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

目录

1.勘察概况 (1)

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1)

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2)

1.2.1.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 (2)

1.2.2.勘察依据和执行的技术标准 (2)

1.3. 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2)

1.3.1.勘察工作布置 (2)

1.3.2.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3)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2.1.地形地貌 (4)

2.2.气象与水文 (4)

2.3.地质构造 (4)

2.4.地层岩性 (5)

2.5.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5)

2.6. 水文地质条件 (5)

2.7. 水土腐蚀性评价 (6)

2.8. 特殊性土-填土的评价 (6)

2.9. 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 (6)

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6)

3.1. 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原则 (6)

3.2 野外重型动力触探(N63.5) 原位测试 (6)

3.3. 岩石测试成果及统计评述 (6)

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9)

3.5.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 (9)

4.地震效应评价 (10)

4.1场地类别评价 (10)

4.2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 (11)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1)

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1)

5.2.边坡稳定性评价 (11)

6.场地地基评价 (23)

6.1.场地地基均匀性评价 (23)

6.2.地下水作用评价 (23)

6.3. 岩土层承载能力评价 (23)

6.4.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23)

6.5.基础型式建议 (23)

6.6. 成桩可能性评价、桩的施工条件论证及对环境的影响论证 (24)

7.结论与建议 (24)

7.1结论 (24)

7.2建议 (25)

附图表目录

1.勘探点平面图NO:1

2.工程地质剖面图NO:2-1~61

3.钻孔柱状图NO:3-1~252

4.动探试验曲线图NO:5-1~6

5.钻探点数据表NO:6-1~12

附件目录

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1份

2.岩土工程勘察纲要1份

3.室内岩土试验成果1份

4测量成果表1份

1.勘察概况

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重庆两江新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甲方)拟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龙盛片区F8-1/02地块修建重庆市×××项目.现受重庆两江新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甲方)的委托,*****(乙方)承担该项工程的岩土工程直接详勘工作.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和建筑物平面图所知,该工程的各拟建建筑物特点见下表:

拟建建筑物设计参数表表1.1-1

边坡:在5号风雨操场、3号科技馆、4号图文信息中心及地下车库内形成高约0~11.8米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

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2.1.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本次勘察为直接详勘阶段,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地基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及建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其具体任务是:

⑴.查明建筑场地地质构造、地层结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⑵.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状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

⑶.查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拟建场地地下水发育状况及活动规律,对地下水质作出评价;

⑷.对场地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⑸.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作出科学评价;

⑹.对地基基础进行分析评价,对地基承载力进行确定;

⑺.对场地资料进行收集、场地水土腐蚀性进行评价和场地特殊岩土进行评价.

1.2.2.勘察依据和执行的技术标准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⑶.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⑷.《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⑸. 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

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参考规范:

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1.3. 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1.3.1.勘察工作布置

⑴.根据上述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勘察技术要求,我司及时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并编写勘察纲要,制定钻探任务书.根据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要求和拟建建筑物特点,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采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有关规定,按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场地等级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确定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钻孔布置方案:主要沿拟建筑物的周边、角点及范围布置钻孔,共布置钻孔252个,其中控制性钻孔87个,钻至预计基础底面以下基岩中等风化带8米左右终孔,一般性钻孔165个,钻至预计基础底面以下基岩中等风化带6米左右终孔.

⑵.采用坐标放孔252个,实测工程地质剖面61条.

⑶.采用8台XJ-100型钻机施钻,现场地质人员跟班编录.

⑷.在83个钻孔中取中等风化岩样共87组,作岩石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抗剪试验.

⑸.在6个钻孔中对人工填土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测试.

⑹.在6个钻孔中对进行波速测试.

我司于2016年7月16日组织队伍进场,2016年7月31日顺利完成野外钻探工作、原位测试和取样工作.共完成工作量及提交成果资料见下表:

工作量与成果表表1.3.1-1

根据渝建[2013]345号文的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结果为“满足勘察范围”;(见附表1)

根据渝建[2013]346号文的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判定表,判定结果为“不需进行选址勘察”;根据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判定表,判定结果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见附表2、3)

1.3.

2.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上述各项勘察工作均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拟建场区进行了1:500的工程地质测绘,测绘面积约0.362千米2,包括:调查地形、地貌、微地貌特征,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了解土层的形成条件、颜色、颗粒组成、结构、特征;了解岩石的出露情况、岩石成分、结构、厚度、风化程度及产状要素以及裂隙发育的规模和特征;调查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及发展情况;调查地下水的类型及补排关系.观察点和各种界线在图上的误差不超过3米米.

工程测量:根据甲方提供的1:500总平面图(重庆市独立坐标,1956年黄海高程)作为本次测量的依据,野外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的坐标、高程作为本次测量控制起算成果.内容为钻孔定位、实测工程地质剖面.测量方法是:采用全站仪(日本拓普康GTS-311S)进行沿线布设导线,勘探点定位及高程实测而得.测量成果经现场自检、互检和专检.钻孔平面位置误差小于0.10米,孔口高程测量误差小于0.01米.

控制点坐标及高程表表1.3.2-1

钻探:土层采用干钻;基岩强风化层采用小水量给水钻进,轻压慢转;基岩中等风化层采用大水量给压钻进.钻探过程中,填土层岩芯采取率达到了65~75%;粉质粘土岩芯采取率达到了90~95%;强风化层岩芯采取率达到了70~79%;中等风化基岩岩芯采取率达到了80~90%以上.所有钻孔终孔后24~48 小时进行钻孔水位观测.勘察施工单位:*****,各施工人员均有专业上岗证,开孔直径110米米,终孔直径91米米,回次进尺≤2米.

