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目的和范围:明确地质勘察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包括勘察内容、勘察区域等。
2.工程背景和需求:概述铁路工程的背景和需求,包括工程类型、设计要求、勘察目标等。
3.工作组织和管理:描述地质勘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流程,包
括勘察组成员、工作分工、资料管理等。
4.地质勘察基本原则:介绍地质勘察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准确性、规范性等。
5.地质勘察内容和方法:详细说明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包
括地质地貌调查、岩土力学试验、地下水位测试等。
6.资料采集和处理:要求地质勘察中采集和处理资料的规范,
包括勘察报告、勘察数据、样品分析等。
7.风险评估和灾害防范:强调对地质灾害和风险的评估,包括
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估、灾害防范对策等。
8.质量控制措施:规定地质勘察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勘察
成果的准确和可靠。
9.勘察报告编制要求:要求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要求,包括报告目录、格式、标准等。
10.附录:附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供地质勘察人员参考和遵循。
通过遵循以上规范,可以保证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全面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勘察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为铁路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5)高地温地区工程地质选线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线路应绕避可能大范围出现严重热害的高地温地区,选择在常温带或地温相对较
低地带通过。 ②线路宜以桥梁或路基形式通过高地温地区。 ③隧道通过高地温地区时,宜减少隧道埋深。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6)高地温不良地质实例: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第五章列出了13种不良地质:1、 滑坡,2、危岩、落石和崩塌,3、岩堆,4、泥石流,5、风沙,6、岩溶,7、 人为坑洞,8、水库坍岸,9、地震区,10、放射性,11、有害气体,12、高地 温,13、地面沉降。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区别比较大的是多出了:放射 性、有害气体、高地温三种不良地质种类,随着当前公路建设、运营养护的高水 平发展,我们也须要对这一部分知识加以学习。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① 线路应绕避已知或可能存在放射性矿床地区,放射性异常地段、退役核设施 及放射性物质超过限制浓度的地区。无法绕避时,应选择矿床隐伏地带、放射性 强度较低、构造简单地段以短距离通过。 ② 车站和生活区不应建在公众照射超 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地段。③ 饮用水源严禁建在水质放射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 地区。
0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 02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目录
Contents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 文中2.1.7 不良地质的定义:由于地球内力或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滑坡、危 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风沙、岩溶、人为坑洞(采空区)、水库 坍岸、地面沉降、地震液化等地质现象的统称。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略有区别。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管理措施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管理措施摘要:地质勘察是铁路施工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效果。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是重要的基础环节。
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
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铁路物的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
