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合集下载

脚手架验算公式

脚手架验算公式

脚手架验算公式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为了提供工人施工时的安全作业空间而搭建的临时性结构。

脚手架的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性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验算。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验算的公式和相关要点。

一、承载力计算公式脚手架的承载力计算是保证脚手架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脚手架的承载力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斜向荷载等。

以下为常用的脚手架承载力计算公式:1. 垂直荷载计算公式:垂直荷载即竖直方向上的荷载,通常由脚手架自身重量和操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荷载组成。

其计算公式如下:N = (G + Q) / A其中,N为垂直荷载,G为脚手架自重,Q为操作人员施工过程中的荷载,A为脚手架的横截面积。

2. 水平荷载计算公式:水平荷载是指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通常由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引起。

其计算公式如下:H = W × S × C其中,H为水平荷载,W为风荷载或地震荷载,S为脚手架的高度,C为荷载系数。

3. 斜向荷载计算公式:斜向荷载是指脚手架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斜向荷载,通常由斜向风荷载引起。

其计算公式如下:F = W × S × C × sinα其中,F为斜向荷载,W为风荷载,S为脚手架的高度,C为荷载系数,α为脚手架与水平方向夹角。

二、验算要点在进行脚手架验算时,除了要使用正确的计算公式,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材料强度的选择: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强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常用的脚手架材料有钢管、铝合金等,其强度必须经过相应的试验和验证。

2. 有效支撑点的确定:脚手架的有效支撑点要合理确定,以确保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需要进行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如倾覆稳定性分析等,以确定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4. 荷载系数的选择:荷载系数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需要充分考虑工地环境、气候条件、建筑高度等因素。

总结:脚手架验算是确保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的关键步骤。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摘要:脚手架是建筑工人用来在高处工作的临时结构,但其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脚手架的倒塌会导致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脚手架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方法和相关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引言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一种临时结构,它提供了工人在高处施工和进行其他任务时所需的支撑和平台。

然而,由于工人在脚手架上的活动等原因,脚手架的稳定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脚手架的倒塌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伤亡,因此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估。

2.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可以通过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来实现。

脚手架承受的力主要包括自重、负荷和风力等。

在计算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脚手架的结构类型和材料- 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 脚手架上的负荷和工人的活动- 风速和其他环境因素3.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步骤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3.1 确定脚手架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包括杆件和连接件的强度等参数。

3.2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

3.3 确定脚手架上的负荷,包括自重、工人和材料的负荷等。

3.4 根据脚手架的结构和负荷情况,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

3.5 如果脚手架的稳定性不符合安全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例如加固杆件和加装风撑等。

4.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安全措施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工人的安全,以下安全措施应当采取:4.1 使用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的脚手架材料和连接件。

4.2 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工作。

4.3 在脚手架上设置安全栏杆,以防止工人意外坠落。

4.4 定期检查和维护脚手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件。

4.5 遵守工人在脚手架上的行为规范,包括限制负荷、防止超负荷作业等。

5. 结论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是确保建筑工人安全的关键步骤。

通过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和考虑各种因素,可以计算和评估脚手架的稳定性。

立柱脚手架内力验算方法

立柱脚手架内力验算方法

立柱脚手架内力验算方法立柱脚手架立杆纵向距离(柱距)L=2m,立杆横向距离(排距)L=1.2m,横杆距离(步距)为1.8m,脚手架搭设最大高度H取18m,采用Φ48×3.5mm钢管,工作平台采用脚手板铺在纵向水平杆(工作平台的纵向水平杆间距0.4m,横向4根)上。

验算中采用的计算表格出自《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验算过程如下:1)立杆稳定性验算查表4-38得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高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心压力标准值gK=0.14KN/m,则18m高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轴心压力NGK=H×gK=18×0.14=2.52 KN查表4-39得一层脚手板产生轴心压力:NQ1K=0.5×(1.2+0.3)×2×0.3=0.45KN查表4-40得脚手架防护材料产生轴心压力:NQ2K=0.304 KN施工均布荷载采用QK=3KN/m2,查表4-41得施工荷载产生轴心压力:NQ3K=0.5×(1.2+0.3)×2×3=4.5KN因此,底层立杆的轴心压力:N=2.52+0.45+0.304+4.5=7.774KN柔度λ=μl/i=0.7×1800/15.8=79.75折减系数ψ=0.731因此,单根立杆压应力σ=N/(ψA)=21.75N/mm2<[σ]=205 N/mm2满足要求。

