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现场自行勘察情况报告

现场自行勘察情况报告

一、勘察背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需求,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顺利进行,我对某工程项目进行了现场自行勘察。

现将勘察情况报告如下:二、勘察时间及地点勘察时间:2021年8月10日勘察地点:某市某区某工程项目现场三、勘察内容1. 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某市某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项目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设施。

现场勘察前,已取得项目相关审批手续。

2. 施工现场现状(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施工区、材料堆场、临时设施等。

施工区布置合理,材料堆场整齐有序。

(2)施工进度:项目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部分区域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3)施工质量:施工现场质量较好,主体结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设有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现场设有安全通道,方便施工人员通行。

(3)施工现场设有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脚手架等。

4.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设有围挡,防止扬尘污染。

(2)施工现场设有洒水车,定期洒水降尘。

(3)施工现场设有垃圾处理设施,及时清理建筑垃圾。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存在问题(1)施工现场个别区域存在扬尘现象。

(2)施工现场部分区域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足。

(3)施工现场部分区域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2. 建议(1)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定期洒水降尘。

(2)完善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检查,确保设施完善。

五、结论通过对某工程项目现场自行勘察,发现施工现场整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项目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报告编号:RS-2022-001日期:2022年5月10日一、勘察目的本次勘察旨在对XX市XX路进行综合勘察,了解其道路情况、交通状况、安全隐患等,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意见。

二、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涵盖XX市XX路起始点至终点的全程,总长约10公里。

三、勘察内容1. 道路情况:a. XX路为两车道双向行驶,道路宽度为6米;b. 道路路面存在多处裂缝和坑洼,需要进行修复;c. 部分路段有漫水现象,需要加强排水设施的设计。

2. 交通状况:a. 道路沿线交通流量大,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交通压力较大;b. 部分路段存在交通事故多发的情况,需要加强交通标识和引导措施;c. 部分路口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需要对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

3. 安全隐患:a. 沿线道路缺乏足够的防护设施,容易造成交通事故;b. 路段存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的情况,需要划定专用非机动车道。

四、改造意见根据以上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造意见:1. 道路维修:对道路路面进行修复,填充裂缝和坑洼,确保道路平整。

2. 排水设施加强:在漫水路段加强排水设施的设计,减少积水现象的发生。

3. 交通标识和引导措施:增设交通标识牌、路灯等,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情况,并在需要的路口安装交通指示牌。

4. 信号灯调整:对不合理的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提高交通流畅度。

5. 防护设施建设:在需要的路段设置护栏、隔离带等,增加道路安全性。

6. 专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对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的界限进行划定,确保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的分离。

五、结论本次勘察发现了XX市XX路存在多个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和完善。

通过以上的改造意见,可以使道路更加安全、顺畅,提高交通效率,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六、勘察人员主勘测师:XXX勘测员:XXX、XXX七、附图见附件。

以上为勘察报告,供参考。

具体改造方案将根据报告内容进一步拟定。

现场勘察报告

现场勘察报告

现场勘察报告
一、地质情况。

经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层结构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和滑动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需要在工程设计中合理利用。

二、环境特征。

在对该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后,我们发现该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该地区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

此外,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潜在风险。

在勘察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地质灾害隐患、地下水涌出等。

这些潜在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经过我们对该地区的现场勘察和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环境特征以及潜在风险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根据勘察结果,为相关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地址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地址勘察报告模板范文

地址勘察报告模板范文一、勘察地点信息- 勘察地点名称:XXXXX- 地址:XXXXX- 勘察日期:XXXXX- 勘察人员:XXXXX二、背景介绍1.项目背景本次地址勘察是为了XXXXX项目而进行的,该项目是XXXXX。

我们需要对勘察地点进行细致的勘察,以便确定最佳的设计和建设方案。

2.勘察目的- 了解勘察地点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 收集勘察地点周边的社会环境信息;- 调查勘察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设施;- 分析勘察地点的土地利用情况。

三、勘察内容和结果1.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根据实地勘察,勘察地点位于XXXXX地区。