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实施区域的地下水分布情况,对其展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确保勘察数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证铁路工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管理措施引言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判定水文地质是否会对铁路地基的开挖造成影响,威胁铁路物的质量安全。
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通苏嘉甬铁路苏州北高架站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内,为高架车站。
桥位平行于既有京沪高铁苏州北高架站,距京沪高铁距离约为50m,站场总长5.108km。
本段通苏嘉铁路与如苏湖城际采用分场方案,通苏嘉场位于京沪高铁北侧,如苏湖城际场位于通苏嘉北侧。
站内设置4站台10线,站台长度450m。
车站范围位于城区内,道路发达、管线密布。
车站前接常熟至苏州北桥段后,沿东侧向南敷设,先后跨越相城大道、民乐路、吴韵路、水景路、城通路、相融路、澄阳路、地铁2号线,规划地铁7号线、10号线、12号线等多条市政道路及轨道交通线后,接入阳澄湖桥段。
2下水的分布及特征根据收集资料及勘探孔分析,本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形成时代、成因和水理特征可划分为潜水含水层、微承压水含水层及承压水含水层。
潜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和浅层黏性土中,勘察期间,钻探孔内测得的混合地下水稳定埋深一般为0~6.50m,其绝对标高一般为-1.97~4.20m之间。
微承压含水层为4-2粉土粉砂层,局部具微承压性,承压水水头埋深1~5m;第一承压含水组为7-2上更新统粉细砂、粉土层,顶板埋深25~45m,底板埋深35~50m,厚度10~25m,承压水水头埋深2~10m;第二承压含水组为9-11上更新统粉砂层,顶板埋深60~70m,底板埋深70~95m,厚度10~25m,承压水水头埋深8~20m。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保障铁路工程的安全及工期的顺利进行,规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及监理工作的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勘察1.地质勘察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要求,有执业许可证。
2.地质勘察单位应当根据铁路工程的特点,制定勘察方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地质勘察应当全面、准确、可靠、实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
4.地质勘察应当达到以下要求:(1)明确区域的地质形态、地貌、岩石构造等;(2)确认铁路工程所穿越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层、土层、水文地质特征等;(3)确定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等;(4)明确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铁路工程安全的影响。
(1)勘察的范围、方法、过程和技术要求;(2)勘察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价,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震、气象等方面的数据和分析;(3)勘察结论和评价,包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综合评价和可行性研究报告;(4)地质勘察的质量评估和监理报告,包括监理单位的评审意见。
第三章监理3.监理应当全程参与,并对铁路工程的地质勘察、设计、施工过程进行监理。
(1)规范地质勘察的实施,对勘察数据进行审核,防止勘察数据造假或者变造;(2)把握铁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3)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确保铁路工程的安全和质量;(4)实施地质监测,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监测,及时处理应变措施。
5.监理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对勘察结果和设计方案的审核意见;(2)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问题进行监理和协调的情况;(4)监理单位对铁路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评价和监理报告。
1.本规程由铁路建设单位和地质勘察和监理单位执行。
2.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不符合时事必要,经新版本发布后,自动失效。
铁路工程地基施工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渗水 同步发生 ,而是具有 一定的滞后性 ,通过地 质勘探分析土石 的抗 剪 能 力,并研究地质灾 害的形成规律 。 ( 2 )地下水位 的升高,而且随着岩土体 重量的增大 ,其浸 湿范围 也会增大 ,使得岩块 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摩擦 能力不断减弱 。尤其 是在昼 夜温差和季节温度变 化比较大 的地 区,这 些地区的岩石风化 程度 会 比较
