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口诀
达摩易筋经内经十二式

达摩易筋经内经十二式2011-12-02 11:58:11 来源:评论:0点击:73预备式1、练功前的准备:本功法在室内室外均可练习,尤以选择有树木花草、平坦幽静的地方为好。
衣着要宽松舒适。
鞋以平底为宜,不要穿高跟鞋。
要摘掉眼镜、手表、项链,排除七情干扰,专心一致,始可练功2、姿势:身体端正直立,不偏不斜。
脊柱竖直,不弓背弯腰。
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轻贴大腿两侧。
两腿自然直立,不屈膝弓腿。
两脚平行分立,与肩同宽。
脚跟与脚尖成直线,全身放松。
尔后意守丹田。
3、收听返视:周身放松,松而不懈,解除思想与肌体的紧张状态,排除杂念,心神安宁,运气自然,定息凝神,两眼平视,似看非看。
然后,由远而近,将目光收回眼底三次。
并将听觉收回耳内,意念百会穴和涌泉穴。
意念百会尤如上接青天。
意念涌泉入地三尺。
达到天、地、人三者合一。
4、呼吸:呼吸绵绵,任其自然,深长细勾,气定神敛。
第一式:韦随献杵l、口诀:立身期正直,两目前平视,臂直向胸屈,调气膻中聚,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2、动作:接预备式,两臂由正前方慢慢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
掌心相对,缓缓向胸前收拢。
距胸约一拳停止,两掌相合,指尖朝上,与膻中穴相对合十当胸。
3、呼吸:双臂上抬,掌心相对时吸气,4、意念及其他:双臂上抬时,意念天地之气、四肢之气随两臂到掌心。
两掌相合时,意念气由大到期小由远而近到两掌,如磁铁相吸合在一起,然后气沉优陀那。
这一式与第二、第三式有密切关系。
这三式是易筋经内经动功的基础。
第一式合十当胸意守膻中,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可以调节肺气,使气上下左右位置适中,经络气脉运行合理。
按照中医理论,肺主一身之气,是控制周身气运的总枢纽。
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运通畅,升降开合,呼吸均匀调合,从而达到心平、气定。
气机能定,则心意澄清神意内敛。
气的运行路线是我多年体会和我的外祖父按武术练功法总结出来的,供学员参考。
这一式把四肢的气收入气海(膻中),再下行丹田,意念把四肢内气都聚人丹田。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朱修林1994.12二十年前拳友倪霆奎借给我一本木刻版本《易筋经八段锦合刻》一书,是苏州振行新书社藏版。
此书图文并茂、阐述清楚,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真是爱不释手,于是将全书描录下,然后归还。
近几年来,又见好友周晓东拳师授传《达摩易筋经》第六势,即“出爪亮翅式”,锻炼者都说效果很好,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我受他的启发以后,发现我们峨嵋气功大师周潜川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中也有载有“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的阐述。
今将周大师的有关内容与咸丰八年木刻版古本《易筋经十二图》加以合编补充,可以丰富《达摩易筋经》也有益于练此功的爱好者。
但是以上两书,都有各自的门派特点。
要编成观点一致的内容,似有困难,因此,我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叙述,以供探讨。
(一)保持原貌,在文句上一字不改,如遇疑难之处,用本人的按语,谈我的见解。
(二)名日:《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实是少林峨嵋两派秘诀大成:同时亦弥补《峨嵋十二庄》的不足之处,最可贵的是周先生能将古文易筋经的拳经释密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精义不变,完全符合古代养生家的哲理,又符合中医学说。
(三)其中韦驮献杵第一势等所站的脚型,与少林派立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外八字型”,后者是“方型”,站立的脚型不同,而内经气脉的走向,也就不同了。
“外八字型”走的是三阴气脉。
“方型”走的是三阳经,这是佛、道两家练功的根本区别,须得爱好者细细琢磨和探讨。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祖达摩创造。
据传,达摩自印度东来,住锡少林寺,传授佛门的禅修“大乘法”,为”禅宗”东来我国的第一代祖师(照印度推算他是二十八祖)。
他看到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这一套练功的功法。
他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后来的禅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阐发,对于练静功只注重“参话头”一种方法了。
我曾普遍地叩问过很有名的几位宗门大德,都不出这个范围,而且他们都不会动功,会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则与静功分道扬镳,竞至不能配合运用了。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清晰打印版

