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学原理讲义

合集下载

组织管理学讲义00002)

组织管理学讲义00002)
个人权力
个人专长权
权力
制度权力
个人影响权 惩罚权 奖励权
与职位有关,而与 占据该职位的人无关
其他法定权
2020/6/13
29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集权
集权意味着 职权集中到 较高管理层
技能点:
2020/6/13
1、掌握部门划分的方法 2、培养组织文化建设的能力
5
重点:
组织结构的形式;组织的部门化、层级化;组织文化和变革
难点:
组织的部门化和层级化的适度组合
课时安排:
理论2课时 实践2课时
2020/6/13
6
本篇内容
第一节
组织设计概述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第三节
组织文化建设
第四节
组织变革
特点
双重机构,双重领导
适用
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 人员完成的工作项目
2020/6/13
26
互动话题
请你画一个中国政府组织结构图
2020/6/13
27
五、集权与分权
两者的关系到 底如何处理呢?
◆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 ◆决定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 ◆分权与授权
2020/6/13
28
与职位无关,而与 占据该职位的人有关
属人数的限度。个直接上级;
管理幅度与管 不允许越级指
理层次的关系:挥;职能机构
反比关系
无权干涉直线
指挥系统工作
2020/6/13
15
四、组织结构的类型
职能制
直线制
结构 类型
矩阵制
事业 部制
直线职 能制
2020/6/13
16
直线制组织结构
L1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第五章 组织《管理学原理》

第五章 组织《管理学原理》

5.2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5.2.1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是指一个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描述了组织的框架体系。组织结构主要涉及组织部门构成
、基本的岗位设置、权责关系、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及组织内
部协调与控制等。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2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5.2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管理人员在确定了组织的基本目标以后,就必须考虑进行有效 的组织设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因为有效的组织设计能够 为组织活动提供明确的指令,有助于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合作, 使组织活动更具秩序性和预见性,并保证组织活动的连续性。 因此,有效的组织设计对提高组织活动绩效、获得最大的经济 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 来自个人方面的因素有:
认识与习惯 对未知因素的恐惧
投入费用 对权力和影响的威胁
5.3 组织变革 5.3.4 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对策
➢ 约翰·科特和伦纳德·施莱辛格在《选择变革的策略》一文中
指出,如果人们觉得他们自己的公司在变革过程中将会遭受某 些损失,那么这种变革将更可能受到抵制;如果人们认为他们 为变革付出的代价,比他们将从变革中得到的价值更高,或者 他们认为管理当局并不会考虑他们的利益,或者是他们对变革 的适应能力还比较低,那么这种变革的推行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
5.1 组织概述 5.1.1 组织的含义
这个词,英文为organization,来源于器官(organ), 因为器官是构成系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构。在我国古代 ,“组织”一词指的是将丝麻编结起来而制成的布帛,也含有 “编织”之意。随着生产活动的复杂化和语言文化的进步,组 织一词便被人们借用来说明社会现象。因此,从最一般的意义 上讲,所谓组织就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或 事业单位。

管理学原理-组织理论讲义

管理学原理-组织理论讲义

管理学
20
其他法宝 时间上保证:员工有15%的时间干私活(惠普公司20%)。
资金上保证:83年起设立“吉尼斯专款”,每年发放90多项,向项目申请人员 拨款5万美元。
容忍失败,公司精神之父麦克纳指出,在发生错误时,如果管理者独断专行, 过于苛责,只会扼杀人们的积极性。“只有容忍错误,才能够进行革新。”这 是3M公司管理者的座右铭。
优点和缺点?
资料来源: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管理学-全球化视角,2004
管理学
32
按顾客划分的优缺点
优点
▪鼓励针对顾客的需要 ▪使顾客感觉到供应商 (或银行)善解人意 ▪发挥顾客领域的专长
缺点
▪可能难以协调顾客需 求矛盾难
▪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 成为解决顾客问题的专 家
▪不是总能清晰地确定 顾客群(如大公司及其 他公司企业)
非正式组织会造成一种抵触变革的惰性。
管理学
9
对非正式组织的态度
承认现实; 因势利导; 与人为善; 马首是瞻; 防微杜渐; 天造地设。
管理学
10
三、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
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宽,组织层次就
少;而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窄,组织层次 就多。
例子:有81名基层员工,若管理幅度为9人, 则2个管理层,10名管理人员;若管理幅度为3人, 则需要4个管理层,40名管理人员。
定义: 企业流程根本性的再认识和彻底的重新设计,
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当今关键的 衡量绩效尺度上取得显著结果。
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 首先,对公司目前的所作所为进行根本性再认
识。 其次,企业流程的彻底的重新设计。 第三,显著的结果,即要求明显地改善现状。 第四,流程。

