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 (20)[58页]
生活中的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部经济学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A: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年)B:人口原理(1798年)C:经济学原理(1890年)D: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1776年)答案:D2.经济学分析问题时,一般假定人是()A:生态人B:社会人C:自然人D:理性人答案:D3.“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这句话的作者是()A:凯恩斯B:萧伯纳C:斯密D:马歇尔答案:B4.下列现象,哪些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A:实现经济增长B:控制物价水平C:大学毕业后是选择读研还是就业D:家庭将多少收入用来消费或储蓄答案:ABCD5.现实生活中,稀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包括()A:排队方式B:随机方式C:市场机制D:计划机制答案:ABCD6.学习经济学能够让人们变得更加快乐。
()A:对B:错答案:A7.摇号的方式是解决城市汽车数量过多的惟一方式。
()A:错B:对答案:A8.理性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A:错B:对答案:B9.理性人假设意味着人们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A:错B:对答案:A10.理性人不会做公益活动。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一般是指()A:道德B:习惯C:政府D:价格答案:D2.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A:学杂费B:生活费C:学费D:上大学的时间答案:ABC3.下列哪个经济学概念,可以用来形容“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A:机会成本B:平均成本C:沉没成本D:边际成本答案:C4.“钻石与水的悖论”又称为()A:节俭悖论B:斯密悖论C:丰收悖论D:阿莱斯悖论答案:B5.小品《吃面条》中,第几碗面条带给陈佩斯的满足感最强()A:第3碗B:第2碗C:第1碗D:第4碗答案:C6.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的渠道有()A:人们对产权的反应B:人们对契约和制度的反应C:人们对价格的反应D:人们对竞争的反应答案:ABCD7.价格歧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三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四级价格歧视D:一级价格歧视答案:ABD8.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正外部性的有()A:接种疫苗B:基础教育C:普及新能源汽车D:墙里开花墙外香答案:ABCD9.经济学一般将“不用付费也能享受服务”的现象称为()A:搭便车B:竞争性C:排他性D:外部性答案:A10.公共资源一般具有()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答案:AD第三章测试1.作为研究互动行为的一种方法,博弈论有着特色鲜明的前提假设。
经济学常识(很全很给力)

1.经济学基本常识2.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3.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是反方向变动关系的理论。
5.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6.需求是指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需求量的总称。
7.供给和需求决定均衡价格。
8.均衡价格决定的条件是供给=需求。
9.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1.价格调节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2.价格机制能自发地调节经济。
13.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14.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15.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应该为负值,但一般取其绝对值。
16.需求曲线的斜率并不是弹性系数。
17.总收益是价格和销售量的乘积。
18.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19.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20.基数效应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21.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2.边际的含义是因变量的增加量。
23.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4.消费者剩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
25.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是边际替代率。
26.边际替代率递减实际上是用无差异曲线的形式来表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7.边际替代率作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28.需求定理是由消费者行为决定的。
29.就某一消费者而言,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商品组合提供的满足程度和顺序相同。
30.在四个生产要素中,经济学家特别强调企业家才能。
31.平均产量或总产量达到最大时,并不一定利润最大。
3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
33.等常量线在形状上与无差异曲线相似,但它代表的是产量。
34.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35.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
经济学推荐书目

