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早教课后家庭指导——Nido 课程
家庭蒙台梭利教育

家庭“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教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蒙特梭利说“孩子有绝对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决定玩什么,学什么。
” 与传统教育方法有所不同蒙特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娅·蒙特梭利创立的。
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
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蒙特梭利教学强调双手工作、自我教育,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不只是学习、游戏,而是工作在我们认为,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戏”,而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和需求,且把这种学习活动称为“工作”。
“游戏”是一种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在玩具的使用中,孩子得到了快乐。
相比较之下,游戏着重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进行学习,更带有娱乐性质。
而“工作”则带有建构自己和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孩子通过工作来逐步改善自己、完成自我。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将独立完成他的“工作”,就算期间发生了错误,也不要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改正错误。
环境教育孩子蒙特梭利强调环境与儿童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环境教育孩子。
环境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提供尊重孩子需求的活动环境,提供符合他们自然发展的用具,提供能够让孩子动手创造的活动,并维持环境的气氛和秩序,避免孩子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干扰。
蒙特梭利对环境的要求是:“包括按儿童尺寸做出来的用品,明亮清爽的房间,可以摆放鲜花的矮窗,房间里的小尺寸家具、小书桌、漂亮的窗帘和小橱柜。
这个小橱柜很容易开启,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孩子可以随意取用。
”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给孩子的用具,也就是所说的蒙特梭利教具。
教具与玩具不同,玩具虽然也有教育的意义,但是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孩子玩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教育的作用不明显。
而蒙特梭利教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能够让孩子认识大小、高矮、轻重和次序、顺序等等。
正因为蒙特梭利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因此价格昂贵,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购买,而且也不可能把每样教具都买回家。
蒙氏亲子课教案

蒙氏亲子课教案一、课程介绍蒙氏亲子课是一种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创建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本亲子课程以蒙氏教育原则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游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 1.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提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5.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 游戏和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4.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家里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反馈和评估:定期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课程安排第一节:认识自己•活动一:自我介绍–通过让孩子自我介绍,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增强自信心。
