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启示1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教《细菌的启示》的一点体会

主观 能 动 性 ,使 学 生通 过 动 手操 作验 证 三 个 分 数相 等 , 体 现 “ 学教 学是 数学 活动 的教学 ” 数 ,以学生 为主 体 .以 学生 的数学 活动 为载体 ,发展 学生 的各种 能力 。 4练 习的层 次 性 比较强 , 由易 到难 ,使学 生 在 掌握 .
教 学 的 基 本 要 求 ,更 是 教 师 的 一 种 责 任 。 笔 者 认 为 , 《 细菌 的启 示 》这篇 文章 之所 以能人 选北 师大 版初 中八 年
级语 文第 二 单元 的 教材 ,应 该 就是 为 了实 现新 课 标 指 出
面临两 个选 择 :一是可 以进一 步 “ 化 ” 进 ,使其结 构变 得 更复 杂 。二 是也 可 以 “ 退化 ” ,使 其结 构变 得更 简单 。 因
此 ,细 菌 虽 然 是 “ 物 界 的元 老 ” 生 ,有 3 5亿 年 的历 史 , 但 细 菌 就 是 在 生 物 的不 断 “ 化 ” 中 “ 守 ” 自己 的 进 坚 “ 化” 退 ,或 者保持 自己的 “ 原状 ” ,才 使细 菌在漫 长 的生 命过 程 中能 够 “ 应” 各种 复 杂的 外部 环 境 的变 化 ,才 适 能够 很好 的生存 下来并 具有 强大 的生命 力 。 《 细菌 的启 示 》 的作 者 之 所 以能 够 对 细菌 有 这 样 全
科 学 内涵 ,在培 养 学生 语文 素养 的 同时也 要 适 时 的培 养 学 生 的人 文素 养和科 学精神 。这 不 仅是 语 文教 学的基 本要 求 。更 是教 师的 一种责 任 。
关键 词 :语 文教 学 ;文道 统一 ;科 学精神 ;人 文素 养
中图分 类号 :G6 33 文献 标识 码 :A 3. 文 章编 号 :17 — 5 8 2 1 )7 0 3 ~ 2 6 1 0 6 (0 12 — 1 3 0
极端环境微生物对生命起源的启示

极端环境微生物对生命起源的启示极端环境是指极低温度、极高温度、高压、高辐射量等不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常见于地球上的深海、极地、沸泉等地区。
虽然这些环境对于大多数生命而言是致命的,但却有一些微生物能够在此生存繁衍,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极端环境微生物。
对于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研究而言,这些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生命起源于亿万年前的原始地球,但具体的过程和机制至今仍然未知。
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在进行着探究和研究。
而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新的探寻生命起源的途径。
首先,极端环境微生物表现出的极度适应能力是很值得关注的。
这些微生物能够在极高温度、强烈辐射、酸碱度极高或极低等急剧变异的环境下生存,他们不仅能够适应这些环境,更能够在这些环境中进行代谢活动和自我繁殖。
这种强大的适应与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适应基因对于我们探究生命起源和进化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随着对极端环境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与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的重要发现。
比如,有学者在极地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这种细菌之所以能够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它们采用了一种与马蹄蟹类似的蛋白质结构,这为其光合能力的演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另外,有学者还在极端环境中发现了一种具有代谢多种矿物质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硫矿、铁矿等进行代谢,并从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种代谢策略为探究生命起源和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在生命起源研究中,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RNA世界假说”,即生命起源之初,RNA曾经是生命的唯一供体和信息的载体。
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极端环境微生物中,存在可以代替RNA在某些情况下进行信息传递和代谢活动的一种物质——PNA。
这种物质不仅具有RNA的许多优点,并且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存在,为生命起源演化提供了探究的新方向。
总之,极端环境微生物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意义重大,它们为我们探究生命起源的途径和演化机制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向。
细菌世界历险记读后感600字