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

该地区具有XXXXX的气候特点,夏季湿热,冬季寒冷干燥。

根据测量数据,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为XXX毫米,年平均气温为XXX摄氏度。

2.社会环境信息勘察地点周边有一处住宅区,距离勘察地点约XXX米。

该住宅区有多栋高楼建筑,居民人口密集。

勘察地点附近还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并且有多个公园和娱乐场所。

3.交通状况和交通设施勘察地点周边交通便利,有一条主要道路贯穿勘察地点,通行车辆较多。

附近还有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市区公交和地铁线路均覆盖到勘察地点附近。

4.土地利用情况经过调查勘察,勘察地点周围土地主要用于住宅建设,住宅区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

勘察地点附近没有工业区或者商业区,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居住区域。

四、风险和建议1.风险分析根据勘察结果,勘察地点附近的社会环境状况较好,但由于住宅区的建设规模较大,可能会给交通带来一定的压力。

此外,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对于设计和建设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充分考虑。

2.建议-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压力,可能需要合理安排道路设计,以便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 对于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应做好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设计和建设的可行性。

- 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以考虑进一步增设一些基础设施,如公园和娱乐场所,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五、总结经过本次地址勘察,对勘察地点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社会环境、交通状况和土地利用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现场勘察情况分析报告范文

现场勘察情况分析报告范文

现场勘察情况分析报告范文一、勘察背景。

咱接到任务去[具体地点]搞个现场勘察,为啥呢?听说那里有点状况,需要咱去瞅一瞅,看看到底咋回事儿。

二、勘察过程。

1. 初到现场。

我刚到那地方,第一感觉就是“嚯”,有点乱哄哄的。

到处都是东西,就像刚打完一场大战,各种物件散落一地,也不知道原来是不是这样,还是发生了啥特殊情况。

现场的气味也挺复杂的,有股子奇怪的混合味道,像是[描述大概的气味来源,比如烧焦味混着某种化学品的味道之类的],这让我心里直犯嘀咕,肯定有啥事儿。

2. 深入查看。

我开始在这堆乱东西里翻找线索。

看到有些设备,像是[设备名称],表面有一些划痕和磨损,这可不正常啊。

正常情况下,这些设备应该是光滑无损的,现在这个样子,要么是有人粗暴对待了,要么就是经历了一些碰撞之类的意外。

在角落里,我还发现了一些液体的痕迹。

这液体看着有点黏糊糊的,颜色是[液体颜色]。

我蹲下身子用手指蘸了一点,闻了闻(虽然这动作有点不雅,但为了找线索嘛),有点刺鼻,初步判断可能是[猜测液体成分],但还不能确定,得带回去检测检测。

再看看墙壁,有一块地方明显颜色和周围不一样,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烧过或者腐蚀过一样。

我拿手摸了摸,表面有点粗糙,这肯定也是个重要线索。

三、分析情况。

1. 关于设备受损。

那些设备上的划痕和磨损,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有人在操作的时候太粗心大意了,根本就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来,像个莽撞的小牛犊似的乱弄。

另一种可能就是有人故意破坏,比如说跟谁有仇啊,或者是想搞点破坏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呢,从划痕的方向和深浅来看,我更倾向于是意外碰撞导致的,因为划痕比较杂乱,不像是有计划的破坏那种有规律的样子。

2. 神秘液体。

这神秘的液体可不能小看。

如果它真的是我猜测的那种成分,那可就危险了。

它有可能是从某个容器里泄漏出来的,也许是存放这个液体的容器本身有问题,像破了个洞之类的;也有可能是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要是这个液体流到了不该流的地方,比如说接触到了电线或者其他重要设备,那就很容易引发更大的问题,比如短路啊或者腐蚀设备之类的。