【管理学 精品讲义】第7章 组织

【管理学 精品讲义】第7章 组织
地区部门化(Geographic Departmentalization)
销售副总裁
西部区 销售主任
南部区 销售主任
中西部区 销售主任
东部区 销售主任
按照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来划分管理部门
新视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7.3.1 部门设计
组织的部门化
顾客部门化(Customer Departmentalization)
职能3 A13 B23
项目小组3
C31
C32
C33
新视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7.2 组织工作
常见的组织结构
事业部式组织结构
公司总裁
财务
战略规划
事业部1
事业部2
事业部3
产品开发
财务
车间
人事
新视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营销
7.2 组织工作
常见的组织结构
虚拟网络结构
广告代理商 咨询公司
物流企业
组织工作做得好,可以形成整体力量的汇聚和放大 效应(1+1>2的协同效应)。
新视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组织的功能
(一)组织设计 (二)组织运用 (三)组织调节 (四)组织完善
7.1 组织概述
新视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组织工作的原则
7.2 组织工作 统一指挥
劳动分工
部门化
职权与职责
管理跨度
7.3.1 部门设计
部门设计
部门化: 是一个将员工组织到各个工作单元或部门中
的过程,同一部门中的员工完成的工作具有 一定相似性。 部门的建立通常可依据: 所开展工作的职能 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所设定的目标顾客或客户 所覆盖的地理区域 或者将投入转换为产出所使用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43页)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43页)

领导
采用哪种领导方式更为适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各自 的重视程度;对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态度;是否所有的分歧意见 都应当消除。
控制
规章制度应在何种程度上得到严格执行;是允许员工控制 自己的行为还是施加外部控制;工作绩效评价中应采用何种标 准;个人预算超支将会产生什么反响。
第1节 管理者的作用
2. 管理者对组织文化的管理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08:305.26.202108:305.26.202108:3008:30:575.26.202108:305.26.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 6.3021 .6.301 5:03:1 815:03 :18Jun e 30,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6月 30日星 期三下 午3时3 分18秒 15:03: 1821.6 .30
2. 管理象征论
观点1
与管理万能论的主张相反,一些观察家认为, 管理者对组织业绩的影响十分有限,组织的成败在 很大程度上是归因于管理者所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观点2
“管理象征论”认为,一个组织的绩效受到管 理当局无法控制的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 括经济形势、政府政策、竞争对手的行动,特定产 业的状况,对专有技术的控制,以及组织前任管理 者的决策及组织文化等。
第1节 管理者的作用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管理学原理——第4讲组织