重型动力触探测试:采用重63.5千克锤,落距为76厘米,探头直径74米米,锥角60度,记录每贯入10米米的锤击数,贯入深度小于10米时,每贯入1米,转动探杆一圈半,最大偏斜倾角不大于2%.

波速试验:剪切波测试:单孔法,在木板两端水平激震产生剪切波SX、SY,在木板中心激震产生P波.测量间距1米,岩样测试为直达波的到达时,并计算波速.声波测试:单发双收,源距0.5米,间距0.2米,岩样测试为直达波的到达时,并计算波速.

室内岩土测试:在87个钻孔中选取中等风化基岩样87组作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抗剪试验.现场所取样品按要求及时封存,每节长度满足试验需要.室内测试委托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负责完成,试验时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操作,试验数据可靠.

外业见证:由重庆天域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承担,由见证员采用旁站的方式见证现场钻孔及取样等野外作业.外业见证严格按相关规范操作,见证资料真实可靠.

内业整理:所有图件均为蓝雨软件GECAD4.0绘制.资料经过了三级校审,资料可靠.

总之,各项勘察工作均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直接详勘的目的,完成了委托任务,经内业整理的勘察成果可供施工设计使用.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现场区已进行开挖回填平场,场区较平坦,场区北侧为道路.场区地面标高界于234.44~264.85米,最大高差约30.41米.

2.2.气象与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空气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秋多雨、

四季分明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72℃,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为28.5℃,最低是1月为7.2℃.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4.5℃(2006.8.17),最低为-1.8℃(1955.1.11).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有5、6、7、8、9月;10℃以下的冬寒期为12、1、2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

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米米,降雨量多集中于4~9月,其降雨量高达866.2米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6%.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最大日降雨量266.6米米.

勘察范围内无地表水溪流.

2.3.地质构造

拟建场区位于大盛场向斜东翼,为单斜岩层产出,岩层倾向115度,倾角8度.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场区内发育两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如下:

裂隙①:产状:倾向:289度,倾角:75度,裂面较平直,微张,少量泥质充填.裂隙间距:1.0~4.0米,贯通约5.0米.结合程度为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裂隙②:产状:倾向:167度,倾角79度,裂面较平直,裂隙张开宽度约1~3米米,局部见少量泥质充填.裂隙间距约1.5~3.0米,贯通约4.0~5.0米.结合程度为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岩层层面:基岩呈中厚层状产出,层面结构面明显.结合程度为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场区未见断层,岩体较完整,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较简单.

2.4.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示深度和地表地质调查,场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米l)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层.地层简述如下:

(1).素填土(Q4米l):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等组成,硬杂质粒径约20~200米米,约占全重的10-20%.呈稍松散~稍密,稍湿,为人工无序堆填,近期回填.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区东侧及南侧,厚度主要在0.20(ZY39)~32.20米(ZY28)之间变化.

(2).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主要由粉粒和粘粒组成,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手可搓条,呈可塑状.该层于场区东侧及南侧局部地带有分布,厚度主要在1.10(ZY109)~2.70米(ZY91)之间变化.

(3).泥岩(J2s-米s):紫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呈碎块状;中等风化带岩质极软,岩芯较完整,多呈长、短柱状.该层于场区大部分地带有分布,本次勘察钻探揭示厚度主要在 1.30~23.90米之间变化.

(4).砂岩(J2s-Ss):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等,钙质胶结.强风化带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呈碎块状;中等风化带岩质软,岩芯较完整,呈长、短柱状.该层于场区大部分地带有分布,本次勘察钻探揭示厚度主要在0.80~26.50米之间变化.

2.5.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根据勘察钻探揭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0.20(ZY39)~32.20米(ZY28),基岩顶面高程204.77~263.47米,高差约58.70米,基岩面局部地带起伏较陡,主要由北向南倾斜,基岩面最大坡度角约26度.

场地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风化带.基岩强风化带厚一般为0.90~4.00米.强风化层底界随基岩面起伏而起伏,强风化层风化强烈,质软,少量可见风化裂隙,由于岩心破碎,采样困难,故未采取强风化样.中风化带岩心较完整.

2.6. 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位于浅丘斜坡地带,地势较高,地下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大气降雨主要沿地表向地势较低处排泄,部分大气降雨渗入到人工填土形成上层滞水,在重力作用力,向地势较低处排泄.场地内岩土层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及砂岩、泥岩层,素填土结构松散~稍密,为强透水层,粉质粘土为隔水层;基岩构造裂隙不发育,泥岩为隔水层,砂岩为弱透水层.场区地下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大气降雨主要沿地表向地势较低处排泄,部分大气降雨渗入到人工填土形成上层滞水,在重力作用力,向地势较低处排泄.经钻孔终孔后,抽干钻孔中残留用水,回填厚度较大地带有少量水位恢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区环境类型为III类.

2.7. 水土腐蚀性评价

场区环境类型为III类.场区周边无污染源,场区填土来源为附近开挖回填形成,根据附近建筑经验,拟建场地内的水和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2.8. 特殊性土-填土的评价

素填土结构呈稍松散~稍密状,稍湿,为人工无序堆填,近期回填.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区东侧及南侧,厚度主要在0.20(ZY39)~32.20米(ZY28)之间变化,均匀性差,压缩性高,承载力低.

进行填方施工过程中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达到规范要求,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应不小于0.94.建议设计桩基础时,人工填土部分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将桩侧负摩阻力减小或消除.否则应考虑人工回填土对桩的负摩阻力影响,负摩阻力系数建议取0.25.2.9. 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地未见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断层及破碎带,场地现状稳定.

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3.1. 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原则

本次勘察根据场地条件及工程特点,在87个钻孔中取岩样87组作天然及饱和抗压强度试验.在6个钻孔中对人工填土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测试.野外岩样采取方法正确,室内测试由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负责完成,操作规范,测试成果真实可靠.岩土参数统计根据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的相关分析、统计.

