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主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陶瓷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2. 能够认识并分析古代陶瓷器的不同类型和风格特点;3. 培养对古代陶瓷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古代陶瓷的地位和艺术价值;2. 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古代陶瓷器;3. 珍爱国宝,保护古代陶瓷。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古代陶瓷器制作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陶瓷器图片,引起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古代陶瓷器在我国的地位和艺术价值是怎样的吗?步骤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讲解古代陶瓷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包括陶瓷在工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2. 介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古代陶瓷器,如青花瓷、汝窑、定窑等,并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步骤三:讨论与分析(4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古代陶瓷器进行分析和讨论,从外形、装饰、工艺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古代陶瓷器,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陶瓷器如此珍贵?如何保护好这些国宝?步骤四:珍爱国宝,保护古代陶瓷(20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古代陶瓷器遭受破坏的图片,呼吁学生珍爱国宝,保护古代陶瓷。

2. 探讨保护古代陶瓷的方式和方法,如正确的保存、规范的展览和重视文物保护意识等。

3. 鼓励学生参与到相关的文物保护活动中,提高他们的保护古代陶瓷的意识。

步骤五:总结(10分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他们对古代陶瓷艺术继续深入研究和欣赏。

教学资源:1. 古代陶瓷器制作视频或图片;2. 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古代陶瓷器的图片;3. 古代陶瓷器遭受破坏的图片;4. 互动讨论和展示的课件。

评价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评价;2.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3. 学生对古代陶瓷保护意识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陶瓷艺术展览等,增加其对古代陶瓷艺术的实际观察能力。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区分陶与瓷,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2.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豪感,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学会鉴赏陶瓷。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得感受。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利用China china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单词吗?China生:中国师:那你知道为什么用这个单词命名为中国呢?生:中国盛产瓷器师:对了,因瓷器盛产于中国江西景德镇市,古时候叫昌南镇China “昌南”的谐音,宋代真宗景德年间改名为景德镇。

其生产的瓷器有“明如镜、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远销海外,享有举世公认的“瓷都”之称。

师:把首字母换成小写china,这便就是瓷器的意思,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古代陶瓷艺术》(目的:利用China china导入课题,直接让孩子们体会到瓷器就是中国的代名词)二、新授师:我们经常说陶瓷,陶瓷,其实它是两种东西,陶器和瓷器。

那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件陶器和一件瓷器,谁来猜猜哪一件是陶器,哪一件是瓷器?你来,你可以摸一摸,敲一敲。

(生:生上前活动操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师:原来你是这样来区别的,其实陶器和瓷器还有一些区别。

需要大家去探索发现,现在小组揭开桌子上的神秘面纱,就桌子上的陶器和瓷器研究探讨一下。

(生小组讨论活动研究探讨,2分钟)师:用坐好了的姿态告诉老师那一小组先完成了,很好,这一小组你来说,先告诉同学们哪一件是陶,哪一件是瓷?(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辨别的,试一试。

师总结:造成它这些不同的原因是陶和瓷的制作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陶用的是粘土,瓷用的是瓷土,最有名的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陶的烧成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度,瓷的烧成温度要在1200度以上。

(目的:分析探究感受陶瓷的不同)师:我们了解了陶瓷的不同,那谁知道是现有陶,还是现有瓷呢?生:现有陶器,后有瓷器。

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教材选择了与古陶文化、瓷器文化关系密切的代表性作品,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文化素养和观察造型艺术形象的能力。

另外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电脑网络搜集有关资料,运用文字、图片等介绍一件珍爱的国宝,制作电子小报,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件国宝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况和各时期陶瓷艺术的特点。

2.提高学生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况和各时期陶瓷艺术的特点。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陶瓷的资料、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陶瓷分别代表哪个时期。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互相交流自己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了解。

2.学习新课(30分钟)(1)教师介绍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分期,重点讲述各个时期的陶瓷特点及主要窑场。

(2)教师展示代表性陶瓷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时代风格及工艺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收获。

(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我与国宝”,让学生通过制作电子小报的形式展示一件珍爱的国宝,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件国宝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

(5)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6)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3.学生实践操作(15分钟+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电脑网络搜集有关资料,制作电子小报,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件珍爱的国宝。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认识陶瓷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