2)水平杆抗弯验算根据表4-33选用计算公式如下:纵向水平杆:弯距M=0.117qL=0.117[1.4(Qp+Qk)]=0.117×[1.4×(0.3+3)×0.4]×2=0.4324KN·m Qp:脚手板自重 Qk: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压应力σ=M/W=0.4324/(4×5.08)=21.3 N/mm2<[σ] =205 N/mm2满足要求。

横向水平杆:弯距M=F×C=1.1×q×L×C=1.1×[1.4×(0.3+3) ×0.42×2=1.626 KN·m压应力σ=M/W=1.626/(2×5.08)=160.1 N/mm2<[σ]=205 N/mm2满足要求。

脚手架受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

脚手架受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

脚手架受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一、荷载计算可调立杆承受荷载分为恒载和活载,活载主要为风载及施工中产生的动载,由于风载和施工动载影响很小,计算中不予考虑。

恒载:Gk=Gk1+Gk2Gk1─混凝土自重,混凝土比重ρ=3000Kg/m3,考虑最不利情况下混凝土自重主要有框架梁、框架柱及钢筋重量,其中钢筋考虑2400kg。

Gk2─脚手架自重,可调支撑钢管Φ48×3.5,自重3.84kg/m,扣件取1.32kg/个。

Gk1=(0.5×1.0×6.6+0.5×1.0×7)×3000+2400=22800kgGk2=(2.5×6+3.5×6)×3.84+18×1.32=162kg则Gk=Gk1+Gk2=22800+162=22962kg单根立杆承受荷载Gk=22962÷6=3827kg(38.27kN)二、可调支撑杆支座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验算1、可调支撑杆底座验算N≤Rb,其中Rb取40 kN。

N=38.27 kN<Rb=40 kN,满足要求。

2、可调支撑杆的地基承载力验算N/Ad≤K*f kAd—可调支撑底面积,取0.01m2。

k—混凝土面,取1.0。

f 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试验取40Mpa。

N/Ad=38.27/0.01=3.83×103kN/m2<40Mpa三、可调支撑杆稳定性验算N/ψA≤fψ—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λ—长细比,λ=L0/ⅰ。

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

L0=kμh,其中k取1.155,μ取1.05,h取0.35。

则L0=1.155×1.05×0.35=0.42。

经查表得ⅰ=1.58cm,ψ=0.97。

截面面积A=4.89cm2。

N/ψA=38.27/(0.927×4.89×10-4)=84×103kN<205×103kN,满足要求。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稳定性计算一、引言脚手架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稳定性是脚手架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模板,以供参考和实际应用。

二、脚手架设计参数在进行脚手架稳定性计算之前,需要确定以下设计参数:1. 脚手架类型:确定所使用的脚手架类型,如悬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等。

2. 脚手架高度:测量脚手架的总高度,从地面到最高平台的高度。

3. 脚手架荷载:计算脚手架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人员负荷、材料负荷等。

4. 基础条件:评估脚手架的基础条件,包括地基承载力、基础稳定性等。

三、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方法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1. 静力弹性法:基于静力平衡和弹性理论进行计算,得出脚手架各节点的受力情况。

2. 有限元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脚手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求解得出各节点的位移和应力。

3. 经验法:基于实际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通过经验公式和指标来评估脚手架的稳定性。

四、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步骤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脚手架的几何形状和荷载情况。

2. 编制脚手架的节点受力平衡方程。

3. 求解并计算各节点的受力情况。

4. 分析脚手架各节点的位移和应力,评估其稳定性。

5.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和调整设计。

五、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的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案例,详细介绍计算步骤和方法,以及结果的评估和分析。

六、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测量和确定脚手架的设计参数。

2. 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3.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4. 考虑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调整。

七、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脚手架设计图纸2. 脚手架荷载计算表3.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结果八、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 建筑法规: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在建筑施工领域,脚手架是一种常用且至关重要的临时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同时也用于承载施工材料和设备。

然而,若脚手架的稳定性不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准确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

脚手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在进行稳定性计算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脚手架的搭设高度、立杆间距、横杆步距、荷载分布、节点连接方式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脚手架所承受的荷载类型。