3.2 野外重型动力触探(N63.5) 原位测试

根据钻探揭示,拟建场地部分地段人工填土厚度较大,本次勘察分别在3个钻孔中作了重型动力触探(N63.5)原位测试.测试结果见附件4:动力触探试验曲线.测试结果经杆长修正后统计如下表:

人工素填土重型动力触探(N63.5) 原位测试统计分析表表3.2-1

3.3. 岩石测试成果及统计评述

试验成果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统计,统计指标提供区间值、平均值、标准值(差)及变异系数和统计数量,其结果见下表.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成果统计表表3.3-1

岩石抗拉、三轴抗剪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5

试验方法及试验项目详见《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试验指标的统计方法:算术平均值φ米、标准差бf 、变异系数δ按下式计算:

算术平均值:

∑==n

i i

m n 11φφ………………(3.1) 标准差:

??

?

?

??????? ??--=∑∑==n i n i i i f n n 1212111φφσ……(3.2)

变异系数:δ=бf /φ米 ………………(3.3)

式中 n ――参加统计的试验数据量

φi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数据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φk 按下式确定:

φk =γs ×φ米 ……………………(3.4)

δ

γ???

??+±=2678.4704.11n n

s ………………………(3.5) 式中:γs ――统计修正系数

φ米――岩土参数的平均值

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本场地在6个钻孔中进行了 现场声波测试,根据波速测试报告知: 强风化泥岩:压缩波波速为1712米/s,完整性系数为0.26,属破碎; 中风化泥岩:压缩波波速为2693米/s,完整性系数为0.64,属较完整; 强风化砂岩:压缩波波速为1836~2062米/s,完整性系数为0.23~0.29,属破碎; 中风化砂岩:压缩波波速为3076~3109米/s,完整性系数为0.64~0.65,属较完整; 根据室内岩石试验统计成果,场地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如下: 强风化基岩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类. 中风化泥岩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类; 中风化砂岩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 V 类. 3.5.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

据重庆地区经验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合确定场区强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可取地区经验值:泥岩300kPa.砂岩500kPa.

中等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的下式确定:f a=ψr * f rk

式中: f a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r ——取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4.56米pa; 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25.21米pa;

Ψr——折减系数,根据本工程及场地特点,场地中风化基岩完整程度为较完整,根据重庆地区经验,建议取0.35.

计算结果:

泥岩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596kpa;

砂岩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8823kpa;

采用嵌岩桩基础时,嵌岩桩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遵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有关规定按下式计算:

Q uk=Q sk+Q rk

Q sk=u ∑q sik l i

Q rk= ζr f rk A p

式中Q sk、Q r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

q sik—桩周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建议粉质粘土极限侧阻力q sik取55KPa,强风化基岩极限侧阻力q sik取140KPa.

fγc—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建议

中风化泥岩取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7.30米pa;

中风化砂岩取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25.21米pa;

ζr—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修正系数,与嵌岩深径比h r/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工艺有关,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表5.3.9采用.

进行填方施工过程中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应达到规范要求,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应不小于0.94.建议设计桩基础时,人工填土部分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将桩侧负摩阻力减小或消除.否则应考虑人工回填土对桩的负摩阻力影响,负摩阻力系数建议取0.25.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米值请在《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规范中查取,建议素填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米值分别取10米N/米4,泥岩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取80米N/米3,砂岩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取180米N/米3.

有关岩土(体)设计参数详见下表:

岩土(体)设计参数表表3.5-1

边坡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表3.5-2

4.地震效应评价

4.1场地类别评价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本次勘察在6个钻孔中对第四系覆盖层进行了地震波速(Vs)测试,对基岩进行了声波(Vp)测试(见附件:波速测井报告).拟建场地揭示覆盖层厚0.20(ZY39)~32.20米(ZY28).根据地震波测试成果:

素填土:剪切波波速为117~148米/s,平均剪切波波速为135米/s,属软弱土;

粉质粘土:剪切波波速为172米/s,平均剪切波波速为172米/s,属中软土;

强风化泥岩:剪切波波速为571米/s,属软质岩石;

中风化泥岩:剪切波波速997米/s,属岩石;

强风化砂岩:剪切波波速为612~687米/s,属软质岩石;

中风化砂岩:剪切波波速1139~1151米/s,属岩石.

建议回填平场后补作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校核地震效应评价.拟建建筑物按设计地坪标高平场后,拟建建筑物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类别、设计特征周期、建筑抗震地段划分见下表:

4.2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内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灾害;场地内无粉土、砂土、软土分布,且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故无液化和震陷特性.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经本次野外勘察结果,场地未见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断层及破碎带.场区基岩分布连续、稳定,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现状稳定,适宜修建拟建建筑物.

5.2.边坡稳定性评价

按各拟建建筑物设计地坪标高、环境地坪标高开挖后,在5号风雨操场、3号科技馆、4号图文信息中心及地下车库内形成高约0~11.8米基坑边坡,边坡分别评价如下.

一、5号风雨操场基坑边坡

5号风雨操场基坑边坡分段示意图

1)AB段基坑边坡:位于2号剖面钻孔ZY9~ZY12段,边坡高约0.5~10.5米,边坡长约38米,边坡坡向170度,为岩土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上部为第四系土层,厚约0.0~3.5米,中部为强风化基岩,厚约0~1.4米,下部为中风化基岩,厚约0~5.7米.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第四系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不稳定,基岩面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1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1)分析可知:裂隙1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2外

倾.其破坏模式主要为:沿裂隙2面滑动破坏.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

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

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为进一步分析直立切坡后,该边坡中风化基岩的稳定性,现以45-45’剖面稳定

性验算示意图对该边坡直立切坡后,沿裂隙2面平面滑动进行稳定性验算如下

:

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Ks=(γVcosθtgψ+Ac)/γVsinθ

式中:γ――岩土体的重度(kN/米3),取25.0kN/米3;

ψ――结构面的内摩擦角(°),取14°;

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取30kPa;

A――结构面的面积(米2),取7.05米2

V――岩体的体积(米3),取6.82米3

θ――结构面的倾角(°),取79°.