2. 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4. 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类型、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陶瓷艺术品实物或图片。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瓷艺术。

2. 讲解:介绍陶瓷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以及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陶瓷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享心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我国古代陶瓷艺术。

六、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

2. 陶瓷艺术的类型与特点:瓷器、陶器、紫砂等。

3.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4. 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搜集有关陶瓷艺术的知识,整理成一份简报。

2.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陶瓷艺术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2. 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地位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素养?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类型、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素养。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 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教师:1、收集古代陶瓷的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2、陶瓷的相关视频。

3、制作分析陶瓷艺术美的鉴赏卡。

4、陶器和瓷器的实物若干学生:搜集古代陶瓷的相关知识。

生活中的陶器和瓷器教学重点: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壱、走近陶瓷,欣赏感受,辨别区分。

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学生谈感受,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板书: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师讲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

让学生自主探究区分陶器和瓷器的方法: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小结:摸一摸、敲一敲,看一看……二、出示一件陶器:学生观察并大胆说出特点,教师总结:器形之美、纹饰之美三、介绍一件瓷器,播放视频,引出——青花瓷教师提问引出蓝白相间的青花瓷——釉色之美介绍青花瓷被称为“永不凋谢的青花”,它起源于唐宋,在元代成熟,到明清鼎盛。

在中国千年的瓷器历史中,青花瓷是主流瓷器,因此被誉为“国瓷”。

四、赏析青花瓷罐《鬼谷下山》,仔细感受外形、纹饰、釉色的美。

猜猜为什么创造当时的单件工艺品世界纪录?让学生试从器形、纹饰、釉色三方面分析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一)艺术美方面:(1)造型:器形硕大,造型优美,浑厚古朴,做工精湛。

强调:外形(2)纹饰:纹饰中描绘了中国古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谋略家——鬼谷子,传说他的徒弟中有孙膑、庞涓,等等。

徒弟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师傅则更高深莫测了。

元青花中表现人物故事的作品很少,尤其是这种军事谋略题材的,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画法可谓是登峰造极,细腻传神,栩栩如生。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名师教案1(部级)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名师教案1(部级)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名师教案(部级)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欣赏与评述”课,教材图例中提供了各个时期的陶瓷,从造型美、纹饰美和釉色美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陶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着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评价,突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理念。

通过本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还要渗透对祖国古老艺术的热爱之情。

运用互联网+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对古代陶瓷艺术进行全面的欣赏,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增强了欣赏效果,拓展了欣赏的角度,更加实现了互联网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应用与促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掌握证切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1、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CHINA”单词,你知道它的中文含义吗?(将单词贴在黑板上)学生:中国不错,这是中国的英文,但还有一个注解,在西方,外国人把瓷器也叫作CHINA,在他们的眼里,瓷器象征着中国,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

由最不值钱的泥土烧制而成的陶瓷,却成了人们共同喜爱的生活用具和艺术品,它的秘密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来做小小的考古家,去探索古代陶瓷的独特魅力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陶瓷艺术。

(二)新授:1、初次探宝,浅析陶瓷看一看教室两侧的陶瓷图片,选择你喜欢的陶瓷,轻轻的走过去扫一扫下边的二维码,认识一下它们。

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从陶瓷的外形,看到的颜色,花纹等进行简单分析。

在你们考古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困惑?哪件作品你看不懂?学生:外形为什么设计成这样?上边的花纹又代表了什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2、师生共赏,探究方法(1)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个问题,刚才一直都在说陶瓷,什么是陶?什么是瓷?陶与瓷有着怎样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探讨:A运用互联网查找区别。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第一篇: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4、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学具: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提问:(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三、播放幻灯片四、本课小结:我们为我国有这么悠久的陶瓷历史,这么好的工艺,感到自豪。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工艺技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通过欣赏和学习陶瓷艺术作品,观察和感受不同陶瓷器物的形式、材质、造型、色彩、纹饰、线条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3.通过面对不同材质和造型的陶瓷作品,体验制作陶瓷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倾向,增强爱国情感,珍爱国宝。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工艺技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欣赏和学习陶瓷艺术作品,观察和感受不同陶瓷器物的形式、材质、造型、色彩、纹饰、线条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2.难点:通过面对不同材质和造型的陶瓷作品,体验制作陶瓷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陶瓷艺术图片、教学展板、教具、陶土工具、盘子、盆、刷子、干毛巾、水、重要文物资料和视频等;2.学生准备:参考书、笔记本、铅笔、橡皮、课外阅读材料等。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1.班主任播放国宝保护相关视频,音乐响起,提醒学生爱护传统文化,保护好自己的祖国宝藏;2.教师展示古代瓷器图片,鼓励学生讲述对这些瓷器的了解、感受和评价。

