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基础班(综合推理)
逻辑基础之联言判断及推理

逻辑基础之联言判断及推理逻辑基础并非有太大难度,所谓难也只是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忽略,更多依赖强化阶段的学习,基础阶段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要清晰透彻。
下面,老师为大家具体讲解逻辑联言判断及推理的基本知识。
(一)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
例如:例:(1)鲁迅是革命家并且鲁迅是文学家。
(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联言判断,如例(1)它断定了“鲁迅是革命家”和“鲁迅是文学家”这两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联言判断的一般命题形式是:P并且Q。
其中逻辑变项P、Q称为联言支。
逻辑常项“并且”是联结词。
因此,联言判断就是断定联言支都真的复合判断。
显然一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至少是两个,但也可以多于两个。
联言判断的的符号形式是:P∧Q。
“∧”读作“合取”是对并且的一种抽象。
在日常语言中,有许多词在逻辑上表达“并且”,如:“P和Q”、“既P又Q”、“P,而Q”、“不但P,而且Q”、“虽然P、但是Q”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联言判断在表述中省省略了联结词。
例如:上面的例(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联言支的主项和谓项有时相同,这样的主项或谓项在日常语言的表述中往往被省略。
例:(1)鲁迅既是革命家,又是文学家。
(2)李白和杜甫都是诗人。
联言判断断定联言支都真。
因此,一个联言判断,只有在联言支都真的情况下才是真的,在其他情况下都是假的。
联言判断的真值可用下面的表格刻画。
P Q 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这样的表格表称为真值表,真值表列出了在支判断的每一种真值组合的情况下复合判断的真值。
(二)联言推理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并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如:鲁迅是革命家。
鲁迅是文学家。
所以,鲁迅既是革命家,又是文学家。
这就是一个联言推理,它的结论为一联言判断。
联言推理有两种形式:分解式和合成式。
分解式的形式是:P并且Q P∧Q所以,P P或者:P并且Q P∧Q所以,Q Q例如:革命不能输出也不能输入所以,革命不能输出。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基础知识

能让你一天就看懂的逻辑推理基础知识本帖中我讲的逻辑基础是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比如最加强,最削弱等等问题,比较复杂,这帖子里就先不讲了……)不过兔子个人认为必然性推理是逻辑里面最简单最好掌握的,所以拿出来分享*^_^* 在行测中一道逻辑分值肯定大于0.7,一般在0.8~0.9之间,省考题少的话有可能一道一分,如果你逻辑强,速度快,是非常合算的。
补充一点,兔子很啰嗦,废话可能有点多,讲得很细,觉得浅了点的大人们可以直接从Part4开始看不过Part1必看!逻辑的东西真的不多,现在给个目录Part1啥是逻辑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Part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逆否命题Part4推理规则Part5矛盾关系Part6 反对关系Part1啥是逻辑请问我们讲的是什么题?逻辑推理题!OK,既然是逻辑推理,那么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题目中说对的都是对的,题目中说错的就是错的,题目中没说的我们都不知道!千万不能用言语理解的思维来做逻辑推理,否则吃亏吃大了,一方面影响做题,另一方面很容易掉进出题人挖的陷阱里去,第三就是,会浪费时间。
讲一个超级变态的例子来加深大家的印象:这是一道逻辑推理题例1.有一群人,里面有15个非男人,有16个非女人,男女一共25人,问,男人有几人,女人有几人?笑了吧笑了吧?按常识,非男人,不就是女人嘛!可是一加,就不对了吧?为什么?因为这是逻辑推理!题目没说非男人就是女人吧?没说,那你就不能凭自己常识来做题!那怎么解?非男人+男人=总数1。
15+男=总非女人+女人=总数2。
16+女=总3。
男人+女人=251。
+2。
=4。
4。
15+16+男+女=2总于是15+16+(男+女)=2总总=(15+16+25)/2可求总数=28人,男人=28-15=13 女人=28-16=12那剩下来的那三个是什么人?你不要管!题目没说,就当做不知道!这才是逻辑的思维,题目的不容置疑性!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什么叫关键词?关键词就是你在题目里看到它们的时候要印在脑子里的词!先讲逻辑语言中的关键词。
【判断推理】逻辑基本知识

逻辑基本知识一个符号两种条件A(充分)→B(必要)表必要的词语:基础、关键、前提、必须、需要、离不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忠于箭头”肯定向右,否定向左例题无论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由此可以推出:A.如果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就是没有搞好环境保护B.只有搞好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即使没有搞好环境保护,也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D.只有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才能搞得好是必要前提(=必要条件),谁是必要谁在后。
“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分析选项:A选项,如果...就...,前推后,“-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一致”。
错误。
B选项,只有...才...,后推前,“一致”。
正确。
C选项,并列,且关系,“A且-B,与题干矛盾”错误。
D选项,只有...才...,后推前,“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一致”。