主要包括恒载和活载。

恒载指的是脚手架自身的重量,包括立杆、横杆、脚手板、防护栏杆等构件的重量。

活载则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的重量以及风荷载等。

对于立杆的稳定性计算,通常采用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要考虑立杆的截面特性,如截面面积、惯性矩等,以及所承受的轴向压力。

轴向压力是由恒载和活载产生的竖向力通过一定的分配方式传递到立杆上的。

在计算横杆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其在水平方向上所承受的荷载,以及横杆的跨度和支撑情况。

横杆的稳定性对于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节点连接的可靠性也是影响脚手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节点连接方式有扣件连接、焊接和螺栓连接等。

在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强度来评估节点的承载能力。

风荷载对脚手架的稳定性影响不容忽视。

风荷载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基本风压、脚手架的挡风系数以及搭设高度等因素。

在强风地区或高层建筑施工中,风荷载可能成为导致脚手架失稳的主要因素。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脚手架稳定性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高度为 20 米的双排脚手架,立杆间距为 15 米,横杆步距为 18 米。

恒载标准值为 03kN/m²,活载标准值为 2kN/m²,基本风压为 05kN/m²。

首先计算恒载和活载产生的轴向压力。

恒载产生的轴向压力:N1= 01248×20 = 2496kN。

如何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如何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如何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临时性支撑结构,用于提供工人在高空作业时的安全工作平台。

因此,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对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一些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了解脚手架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是评估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前提。

脚手架通常由立杆、横杆、斜杆、铰接件、锁扣等组成,其结构可以分为单排式、双排式、悬挑式等。

在设计脚手架之前,必须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并确保所有组件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只有确保基本结构安全可靠,才能进一步评估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其次,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地基情况,包括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坚固程度。

选择适合地基条件的脚手架及增设固定支撑,如地脚螺栓、地钉等,以提高整体稳定性。

其次是环境因素,包括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周围的建筑物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各种因素对脚手架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稳定性。

例如,在高风区域,可以采用防风措施,如加装防护网或增加横向支撑杆等。

此外,脚手架的承重能力也是评估的重要考虑因素。

要确定脚手架的合理承重能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组件,并根据相关标准计算。

脚手架的承重能力与其结构、连接方式、支撑方式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脚手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一般来说,涉及较大荷载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专业的工程师设计和审核,以确保脚手架满足工程要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现场监测和定期检查来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设置监测设备来定期监测脚手架的运行情况。

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项工作应由专业的监理人员或工程师来进行,以确保脚手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评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安全可靠。

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附件:脚手架受力验算1、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本计算书按照脚手架搭设高度拟定为20米来计算;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2.438米,立杆的横距为1.268米,大横杆和横撑(以下称小横杆)的步距为0.495 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3.2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为系数为0.80;(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标准值:1.500kN/ m3;脚手架用途:施工行走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层。

(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基本风压取0.2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 z为1.86,风荷载体型系数U s为0.65;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 0.1126;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3) : 0.50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3) : 0.005;脚手板类别:5分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3.84kg。

2、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0.0384kN / m静荷载的计算值q 1.2x0.0384 1.2x0.25 0.3461kN/mq 1 q 1(2) 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 2 M 1max 0 .08q 1l0.10qd跨中最大弯矩为 M 2max 0.08x0.3461 0.10x1.05 x120.1327kN 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 2 M 2max0.10q* — 0.117q 1l 支座最大弯矩为 M 2max 0.10x0.3461 0.117x1.05 x 12 0.1575kN 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0.1575 106 /5080 31.004kN / mm 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 2,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脚手架受力验算1、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本计算书按照脚手架搭设高度拟定为20米来计算;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米,立杆的横距为米,大横杆和横撑(以下称小横杆)的步距为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为系数为;(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标准值: m3;脚手架用途:施工行走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层。

(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基本风压取 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z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Us为;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kN/m3):;安全设施与安全网 (kN/m3):;脚手板类别: 5分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