2. 学习(30分钟)1.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工艺技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南、北朝时期的三彩陶为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配合幻灯片图片、视频等资料;2.欣赏瓷器的各种特点样式,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讲解编织、刻纹等陶艺工艺过程;3.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瓷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为什么这些瓷器显得那么神秘、那么美丽迷人?这些瓷器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3. 实践(50分钟)1.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陶瓷器,实践中学习陶瓷制作工艺和技巧,如何巧妙地运用“胎、釉、彩”三个方面掌握瓷器质感、色彩和形体感;2.教师进行实地指导,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制作技巧,并进行一些必要的纠正;3.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展示相关陶瓷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感受、体验陶瓷艺术所带来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区分陶与瓷,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2.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豪感,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学会鉴赏陶瓷。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得感受。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利用China china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单词吗?China生:中国师:那你知道为什么用这个单词命名为中国呢?生:中国盛产瓷器师:对了,因瓷器盛产于中国江西景德镇市,古时候叫昌南镇China “昌南”的谐音,宋代真宗景德年间改名为景德镇。

其生产的瓷器有“明如镜、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远销海外,享有举世公认的“瓷都”之称。

师:把首字母换成小写china,这便就是瓷器的意思,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古代陶瓷艺术》(目的:利用China china 导入课题,直接让孩子们体会到瓷器就是中国的代名词)二、新授师:我们经常说陶瓷,陶瓷,其实它是两种东西,陶器和瓷器。

那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件陶器和一件瓷器,谁来猜猜哪一件是陶器,哪一件是瓷器?你来,你可以摸一摸,敲一敲。

(生:生上前活动操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师:原来你是这样来区别的,其实陶器和瓷器还有一些区别。

需要大家去探索发现,现在小组揭开桌子上的神秘面纱,就桌子上的陶器和瓷器研究探讨一下。

(生小组讨论活动研究探讨,2 分钟)师:用坐好了的姿态告诉老师那一小组先完成了,很好,这一小组你来说,先告诉同学们哪一件是陶,哪一件是瓷?(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辨别的,试一试。

师总结:造成它这些不同的原因是陶和瓷的制作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陶用的是粘土,瓷用的是瓷土,最有名的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陶的烧成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 度,瓷的烧成温度要在1200 度以上。

(目的:分析探究感受陶瓷的不同)师:我们了解了陶瓷的不同,那谁知道是现有陶,还是现有瓷呢?生:现有陶器,后有瓷器。

师:说的很对,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陶瓷的发展史(播放视频:到了元代出现了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度的新时代,其富丽浑厚、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到了清乾隆年间瓷器的制造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是一件集历代大成于一身的瓷器《各种釉彩大瓶》,堪称“瓷母”)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生:说感受师:陶瓷艺术贯穿于中国历史各个朝代,从不曾间断过。

用郭沫若老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这是其他器物无法比拟的。

(目的:了解陶瓷的发展史)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各个朝代的陶瓷,分一下小组,你们小组喜欢哪一个?5 秒钟商讨一下。

(确定8 个小组)师:小组10 分钟时间探讨分析一下你们小组选的陶瓷,填写一下陶瓷鉴定卡: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它是什么样的形状?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学生活动填写陶瓷鉴定卡学生汇报鉴赏结果,教师总结拓展。

(目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感受陶瓷的艺术美)①新石器时代《陶鹰鼎》实用与造型完美结合。

这是一只有着胖胖腿的鹰,尾巴又和两只前爪,巧妙地构成了鼎的三足,鹰的胸部和身体占鼎身的主要部分,内容即为胸怀。

陶鹰鼎的造型带着上古的气息,也带着中原质朴的民风,但更神奇的是,它除了上古王者之气,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②两汉时期《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系双耳、鼓腹。

此壶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简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成熟的青瓷过渡的产物。