细菌世界历险记读后感600字
大家都来猜一猜,“细菌开会”打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无微不至”!现在,只要有人询问我有关菌儿的话题,我便会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关于菌儿的知识,我也了解了很多。
这都是因为高士其爷爷的
《细菌世界历险记》这本书。
一开始,老师推荐我们这本科普读物时,我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老师在课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段书中的内容:“……小得使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
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得重……”我突然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决定之后一定要仔细阅读这本书。
于是,这本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成的科普童话,带着我游历奇幻又风趣的细菌天地,我跟着细菌不断冒险,真是不亦乐乎!通过阅读,我在脑海中把那些零散的知识拼凑成一个庞大而奇妙的细菌世界。
菌儿很小,小到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可是,它们却遍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水里、土壤里、空气中、动植物的身上………就算是没有气气的地方,也有着厌菌的存在。
有益菌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平日里我们喝的酸奶里就加入了大量的双歧杆菌,这种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酵母菌被人们用来发酵各种食物,如面包、包子、酱油、奶酪等。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有益菌对人体可能也会产生不利的面,有害菌对人体也可能存在有益的地方。
科学家们不仅能让细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还能用细菌来治病。
感谢高士其爷爷,用传神、有趣的文字为我们叙述并展示了那个奇妙的新世界。
2019-初中说明文分总结构的课文-word范文模板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说明文分总结构的课文篇一:说明文常识《细菌的启示》备课人:李玲使用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复习旧知说明文的知识。
2、了解细菌的有关知识和有害细菌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治。
3、把握本文的主题。
说明文常识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3、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5、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6、说明语言:准确、简明7、说明文的分类: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8、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一、自主学习1、读课文说说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特征一:“生物界元老”列数字,作比较。
特征二:“无所不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特征三:“发挥重要作用”举例子。
特征四:“不可毁灭性”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特征五:“寄生”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2、课文讲了哪两部分内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第一部分:认识细菌;第二部分: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进步与细菌的简单化、退化;二是人类所谓的没有美感、不舒服、没有尊严、恶心的寄生却是生物世界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举例说明,作者列数字时有何特点?(请举出具体语句说明)其一,数字间形成比较关系;其二,举出极端或典型数字;其三,数字与日常生活联系,给人事实确凿、深刻形象的印象。
2、本文是一篇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请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品析。
认识细菌的观后感

认识细菌的观后感
摘要:
1.观后感概述
2.细菌认知的拓展
3.个人感悟和反思
4.倡导科学生活态度
正文: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关于细菌的纪录片,深入揭示了这些微小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对我们的影响。
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数据,让我对细菌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纪录片中,我了解到细菌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食物、水源,甚至我们的身体内也有细菌的踪迹。
细菌的种类繁多,有有益菌、有害菌等。
有益菌如乳酸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维护肠道健康;而有害菌如大肠杆菌,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疾病。
细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如帮助我们消化、增强免疫力等;也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如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了解细菌、防范细菌侵害至关重要。
为了降低细菌对我们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鲜、过期食品,食物要煮熟;
-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洗澡,避免接触病菌;
- 消毒清洁:定期对家居、餐具等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当锻炼。
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了解了细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细菌的启示》阅读练习及答案

《细菌的启示》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细菌的启示》习题一、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条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罗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画?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个答案中,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答案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贝尔纳的答案为什么被评为最佳答案?二、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①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②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
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
③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
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
④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
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
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__,修改__________。
B.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填序号)__,修改__________。
C.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__,修改__________。
三、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4题。
第二,细菌无所不在。
它们能承受从摄氏零下30度的低温到150度的高温,它们生存于大气、水和土壤中,甚至6英里以下的玄武岩中也有它们的踪迹。
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且数量和质量非常可观。
举几个例子,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构成的。
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
1、语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介绍细菌的?3、语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把语段划线句中的“由此推论”去掉可以吗?为什么?四、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5-9题。
蚂蚁的文明徐永康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体数远远超过所有其它陆生动物。
关于细菌的绘本故事细菌故事幼儿园教学小故事分享