•活动二:关注感受–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学会如何表达和处理情绪。
第二节:观察力培养•活动一:观察力训练–利用图片或实物让孩子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活动二:观察力游戏–执行一些观察力游戏,如“找出不同”等,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第三节:合作与分享•活动一:小组合作–将孩子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共享资源。
•活动二:分享经验–孩子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受,倾听他人的分享,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第四节:问题解决•活动一:情景模拟–制造一些生活情境,让孩子模拟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蒙特梭利八大课程

玛利娅·蒙特梭利八大课程课程月龄课程特色NIDO婴儿之家0-12个月课程按照新生儿的生理及心理特性设计,生理方面需要大量的肢体运动及感官刺激为行走和独立探索世界做准备,同时也要母乳喂养,心理方面需要母亲的照顾和抚慰。
3Q 10-15个月IC幼儿之家12-24个月我们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此阶段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索能力成正比,课程通过丰富的日常操作及感官体验,学会照顾环境,从而达成自我构建。
进入CASA才是孩子真正独立的开始,孩子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最珍贵的专注力、自信心、独立的能力、自我表达能力、选择能力,当然入园过度课程更能够支持儿童进入下一阶段的拥有社会群体生活的幼儿园和小学。
CASA儿童之家24-72个月SDN天籁之家16-72个月健康优美的音乐即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开发右脑的教育手段,蒙特梭利音乐融入了律动、歌谣、故事、乐器、图谱以及戏剧表演等鼓励幼儿通过发声歌唱表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MAC彩虹之家19-72个月课程是让宝宝通过对色彩的识别,动手绘画以及创意作品的制作和展示,激发儿童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快乐、创新是艺术课程的宗旨。
外教英语36-72个月由在中国执教超过五年的著名外教全程亲自教授。
采用欧美现行最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互动式教学,以歌曲、游戏、对话、表演等为主,遵循“听说领先,认读跟上”学习原则,在外籍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的引领下, 让孩子们沉浸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纯英文氛围中体验英语, 从而使孩子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粘土创艺36-72个月通过粘土DIY来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引导小朋友学习色彩调配的知识,培养孩子对于美的感知觉,在制作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给予孩子美的感受。
还能促进手部小肌肉的发育,通过不断的造型变化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传统幼儿教育一般早期教育蒙特梭利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依据一般儿童的普遍发展情况制定的教学纲要,共性化教育以儿童身心发展的五大能区为准,拟定教学计划(教案),共性化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依据自我的个别发展引发学习动机,个性化教育以教师讲课的方式填鸭教学,团体教学教师带动式学习,小团体教学儿童借助对教具的操作来自我学习,教师是观察者、协助者、指导者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教案)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以普遍儿童的接受情况为依据儿童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和工作内容由教师控制课堂,维持秩序有教师控制课堂,维持秩序从环境中取得纪律和规定抽象概念的直接引入抽象概念的直接导入具体的操作入手,由具象到抽象以教师或家长的主观评定(奖惩)来体现以教师或家长的主观评定(鼓励)来体现以教具操作的错误控制来完成自我教育整体化地看待儿童认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寻找普遍性认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尊重个性为幼小衔接做准备为入托做准备重视儿童智慧和品格的养成。