工程勘察工作报告

工程勘察工作报告

工程勘察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次工程勘察是针对XX市XX区XX路XX号的道路改造项目进行的,计划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和翻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二、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1.明确道路改造的范围和要求;2.了解现有道路的地质、地貌、地下管线等情况,以便科学规划工程流程;3.查明可能存在的工程难点和风险点,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三、勘察方法和过程1.采用现场勘测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勘察工作;2.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全站仪测量了道路的长度、宽度和坡度等参数;3.通过地质雷达勘察,了解土层和岩层的厚度和分布情况;5.还利用无人机对道路周边环境进行航拍,并提供详细的地形和建筑物信息。

四、勘察结果1.道路的总长度为XX公里,平均宽度为XX米,坡度平稳,适合进行改造;2.地质雷达勘测结果显示,道路下方主要是坚硬的砂岩层,没有明显的地质问题;3.经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道路下方没有重要的地下管线和设施,施工不会对其造成影响;4.通过航拍结果,道路周边环境整体较为开阔,不存在明显的建筑物影响因素。

五、风险和建议1.虽然勘察结果没有发现明显的地质、地理障碍,但在施工过程中仍需要注意对土层和岩层进行充分的加固和防护,以确保道路的长期稳定;2.在施工前,需要再次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以避免无意中对地下管线和设施造成破坏;3.建议采取合适的交通管理措施,以减少施工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干扰,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六、结论根据本次勘察结果,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较高,没有明显的难点和风险点。

在后续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科学规划、认真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现场勘察报告

现场勘察报告

现场勘察报告概述此报告旨在对现场勘察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本次勘察涉及的地点是(填写具体地点),时间为(填写具体时间)。

勘察目的是了解该地点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勘察结果根据对现场的观察和测量,以下是关于该地点的勘察结果:1. 建筑结构:建筑物外观整体良好,无明显破损或裂缝。

建筑物的基础看起来稳固。

2. 室内环境:室内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墙壁和天花板的清洁程度较好。

3. 使用设施:设施齐备,包括电力供应、照明和给排水系统等。

设施的工作状态良好。

4. 安全情况:现场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紧急出口标志清晰可见。

问题和建议尽管勘察结果整体良好,但我们观察到一些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1. 外墙保养:建议定期检查建筑物外墙的保养情况,确保其持久耐用,并及时修复任何裂缝或破损。

2. 灭火设备:建议对现有灭火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同时,提醒相关人员研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

3. 应急疏散计划:建议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计划,并将相关信息通知所有员工和访客。

结论综上所述,在本次现场勘察中,我们对该地点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了解。

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确保该地点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建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发现的问题。

此报告供参考,并作为进一步决策和行动的基础。

附注: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仅基于勘察人员在现场观察和测量所得,仅供参考。

请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一步进行调查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准确的建议和决策。

建筑工程勘察报告书

建筑工程勘察报告书

建筑工程勘察报告书报告书编号:XXX-X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勘察目的及背景建筑工程勘察报告书旨在对指定建筑项目进行勘察,并提供详细的勘察结果和分析。

本次勘察的背景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勘察工作。

二、勘察范围本次勘察的范围涵盖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地理环境、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土壤力学、地基处理等。

勘察的详细内容将在后续章节中逐一描述。

三、勘察方法及过程1. 地理环境勘察在地理环境勘察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收集和相关技术手段,对项目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状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

2. 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我们对项目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石性质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评价。

该勘察涉及区域范围广泛,包括钻探、取样、岩芯分析等工作。

3. 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部分主要关注地下水的情况,包括水位、水质、水源补给等。

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我们可以提前评估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供相关建议和预防措施。

4. 土壤力学勘察土壤力学勘察是对项目区域内土壤性质和力学特性的综合研究。

通过取样分析、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我们对土壤的承载力、变形性及稳定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5. 地基处理基于勘察结果,我们提供地基处理的建议,包括基础类型、地基处理方法、基坑支护等。

这些建议是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必要的。

四、勘察结果与分析1. 地理环境根据地理环境勘察的结果,项目所在地具有较好的气候条件和地形特点,利于工程建设和日后的使用。

2. 地质条件地质勘察显示,项目区域地层以岩石和砂土为主,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区域存在较多的断裂带和岩溶地貌,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勘察结果显示,地下水位较高且水质较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以确保工程安全。