稳定性验算结果为:Ks=1.312.直立切坡后,该段边坡中风化基岩稳定.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2)BC段基坑边坡:位于45号剖面处,边坡高约8.5~10.5米,边坡长约93米,边坡坡向114度,为岩土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上部为第四系土层,厚约0.2~3.5米,中部为强风化基岩,厚约0.9~1.3米,下部为中风化基岩,厚约5.7~8.9米.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第四系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不稳定,基岩面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2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2)分析可知:裂隙2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1内倾,岩层层面

外倾,由于岩层层面倾角较缓,边坡岩体沿岩层层面滑动可能性小.其破坏模式主要为:

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

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该

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

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3)CD段基坑边坡:位于8号剖面钻孔ZY44~ZY43段,边坡高约8.5米,边坡长约

17.5米,边坡坡向63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中风化

基岩.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

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3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3)分析可知:裂隙1、2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其破

坏模式主要为: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

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

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4)DE段基坑边坡:位于33号剖面钻孔ZY36~ZY43段,边坡高约0~8.5米,边坡长

约21米,边坡坡向333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中风

化基岩.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4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4)分析可知:裂隙1与边坡斜交、裂隙2及岩层层面内倾.其

破坏模式主要为: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

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

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二、3号科技馆基坑边坡

3号科技馆基坑边坡分段示意图

1)FG段基坑边坡:位于36号剖面钻孔ZY126~ZY42段,边坡高约0.5~7.8米,边坡

长约11.8米,边坡坡向165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中风化

基岩.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

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5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5)分析可知:裂隙1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2外

倾.其破坏模式主要为:沿裂隙2面滑动破坏.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

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为进一步分析直立切坡后,该边坡中风化基岩的稳定性,现以8-8’剖面稳定性验算示意图对该边坡直立切坡后,沿裂隙2面平面滑动进行稳定性验算如下

:

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Ks=(γVcosθtgψ+Ac)/γVsinθ

式中:γ――岩土体的重度(kN/米3),取25.0kN/米3;

ψ――结构面的内摩擦角(°),取14°;

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取30kPa;

A――结构面的面积(米2),取4.89米2

V――岩体的体积(米3),取2.23米3

θ――结构面的倾角(°),取79°.

稳定性验算结果为:Ks=2.729.直立切坡后,该段边坡中风化基岩稳定.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2)GH段基坑边坡:位于8号剖面钻孔ZY126~ZY122段,边坡高约7.8米,边坡长约40.7米,边坡坡向57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6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6)分析可知:裂隙1、2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3)HI段基坑边坡:位于48号剖面钻孔ZY120~ZY122段,边坡高约7.8米,边坡长约12米,边坡坡向114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

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7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7)分析可知:裂隙2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1内倾,岩层层面

外倾,由于岩层层面倾角较缓,边坡岩体沿岩层层面滑动可能性小.其破坏模式主要为:

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

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该

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

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4)IJ段基坑边坡:位于9号剖面处,边坡高约7.8米,边坡长约13.8米,边坡坡向188

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基坑边坡开挖

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

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8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8)分析可知:裂隙1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2外

倾.其破坏模式主要为:沿裂隙2面滑动破坏.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

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

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根据FG段基坑边坡稳定性性验算,该段边坡高度小于,边坡稳定,支护建议:建议

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5)JK段基坑边坡:位于47号剖面钻孔ZY118~ZY117段,边坡高约7.8米,边坡长

约12.5米,边坡坡向102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中风

化基岩.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

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图9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9)分析可知:裂隙2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1内倾,岩层层面

外倾,由于岩层层面倾角较缓,边坡岩体沿岩层层面滑动可能性小.其破坏模式主要为:

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

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该

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

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6)KL段基坑边坡:位于11号剖面钻孔ZY117~ZY121段,边坡高约0~7.8米,边坡

长约34米,边坡坡向15度,为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中风

化基岩.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

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10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10)分析可知:裂隙1、2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其破

坏模式主要为: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

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

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三、4号图文信息中心基坑边坡

4号图文信息中心基坑边坡分段示意图

1)米N段基坑边坡:位于13号剖面钻孔ZY115~ZY106段,边坡高约0~8.5米,边坡长约37米,边坡坡向213度,为岩土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上部为人工填土,厚约0~4.2米,中部为强风化基岩,厚约0~2.0米,下部为中风化基岩,厚约0~5.8米.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第四系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不稳定,基岩面埋置较深,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11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11)分析可知:裂隙1、2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其破

坏模式主要为: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

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

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2)NO段基坑边坡:位于47号剖面钻孔ZY113~ZY115段,边坡高约8.5米,边坡长

约12米,边坡坡向124度,为岩土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上部为人

工填土,厚约1.2~8.0米,中部为强风化基岩,厚约0.5~1.5米,下部为中风化基岩,厚约

0~5.8米.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第四系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不稳定,基岩面

较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中等风化基岩岩

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12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12)分析可知:裂隙2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1内倾,岩层层

面外倾,由于岩层层面倾角较缓,边坡岩体沿岩层层面滑动可能性小.其破坏模式主要

为: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

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

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支护建议: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3) OS段基坑边坡:位于47号剖面钻孔ZY111~ZY113段,边坡高约4.0米,边坡长约32米,主要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接直立状态考虑,由于基岩面埋置深,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桩板挡土墙,基础置于中风化基岩内.