管理学原理——第4讲组织

经理 职能部门
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
职能部门
业务部门
职能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1. 专业化和效率; 2. 易于进行例外管理; 3. 强化了职能人员的权威; 4. 简化了培训. 缺点: 1.多重领导妨碍统一指挥; 2.追求职能目标而忽略全局利益; 3.没有一项职能对最终结果负全责; 4.部门间沟通困难。
缺点:
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易于产生权力之争 放弃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属适应困难 模糊性增加,导致协调成本增加
适用范围:
集权、分权优化组合,员工素质较高,技术复杂的企业
四、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动因
环境 目标和价值观 科学技术进步 结构 人事变动 社会心理因素 管理
四、组织变革
2.组织变革的方式
以组织结构为重点
3.权力配置 3.权力配置
集权 分权
权力在较高管理层次的集中 权力在较低管理层次的分散
制度分权:授予各管理职位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权力 工作授权:在组织制度分权的基础上将制度规定的
权力部分授给下级。
授权与制度分权的区别:
制度分权是制度授予某一职务的法定权力,其他人不 能随意剥夺,而授权则是管理者将部分决策权和工作负 担再分配,并不意味放弃权力,随时可收回
B
按照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组织结构分为高型和扁型。
在人员固定时,缩小管理幅度,增加管理层次,管理组织 就成为高型结构;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管理组 织就成为扁型结构。
高型组织结构
扁型组织结构
图1-1是经过调查美国100家大企业总经理的管理幅度(管多少个部门,管多少人) 得出的。管理幅度最小的是一个人,最多24个人。其中6~12个人最多,6个人以 下,12个人以上较少。通常企业领导者大概管理6~12个人比较合适,或者说管理 七八个人更合适。这个统计不是绝对的,因为管理多少人与领导人自身能力有关 系。例如有的人天生就有领导才干,能管理很多人,但通常还是在6~12个人之间 的幅度,幅度太大,或者太小,都很难达到最佳管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组织的规模 一般来说,组织规模越大,工作专业化程度 就越高,标准操作化程序和制度就越健全。
5.组织的生命周期 组织的生命周期:
诞生 青年阶段 壮年阶段 成熟阶段
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组织都应当做出相 应的调整。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
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度越是有利于 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的结构设计就越是合理有 效。
组织变革中的变量
四、组织变革的实施
任何一个涉及人的变革的过程都包括解 冻、改变和固结三个过程。
解冻是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行为 并消除那些支持这些态度和行为的因素;
改变是由现行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向 新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转变的过程;
固结是巩固和加强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组织变革的实施可按六个基本步骤进行: 1.发现问题征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 2.诊断问题 3.选择变革的方法 4.分析变革的限制条件 5.正确地选择推行改革的策略和方式 6.实施变革计划
一、组织变革的种类
1.按领导者的控制程度分类 主动的变革与被动的变革。
2.按工作的重点分类 以人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以技 术为中心。
二、组织变革的原因
1.组织变革的外部原因 如市场、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变化。
2.组织内部原因 如人的变化、组织运行和成长中的矛 盾等。
三、组织变革中的变量
(一)任务 组织的任务指组织的运行目标和方向。
(三)有效授权的原则 1.重要原则 授予下级的应是该层次中比较重要的权限。
2.明确原则 授权时,必须向下级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 标及权力范围。
3.权责对等原则 授权的同时也就是落实责任。
4.适度原则 评价授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授权 的程度。
5.不可越级授权 越级授权等于否定了中间管理层的作用, 会干涉中间管理层的工作。
市场 供 生 销 财 研究 应 产 售 务
成本中心
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第四节 组织的职权配置
一、职权的类型
根据职权权力基础的不同进行分类:
1.直线职权
直线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 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 常所说的指挥权。
2.参谋职权
参谋职权是直线管理者的参谋或幕僚所拥 有的辅助性职权。
第六章 组织
第一节 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一、组织的概念
组织形态:按一定规则建立起来
两层含义
的人的集合体
组织工作:对人的集合体中各个 成员的角色安排
二、组织的特征
(1)组织是一个职务结构或职权结构;
(2)组织是一个责任系统,反映着上下 级关系和横向沟通网络;
(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 响。
2.统一指挥原则
在组织中,每个人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和 指挥,并对他负责。
3.分工明晰原则
每个人对自己所承担工作的责任、权力以及 由此带来多少利益的明白了解。
4.责权一致原则
在委以责任的同时,必须委以自主完成任务 所必需的权力。
权力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必须与职责相适 应。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管理任务的性质 授权
(二)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从制订计划决 策的最高管理人员到具体执行计划决策的操作 人员所要经过的纵向管理环节。
上层:战略决策层
中层:经营管理层
下层:执行管理层
按照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形成两种结构: 扁平结构: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 的结构
班组长 班组长 班组长
班组长 班组长 班组长
班组长 班组长 班组长
直线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
厂长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组
职能组
职能组
职能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职能组
…… ……
……
三、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计划 事业部A
董事会 总经理
研发 事业部B
财务 事业部C
…… 人事
…… 事业部D
(二)集权与分权的标志和特点 1.衡量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标志 (1)决策的数目; (2)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 (3)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2. 集权制与分权制的特点
(1)集权制组织的特点。 集权制指组织的管理权限较多地集中在 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其特点是:
经营决策权集中在高层 下级做出决策前必须请示上级 统一规划、统一经营 统一核算
3.按职能划分 最普遍的一种部门划分方法。
4.按产品划分 按照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的不同 来划分部门的方法。
5.按地区划分 该划分方法的目的是调动地方、 区 域的积极性。 6.按服务对象划分 按照组织的服务对象的类型来划分。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厂长
A车间主任
B车间主任
C车间主任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3:48:2703:48:2 703:48 Saturda y, November 07,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720.11. 703:48: 2703:4 8:27November 7,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7日上 午3时4 8分20. 11.720. 11.7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3时48 分27秒 上午3 时48分0 3:48:27 20.11.7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720.11. 703:48 03:48:2 703:48: 27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7日星 期六3 时48分2 7秒Sat urday, November 07, 202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7日 星期六 上午3 时48分2 7秒03: 48:2720 .11.7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1月 上午3时 48分20 .11.703 :48Nov ember 7, 2020