4. 土壤力学特性根据土壤力学勘察的结果,项目区域内土壤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较为适合建设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筑物名称设计地坪标高(m)层数结构类型建筑物尺寸m基础形式官庄九年制学校学生宿舍323.006砖混20.6×10.2待定凤凰县官庄九年制学校学生宿舍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前言1.1 拟建工程概况受凤凰县官庄九年制学校的委托,按照湘西自治州一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出的《勘察任务书》及附图要求,我院于2013年4月23日~2013年4月26日,对凤凰县官庄九年制学校学生宿舍建设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场址位于凤凰县官庄九年制学校校内,拟建场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便利。

拟建工程设计简况如下表: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设计及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参照我院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勘察任务书》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有关规范,本次勘察工作的任务要求具体如下:1.2.1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1.2.2当场地分布内存在古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时,应提供其平面布置及深度;1.2.3当场地有断层、断裂带时,应提出详细的分布图,包括其长度、宽度及倾角;对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1.2.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5其它要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执行。

1.3执行规范及依据1.3.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3.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1.3.4《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3.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3.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本工程《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及勘察合同等。

1.4勘察等级本工程建筑层数为6层,为学生宿舍,破坏后后果严重,工程勘察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根据场地地质情况,本场地不良地质一般发育,故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本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5勘察方法和勘探点布置1.5.1勘探工作布置本次勘察钻孔布置是由甲方及设计单位依据拟建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现场指定进行布置,坐标采用相对坐标,标高使用黄海高程,拟建场地标高为321.80~323.10m。

钻孔放样及高程定测是采用全站仪及钢尺放样、定测高程。

在现场假设两个引测点(引测点A1,坐标X=0.00,Y=0.00,H=319.00位于拟建场地北西角;引测点A2,坐标X=16.00,Y=-11.00位于拟建场地北西角)在实地沿拟建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共布置钻孔8个,勘探点间距6.80-10.20m,具体位置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

1.5.2勘察方法本次勘察方法采用钻探,辅以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勘察。

1.5.2.1成孔采用XY-200型油压回转式钻机钻孔;土层钻进采用ф110 mm合金钻头干钻钻进,回次进尺控制为0.30-0.50 m,取土芯率85-95%;遇基岩后改用ф91mm钻头钻进,以清水作冲洗液,回次进尺控制在1.00-2.50m 左右,岩芯采取率达85%以上。

1.5.2.2取样A、岩样从钻孔内取出的岩芯中采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样并作好样品标签登记,密封后送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岩土测试中心作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B、土样从粉质粘土层采用薄壁取土器取样,土样取出后留下取土器中间20cm作试样,然后进行包装封蜡处理,再用塑料袋密封。

每个土样封蜡后均及时填贴标签,标出上下位置、取样深度、编号、野外定名等。

土样运输采用专用土样箱包装,土样间用柔软缓冲材料填实。

土样取出至开封试验间隔时间为1~2天。

本次勘察土工试验由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岩土测试中心承担。

C、水、土腐蚀性分析样:从ZK2、ZK7中采取各1件环境水样、1件环境土样,送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岩土测试中心作环境水、土腐蚀性试验。

D、原位测试根据场地土层特征,本次勘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测试粉质粘土的工程性质,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工程力学性质,现场由技术人员指挥,专业人员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记录贯入孔深位置、锤击数、杆长,所获取的数据真实可靠。

1.6勘察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情况接受任务后,我院组织XY-200型钻机2台(套)于2013年04月23日进场,至2013年04月26日完成所有外业工作。