4) ST段基坑边坡:位于47号剖面钻孔ZY100~ZY111段,边坡高约8.5米,边坡长约12米,主要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接直立状态考虑,由于基岩面埋置深,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5) OP段基坑边坡:位于14号剖面钻孔ZY113~ZY108段,边坡高约4.5米,边坡长约15米,主要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接直立状态考虑,由于基岩面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6) PQ段基坑边坡:位于48号剖面钻孔ZY109~ZY108段,边坡高约4.5米,边坡长约12.8米,主要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接直立状态考虑,由于基岩面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7) QR段基坑边坡:位于48号剖面钻孔ZY109~ZY110段,边坡高约4.5米,边坡长约27米,主要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接直立状态考虑,由于基岩面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8) RS段基坑边坡:位于48号剖面钻孔ZY109~ZY110段,边坡高约4.5米,边坡长约27米,主要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接直立状态考虑,由于基岩面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9)TU段基坑边坡:位于17号剖面钻孔ZY100~ZY102段,边坡高约1.5~8.5米,边坡长约28米,主要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性为人工填土,接直立状态考虑,由于基岩面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加厚的钢筋混凝土侧墙进行支挡.

四、地下车库基坑边坡

地下车库基坑边坡分段示意图

1)坡向77度基坑边坡:

基坑边坡开挖后,按直立状态考虑,第四系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不稳定,基岩面较平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

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

图13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13)分析可知:裂隙2与边坡大角度斜交,裂隙1内倾,岩层层面斜向外倾,交角约38度,大于30度.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受岩体抗剪强度控制.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 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2)坡向167度基坑边坡:

基坑边坡开挖后,

按直立状态考虑,第四系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不稳定,基岩面较平

缓,上部土体沿基岩面滑动可能性小,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

中等风化基岩岩体稳定性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分析可知:

图14

根据赤平投影图(图14)分析可知:裂隙2外倾,裂隙1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其破坏模式主要为:沿裂隙2滑动破坏.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并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该段边坡类型为III 类.砂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4°,泥岩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岩体破裂角统一取泥岩岩体破裂角(45°+Ф/2)约60°.

为进一步分析直立切坡后,该边坡中风化基岩的稳定性,现以28-28’剖面稳定性验算示意图对该边坡直立切坡后,沿裂隙2面平面滑动进行稳定性验算如下: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模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工程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拟建建筑概况见表1.1。 表1.1 拟建建筑概况 1.2、勘察目的与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如下: 1.2.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1.2.2、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 1.2.3、查明湿陷性土层厚度、分布情况,判明场地的湿陷性等级; 1.2.4、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 1.2.5、对场地进行抗震地段划分,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 1.2.6、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1.2.7、对基坑工程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的岩土参数; 1.2.8、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1.2.9、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1.2.10、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勘察文件和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2013.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06)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第3.1.4条确定: 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确定:拟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3.0.1条确定:拟建建筑为甲类建筑。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0.12条确定:拟建建

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1.2.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与条文说明第3.1.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等级划分表 表1-2 1.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 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 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 1.4 勘察依据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首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2010年03月09日开始,至2010年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方法详见第5节)。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要求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处理。

工程建筑地质勘察报告书

塔吊固定式基础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60.8m,最高点为66.2m,建筑面积为36505㎡。 本工程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设计为一类高度,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室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二、塔机设置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一台塔吊,型号为TC5613A塔式起重机,位于本工程车道区域,详细在图中3-1~3-2/1-10~1-12之间(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塔吊基础直接设置在底板下部,底板与塔吊基础连接做法详做法说明。 2、塔机用电独立设置配电箱,并设置在离塔机5米以外处。 3、地基周围,已清理场地,平整障碍物。 三、塔基计算 1、TC5613A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 最大起重量8T 最大工作幅度56m 最小工作幅度2.5m 回转速度0~0.8R/min 2、根据塔吊说明书中基础承受的荷载如表: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基土资料 1-1层为素土层,层厚0~1m 左右;

1-2层为粘土层,黄——灰黄色,可塑,层厚0.7~1m; 2层为淤泥层,灰~褐灰色,可塑~软塑壮,层厚1.3~1.7m; 3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3.9~6.6m。 4层为粘土层,灰黄色,可塑,层厚1.1~4m; 5-1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11.7~18.1m, 5-2层为粉质粘土层,灰色~青灰色,饱和,软塑,层厚11.2~20.7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勘察点位置,塔吊可参照Z16、Z17点,根据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800,塔吊基础设计为1.35m,可以知道塔吊基础位于第3层淤泥质粘土。 由于建筑物最高度为66.2m,地下室标高为-4.8m,塔吊的独立高度为72.8m。塔吊采用附着式,分别在塔吊自下而上30.5m和52m设置附着架。塔吊基础拟采用水泥搅拌 A、基础自重 G=25×5×5×1.35=843.75KN B、垂直荷载 F=Fv+超高部分=619+95=714KN C、水平荷载:F=30.3KN D、塔吊作用在基础上的弯距:M=1827+30.3×1.35=1868KN·M 2) 地基承载力计算 P max min =(G+N)/A±6M/b3=(843.75+714)/25±6×1868/53 得P max =62.31+89.66=151.97KN P min =62.31-89.66=-27.35KN 3)抗倾覆计算