方 法,据笔者 了解 ,以下几种方法在地 基加固 中比较 常见 : ( 1 )置换技 术。利用 良性 的土质置 换地质 中的土层 ,此种方法主 要针对粘贴性 的土层 ,因为这种土 层厚度小 ,置换成本要 求低 。但在置 换的过程 中,需要 严格要求换填土 的密实度 。置换法 分为开挖和强制两
强度 和附加应力进行试 验,并采用入坑 、槽 探方法 ,请对钻探 、坑探 、
槽探 等方法 ,但笔者 认为可通过现场 的剪 切试验 ,直接观 察岩体 ,以便 做 出初步判断 。 ( 2 )钻 探和取样技术 。该项技术 旨在确 定地质 的状态 ,包括厚度 、 层面、含水量 、 地下水深度 、 排泄 情况等 。 为 了使得钻探 和取样符合要 求, 要 以施工方案 的技术要求为依据 ,通过丈量获取地质 的钻探取样率 ,并
大,在 地表水流 的冲刷 、腐蚀 下,斜坡 的支撑能力往往 会被削弱 。因此 ,
我们要在地质勘探 的基础上 ,研 究地下水水位 的升 降规律 以及坡体岩石 的风化程度 ,为地 基的加 固技术应 用提出基础条件 。 ( 3 )内外地质应力 的作用 下,岩土体 的侵蚀 、堆 积程度会处于相 对的动态平衡 状态 ,但 由于 人类 活动的影响 ,其动态 平衡会被破坏 ,使 得岩土体侵 蚀和堆积 的状态 失衡 。铁路工程地基开挖 的时候 ,斜坡 的下 部容 易失去支撑 ,甚至 出现 山体开裂 ,引发斜坡 的滑坡 。而地质勘 探能 通过 分析滑坡容 易受 到人类 活动优化 的潜在病 害, 以便控制 内外地 质应
铁路工程地基施工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铁路工程地基施工地质勘察技术研究摘要:铁路工程经常出现地基失稳的现象,尤其是在雨季时频发的时期,容易造成沉降、坍塌等工程事故,譬如在地基开挖之后,而对开挖部位进行加固或者加固不及时,开挖部分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就会产生变形或者破坏。
为了防止工程地基失稳问题出现,本文以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从施工各个阶段探讨提高地质勘察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铁路工程,地基施工,地质勘测中图分类号:p5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5-(页码)-页数1.铁路工程地基施工地质勘察的目的铁路工程地质的形成,与地形地貌有直接的关系,山区和丘陵区是地质灾害经常发生的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形切割强烈,形成滑坡发生的势能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行之有效的勘察技术手段,消除地基安全隐患:(1)由于降雨和融雪等渗透水进入平坡体中的土体和岩石孔隙当中,降低了土石的抗剪强度,但是铁路工程地基的地质灾害一般不会与渗水同步发生,而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过地质勘探分析土石的抗剪能力,并研究地质灾害的形成规律。
(2)地下水位的升高,而且随着岩土体重量的增大,其浸湿范围也会增大,使得岩块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摩擦能力不断减弱。
尤其是在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岩石风化程度会比较大,在地表水流的冲刷、腐蚀下,斜坡的支撑能力往往会被削弱。
因此,我们要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研究地下水水位的升降规律以及坡体岩石的风化程度,为地基的加固技术应用提出基础条件。
(3)内外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岩土体的侵蚀、堆积程度会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动态平衡会被破坏,使得岩土体侵蚀和堆积的状态失衡。
铁路工程地基开挖的时候,斜坡的下部容易失去支撑,甚至出现山体开裂,引发斜坡的滑坡。
而地质勘探能通过分析滑坡容易受到人类活动优化的潜在病害,以便控制内外地质应力的作用。
2.铁路工程地基施工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铁路工程地基地质勘察技术应用,要从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技术、施工阶段地质勘探与加固技术、补充工程地质勘探技术三方面进行探讨:2.1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技术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铁路地基土壤的性质,确定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加固工程的最低施工标准,为工程的施工创设有利的地质环境。
