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用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金融学第三章

金融学第三章

金融学第三章1. 信用是()。

[单选题] *A. 买卖行为B. 赠予行为C. 救济行为D. 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正确答案)2.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单选题] *A. 平等的价值交换B. 无偿的赠予或援助C. 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正确答案)D.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3.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单选题]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高利贷(正确答案)D. 实物借贷4.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单选题] *A. 商业本票B. 商业汇票C. A和B都是(正确答案)D. 以上都不是5. 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银行向()提供的信用。

[单选题] *A. 消费者(正确答案)B. 社会团体C. 工商企业D. 本国政府6.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借贷的主要对象。

[单选题] *A. 实物B. 货币(正确答案)C. A和B都是D. 以上都不是7. 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单选题] *A. 银行信用B. 商业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正确答案)8.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单选题] *A. 买卖形式B. 赊销形式(正确答案)C. 无偿赠予形式D. 以上都不是9. 商业票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单选题] *A. 一年(正确答案)B. 两年C. 三年D. 四年10. FDI指的是()。

[单选题] *A. 国际间资金输出者与使用者之间构成借贷双方B. 一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另一国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正确答案)C. 国家从国外筹款形成的债务D. 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以货币形式提供信用11. 以下属于债务信用活动的是()。

*A. 银行的存贷款活动(正确答案)B. 政府发行国债(正确答案)C. 居民购买股票D. 企业发行债券(正确答案)12. 以下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A. 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正确答案)B. 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正确答案)C. 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正确答案)D. 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13. 消费信用的形式有()。

第三章 信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信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信用一、填空题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答案:偿还;付息2、从逻辑上推理,()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3、信用有()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实物信用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答案:金融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高利贷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答案:极高的利率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和()。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8、商业票据主要有()和汇票两种。

答案:本票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信用。

答案:直接;间接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答案:背书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和()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与()。

答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答案:国家债券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才有效。

答案:承兑15、商业汇票是由()向()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与()。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与()。

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答案:本票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年。

答案:1995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之下。

答案:利润水平二、单项选择题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C、物质交换D、商品交易答案:D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2010-2015司考真题国经按考点归纳第三章-国际贸易支付-信用证

2010-2015司考真题国经按考点归纳第三章-国际贸易支付-信用证

第三章国际贸易支付主要关于信用证第三章国际贸易支付信用证1考点关于信用证1单项选择12021 1多项选择2202122021220213不定项42021420214考点关于信用证单项选择202123、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假设干问题的规定?,出现以下哪一情况时,不能再通过司法手段干预信用证项下的付款行为?〔〕A.开证行的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B.受益人交付的货物无价值C.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串通提交假单据D.受益人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假设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应当裁定中止支付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开证行的指定人、授权人已按照开证行的指令善意地进展了付款;〔二〕开证行或者其指定人、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三〕保兑行善意地履行了付款义务;〔四〕议付行善意地进展了议付。

多项选择20213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假设干问题的规定?,中国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应当裁定中止支付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但存在除外情形。

关于除外情形,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开证行的指定人、授权人已按照开证行的指令善意地进展了付款B.开证行或者其指定人、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C.保兑行善意地履行了付款义务D.议付行善意地进展了议付【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假设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应当裁定中止支付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开证行的指定人、授权人已按照开证行的指令善意地进展了付款;〔二〕开证行或者其指定人、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三〕保兑行善意地履行了付款义务;〔四〕议付行善意地进展了议付。

04762自考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04762自考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章信用一、复习建议本章是本课程中的基础性章节,改版后的教材内容调整较大,主要是精简了一部分内容。

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

从题型来讲,本章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以及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信用的含义和作用一、信用的含义(一)道德范畴中的信用:诚信不欺,恪守诺言,忠实地践履自己的许诺或誓言。

(二)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因此,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两个信用范畴之间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

如果没有基本的诚信概念,没有借贷双方当事人之间基本的信任,经济运行中就不会有任何借贷行为的发生。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和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一)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收入大于支出的单位是盈余单位,货币收入小于支出的单位是赤字单位,货币收入等于支出的单位是均衡单位。