外业结束后,我院及时转入内业工作,进行资料整理,如期提供了本次正式勘察成果资料。

本次勘察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详下表:工程项目单位数量提交成果工程点测量个8钻孔平面图1张工程地质剖面条4工程地质剖面图4张钻探m/孔77.90/8钻孔柱状图8张岩样组/件3/9岩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报告1份土样件/孔6/6土壤物理力学性质报告1份水腐蚀性分析样件1工程环境水检验报告书1份土腐蚀性分析样件1工程环境土检验报告书1份标准贯入次/孔4/4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份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孔/m4/6.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1份水位观测孔8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位于凤凰县官庄九年制学校内,该场地区域上属于丘陵沟谷地貌,微地貌类型为山麓坡脚,地表为耕植土覆盖,地形较平坦。

以钻孔孔口标高计,拟建场地地面标高为321.80~323.10m,相对高差1.30m。

2.2地层岩性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内各岩土层的特性自上至下的描述如下:2.2.1耕植土①(Q)灰褐色,很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植物根系。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30m,层底标高321.50-322.80m。

2.2.2粉质粘土②(Q4el)褐红色,软塑状,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

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50-1.70m,平均厚1.13m。

层底标高320.36-322.30m。

2.2.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③(K)白垩系厚层状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强风化,风化裂隙密集,暴露地表后的抗风化能力差,易软化,岩芯多呈薄片状和土柱状。

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属极软岩,岩体破碎,岩体质量等级Ⅴ级。

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2.40-3.30m,平均厚2.81m,层底标高317.06-319.60m。

2.2.4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K)白垩系厚层状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等风化,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和粘土矿物,碎屑结构,层状构造。

岩芯多呈短柱状及长柱状,岩芯抗风化能力较差,暴晒易崩解。

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属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稳定,厚度大,本次勘察该层顶界标高317.06-319.60m,层顶面埋岩土名称编号统计项目天然密度ρ(g/cm3)天然含水量ω(%)土粒比重Gs孔隙比e液限ωL(%)塑限ωP(%)塑性指数I P液性指数IL粉质粘土②统计个数66666666最小值2.03022.850 2.7100.59023.55013.62010.0200.770最大值2.07024.840 2.7200.67027.21016.78011.380 1.030平均值2.05524.115 2.7180.63225.67815.20810.4920.852标准差0.0150.6940.0040.029 1.393 1.2430.5010.093变异系0.0070.0290.0020.0460.0540.0820.0480.109深3.50-5.30m。

上述各地层的野外分布规律及岩性特征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

2.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3.1室内试验数修正系数1.006 1.024 1.001 1.038 1.045 1.067 1.039 1.090标准值2.06824.688 2.7220.65626.82816.23510.9050.9282.3.1.1土壤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在拟建场地采取的6件粉质粘土试样,进行的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场地粉质粘土层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于下表:表注:表中修正系数,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

2.3.1.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共采取了3组(9件)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进行了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详见《岩石室内试验成果表》其结果统计于下表:地层名称统计指标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统计个数(组)3范围值(MPa)14.30-18.20算术平均值(MPa)15.60标准差 1.300变异系数0.083标准值(MPa)14.82.3.2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拟建场地粉质粘土进行了4次/4孔、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了4孔/6.3m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其各地层实测锤击数标绘于“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其锤击数统计于下表:表2.3.2.1地层名称统计指标标准贯入锤击数修正值N击数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值N63.5击数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统计个数(个/孔)48最大值(击)411.2最小值(击)3 4.2算术平均值(击)3.25/加权平均值(击)/7.4标准差0.500 3.131变异系数0.150.423修正系数0.950.715标准值(击)2 5.32.4地震效应2.4.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即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属弱震区,因本场地拟建建筑物为学生宿舍楼,根据中震防发〔2009〕49号文件,故应按6度区进行抗震设防。

2.4.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2.4.3根据我院在本地区经验,耕植土层剪切波速v s=100m/s;粉质粘土剪切波速v s=150m/s;强风化层剪切波速v s=350m/s。

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最厚的ZK3地层资料,按场地上覆土层埋深以设计地面标高(323.00m)计,场地覆盖层厚约6.00m (>3m),计算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 se=218m/s。

故判定拟建建筑物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2.4.4根据场地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及地震效应,场地整平开挖后,形成边坡,故本场地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