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样本

第六章水文地质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xx区块位于山西断隆以西,鄂尔多斯台坳的东部,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煤田东部边缘广泛出露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了灰岩地下水的补给边界。由东至西从地表第四系至煤系基盘沉积了巨厚的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均为泥质岩和砂岩相间成层,岩石胶结致密、裂隙少,纵横方向连通性差,影响了含水层的发育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加之降水量少,上部又发育有巨厚的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红土,因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极为贫乏,致使岩石的含水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中深部、深部山西组、太原组地层含水性极弱,仅在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相适宜的河谷阶地区、基岩风化壳与冲积层潜水及地表水有水力联系地带,岩石富水性较好。区内主要含水层有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径流条件较好,地下水矿化度较低。 区域地层根据含水介质的特性,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夹碳酸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及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四大类,分述如下: 一、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寒武-奥陶系灰岩广泛出露于煤田东部的山区,地表灰岩裂隙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煤田内部深埋地下,构成了煤系的基盘。寒武系底部页岩普遍发育,具有区域隔水作用,中、上寒武系和奥陶系以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不仅裂隙发育,而且还具有岩

溶孔洞和洞穴,空间上岩溶发育具有不均一性,为不均一富水含水层。 奥陶系特别是中奥陶质纯灰岩是区内主要富水岩层。一般泉水流量1.8m3/h以上,如河曲县暗子沟泉,流量为421.2m3/h。在补给区单位涌水量一般为1.00m3/h m,在泻水迳流区钻孔单位涌水量大,如位于黄河河谷中的xx县天桥电站,钻孔单位涌水量达25.2m3/h m,水位标高808.07m,岩溶地下水类型一般为重碳酸或重碳酸、硫酸盐水,矿化度小于1.00g/L。 本区属天桥泉域水文地质单元。裸露区直接接受降水入渗补给。被黄土或石炭~二叠系地层覆盖区,受孔隙水、裂隙水补给,奥陶系灰岩水沿北东部、东部、东南部方向向天桥泉排泄。天桥泉出露于xx县黄河天桥峡谷中,沿黄河在10km范围内排入黄河,总流量8m3/s。 二、碎屑岩夹碳酸岩裂隙含水岩组 由山西组、太原组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太原组夹2~3层石灰岩。砂岩裂隙含水层一般地区单位涌水量小于1m3/h·m,泉水流量小于5m3/h,属弱含水层。太原组灰岩富水性强弱取决于裂隙及岩溶发育程度,它不仅受构造条件限制,而且与埋藏条件密切相关,单位涌水量0.003~3.85m3/h·m。 三、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由三叠系、二叠系一套粒级不同的粗、中、细、粉砂岩及泥岩组成。砂岩之间发育的厚层泥质岩类具有隔水作用,不利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泉水流量一般小于5m3/h,钻孔单位涌水量多小于1m3/h·m,富水性弱。但在基岩覆盖较薄的河谷区,大气降水入渗条件好,厚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路计路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 1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 2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缓状 6纵 台角 无 冷天大 为最

地质勘察报告doc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拟建丰沃·悦湖城项目位于太原市金胜镇西寨村,东临新晋祠路,南接健康北街。该项目分东区场地和西区场地两部分,此次勘察由西区1#~6#住宅楼、14#、15#商业楼、幼儿园及地下车库和东区2#~4#住宅楼、12#、13#、15#商业楼组成(详见丰沃·悦湖城项目建筑规划总平图);各拟建建筑概况详见表1. 注:基底压力为预估值; 设计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单位:山西丰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工程地质一次详勘。 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二O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由我单位土工试验室(于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完成),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于二O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完成。 1.2 勘察目的及要求 根据甲方所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1:1000)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0021-2001)(2009年版),其勘察目的与要求如下: 1.2.1 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地基土的类型、分布范围、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 1.2.2 查明场区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及地下水位以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出经济、合理的降水方案。 1.2.3 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评价与整治的方案建议。 1.2.4 判定饱和砂土与粉土的地震液化情况,对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判定,并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1.2.5 论证天然地基方案的可行性,对持力层的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合理建议。 1.2.6 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有关变形计算的参数;对可供采用的其他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地基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1.2.7 提供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结构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建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2.8 提供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2.9 建议合理的桩基类型,选择合理的桩端持力层,查明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分布,分层提出各地层的桩侧阻力特征值(极限值)及桩端持力层的端阻力特征值(极限值)。 1.3 岩土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0021-2001)(2009年版)第3.1节及山西丰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规划总图,确定拟建场地西区1#~6#、东区2#~4#楼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西区14#、15#、幼儿园及地下车和东区12#、13#、15#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与场地土的组成及其对地震的反应特征、场地地 .

地质勘察报告

无锡恒隆广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2007-8-38 一、工程概况 (一)前言 受无锡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无锡恒隆广场工程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设计提供依据。 拟建工程位于无锡市人民中路、后西溪路之间和健康路东侧,拟建物包括一座购物广场和二座塔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3万m2,设计正负零为3.5m(黄海高程),购物广场共有7层,楼高32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西塔楼41层,高度216m,东塔楼47层,高度245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以上深度参照正负零,塔楼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其它为剪力墙结构。 接受任务后,我公司于2007年9月12日开始现场野外施工,因拆迁原因,中间几次进场施工,到2008年12月15日结束,2008年12月25日提供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009年1月5日提供正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顾问为凯达环球有限公司、结构顾问为迈进公司。 (二)勘察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支护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根据本工程建筑类型,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如下: (三)勘察工作依据及完成工作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按规范要求确定本次勘察的工 作依据与工作量。 1.工作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2008版) (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8)《土的分类标准》 GB 145-90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年6月版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2.地基设计等级、抗震等级、勘察等级 (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拟建工程主体工程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为甲级。 (2).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3).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以及地基复杂程度,按照《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第3.1条划分: 工程重要性等级:拟建工程为一级;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垃圾处理填埋场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1、勘察工作 1.1拟建工程概况 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城建局委托,其拟建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垃圾处理填埋场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工作由*承担,场地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工程;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拟建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表1 1.1.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技术依据 1.2.1.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详细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正确反映工程项目拟建