原始青瓷与陶器虽有本质区别,但在烧造工艺上与真正的瓷器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③南北朝时期《青瓷莲花尊》莲花是佛教圣花,反映了当时佛教艺术对陶瓷的影响。

④唐朝时期《白釉梅瓶》小口、短颈、丰肩,此种造型习惯上称为“梅瓶”是装酒用具,也可以插花用作“花瓶”。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原因是釉里面含有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唐朝白瓷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也为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霸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宋朝《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朝时期,瓷器完全是由宋徽宗一手调教而走向世界巅峰,旗下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还有八大民窑,这件作品就是全球限量只有67 件的汝窑,它是宋徽宗的经典之作,汝窑最厉害的就在的釉色上。

据说某一天宋徽宗醒来之后,看到雨过天晴的颜色说,哎呀这个颜色真美,要是把它做成瓷器该有多好啊,于是就有了这个淡天青色的汝瓷。

⑥元朝《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青花,改变了中国陶瓷装饰上的一个走向,元以前是崇尚那种简朴,突出它的釉色美,元以后瓷器装饰变得异常丰富,这件瓷器上浮雕装饰,不是一般的浮雕,它是悬浮,制造工艺非常精细,难度相当大。

而且也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元素。

贝尼尼的《群神宴》就证明了青花瓷在欧洲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

⑦明朝《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葫芦谐音福禄,莲花寓意着圣洁,缠枝意思是连绵不断,这是吉祥盛世的寓意。

下面我们看看这几件瓷器上都有哪些纹饰有何寓意?⑧清朝《各种釉彩大瓶》清朝时期瓷器的制造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集历代烧造工艺于一身,堪称甆母。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它的烧造工艺有多难。

看完后你有何感想?师:我们来纵观陶瓷发展史,你会发现千百年来陶瓷有什么变化?生:颜色、纹饰越来越丰富,造型越来越多样。

师:它的颜色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造型也是各种各样,它还从最初的实用性,到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再到审美上升到主要位置,实用已成为次要。

(目的:对比陶瓷,感受陶瓷的变化)师:欣赏了这么多如此形态万千、技艺精湛的陶瓷,那它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谁知道相关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师:你很懂,你做过吗?奥,没有,以后有时间可以实践一下。

那说的到底对不对呢?其实啊,一件精美的瓷器需要七十多道工序,那我们今天就简要精简一下其中的几大主要步骤来看一下(播放视频:选择材料——拉胚——印胚——利胚——画胚——施釉——晒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1300 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经过千锤百炼一件件美丽的瓷器终于诞生了)师:那非常希望将来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到景德镇亲手感受实践一下,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瓷器,好不好?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也会发现,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土与火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它们的答案——陶瓷,土与火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认识了它们的名字——China(目的: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师:其实我们通过古代的陶瓷可以读出历史文化,读出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从China 的背后,我们能看到全世界都非常喜欢和尊重我们中国的艺术,你们骄不骄傲?师:通过今天的观察,讨论,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生:说感受师:同学们感受深刻,体验丰富,想不想听听王老师对中国陶瓷的感受呢?用一首的诗词表达我的感受:中国有一神话世代传唱,土火交融中迸发奇迹,素胚勾勒花式纹样,釉色焕发剔透光芒,缔造龙凤呈祥,积淀古国梦想。

世纪蓝图在酝酿,国瓷飞扬,展千年翅膀,九州鸟瞰世界翱翔!师:中国陶瓷艺术博大精深,我们今天的几十分钟仅仅开启了中国陶瓷的大门,希望这节课能激起同学们对陶瓷的兴趣和爱好。

走进博物馆,去感受那来自千年的艺术魅力,去珍爱和弘扬我们那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目的:分享体验,升华热爱之情)陶瓷鉴定卡《陶鹰鼎》新石器时代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猜一下它用途?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陶瓷鉴定卡《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两汉时期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陶瓷鉴定卡《青瓷莲花尊》南北朝时期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有哪些纹饰?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陶瓷鉴定卡《白釉梅瓶》隋唐时期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猜一下它用途?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陶瓷鉴定卡《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陶瓷鉴定卡《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明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陶瓷鉴定卡《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猜一下它用途?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陶瓷鉴定卡《各种釉彩大瓶》清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