错误。
命题形式与真假命题的形式A→B(原命题)等价于-B→-A(逆否命题)-A→-B(否命题)等价于B→A(逆命题)命题的真假A为真 B为真 A->B为真A为真 B为假 A->B为假A为假 B为真 A->B为真A为假 B为假 A->B为真喝酒表三种推理方式演绎推理(三段论)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
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D选项,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是独生子女,他娇生惯养。
《逻辑学基础》课件 对当关系推理习题1

• 例4、某旅游团去玉龙雪山旅游,玉龙雪山主峰是 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高原 气候也非常明显,下山之后都在谈论是否到了雪 山上的冰川。以下关于他们是否看到冰川的三个 断定中只有一句为真。 • Ⅰ.有人看到了冰川 Ⅱ.有人没看到冰川 • Ⅲ.该团的小王和小李都没看到冰川 • 则以下哪项肯定为真? • A.小王和小李都没看到冰川 B.小王看到了冰川 ,但小李没有看到冰川 C.小李看到了冰川,但 小王没看到冰川 D.小王和小李都看到了冰川 E.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 丙的话等于是说 “有的个体户纳了 税”,这句话与甲的话是矛盾关系,既然四句话 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根据排中律,真话必在这两 句之间,乙和丁的话都是假的.由乙的话假,可知 陈老板纳了税;由丁的话假,根据矛盾关系,可以知 道 “所有个体户都纳了税”真,因而甲的话假,丙 的话真.于是正确的选项是B。
E.1,2,3,4,5。
解析: 从题干加上问题部分的补充前提后,所能推 出的结论是:“有些鸟不会飞”(O),根 据A、E、I、O以及单称命题之间的真假关 系,它能够确定1( A)、4(O)为真,5 (A)为假,但不能确定2(I)、3(E)以 及6(单称否定命题)的真假。因此,正确 的选项是C。
• 例2: 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E.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 例3、桌子上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 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 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 中没有水果糖”。 • 如果其水果糖 •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 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1、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小雨,多云,晴三种天气情况,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甲市小雨B.乙市多云C.丙市晴D.丁市晴【解析】解决综合推断型逻辑关系问题,根据矛盾关系进行排除是主要方法之一此题中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那么只可能是晴天或多云但不能确定,且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所以二市为小雨,由此可以断定答案为A 2、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
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
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
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
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
E.不能确定。
【解析】矛盾关系的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2)、(3)互为矛盾关系命题,所以不能同时为假。
根据"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1)必定为假。
所以肖像在金盒子中。
3、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考试的时候这种题建议代入。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

题记:股票分析,同样也少不了运用逻辑推理,帮助我们探索求证问题的本质。
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就是,当人类听到别人陈述的事情时,大脑开始历经复杂的讯号处理及过滤,并将信息元素( Information element ) 经过神经元(Neuron) 迅速的触发并收集相关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超感知能力。
之后由经验累积学习到的语言基础进行语言的处理及判断,找出正确的事件逻辑。
一、直接推理——关系推理①矛盾关系推理:矛盾关系——命题之间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
规则:一个假,则另一个真;一个真,则另一个假。
由一个命题的真必然推导出另一相应命题为假,由一个命题的假必然推导出另一相应命题为真。
②反对关系推理:反对关系——命题之间不可同真,但可同假。
规则:一个真,则另一个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由一个命题的真必然推出另一命题为假。
③下反对关系推理:下反对关系——命题之间不可同假,但可同真,至少有一真。
规则:一个假,则另一个真;一个真,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由一个命题的假必然推出另一命题的真。
④差等关系推理差等关系——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之间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的关系。
规则:由一个全称命题真推出相应的特称命题必真,由一个特称命题假推出相应的全称命题必假。
二、间接推理——三段论三段论:指由两个包含有一个共同词项的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为结论的推理结构形式:根据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三段论有四中不同的结构形式。