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掌握各岩土层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对场地的稳定性、均匀性作出合理评价,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及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评价结论和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1.2.2.任务内容要求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了解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设计地坪高程),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查明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时,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出预防措施建议。 查明场地内的岩土层结构、分布规律、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对各层岩土工程特性进行评价,提供各层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地下水和土对主要基础结构材料的腐蚀性。结合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提出本工程抗浮水位建议数据。 查明场地内有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提供场地抗震设防基本烈度,判明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或危险地段,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 对地基基础方案(主要包括地基类型、基础形式、持力层选择、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作出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及相关注意事项。 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冻胀性类别、冻胀等级。 评价土层渗透性和隔污性能。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勘察工程地质包括报告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成都地质勘察报告 篇一:地勘报告包含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1)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2)拟建工程概述; (3)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6)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7)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 (8)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9)必要的图件。

篇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次性勘察) 重庆市勘测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参与人员:报告编写:审核:(一次性勘察)陈翰新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 冯永能教授级高工注册号:何忠良 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注册号: 何忠良、陈小平、陈永川、李沙、朱维、任亚飞陈小平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江景雄 教授级高工 注册号: 重庆市勘测院 建设部勘察综合类甲级证书号:311018-KJ 二○一二年十一月 . . 目录 4.2 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3 4.3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6 4.4 小区道路 .................................................................... ........................................... 24 4.5 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型式的选择 .................................................................... ....... 24 4.6 场地施工建议 ....................................................................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XXXXXXXX工程名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2 2020年4月19日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经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经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经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 )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 )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 )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 )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 ) 3 2020年4月19日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 )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水试验等工作;室内试验自12月29日开始,1月10日结束。完成的具体工作量见表1.4.2-1、勘探点信息一览表1.4.2-2。 表1.4.2-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4 2020年4月19日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工程地质勘察中所获技术资料全面系统的总结,是工程设计和施工所依据的文件。报告书由文字和图表两部分组成。 文字部分 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按若干章节进行叙述。一般由序言、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分析、结论和建议等章节组成。 (1)序言。包括工程名称、设计单、委托单、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勘探方法、技术标准、工作量、勘察期限和其他必要的说明。 (2)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场地地理置、所处行政区划、地形地特征、地震烈度、气象水文条件等。 (3)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成;地层的成因和年代、岩性、埋藏条件和分布规律;地质构造情况、结构面产状、接触关系、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饱和粉土和砂土液化的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和发育情况;特殊土的岩性和分布;地下水类型、赋存条件、含水层渗透性、水、水质等。 (4)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各单元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提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确定设计所需的各计算参数和地基承载力。 (5)工程分析。包括地基土的变形分析和沉降预测,特殊性土的改造利用

分析,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的技术论证,地基液化势分析,高边坡、深开挖的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的岩土应力分析等。 (6)结论和建议。包括对设计施工所需参数提出可供选择的数据,推荐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和防治措施的建议,预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和设计施工应注意的事项等。 图表部分 一般工程都必须提供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各种原试验成果图、室内试验成果表和水质分析成果表等。此外,根据不同类型、特点和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可有选择地提供专题工程地质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地下水等高线图、基岩埋深图、坝基渗透剖面图、展示岩土性质的平面图和立体图、边坡或滑坡的稳定性计算剖面和计算成果图表、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图表等。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X工程名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

[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编制单位: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年10月

目录 一、概况 (1) 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 三、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层特征 (3) (一)区域地质构造 (3) (二)工程地层特征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5) (一)水文地质条件 (5) (二)水文地质试验 (5) (三)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 (6) 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 (8) (一)岩石力学性质 (8) (二)工程地质评价 (8) 六、综合测井测试 (10) 七、封孔情况 (13) 八、结论 (13)

附图、附表 图号顺序号比例尺 1 1-1 区域地质图1:200000 2 2-1 SSZ-6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1:1000 3 3-1 抽水试验曲线图1、图2 4 4-1 综合测井成果图 附表: 附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报告 附表:岩石鉴定报告 附表:水质检验报告 其它:岩芯照片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评隧道SSZ-6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一、概况 黄竹坪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境内,设计钻孔SSZ-6,里程为DK320+700右15m处。为查明隧道沿线两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院特委托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南广铁路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深孔的钻探任务。 我公司受理业务后,迅速组织精干的技术人员、设备物质及资金,采用XY-300型钻机,于2008年7月23日进场,设备安装调试后于2008年8月3日至2008年8月11日完成钻探任务(终孔深度为150.0m),尔后又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及岩、水样的采取送验和电测井工作,直至2008年8月21日全部竣工,历时30天,共完成如下工作量(见表1、表2) 钻探施工期间,我公司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勘察规程》(TB10049-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钻探规程》等规程规范施工,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

工程建筑地质勘察报告书(doc 7页)

工程建筑地质勘察报告书(doc 7页)

塔吊固定式基础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60.8m,最高点为66.2m,建筑面积为36505㎡。 本工程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设计为一类高度,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室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二、塔机设置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一台塔吊,型号为TC5613A塔式起重机,位于本工程车道区域,详细在图中3-1~3-2/1-10~1-12之间(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塔吊基础直接设置在底板下部,底板与塔吊基础连接做法详做法说明。 2、塔机用电独立设置配电箱,并设置在离塔机5米以外处。 3、地基周围,已清理场地,平整障碍物。 三、塔基计算 1、TC5613A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 最大起重量8T 最大工作幅度56m 最小工作幅度2.5m 回转速度0~0.8R/min 2、根据塔吊说明书中基础承受的荷载如表: 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倾覆力矩抗扭距工况619.0 30.3 1827.0 332 非工况526.3 62.0 2392.5 0.0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基土资料 1-1层为素土层,层厚0~1m 左右;