蒙台梭利早教教案

蒙台梭利早教教案教案标题:蒙台梭利早教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蒙台梭利早教的核心理念和学习方法。
2. 掌握蒙台梭利早教的教具和材料的使用技巧。
3. 提供蒙台梭利早教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材准备:1. 蒙台梭利早教教具和材料(例如: 锁扣板、装配积木、触感黏土等)。
2. 活动区域的布置和准备,确保环境安全和整洁。
教学流程:引入活动:1. 向儿童简要介绍蒙台梭利早教的概念和目的,强调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来促进早期儿童的综合发展。
主要活动:1. 感官敏锐训练:通过触、听、看等感官刺激,启发儿童认知和感知能力。
使用触感黏土,让儿童感受到其不同的质地和形状,并鼓励他们自由塑造。
2. 看图训练:向儿童展示一张包含多种不同物体的图片,帮助他们辨认各种常见物品,并逐渐提高对物体特征的注意力。
3. 动手操作:利用装配积木,教授儿童如何正确组装图案并进行排序,以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和手眼协调能力。
4. 模仿游戏:为儿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工具(如扣子、纽扣、拉链等),让他们模仿成人的动作,在模仿中培养他们的独立和自理能力。
结课活动:1. 整理和收拾活动区域,并与儿童一起回顾活动中所学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学评估:1. 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以及对教具和材料的使用情况。
2. 回顾儿童在模仿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扩展活动:1. 鼓励家长配合教室学习,为孩子提供更多与蒙台梭利早教方法相符的学习机会。
2. 建议家长关注蒙台梭利早教书籍和资源,深入了解并应用相关的教育理念和技巧。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环境安全性和儿童的自由活动空间。
2. 鼓励儿童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尊重每个儿童的学习节奏。
3.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情况。
4.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支持和鼓励,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蒙氏早教全套课程,蒙氏早教全套课程教案

蒙氏早教全套课程,蒙氏早教全套课程教案这是蒙氏早教全套课程,蒙氏早教全套课程教案,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育观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
不教的原则。
六岁以前的幼儿是逐渐建构认知、辨别能力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不适合说教的教育。
蒙特梭利课程是华夏爱婴的专家团队根据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结合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编写的。
主要课程内容有对孩子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以及感官、数学语言,科学文化等领域能力的加强。
日常生活教育:训练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性。
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杰作、可精练孩子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使孩子五官更敏锐、进而更聪明有智慧。
蒙特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
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4)蒙台梭利课程内容扩展阅读: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以儿童为中心。
(1)日常生活练习:旨在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和精神,学习实际生活的技能,并促进儿童注意力、理解力、协调力、意志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蒙氏数理课有哪些课程大班蒙氏数学课程内容如下: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
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培晋教育的蒙氏数理课程有数学实践、纠错能力、习惯养成、幼小衔接四项内容。