一、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主项和小前提的谓项大前提M(中项)———P(大项)小前提S(小项)———M(中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所有科学都是实践的产物自然科学是科学——————————所以,自然科学是实践的产物规则:1、小前提必须肯定2、大前提必须全称二、中项分别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谓项大前提P(大项)———M(中项)小前提S(小项)———M(中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们的军队不是愚蠢的军队——————————所以,我们的军队不是没有文化的军队规则:1、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2、大前提必全称三、中项分别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的主项大前提M(中项)———P(大项)小前提M(中项)———S(小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黄铜不是金子黄铜是闪光的——————————所以,有些闪光的不是金子规则:1、小前提必肯定2、前提之一必全称3、结论必特称四、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谓项和小前提的主项大前提P(大项)———M(中项)小前提M(中项)———S(小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有些植物是中草药中草药能治病——————————所以,有些能治病的是植物规则:1、如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大前提全称;2、如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3、如此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逻辑思维训练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 完全归纳推理旳构造
S1——P S2——P S3——P
…… Sn——P (S1、S2、S3……Sn是S类旳全部对象) S——P
9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 完全归纳推理旳特点 ——前提考察了某类对象旳每一种个别对象。 ——结论知识实质上没有超出前提知识旳范围,其实质是一种
▪ 完全归纳推理 ——根据某类对象旳每一种个别对象具有(或不具有)
某种属性,从而断定该类对象旳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 该属性旳推理。
7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北京旳人口超出700万, 上海旳人口超出700万, 天津旳人口超出700万, 重庆旳人口超出700万, 所以,我国旳直辖市都是人口超出700万旳城市。
下列对题干旳论证提出旳质疑最为有力旳是: A、提干中没有阐明,23年前这些企业有关总经理人选是否有年 龄限制。 B、提干中没有阐明,这些总经理任职旳平均年数。 C、提干中旳信息,仅仅基于有23年以上历史旳企业。 D、23年前这些企业旳总经理旳平均年龄,近是个近似数字。
C
28
我国多数企业完全缺乏"专利意识",不懂得经过专利来保护自 己旳正当利益。中国专利局近来对500家大中型企业专利工作旳 一次调查旳成果表白,在科研或新产品规划时制定了专利计划旳 仅有26%。
陈华得出结论旳思维措施,与下列哪项最为类似?
A 李京是语文教师,他仔细地阅改了每一篇作文,得出结论:全班同学 旳文字体现能力普遍有提升。
B. 王江检验一批产品,第一件合格,第二件是次品,于是得出结论, 这批产品不全合格。
C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旳原因或是设备故障,或是操作失误,联 邦调查局已经找到了操作失误旳证据,所以得出结论:能够排除设备故障旳 原因。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1、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小雨,多云,晴三种天气情况,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甲市小雨B.乙市多云C.丙市晴D.丁市晴【解析】解决综合推断型逻辑关系问题,根据矛盾关系进行排除是主要方法之一此题中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那么只可能是晴天或多云但不能确定,且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所以二市为小雨,由此可以断定答案为A 2、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
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
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
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
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
E.不能确定。
【解析】矛盾关系的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2)、(3)互为矛盾关系命题,所以不能同时为假。
根据"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1)必定为假。
所以肖像在金盒子中。
3、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考试的时候这种题建议代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李浩、王鸣和张翔是同班同学,住在同一宿舍。其中, 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重庆人,一个是辽宁人。李浩和重庆人不 同岁,张翔的年龄比辽宁人小,重庆人比王鸣年龄大。 根据题干所述,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李浩是湖南人,王鸣是重庆人,张翔是辽宁人 B.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辽宁人 C.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辽宁人,张翔是湖南人 D.李浩是辽宁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重庆人 E . 李浩是辽宁人,王鸣是重庆人,张翔是湖南人
