拇长伸肌
主要肌肉的MMT评定
• 上肢
• 下肢
• 躯干
• 口面部
髋关节屈曲:髂腰肌
髋关节伸展:臀大肌及腘绳肌
髋关节内收:内收大肌、内收长短 肌等
髋关节外展:臀中肌、臀小肌及阔 筋膜张肌
3、2级
1级
肩胛骨上提(耸肩):斜方肌上部 及肩胛提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力评定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的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

也可认为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为绝对肌力。

肌力评估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以此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

一、肌肉的分类
(一)原动肌又称主动肌,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肌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原动肌。

(二)拮抗肌是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或肌群。

例如伸肘时,肱三头肌使肘关节伸直,而肱二头肌的作用与之相反,为拮抗肌。

(三)协同肌又称合作肌,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肉或肌群。

分为副动肌、中和肌、固定肌三种类型。

二、肌肉收缩类型
(一)等长收缩即静力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增加,但肌纤维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的收缩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固定体位。

(二)等张收缩即动力性收缩,是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纤维长度伸长或缩短,从而引起关节运动的收缩方式。

1.向心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纤维长度缩短的收缩方式,如屈肘时的肱二头肌收缩。

2.离心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远离,肌纤维长度增加的收缩方式。

是对抗关节运动的拮抗肌所产生的收缩,其作用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如依靠前臂重力伸肘时,肱二头肌离心性收缩以控制前臂坠落的速度。

三、肌力评定目的
1. 确定有无肌力减弱及肌力减弱的部位与程度;
2. 辅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
3. 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或畸形;
4. 为康复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依据;客观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

四、结果记录与分析
(一)记录内容与方法
依据肌力分级标准记录肌力等级:0~5级,必要时注明“+”,“-”号;若关节活动受限,应记录范围;有痉挛、挛缩、疼痛或未能按规定体位检查时等应注明。

(二)结果分析
根据Lovett 分级法评定标准或MRC分级法评定标准判断患者的肌力等级,并分析造成肌力障碍的原因。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评定和器械测试两大类,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于1916年由Lovett提出,以后有所改进。

评定时采用Lovett 分级法评定标准(表5-1)或MRC分级法评定标准(表5-2),要求受试者在标准测试体位下,即在减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完成标准动作。

检查时主要的依据因素包括:①检查者施加的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比;②肌肉能否抗重力运动;③关节能否做全范围运动;④关节运动主动肌有无收缩。

表5-1 Lovett 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名称评级标准
0 零无可见或可触知的肌肉收缩
1 微弱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 差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可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 良好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5 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表5-2 Lovett 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评定标准
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 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下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
4- 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 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