1-2层为粘土层,黄——灰黄色,可塑,层厚0.7~1m; 2层为淤泥层,灰~褐灰色,可塑~软塑壮,层厚1.3~1.7m; 3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3.9~6.6m。 4层为粘土层,灰黄色,可塑,层厚1.1~4m; 5-1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11.7~18.1m, 5-2层为粉质粘土层,灰色~青灰色,饱和,软塑,层厚11.2~20.7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勘察点位置,塔吊可参照Z16、Z17点,根据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800,塔吊基础设计为1.35m,可以知道塔吊基础位于第3层淤泥质粘土。 由于建筑物最高度为66.2m,地下室标高为-4.8m,塔吊的独立高度为72.8m。塔吊采用附着式,分别在塔吊自下而上30.5m和52m设置附着架。塔吊基础拟采用水泥搅拌 1 A、基础自重 G=25×5×5×1.35=843.75KN B、垂直荷载 F=Fv+超高部分=619+95=714KN C、水平荷载:F=30.3KN D、塔吊作用在基础上的弯距:M=1827+30.3×1.35=1868KN·M 2) 地基承载力计算 P max min =(G+N)/A±6M/b3=(843.75+714)/25±6×1868/53 得P max =62.31+89.66=151.97KN P min =62.31-89.66=-27.35KN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地质勘察任务书标准模板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工程名称 (3) 1.2工程地址 (3) 1.3建设单位 (3) 1.4项目概况 (3) 1.5勘察范围 (3) 1.6勘察阶段 (3) 1.7勘察周期 (3)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 (4) 2.1 勘察阶段划分表 (4) 2.2 勘察阶段选取原则 (5) 3、各阶段地质勘察基本要求 (6) 3.1、初步勘察基本要求 (6) 3.2 详细勘察基本要求 (7) 3.3 施工勘察基本要求 (8) 4、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8) 4.1、勘察依据 (8) 4.2 地勘方案编制要求 (9) 4.3 勘探钻点的布置要求 (10) 4.4、钻探作业要求 (12) 5、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5) 5.1、资料整理 (15) 5.2 、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5) 5.3地质勘察报审查要点一览表 (16)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1、项目概况 1.1工程名称 根据工程实际名称填写 1.2工程地址 根据工程实际地址填写 1.3建设单位 据实填写,必须与本项目开发公司名称一致 1.4项目概况 简述总体项目位置 应附图:总体项目城市位置图;宗地区域位置图、项目总图 1.5勘察范围 简述勘察范围;建设场地范围中若需修建大体量构筑物(如大型生化池)、泳池、重要管井等,应纳入勘察范围。 应附图:项目勘察范围图 1.6勘察阶段 简述勘察阶段划分 1.7勘察周期 简述勘察周期,从发出勘察外业进场通知书开始计算日期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2.1 勘察阶段划分表

2.2 勘察阶段选取原则 1)用地面积200亩以上小区或复杂场地应分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阶段进行勘 察; 2)单体建筑或200亩以下的住宅小区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3)特殊复杂地质条件(如喀斯特地貌)或采用大直径桩(桩径不小于1m)的 项目,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进行施工勘察; 4)当项目存在超限边坡或深基坑时,为满足初设报审或基坑施工要求,建议直 接进行详细勘察或局部详细勘察。 5)本场地区域内有可以参考的《地质勘察报告》时,可跳过初勘步骤,直接进 行详细勘察,本场地无可参考《地质勘察报告》时,应进行初步勘察。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对建筑总图布置提出建议。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1 概述 1.1 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行政区域属于崇左市大新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45′~107°09′,北纬22°36′~22°56′,拟建项目路线起于大新县雷平乡,与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相接,经勘圩、排塘、硕龙至下雷,路线全长约60Km,附加硕龙支线3.7 Km。 本项目于二○○七年五月至二○○七年七月进行了现场勘察,并于二○○七年七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1.2.1 勘察目的 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确定公路路线、工程构造物位置及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1.2.2 主要任务 (1)查明拟建项目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场地要素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查明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地质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测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的变形和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定量评价。 (3)查明各隧道隧址区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条件,为各方案的比选论证及隧道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4)查明场地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性质、提供防治设计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 (5)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并对大型公路工程建筑物场地进行必要的地震烈度鉴定或地震安全性评价。 (6)提供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1.2.3 工作依据 1.2.3.1 规范、规程及技术资料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51-93)。 (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 (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 (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 (12)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1.2.3.2 已有技术成果 北京中咨路捷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西雷平至下雷公路可研报告》。 1.3 勘探点的布设与勘察方法 1.3.1 勘探点的布设 (1) 一般路基勘探点 一般路基结合小桥涵位置布设勘探点,每处小桥涵布置1个勘探点孔,在其之间特征路基段增加路基勘探点。勘探方法小桥、盖板涵、高路堤、不良地质路段采用钻探,

2020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2篇(1)

2020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2篇Geolo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2、篇章2:工程地质土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篇章1:2020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 科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如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实验、现场测试等;调查研究岩土 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结合工程 的具体特点及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而做好这些,不仅需要我们

精确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我们能够鉴别各种矿物及岩石的物理特征和工程性质,更需要到实际的环境中观察比对,把课本讲的和实际看到遇到的相联系起来,本次实习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进行的。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XX年12月10日,经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位于天津蓟县北部山区,京、津、唐腹心地带,交通方便,面积342平方公里。园内保存着大量的极其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尤其是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它系统记录了距今18亿年至8亿年间的地质历史和事件,以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楚、岩石变质浅而闻名于中外地质学界。园内峡谷幽深、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地质科学奥妙,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和科学考察的胜地。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景区是:☆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通过观察辨别出岩石的种类 结构矿物组成颜色以及特性 2、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 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 3、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