重标准,严要求,安全第一。2020年1 1月7日 星期六 3时48 分27秒0 3:48:27 7 November 2020
职能 部门
职能 部门
车间
车间
车间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四、矩阵型组织结构
经理
职能 部门
职能 部门
……
职能 部门
职能 部门
A项目负责人
B项目负责人
C项目负责人
D项目负责人
矩阵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地区利润中 心
产品事业利润 中心
五、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地区1 地区2 地区3 地区4 地区5 事业部1 事业部2 事业部3 事业部4 事业部5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组织的外部环境 对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影响 对各部门关系的影响 对组织结构总体特征的影响
2.技术
组织结构的特征与生产技术类型之间存在 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组织的绩效和组织结构 与技术之间的适应程度密切相关。
3.组织的战略
不同的组织战略要求组织结构有相应的职 能和任务与之适应,即战略影响着组织中职 能、职位、职权等的设计。
(四)有效授权的步骤 1.决定哪项工作可以并且需要授权 2.决定谁是被授权人 3.明确完成任务的权力和责任 4.排除被授权人的工作障碍 5.追踪与控制 6.评估绩效
第五节 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 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必须时刻评估自己 的组织效率,掌握组织自身的发展规律,敏 锐地洞察外界环境的变化,扬长避短,不断 完善自我,有计划地、主动地寻求各种变革, 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技术 组织中技术因素包括设备、材料、方法、 标准和职权系统、工作流程系 统、协作系统等专业职能系统,以及集权 的程度。
(四)人员
人员是指组织成员的态度、动机、行为、 技术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人际关系、 组织文化与成员的价值观念等。
结构
任务
技术
人员
高耸结构: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宽度小 的结构
四、横向设计——部门的划分
(一)部门的含义
部门是指组织中的管理人员为完成规定 的任务而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二)部门划分的原则 1.力求维持最少 2.部门结构应具有弹性 3.划清各部门的权力与责任 4.检查部门与业务部门分开设立
(三)部门划分的方法 1.按人数划分 最原始、最简单的部门划分方法。 2.按时间划分 适用于组织基层的部门划分方法。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 11.720. 11.7Sat urday, November 07,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 3:48:27 03:48:2 703:48 11/7/20 20 3:48:27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703: 48:2703 :48Nov -207-Nov-20

相信相信得力量,创造应创造的事情 。20.11. 72020 年11月7 日星期 六3时4 8分27 秒20.11. 7
谢谢大家!
(2)分权制组织的特点。 分权制制组织把管理权限适当分散在组 织的中下层。其特点是:
中下层有较多的经营决策权 对下级的控制较少 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独立核算
(三)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1.决策的重要性 2.组织的规模 3.组织的历史 4.组织的变动程度 5.高层管理者对一致性的方针政策的偏好 6.对授权的控制手段 7.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