A.灰色奥迪、白色宝马、灰色奔驰、红色桑塔纳 B.黑色奥迪、红色宝马、灰色奔驰、白色桑塔纳 C.红色奥迪、灰色宝马、白色奔驰、黑色桑塔纳 D.白色奥迪、黑色宝马、红色奔驰、灰色桑塔纳 E.黑色奥迪、灰色宝马、白色奔驰、红色桑塔纳
【解题过程】 1、张岚:不能是蓝色;都满足 2、林宏:不能是红色;排除B 3、何柏:不能是白色;排除C、E 4、邱辉:不能是灰色;排除D
2019年12月份专业硕士考试
论证逻辑基础班之综合推理
管综逻辑试题考点分布
2018考研管综逻辑试题考点
26 形式逻辑 36
论证
46
27
形式逻辑
37
形式逻辑
47
28
论证
38
形式逻辑
48
29
论证
39
论证
49
30
形式逻辑
40
综合推理
50
31
形式逻辑
41
综合推理
51
32 形式逻辑 42
论证
52
33
形式逻辑
五、综合推理题型
形式逻辑 联考逻辑 综合推理
论证逻辑
对应题目 排序题目 真假话题型 数字型逻辑问题
(一)对应题目——直接推出
【真题】天南大学准备选派两名研究生、三名本科生到山村小学支教。经 过个人报名和民主评议,最终人选将在研究生赵婷、唐玲、殷倩等3人和本 科生周艳、李环、文琴、徐昂、朱敏等5人中产生。按规定,同一学院或者 同一社团至多选派一人。已知: (1)唐玲和朱敏均来自数学学院; (2)周艳和徐昂均来自文学院; (3)李环和朱敏均来自辩论协会。 38.根据上述条件,以下必定入选的是: (A)唐玲 (B)赵婷 (C)周艳 (D)殷倩 (E)文琴 39.如果唐玲入选,那么以下必定入选的是: (A)李环 (B)徐昂 (C)周艳 (D)赵婷 (E)殷倩
四、综合推理举例
【2017.12.35】某市已开通运营一、二、三、四号地铁钱路,各条地铁线 每一站运行加停靠所需时间均彼此相同。小张、小王、小李三人是同一单 位的职工,单位附近有北口地铁站。某天早晨,3人同时都在常青站乘一 号线上班,但3人关于乘车路线的想法不尽相同。已知: (1)如果一号线拥挤,小张就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如 果一号线不拥挤,小张就坐3站后转2号线,再从4站到北口站。 (2)只有一号线拥挤,小王才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 (3)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李就坐4站后转四号线,坐3站后再转三号线 ,坐1站到达北口站。 (4)该天早晨地铁一号线不拥挤。 假定三人换乘及步行总时间相同,则以下哪项最可能与上述信息不一致? (A)小王和小李同时到达单位 (B)小张和小王同时到达单位 (C)小王比小李先到达单位 (D)小李比小张先到达单位 (E)小张比小王先到达单位
关系命题推理 系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二、综合推理概念
(2013年)指综合使用演绎推理中的多个规则,将多个人 物对象与多个属性特征匹配、排序、组队的一种推理 (2012年)美国GMAT(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新增综合推理,目的在于:随着现代商业的高速发 展,企业经理人需要在管理中筛选和处理大量信息,因此 考试在于测量商学院申请人辨识不同类型信息,解决问题 以及在评估相关数据基础上做出有力判断的能力,强调了 申请人提炼和分析复杂数据的重要性
思考题:
本田 现代 外资 中国乘用车
2009.1-2月
69581 67191 611581 963902
2010.1-2月
128489 99952 1075662 1780521
三、综合推理特征
1、信息量很大,并且多条线索的信息互相交错混杂。 2、一般需要综合使用表格法、排除法、代入法、特值法。 3、推理耗费的时间一般较长,解题的时间显得尤其紧张, 但是套路相对固定,万变不离其中。因此,熟悉典型的分 析思路与套路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2010.1.52】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梅五人去听音乐会, 他们五人在同一排且座位相连,其中只有一个座位最靠近走廊, 结果小强想坐在最靠近走廊的座位上,小丽想跟小明紧挨着,小 红不想跟小丽紧挨,小梅想跟小丽紧挨着,但不想跟小强或小明 紧挨着。 以下哪项顺序符合上述五人的意愿?
A. 小明,小梅,小丽,小红,小强 B. 小强,小红,小明,小丽,小梅 C. 小强,小梅,小红,小丽,小明 D. 小明,小红,小梅,小丽,小强 E. 小强,小丽,小梅,小明,小红
(一)对应题目——代入排除法
题型特点:题干给出若干元素的不同情况,需要确定对应元素之间的关系
解题技巧1:代入排除法
解题时从选项入手,将选项代入题干,与题干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 不符合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以排除此选项,如果代入某个选项恰好 符合题干条件,则判定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叫做代入排除法。一般而 言,代入排除法用在选项充分的情况下,也即选项把所有无素对应情况一 一列举时
43
形式逻辑
53
34
论证
44
论证
54
35
综合推理
45
形式逻辑
55
形式逻辑 综合推理 综合推理
论证 形式逻辑
论证 形式逻辑 综合推理 综合推理 综合推理
一、推理分类
演绎推理
推 理
综合推理
非演绎推理
简单命题推理 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 选言命题推理、假言命
复合命题推理 题推理、二难推理 逻辑关系推理、数学关
【解题过程】 1、小强从边上,什么都排除不了 2、小丽挨小明,排除A、D、E 3、小丽不挨小红,排除C
【2010.1.48】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5位同事近日他 们各自买了一台不同品牌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宝马, 奔驰,桑塔纳。这五辆车的颜色分别与5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 黑、蓝、红、白、灰,但他人各自所买车的颜色都与其名字的是 后来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 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依次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