经济学推荐书目经济学推荐书目(一)1.《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2.《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商务印书馆3.《资本论》,卡尔·马克思,中共中央编译局4.《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经济学原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华夏出版社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梅纳德·凯恩斯,华夏出版社7.《经济学原理》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微观经济学》,平狄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著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11.《宏观经济学》,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杰佛里·萨克斯,上海三联书店14.《国际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经济学原理》,杨小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经济增长理论》,刘易斯,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7.《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商务印书馆18.《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商务印书馆19.《佃农理论,张五常,商务印书馆20.《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张五常著,易宪容等译,商务印书馆经济学推荐书目(二)21.《全球金融发展趋势》,王国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2.《世界经济统计学新论》,苏国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3.《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盛洪,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4.《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的发展》,林毅夫,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5.《国际政治经济学》,彭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6.《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陈光炎邓子梁,中国商业出版社27.《大众经济学》,梁小民,三联书店出版社28.《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何清涟黄隽青,今日中国出版社29.《国家竞争优势》,(美)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华夏出版社30.《经济学家茶座》(第1~第20辑),金明善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31.《世界经济史》(第二版),高德步王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2.《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厉以宁、许医农,三联书店33.《资本主义的诞生》,(英)迈克尔·佩罗曼著、裴达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4.《世界经济入门:改变你观察世界的81个经济学概念》,(美)埃平、胡汉辉,三联书店35.《经济学的花言巧语》,(美)迈克·洛斯基,石磊,经济科学出版社36.《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周其仁,中国发展出版社37.《计量经济学入门》(中英文对照),(荷)菲利浦·汉斯·弗朗西斯、彭立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38.《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杨小凯、张永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9.《西方世界的兴起》,(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厉以平、蔡磊,华夏出版社40.《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道格拉斯·诺斯著、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经济学推荐书目(三)41.《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著、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42.《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经济管理出版社43.《经济学专业英语基础:图示教程》,格莱斯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4.《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钱颖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5.《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史普博,上海人民出版社46.《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唐·埃思里奇,经济科学出版社47.《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观点》,巴里·克拉克,经济科学出版社4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霍华德、金,中央编译出版社49.《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50.《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1.《经济分析史》(全三卷),熊彼特,商务印书馆52.《经济思想的成长》,斯皮格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3.《现代经济思想的渊源与演进》,(美)福斯菲尔德著,杨培雷聂文星吴琼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54.《资本主义与自由》,弗里德曼,商务印书馆55.《自由与繁荣的国度》,路德维希·米塞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6.《法和经济学》,罗伯特·考特,拖马斯·尤伦著,张军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57.《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科斯等,上海三联书店58.《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上海三联书店59.《价格理论》,斯蒂格勒,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60.《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斯蒂格勒,上海三联书店。
现代经济学导论

和高级经济学; ❖ 以研究范围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6
六、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比较
❖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 又名
个体经济学 总体经济学、
❖
价格理论 、 收入理论
❖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 需求不足、
35
1.6 经济学发展简史
❖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标志现代经济的诞 生;亚当∙斯密被称为经济学的鼻祖;
❖ 1870年,杰文士等导致经济学的边际革命; ❖ 1890年,马歇尔整合但是经济学的成果,集大成创
立经济学的体系; ❖ 1933-1936,张伯伦、罗宾逊夫人提出不完全竞争。
36
经济学发展简史
2
一、经济学的起源和概念
❖ 古汉语中“经济”:治理国家、拯救庶民 ❖ 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首先使用“经济”一
词,意思是家庭管理。 ❖ 蒙克莱田首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政治
经济学”一词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 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亚当·斯密的《国
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1776年的出版 为标志的。
❖ 经济学是研究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 科学。比如研究爱情与婚姻。
❖ 经济学是教别人挣钱,自己不挣钱的专业,
6
二、经济学的定义
❖ 经济学是一门“最庸俗、最肮脏的科学”,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 最新颖的科学”,“它在社会科学中占居首 要地位”。
❖ 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的科学。
❖ 经济学是关于国民财富的科学。
11
三、为什么学习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ppt58张)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之谜 相对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
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现行消费函数 ( C = a + bYd )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 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 分析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 bYd , 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 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 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 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
线性消费函数(2)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
C C=a+bYd
450 o
Y
线性消费函数(3)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 边际消费倾向。
讲宏观经济学
一、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
二、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
一、消费函数
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相对价格影响不同, 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 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 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 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 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 有关假说: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莫迪利安尼 (Modigliani)生命周期假说(或终身收入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Friedman) 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假说等。
真实经济世界的研究者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述评

真实经济世界的研究者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述评作者:谢建江杜益民来源:《财经界》2017年第02期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强调归纳与演绎的相互依赖,认为仅从经济理论中进行推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把“理解和观察”的能力作为优秀经济学家的必需,推崇德国学者屠能将事实合理分类、整理、分析,继而推出一般结论的研究方法。
他始终执迷于真实经济世界的复杂性,持久地观察,孜孜不倦地寻找事实性内容,是“实践中的传教士”。
只要是经济生活、经济关系呈现的地方,只要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地方,都成为他的“田野”。
不仅在做“经济学学徒”期间如此,而且成名以后也不懈怠,保持了很强的连续性。
撰写的《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几乎将整个经济学大厦中的各个经济理论都加以整理和精炼,综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新的体系,成为使用时间最长的教材之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剑桥学派的奠基之作,促成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过渡。
这本书留给读者的主要印象,是在“读一种关于十分浅显易懂的问题的解说”,犹如一条平静、清澈小溪的流水直抵人们的心田。
它和其姊妹卷《工业与贸易》、《货币、信用与商业》的显著特征是与经验事实的紧密结合,给人们展示了一幅“经济生态学”的画卷,体现了马歇尔一生的大部分工作成果。
重视细节马歇尔跟踪大量的经验,在辨析崭新的实例中获得其中的很多细节,让经济学命题面对经验的有意义检验,使经济学分析充满活力和洞见。
1883年、1885年和1888年,马歇尔安排了3次“工业之旅”,到英格兰中部、北部和东北地区快节奏地视察工厂,广泛调查实际情况。
在中部城市伍斯特和伍尔弗汉普顿,从两家家族企业中发现规模经济和机械化是工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并考察工具制造产业。
到茎思利访问了一家纺织厂和一家编织厂,观察专利对机器成本的影响。
到谢菲尔德“去了所有的市场”,探访使这座城市得以出名的金属加工业,还研究了钢厂的工艺流程。
经济计量学