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的学习和实践意义1. 引言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水文地质勘察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的颁布不仅是对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规范,更是对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该规程进行全面探讨和评估,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2. 《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的内容概况《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全文共分为10个章节,包括规程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定地质灾害可行性、报告编制和附件A等内容。
该规程从规程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内容全面、严谨。
3. 《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的学习意义该规程的颁布对于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规范和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障。
通过学习和掌握该规程,能够加深对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理解,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的实践意义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该规程的要求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有效识别和评估地质灾害风险,提前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保障铁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规范的勘察工作能够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支撑,降低工程风险,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5. 个人观点和理解《tb 10049-20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的实施将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是铁路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
对于从事铁路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深入学习和掌握该规程,并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做好相应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将对工程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2.《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3]76号
•3.《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01
•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7
•5.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
八 质量管理
(三)质量控制程序
•为做到对地质勘察工作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除按集团公司编《程序文件》 4.1版(ISO9001:2000)及地勘岩土公司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外,特补充 如下质量控制规定: •1.地质专业设计负责人编制勘察大纲,经所总工程师、地勘岩土公司(副)总 工程师审查后报集团公司审定,由集团公司统一发文下达执行。 •2.各勘察项目成立指挥部或项目部,负责地质勘察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对工期 、质量、安全、成本负总责。 •3.公司(副)总工程师负责制定质量目标,对各项目勘察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地 质问题进行审查,并进行现场指导、监督、检查。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现场验收各类勘探点,实地填绘各类地质图件。 •5.公司内部建立重大地质问题报告制度,分级会审,填写会审纪要,并向各级 技术主管汇报会审情况。 •6.各类地勘资料必须按相关程序审查签署。未经审查签署的资料不得擅自开放 出公司。 •7.地勘岩土公司总经理负责工期安排、队伍调动、费用核定。
八 质量管理
(二)与其他专业的接口技术
•2.设计接口技术