关于细菌的绘本故事细菌故事幼儿园教学小故事分享一、绘本故事:《细菌大作战》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蛋糕。
有一天,小明在吃蛋糕的时候,一颗巧克力蛋糕掉在了地上。
他捡起来继续吃,觉得味道还是一样美味。
晚上,小明睡觉了。
在他肚子里,成千上万的细菌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把蛋糕残渣当作美食,大口大口地吃着。
其中,有一些“好细菌”帮助小明消化食物,但还有很多“坏细菌”趁机捣乱。
这些坏细菌繁殖得很快,它们在肚子里建起了自己的“王国”。
它们破坏了小明的肠道,让小明感到肚子疼。
小明醒来,妈妈告诉他,这是因为吃了掉在地上的蛋糕,肚子里有了坏细菌。
二、教学小故事:《细菌的启示》2.有一天,小明的妈妈带他去公园玩。
小明玩得兴起,用手抹了一下嘴巴,然后又去摸滑梯。
这时,一位阿姨告诉他:“小明,你不能这样做,因为你的手上有很多细菌,会把细菌传给别人。
”3.小明恍然大悟,他明白了细菌的传播途径。
从那天起,他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还告诉身边的小朋友也要注意卫生。
三、绘本故事延伸活动1.让小朋友们画出他们心中的细菌,可以是好细菌,也可以是坏细菌。
通过绘画,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细菌的形态。
2.开展“细菌知识竞赛”,让小朋友们回答关于细菌的问题,如:细菌是什么?细菌有哪些好处?细菌有哪些坏处?如何预防细菌传播?3.组织小朋友们进行“细菌实验”,如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让他们亲身体验细菌的存在。
细菌,这个既小又无处不在的生命形式,对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既是抽象的概念,又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
绘本故事《细菌大作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小朋友们了解了细菌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
记得有一次,小明在听完故事后,好奇地问:“老师,细菌会飞吗?”我微笑着告诉他:“细菌虽然没有翅膀,但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或者我们的手传播,所以我们要勤洗手,保持卫生。
”孩子们听后都点了点头,仿佛明白了细菌传播的奥秘。
在教学小故事《细菌的启示》中,我加入了更多互动环节。
11细菌的启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总第11课时
第二单元当代视线
3 细菌的启示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3.积累词语,掌握“豁免”“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砥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听写下列词语:
名副其实得天独厚一招鲜吃遍天一以贯之不卑不亢
不温不火束手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砥砺。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明确:这篇演讲稿作者主要从“认识细菌”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两方面告诉我们细菌并不可怕。
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住细菌的性质和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四)学习“认识细菌”。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1、生物界元老
2、无所不在
3、发挥重要作用
4、不可毁灭性
5、寄生
学生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五)学习“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1.朗读。
2.归纳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大意。
(“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
“在“非典”期间……谢谢大家“可归纳为,作者演讲的目的。
)
3.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细菌,认识了细菌,并牢记——细菌并不可怕。
(六)布置作业: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理解。
教学反思
张林一中甘朝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性反馈
完成《助学》 完成《助学》
p21 2、5 2、
6、 p22 6、7、8、9
问题导学
• 默读课文,思考: 《助学》感知探究1、2题
说 明 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 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 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 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 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 或阐明事理, 知识。 知识。
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对象 特征: 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 方法: 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 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 图表、摹状貌等 顺序: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 语言:准确、简明
要求:找出例句,指明说明方法, 要求:找出例句,指明说明方法, 分析其作用。 分析其作用。
自主探究
读完本文, 读完本文,你觉得 哪些地方改变了你对细 菌的固有认识? 菌的固有认识?或者哪 些地方使你有所感悟? 些地方使你有所感悟?感知探究” 感知探究 “学习测评”1、2、3、 学习测评” 学习测评 4
自主探究 朗读课文第8 朗读课文第8段,结合 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说说这篇说明文 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 介绍的明白易懂的? 介绍的明白易懂的?
合作探究
朗读10、11段,体会 朗读10、11段 10 本篇演讲词是如何抓住听 众心理的?请举例说明。 众心理的?请举例说明。
点拨:结合课后“习题一” 点拨:结合课后“习题一” 的相关提示。 的相关提示。
郑也夫
复习检测
• 默写字词。《助学》预习积累1,学习 测评1、2. • 识记课下小注。 • 一招鲜吃遍天 豁免 • 一以贯之 不卑不亢 • 不瘟不火 束手待毙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砥砺
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是如何将抽象、 1、学习作者是如何将抽象、 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 易懂的感性表述。 易懂的感性表述。 2、品析本篇演讲词的语言 特色。 特色。
说明文的分类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 说明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 实性说明文 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 总分式: 递进式: 递进式:
问题导学
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 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 者恰当的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者恰当的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找到作者运用的说 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郑也夫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文中的 识记、 生词。 生词。 熟悉课文内容, 2、熟悉课文内容,了 解细菌的有关知识。 解细菌的有关知识。
识记字词
名副其实 砥砺 打喷嚏 奶酪 繁衍 笨拙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束手待毙 不瘟不火 一以贯之 不可思议 得天独厚 不卑不亢
识记重点小注
• 一招鲜吃遍天 豁免 • 一以贯之 不卑不亢 • 不瘟不火 束手待毙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