学的发展 。
14
第一章
经典经济计量学和非经典经济计量学
经典经济计量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一般指20世 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经济计量学。
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挪威经济学家R.Frisch(佛里希 给定X和Z值,预测Y值
城市劳动力参与率除受城市失业率的影响之外,还受真实的小时平均工资等因素的影响。
)在1926年模仿“Biometrics”(生物计量学)提 Y = B1+ B2X
(2)利用次级资料数据(统计数据) 假设用失业率(UNR)来度量经济形势,用劳动力参与率(LFPR)来度量劳动力的参与,两数据由政府按时公布,我们依据上面步骤
15
第一章
非经典经济计量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 经济计量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现代 经济计量学。
非经典经济计量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计量学、非 参数经济计量学、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和动态经 济计量学等。
16
第一章
简·丁伯根——经济 计量学模式建造者 之父
拉格纳·弗里希 (RAGNAR FRISCH) 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
AHE82(美元)
7.78 7.69 7.68 7.79 7.80 7.77 7.81 7.73 7.69 7.64 7.52 7.45 7.41 7.39 7.40 7.40 7.43 7.55 7.75 7.86 7.89 7.99 8.14
28
第一章 表1-1(新) 1980~2007年间城市劳动力参与率(CLFPR)、城市 失业率(CUNR)与真实的小时平均工资(AHE82)资料
宏观经济课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20篇)

宏观经济课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20篇)宏观经济课心得体会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整体经济活动以及宏观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作为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宏观经济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门课里,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和理论,同时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宏观经济课上,我学习到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我对宏观经济现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如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为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其次,宏观经济课程还帮助我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种类和目标。
比如,货币政策的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此外,在宏观经济课程中,我学到了经济指标的分析和应用。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如GDP、CPI、PPI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并且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同时,这些经济指标也是政府和企业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最后,宏观经济课程对我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需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各种经济理论和模型的学习,我逐渐掌握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并且能够将它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宏观经济课程的学习,我对宏观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并且学会了分析和应用经济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FINITIONS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goods, depending on whether or not the good is excludable and whether or not it is rival in consumption. They are:
• Private goods: these are rival in consumption and excludable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2 of 58
chapter
A Policeman’s Lot
1. Law enforcement is an example of: A) a public good. B) a private good. C) a negative externality. D) moral hazard.
• Common resources: these are rival in consumption and nonexcludable
• Artificially scarce goods: these are nonrival in consumption and excludable
• Public goods: these are nonrival in consumption and nonexcludable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8 of 58
chapter
HINT Four Types of Goods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9 of 58
chapter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5 of 58
chapter
A Policeman’s Lot
2. The security and alarm system at a bank is an example of: A) a public good. B) a private good. C) a negative externality. D) moral hazard.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பைடு நூலகம்
4 of 58
chapter
A Policeman’s Lot
2. The security and alarm system at a bank is an example of: A) a public good. B) a private good. C) a negative externality. D) moral hazard.
Goods that are nonexcludable suffer from the freerider problem: individuals have no incentive to pay for their own consumption and instead will take a “free ride” on anyone who does pay.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6 of 58
chapter
A Policeman’s Lot
3. People in a community would not be likely to voluntarily “chip in” for a security team that would patrol the entire community because: A) most people are not rational consumers. B) they can be free-riders. C) they believe that crime cannot be prevented. D) they believe it would be an inefficient production of the service.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7 of 58
chapter
A Policeman’s Lot
3. People in a community would not be likely to voluntarily “chip in” for a security team that would patrol the entire community because: A) most people are not rational consumers. B) they can be free-riders. C) they believe that crime cannot be prevented. D) they believe it would be an inefficient production of the service.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chapter
SCENARIO
A Policeman’s Lot
Given how much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spend on security and theft prevention, why do we have public police departments?
© 2007 Worth Publishers Economics Krugman • Wells
3 of 58
chapter
A Policeman’s Lot
1. Law enforcement is an example of: A) a public good. B) a private good. C) a negative externality. D) moral haz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