•(1)各专业地勘资料是经过审查合格的资料。各专业设计中需增加的地质资料 由地质专业设计负责人组织完成,并经地勘岩土公司各级审查合格后返回各专业 。资料交付应填写互提资料单。 •(2)地质专业设计负责人参加总体组的各种活动。 •(3)地勘岩土公司(副)总工程师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方案会审。 •(4)地质专业设计文件由地质专业设计负责人组织完成,并经地勘岩土公司审 查合格后交项目总体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概要一、铁路工程各专业所需的地质设计参数(一)路基1、路堤1)一般路堤:基底土承载力小于200kP地段土的沉降计算,设计参数为e、e-p曲线2)高路堤(粗粒土>20m,细粒土>12m)(1)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最佳含水量—稳定分析,用于沉落加宽计算(2)基底土的γ、c、φ值,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3)陡坡路堤(横坡>1:1.25,即22°)(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稳定计算(2)基底土的γ、c、φ、σ(3)支挡建筑物基底与岩土的摩擦系数f4)浸水路堤(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f等(2)防水措施所需的设计参数,如支挡的σ2、路堑1)土质路堑(1)边坡土的γ、c、φ地下水位—稳定计算(2)基底土的σ、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3)边坡率(4)支挡工程的设计参数(挡土墙、抗滑桩、锚杆等)2)石质路堑(1)石质边坡的γ、c、φ或φe(岩体,结构面)(2)边坡率(3)加固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3、不良地质地段路基1)崩塌地段(1)石块的弹跳高度、块度(2)各类防护和支挡建筑所需的设计参数①遮挡建筑—棚洞、明洞(按隧道要求)②支挡建筑—按支挡建筑要求③拦截建筑—拦石墙等2)岩堆地段(1)路堑边坡率(2)路堑边坡土的γ、c、φ、σ、f—稳定计算(3)支挡建筑的设计参数3)岩溶及人工洞穴地段(1)洞穴顶板的安全厚度:完整基岩厚跨比为0.5,不完整基岩,顶板厚度>5倍洞高(2)洞穴距路基的安全距离:坡脚距洞穴的水平距离必须满足路堤填料扩散角的要求(3)处理工程的设计参数(视处理工程的种类而定)4)煤矿采空区地段(1)确定移动盆地范围(2)在路基范围内埋深<40m,宽度>2m的坑道必须处理5)地震地区路基(1)基底土计算沉降指标(2)液化土指标:按铁路抗震设计规范,采用标贯及静探来判定<80KPa,(3)软土的震陷指标:按软土层的承载力及平均剪切波速来判定,如7度区,fKVs<90m/s,即能发生震陷4、特殊岩土地段路基1)软土(1)软土的γ、c、φ—稳定计算,c、φ值应采用三轴试验(2)软土的压缩曲线e-p,e-Lgp—沉降计算,压缩指数法尚需Cc、Pc、Cs分别为压缩指数,前期固结压力,回弹指数(3)抗滑建筑所需的设计参数2)膨胀岩土地段除同一般路堤、路堑外,增加(1)膨胀性指标:膨胀土为自由膨胀率≥40%,蒙脱石含量≥7%,阳离子交换量≥170mmoL/kg,膨胀岩为自由膨胀率≥30%,饱和吸水率≥10%,膨胀力≥100KPa(2)大气影响层深度:由降水、蒸发、地温等气候因素引起土的膨胀变形的有效深度;影响特别显著的深度称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
5、主要附属工程1)挡土墙(1)墙背土的γ、c、φ—稳定计算(2)土与墙背的摩擦角—稳定计算(3)基底摩擦系数—稳定计算(4)基础承载力—承重计算2)抗滑桩、γ、c、φ—推力计算(1)岩土的σ(2)地基系数—稳定计算(土按地基土比例系数提)。
根据wikler假定压力与沉降成正比而来,是地基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变位时所需的压力,有的认为是一个常数,有的认为在土层中是随深度成正比增长的一个变数,由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与深度之积构成,一般地,在弹性桩设计时,土层中提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在隧道设计中一般提地基系数。
地基系数、基床系数、弹性抗力系数、地层抗力系数属同一概念。
3)锚杆、锚索(1)土的γ、c、φ孔隙率、渗透系数—强度及压浆计算(2)岩石的剪切强度(抗剪、抗剪断、抗切),抗剪强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进行,τ=σtgφ;抗剪断强度是指在垂直压力作用下的岩石剪断强度,即τ=σtgφ+c;抗切强度是指应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即τ=c(3)岩石与灌浆的结合力,一般查表(4)地下水的腐蚀性4)深基坑(1)坑壁及基底土的σ、γ、c、φ、e、K。
、压缩模量,是支护设计和沉降计算的技术参数。
c、φ值应采用三轴试验的总应力法,有效应力法;基坑底有软粘土时,应进行抗隆起验算,有砂土时,特别是粉、细砂时,应进行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2)渗透系数—降水截水设计(3)基床系数—支护设计(4)岩石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支护设计(5)孔隙水压力—支护设计;注意抗浮设防水位,进行抗浮验算,提供所采取的抗浮措施,如抗浮锚杆等所需的地质设计参数(6)标贯击数—估算砂土的有效内摩擦角,用于支护设计(二)桥梁、涵洞—按基础类型1、明挖基础(1) σ—(有基本、标准、允许、极限)(2)临时开挖边坡率(3) γ、c、φ—稳定计算(4)颗分、IL —冲刷计算,公式中有IL(5)基础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系数f(6)渗透系数(K、Q)(7)压缩模量—沉降计算(8)峡谷区岸坡安全角,一般采用4种方法综合确定:①自然边坡调查法;②岩体内摩擦角及结构面综合判定法;③自然边坡、岩体内摩擦角综合判定法(i+φ)/2;④SARMA(萨尔玛)法利用极限平衡理论通过力学模拟程序公式计算2、桩基1)摩擦桩(1)打入、震动下沉、桩尖爆扩桩①桩周土极限摩阻力fi②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R③土的γ、c、φ④压缩模量Es(2)钻孔、挖孔灌注桩①fi 