有包括心理感官动作(0-3)、语言(0-6)、感官(3-6)、数学(3-6)、蒙小数学及几何(5-14)等超过100个学时的蒙氏系统化课程。
有包括心理感官动作(0-3)、语言(0-6)、感官(3-6)、数学(3-6)、蒙小数学及几何(5-14)等超过100个学时的蒙氏系统化课程。
蒙特梭利教育早教课后家庭指导——Nido课程

蒙特梭利教育早教课后家庭指导——Nido课程蒙特梭利教育早教课后家庭指导——Nido 课程Nido1本周课程主题:漫步大自然 1课程内容:1、听力训练:让宝宝听蜜蜂的声音2、触摸时间:家长的双手变成蜗牛和蚱蜢,给宝宝的双臂、肚子、双腿、背部做按摩3、探索时间:家长用纱巾上下摇动,制作大风、小风,让宝宝感受风是从哪里来的课程目标:1、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激发宝宝发音的欲望2、让宝宝感受节奏的变化,使宝宝触觉神经更加成熟,避免触觉迟钝和过度敏感3、让宝宝了解因果关系,明白风的来源,同时感受大风、小风,丰富生活经验亲子互动:1、所需材料:扇子2、游戏玩法:家长用扇子在距离宝宝一米处轻轻挥舞,让宝宝感受小风,之后可增强力度,再让宝宝感受大风,最后拉近扇子与宝宝的距离3、活动益处:此项活动让宝宝懂得因果关系,知道风与物品的关系,同时感受风的存在(无形的)4、注意事项:在与宝宝互动中,如果宝宝想要抓取扇子,家长可先让宝宝进行尝试,或握宝宝手挥舞扇子,让宝宝感受风的大小。
Nido2本周课程主题:捉迷藏 3课程内容:1、按摩时间:家长握住宝宝双腿,并让宝宝双腿左右滚动,最终完成翻身并向前爬行2、乐器探索:跟随音乐的节奏,家长和宝宝一起拍打大鼓,让宝宝感受稳定的节奏3、藏找游戏:家长将乐器藏起来,让宝宝通过观察去寻找课程目标:1、增强宝宝腿部的肌肉力量,使宝宝的爬行更加快速2、拍打大鼓能使宝宝的小手伸展,增强宝宝指关节的控制能力3、增强宝宝的观察能力,同时促进思维的成熟,能准确判断乐器在哪亲子互动:1、所需音乐:《Roly Bouncy,1、2、3》2、游戏玩法:在家中,让宝宝坐在软垫上,家长和宝宝手拉手,当听到音乐中出现“One、Two、Three”或“Three、Two、One”时,让宝宝手臂交替向内弯曲;家长躺在床上,让宝宝趴在宝宝身上,左右翻动,当听到音乐中出现“One、Two、Three”或“Three、Two、One”时,让宝宝躺在床上。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实用方案 3-4岁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实用方案 3-4岁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自主学习、发展和成长。
下面是针对3-4岁孩子的蒙特梭利家庭教育实用方案。
1. 建立安全的学习环境——在家中给孩子一个安全、有序、整洁、温暖和充满自然氛围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和实践,避免干扰和过度的指导。
2. 自主活动——提供各种有趣、挑战性的材料和活动,让孩子自主选择和进行。
例如益智玩具、拼图、穿线、绘画等等。
并且鼓励孩子做家务、自理生活等,扮演独立自主的角色。
3. 把握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乐趣,响应孩子的需求和兴趣,逐渐引导孩子进入学习和探索。
4. 视觉学习——提供各种观察和认知材料,例如色彩图示、植物图鉴、动物模型等等。
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感知世界,拓展视野,掌握知识。
5. 语言学习——鼓励孩子多口语交流,以家庭为学习中心,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及表达,建立语文基础。
6. 认知判断——让孩子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模拟等方式,提高其感知、观察、分辨、分类、排序、推理和评估能力。
7. 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
例如散步、体操、游泳等活动,以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总之,蒙特梭利家庭教育是一个灵活、实用、符合孩子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教育方法。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快乐的成长。
蒙台梭利培训内容

蒙氏培训一、准备蒙氏老师一般在课前都需要一个准备,包括自己能力的准备、情绪的准备、教具教材的检查准备等。
二、区域划分在蒙氏教室里,一般都分为5个区域:●日常生活区:筛、拿、放等动作的发展●感官区●数学区●语言区●科学区在蒙氏的这5个区域中,都是有递进关系的,一般在完成日常生活区的操作后再进入感官区,这样依次类推三、教具摆放原则一般蒙氏的教具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由易到难的原则摆放。
蒙氏线是作为静息活动而进行,只要是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尽快进入课堂的活动都可以作为静息活动。
四、蒙氏材料的特性每种材料都是木质材料,并且以十为一个阶段,颜色也是由单一到多种。