2、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 第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10.0384/P kN m =5 分板的荷载标准值 20.5x1/20.25/P kN m ==活荷载标准值 1.5x1/20.75/Q kN m ==静荷载的计算值 11.2x0.03841.2x0.250.3461/q kN m =+=活荷载的计算值 21.4x0.751.05/q kN 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21max 11 0 .080.10M q l q l =+跨中最大弯矩为()22max 0.08x0.34610.10x1.05x10.1327M kN 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22max 110.100.117M q l q l =--支座最大弯矩为 ()22max 0.10x0.34610.117x1.05x 10.1575M kN 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620.157510/508031.004/kN mm σ=⨯=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mm 2,满足要求。

q 1q 1q 1q 1(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4412max 0.6770.990100100q l q l V EI EI=+ 静荷载标准值 10.03840.250.2884/q kN m =+=活荷载标准值 20.75/q kN 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50.677x0.28840.990x0.75x1000/100x2.06x10x121900 2.99mm V =+=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与10mm ,满足要求。

3、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10.0384x2=0.0768p kN =5 分板的荷载标准值 20.5x1x2/20.5p kN ==活荷载标准值 1.5x1x2/21.5Q kN ==荷载的计算值 1.2x0.07681.2x0.51.4x1.5 2.79216P kN =++=(2)抗弯强度计算 P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qmax /8M ql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pmax /4M Pl =qmax pmax M M M =+220.03841/8 2.792161/4=0.70764M kN m =⨯⨯+⨯⋅()620.7076410/5080=139.299/N mm σ=⨯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mm 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棋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4qmax 5=384ql V EI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3max 48p Pl V EI= 小横杆向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45150.03841000/384 2.0610x1219000.0199V mm=⨯⨯⨯⨯=集中荷载标准值0.07680.51.5 2.0768P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352 2076.8x1000/48 2.06101219001.723V mm =⨯⨯⨯=最大挠度和121.743V V V 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150与10mm ,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按规范表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纵向或横向水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R Rc ≤其中Rc 一一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 ;R 一一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1=2=;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 2=2=活荷载标准值:Q=2=荷载的设计值:R=++ R<,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5、脚手架荷载标准值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为G1 0.1126x48.9 5.506N 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 /m 2);采用5分木板脚手板,标准值为()20.5x2x 10.4x2/21.4G N kN =+=(3)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 2);30.0052650.65G N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1237.556G G G G N N N N kN =++=。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1.5x2x2x1/23Q N 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k = 0.7z s O W U U W ⋅⋅其中 W 0——基本风压(kN/m 2)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的规定采用:W 0=U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的规定采用:U z =U s 一一风荷载体型系数:U 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2k 0.70.21.860.65 0.16926/W kN m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1.20.85x1.4G Q N N N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1.20.851.412.6372G Q N N N 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1.21.4G Q N N N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1.21.413.2672G Q N N N 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 w 计算公式20.85x 1.4 /10w K a M W L h =其中 W K 一一风荷载标准值(kN/m 2);L a 一一 立杆的纵距 (m);h 一一立杆的步距 (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0.85x1.4/l00.1305w K a M W L h kN m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卸荷吊点按照构造考虑,不进行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N f Aσϕ=≤ 其中 N 一一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I 一一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k 一一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0l 一一 计算长度 (m),由00.2l h =+确定0 1.80.22l =+=;λ 一一 长细比,0/l i λ=年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A 一一 立杆净截面面积,A=;W 一一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φ 一一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0/l i λ=的结果查表得到 ; σ一一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 2);经计算得到()2132672/0.415x 48965.38/N mm σ==;[f ]一一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mm 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f ],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W M N f A Wσϕ=+≤ 其中 N 一一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i 一一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k 一一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0l 一一 计算长度 (m),由00.2l h =+确定,0 1.80.22l =+=;λ 一一 长细比,0/l i λ=年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A 一一 立杆净截面面积,A=;W 一一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φ 一一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0/l i λ=的结果查表得到 ; M w 一一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0.85 x1.4/100.1305?w K a M W L h kN m ==;σ一一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212637/0.415x 489130500/508087.96/N mm σ=+= ;[f ] 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rnm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 ],满足要求。

7、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g P f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g f l00/kN m = ;搭设前对基础进行这样的处理,应标准化的要求在平整场地的时候打上一层 10cm 的混凝土,并且在钢管下垫5分板或[10槽钢,并且每根钢管都用底托以保护木板。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2/88.45/P N A kN m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基础底面面积:A= 。

2297.69/100/g P kN m f kN m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