、②σ、③γ、c、φ、④Es2)柱桩(1)支承于岩石层上的打入、震动下沉桩①岩石试块单轴抗压极限强度R②岩层破碎系数,可查表,一般为0.3~0.5(2)支承于岩石层上与嵌入岩石层内的钻(挖)孔灌注桩①R②岩层破碎系数3)管柱基础(钢筋混凝土、钢管柱)(1) R(2)岩层破碎系数C1、C2,C1为0.3~0.5;C1为0.02~0.04(3)摩擦支承的设计参数须通过试桩确定4)沉井基础(1) σ(2)压缩模量Es(3) 地基系数—(土提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4)岩石的单轴抗压极限强度(确定岩石的地基系数),可查表(5)土对井壁的摩阻力,可查表(三)隧道—按结构物类型1、一般隧道明洞1)围岩分级(表法、波速法、裂隙系数法、岩体质量指标法(BQ法)、岩石质量指标法(RQD 法3)岩石裂隙率—压浆用4)洞身地下水及温度涌水量计算预测方法一般采用(1)水均衡法,(2)地下水动力学法,(3)比拟法(4)同位素氚(T)法,(5)水底隧道相关公式(苏联、日本);预测隧道涌水量的宽度有:(1)地质调查法—调查含水体与两侧隔水体的分界线;通过储水构造时采用其平均宽度等,(2) 地下水动力法,经验公式:潜水Ro=γo+2s√HK,承压水Ro=γo+10s√K 等,(3)比拟法—既有隧道、坑道资料、隧道温度通过地温梯度计算,有深孔时采用井温。
5)竖井、斜井、平导、横洞的设计参数—同洞身2、高地应力隧道1)地层最大、最小主应力σmax 、σmin,及方向—勘察期间测定地应力的最好方法是水压致裂法,在钻孔中进行。
2)岩石单轴抗压极限强度R—岩爆及变形判别3)侧压力系数—变形判别4)岩爆及大变形的判别:当R/σmax <4,地应力极高;R/σmax=4~7时,为高地应力,常采用σmax>(0.15~0.2)R式判别硬质岩的岩爆;大变形的判别是针对极软岩而言,当σz/R >2-3时,就可能出现大变形。
3、盾构隧道1)洞口—路堑边坡岩土的γ、c、φ值,边坡率及支挡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2)洞身(1)围岩分级—土质为表法、波速法,岩质可增加裂隙系数法、岩石、岩体质量指标法。
(2)地下水①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计算水压力、衬砌及盾构设计用。
②地下水流向、流速—分析注浆法、冻结法的可行性③渗透系数—决定降水方法及抽水量;判定注浆难易,盾构造型。
④水质分析—判定水体的侵蚀性(3)土(岩)层的物理性质①重力密度—计算土压力②土的孔隙比、岩石的裂隙率—估算浆量③含水量—计算浆体充填量,施工稳定性分析(岩石为含水率)④土的液、塑限—推算土的稳定性;结合土的灵敏度,选择注入率⑤颗分—推算渗透系数,测算注入率,选择注浆材料及压注方式⑥热物理指标—通风设计用(4)土(岩)层的力学性质①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推算土的抗剪强度,等于其1/2②岩石的最大极限抗压强度—盾构及刀具选择等③漂卵石的最大粒径及强度—盾构及刀具选择等④土的c、φ值—计算土压力、盾构选型等⑤土的变形模量、压缩模量—计算沉降⑥泊松比—计算侧压力系数,用于变形计算⑦基床系数—计算地层反力⑧标贯击数—盾构选型,液化判定4、瓦斯隧道除一般隧道的设计参数外,尚需1)瓦斯含量W—煤层或岩体单位重量所含的瓦斯量m3/t—突出评价2)瓦斯压力P—瓦斯所具有的气体压力MPa—突出评价3)瓦斯涌出量Q—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量m3/min—突出评价4)放散指数△P—瓦斯从钻孔中单位时间、单位长度涌出的最大流L/min·m—突出评价5)岩石坚固性系数f—岩体抗冲击破碎的能力—突出评价6)岩层视密度、空隙率—计算瓦斯含量7)瓦斯工区长度—防爆施工长度5、膨胀岩隧道除一般隧道的设计参数外尚需1)岩土的膨胀率f—衬砌设计用2)收缩系数—衬砌设计用3)含水量变化的平均值—预面膨胀量4)湿度系数—计算大气变化影响层5)膨胀压力—衬砌设计用6)锚杆设计所需的参数,同前六、施工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一)路基1、工程地质问题常见为边坡坍滑,大者形成工程滑坡;路堤填方段多为沉陷,坍滑2、处理措施多采用综合治理1)抗滑桩为主,结合增设排水措施,是目前整治边坡坍滑的主要手段2)清方减载、排水、适当加强支挡,是临时整治边坡坍滑的主要措施3)预应力锚索,锚索抗滑桩是整治深层滑动边坡的有效方法4)对不稳定斜坡的预加固先桩后挖,是防止工程滑坡的可靠手段3、例1)南昆线八渡车站古滑坡复活,三个山头整体下滑,滑面深数十米,设三排抗滑桩,共107根,辅以锚索抗滑桩,清方减载,地下水引排,整治成功2)南昆线百色至田林间数十公里软质岩高边坡,施工中边坡坍滑严重,后采用分层稳定,坡脚预加固方法,先桩后挖,分层稳定,取得成功3)成昆线广通车站路堤填方大面积沉陷下滑,后采用横向支撑盲沟,加固坡脚取得成效4)膨胀岩地段路基南昆线通过百色盆地,为第三系膨胀岩分布区,长约70km,由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自由膨胀率平均>80%,具膨胀性,碎裂性,低强度三大工程地质特征,施工中路堑边坡坍滑严重,路基基床普遍变形,造成挡墙损坏,抗滑桩倾斜,处理措施为:(1)缓边坡,大平台,矮挡墙,深路基,这是普遍原则,但效果不佳,边坡刷到1:6(10°)仍有变形,后在综合治理中又加作(2)及以下措施。
(2)加强坡面防护:拱型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并结合边坡支撑渗沟(3)路堑坡脚增设抗滑挡墙或抗滑桩(4)部分路堑段设置纵向排水盲沟(5)陡边坡强支挡,减少排水路径,少破坏自然边坡(6)路堤边坡设土工网格,增设反压护道,局部坡脚设抗滑桩5)岩溶地段路基以南昆线为例,路基通过可溶岩地段长约3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