五、蒙台梭利教师的特质●谦卑的态度●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是环境的创设与维护者●是观察者、引导者、不是主导者●是家长的沟通者●活泼的与儿童在一起,但不能把自己作为教室的中心●善良并充满爱心●剥削并充满智慧●动作优雅迷人、外表整洁、品质高贵●聆听儿童的心声、是儿童的沟通者六、蒙台梭利老师的角色●预备并且维护环境●协助孩子与环境和教具产生互动●一位好的倾听者●与家长沟通、与助理一起工作●记录并且规划新的示范工作●保护小孩的共组循环●对于可接受行为限定期待●生活中的小事情DIY、修理并且维护教具●在较大社群里提倡蒙台梭利●准备成为一个创新的人七、教具示例(一)粉红塔教师请孩子自己双手取工作毯,并铺在地面,教师坐于孩子的右侧,以便给孩子指导,辅助孩子的操作。
1、告知孩子今天的操作名称等:“今天我们来玩粉红塔的工作吧!你也一起来吧!”2、拿的方式:一手二指捏,放于另一手心,交与孩子,让其摆放到到工作毯上。
教师一般拿2—3个后就请孩子自己拿:“你也来试试吧!”一般在取放操作工具时,都是从小的拿,从大的开始放。
3、“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教师要有思考和观察的动作,然后选取教具操作,这个时候孩子是在观察老师的做法。
教师一般操作2—3个后就请孩子自己拿:“你也来试试吧!”基础操作:●平放:从最大的开始,相当于排序●垒高1:从最大的开始,让幼儿按从大到小的关系排列●垒高2:从最大的开始,让幼儿在垒的过程中找到两条基准线,可以有一个摸的动作,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不一样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梭利教育早教课后家庭指导——Nido 课程
Nido1
本周课程主题:漫步大自然 1
课程内容:
1、听力训练:让宝宝听蜜蜂的声音
2、触摸时间:家长的双手变成蜗牛和蚱蜢,给宝宝的双臂、肚子、双腿、背部做按摩
3、探索时间:家长用纱巾上下摇动,制作大风、小风,让宝宝感受风是从哪里来的
课程目标:
1、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激发宝宝发音的欲望
2、让宝宝感受节奏的变化,使宝宝触觉神经更加成熟,避免触觉迟钝和过度敏感
3、让宝宝了解因果关系,明白风的来源,同时感受大风、小风,丰富生活经验
亲子互动:
1、所需材料:扇子
2、游戏玩法:家长用扇子在距离宝宝一米处轻轻挥舞,让宝宝感受小风,之后可增强力度,再让宝宝感受大风,最后拉近扇子与宝宝的距离
3、活动益处:此项活动让宝宝懂得因果关系,知道风与物品的关系,同时感受风的存在(无形的)
4、注意事项:在与宝宝互动中,如果宝宝想要抓取扇子,家长可先让宝宝进行尝试,或握宝宝手挥舞扇子,让宝宝感受风的大小。
Nido2
本周课程主题:捉迷藏 3
课程内容:
1、按摩时间:家长握住宝宝双腿,并让宝宝双腿左右滚动,最终完成翻身并向前爬行
2、乐器探索:跟随音乐的节奏,家长和宝宝一起拍打大鼓,让宝宝感受稳定的节奏
3、藏找游戏:家长将乐器藏起来,让宝宝通过观察去寻找
课程目标:
1、增强宝宝腿部的肌肉力量,使宝宝的爬行更加快速
2、拍打大鼓能使宝宝的小手伸展,增强宝宝指关节的控制能力
3、增强宝宝的观察能力,同时促进思维的成熟,能准确判断乐器在哪
亲子互动:
1、所需音乐:《Roly Bouncy,1、
2、3》
2、游戏玩法:在家中,让宝宝坐在软垫上,家长和宝宝手拉手,当听到音乐中出现“One、Two、Three”或“Three、Two、One”时,让宝宝手臂交替向内弯曲;家长躺在床上,让宝宝趴在宝宝身上,左右翻动,当听到音乐中出现“One、Two、Three”或“Three、Two、One”时,让宝宝躺在床上。
3、活动益处:手臂交替的动作,让宝宝在爬行中双臂能熟练的交替向前;翻动并躺下的过程,能使宝宝增强自我的保护意识。
Nido 1
本周课程主题:漫步大自然2
课程内容:
1、拉伸运动:家长将纱巾握在手里,让宝宝单臂将纱巾拉取出来
2、按摩时间:家长用纱巾穿过宝宝小手、小脚的指缝
3、圆圈舞蹈:家长抱着宝宝一起跳向前、后退的舞步
课程目标:
1、拉的动作能加强宝宝手臂的力量,同时使宝宝手指肌肉更加成熟
2、促进宝宝小手五指的分化能力,为食指的分化做前期准备工作
3、让宝宝感受空间方向的变化,增强宝宝对方位的判断能力
亲子互动:
1、所需材料:毛线绳、围巾
2、游戏玩法:家长将毛线绳、围巾藏在自己手中,将一端露出来,让宝宝小手抓住露出的毛线绳、围巾,小手使劲将其拉出去。
3、活动益处:“抓”的动作能促使宝宝手指关节更加灵活,“拉”的动作能加强宝宝肘关节、肩关节的灵活性,并加强宝宝双臂的力量。
Nido 2
本周课程主题:捉迷藏4
课程内容:
1、镜子藏找:家长拿着镜子,并将镜子中宝宝的肢体部位藏起来
2、圆圈舞蹈:家长抱着宝宝在教室里跳舞,让宝宝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
3、音乐游戏:家长和宝宝变换不同的动作,当听到钟声时,停止任何动作
课程目标:
1、发展宝宝的自我意识,从镜子中加强宝宝对自己的了解度
2、在宝宝进入艺术敏感期时,让宝宝感受欢快的节奏,增强宝宝的音乐节奏感
3、让宝宝将声音与动作相结合,增强对自己肢体的控制力
亲子互动:
1、所需音乐:《i Que Linda Manital》
2、游戏玩法:家长抱着宝宝坐着,向前或后退移动;家长抱着宝宝一起躺在地垫上,进行360度旋转,让宝宝在移动中观察天花板或悬吊的玩具;家长做爬行姿势,让宝宝趴在自己背上并进行爬行。
3、活动益处:通过'坐'、'躺'、'趴'的姿势变换,让宝宝感受不同的视野,判断远近距离中物品移动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