第六式:击爪亮翅式 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 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 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 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 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 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 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如此 反复七次;意在天门
图6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式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 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 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 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 背于体后,尽力上抬。式定后约静立半 分钟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左臂伸直,左掌 从体后向体侧上抬,同时右臂伸直,右 掌顺式从头后经体侧下落,成左式,式 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Hale Waihona Puke 第十二式:掉尾式 接上式;顺呼吸,挺膝,十趾尖着地, 两手下落,微屈,两掌相附,手心拒地; 同时瞪目视鼻准,昂头,塌腰垂脊,凝 神益志,意存丹田。式定后脚跟落地, 再掀起,三次后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脚 跟顿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后起立, 成立正姿式
图12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图1
图2
图3
图4-1
图4-2
图6
图10-1
图10-2 图9-1 图9-2 图12
简介 “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 即人的精神,形体和 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 寿的目的。 尤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更是有利于纠正体形, 恢复关节受限有着巨大的 帮助作用。
第九式:青龙探爪式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两目平视,左 足回收于右足内侧,成立正姿式;鼻呼, 左掌自胸前变拳,顺式回收于腰际,右 掌自胸前变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 向体左伸探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鼻吸,俯身,腰 前屈,右爪从左至右经膝前围回;鼻呼, 直身,变握拳停于腰际,同时左拳变爪, 从腰际向体右伸探。右、式姿式反复作 三遍
█易筋经十二式各家口诀录

█易筋经十二式各家口诀录易筋经十二式各家口诀录口诀为为承载练功方法的要点和要求,言简意赅,特将诸家口诀录之于下:第一式:韦驮献杵第一式来章氏注: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
通行本注: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第二式:韦驮献杵第二式(横担降魔杵)来章氏第一、二式合为一式通行本注: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第三式:韦驮献杵第三式(掌托天门)通行本注: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骽肋浑如植,紧咬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第四式:摘星换斗来章氏注:单手高举,掌需下覆,目注两掌,吸气不呼,鼻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
通行本注:单手擎天掌覆顶,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注:侔意思为齐第五式:出爪亮翅(依:来章氏。
第五式为出爪亮翅。
)来章氏注: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脚立膀,鼻息调匀,目观天门。
牙咬,舌抵上腭,十指用力,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
通行本注: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峨眉周潜川传口诀为:挺身兼怒目,推窗望月来,排山还海汐,随息七徘徊。
第六式:倒拽九牛尾来章氏注: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膀用力。
通行本注(此式通行本为第五式):两骽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峨眉周潜川传口诀为:两腿前弓后箭,小腹运气空松,用意存于两膀,擒拿内视双瞳。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来章氏注:单膀用力,夹抱头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匀,两膝立直,左右同之。
通行本注: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立气静峨眉周潜川传口诀为:侧首屈肱,抱头拔耳,右腋开阳,左阴闭死,右撼昆仑,左贴胛膂,左右轮回,直身攀举。
第八式:三盘落地来章氏注:目注牙呲,舌抵上腭,眼瞪口裂;两腿分跪,两手用力抓地,反掌托起,如托千觔(本衙藏版作:紫金),两腿收直。
通行本注: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弩双掌翻齐起,千筋重有如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峨眉周潜川传口诀为:腭抵尖舌,张眸又咬牙,开裆骑马式,双手按兼拿,两掌翻阳起,千斤仿佛加,口呼鼻吸气,蹲足莫稍斜。
达摩少林易筋经图解

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易筋经》全名《达摩易筋经》,共十二式,故又称《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或《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是少林气功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李靖等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取名,后世托名为达摩祖师所传,来源经不起推敲,但功法内容颇具价值,常练能疏通筋络、调理阴阳,振神健体、祛病延年。
现国家以将《易筋经十二式》为蓝本的《易筋经》编入四大健身气功教材。
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自然呼吸。
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中距五寸;两腿伸直、挺膝;身胸挺直(头顶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成一条直线);两臂、掌自然下垂于体侧;两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屈肘于胸前(膻中穴外)合掌。
定式后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图4)。
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

一、功法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
谁实贻诸,五代之季。
达摩西来,传少林寺。
有宋岳候,更为鉴识。
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预备式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
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
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连续5-10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
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
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综合版)

相距5厘米左右,不高于肩,两手上举过头,同时翻掌,
后。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
掌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虎口相对指向天门
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收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同时
穴。两膝挺直,足跟提起,前足掌着地,头略向后仰,
左足收回,双手变掌下落于体侧,并步直立。
目视掌背。收势:先深吸气,然
易 筋 经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图2
图4-1
图4-2
图1
图3
图9-1 图9-2
图10-1 图10-2
图6 图12
第一式 韦驮献杵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 肩垂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 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 下垂置于体侧,膝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 神内守,神态安宁,呼吸自然。
第六式:击爪亮翅式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 肩垂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 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 置于体侧,膝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 神态安宁,呼吸自然。 ②动作 两脚并拢成立正姿势。两手握拳上提于腰侧,拳 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 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后鼻呼气,双掌再变 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侧,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 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收势:先深吸气, 握拳收回胸前,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于体侧。 ③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坐腕亮翅,脚趾柱地,力由下生, 并腿伸膝,两胁用力,力达指端。收拳时吸气,推出时呼 气。注意配合呼吸,动静结合。
达摩易筋经12式图解

“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尤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是有利于纠正体形,恢复关节受限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步骤/方法1. 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2. 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 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4. 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5. 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6. 击爪亮翅式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7. 九鬼拔马刀式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口诀
达摩易筋经图解
第一式韦驮捧杵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第二式横担降魔杵
足趾柱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式掌托天门
掌托天门自上视,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莫放宽,舌下生津将腭抵,鼻中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弛力还将挟重看。
第四式摘星换斗
只手擎天掌复头,更从求内注双眸,鼻吸口呼频调息,两手轮回左右侔。
第五式倒曳九牛尾
两腿前弓后箭,小腹运气空松。
用意存于两膀,擒拿内视双瞳。
第六式出爪亮翅
挺身兼胬目,推宙望月来,
排山还海汐,随息七徘徊。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
侧首屈肱,抱头拔耳,
右腋开阳,左阴闭死,
右撼昆仑,左贴胛膂,
左右抡回,直身攀举。
第八式三盘落地
上腭抵尖舌,张眸又咬牙,开裆骑马式,双手按兼拿,两掌翻阳起,千斤仿佛加,口呼鼻吸气,蹲足莫稍斜。
第九式青龙探爪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
左掌纠行,蜷傍胁部,
右爪乘风,云门左露,
气周肩背,扭腰转腹,
调息微嘘,龙降虎伏。
第十式卧虎扑食
两足分蹲身似倾,左弓右箭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翘尾朝天掉换行,呼吸调匀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还将腰背偃低下,顺式收身复立平。
第十一式打躬击鼓
两掌持后脑,躬腰至膝前,头垂探胯下,口紧咬牙关,舌尖微抵腭,两肘对平弯,掩耳鸣天鼓,八音奏管弦。
第十二式掉尾摇头
膝直膀伸,推手及地,
瞪目摇头,凝神一志,
直起顿足,伸肱直臂,
左右七次,功课完毕,
祛病廷年,无上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