盈余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权;赤字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务现代市场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现实经济生活中。

(二)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1 个人部门:主要是货币资金的盈余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

2 非金融企业(企业部门):从整体视角看,企业部门对货币资金的需求通常大于其对货币资金的供给,是赤字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

3 政府:通常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

4 国际收支中的盈余与赤字: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其盈余部分的外汇资金就成为国际间货币借贷的主要供给来源;反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其赤字部分的外汇资金需要从其他国家借入。

5 金融机构:在信用关系中,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用媒介。

(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概念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信用试题汇总

信用试题汇总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息率信用是一种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信用工具是指用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信用工具主要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者所收取的报酬。

利息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等。

当代主要的利率理论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一、填空题1.当货币执行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2.按照信用资金的来源划分,国家信用包括和两种。

3.以利率在借贷期限是否变动可将利率划分为和两种。

4.消费信用的两种形式是和5.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的金额的支付命令书,经付款人承兑后方有效的票据。

6.利率的最高界限是7.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可以划分为和8.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多数浮动利率都以为参照指标而规定其上下浮动的幅度。

9.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由和两个因素决定。

10.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是、和。

11.按照债券的票面形式,可以分为和。

12.在计算利息额时有两种方法,一是,二是。

13.商业信用所提供的资本是,而银行信用所提供的资本是。

14.信用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和等。

15.中央银行采取一些手段措施来影响利率水平,其常用方法主要有、和等。

16.无担保品的债券又叫,发行全凭公司信用,无任何抵押品。

17.按照发行方式分,国家信用可分为和。

18.消费信用可以直接采取,也可以采取。

其中,分期付款和信用卡就属于。

19.消费贷款一般可以分为和。

20.租赁信用主要有、和。

21.是指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然后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信用试题及答案

信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信用一、填空题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答案:偿还;付息2、从逻辑上推理,()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3、信用有()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实物信用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答案:金融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高利贷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答案:极高的利率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和()。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8、商业票据主要有()和汇票两种。

答案:本票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信用。

答案:直接;间接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答案:背书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和()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与()。

答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答案:国家债券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才有效。

答案:承兑15、商业汇票是由()向()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与()。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与()。

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答案:本票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年。

答案:1995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之下。

答案:利润水平二、单项选择题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C、物质交换D、商品交易答案:D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2.货币职能中,最基本的两大职能为()A、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4.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A.金币B.银币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8.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9.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A、特里芬难题B、米德冲突C、马歇尔—勒纳条件D、一体化三难10.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A、1998年6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二、判断题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2.流通手段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3.货币的流动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的标准。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5.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波动很小。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7.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它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三、简答题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CAABD CBCAB∨×∨×∨∨∨第二章信用一、单选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导言(略)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1 供求决定价格。

2 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答案:一般等价物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 )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3、银行券是随着( )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 )铸币的过程. 答案:不足值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

答案:价值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

答案:电子货币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 )。

答案:本位币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就是不做同向运动)运动是货币发挥()职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

答案:1948年12月1日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

答案:不兑现15、欧元的出现对( )提出了挑战. 答案:国家货币主权二、单项选择题: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A、金银的稀缺性B、交换产生与发展C、国家的强制力D、先哲的智慧答案:B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铜B、银C、铁D、贝答案:A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A、金本位制B、银位本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A、1948年B、1949年C、1950年D、1951年答案:A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A、1998年B、1999年C、2001年D、2002年答案:B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A、金银的稀缺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D、金银同为本位币答案:D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A、1分B、1角C、1元D、10元答案:C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 )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答案:C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答案:B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贷款)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C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铸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A、劳动价值说B、货币金属说C、货币名目说D、创造发明说答案:A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C、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答案:C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答案:ACDE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B、布C、刀D、元宝E、铜贝答案:BCE3、信用货币(只要不是钱拿在手上的都是)包括()A、银行券B、支票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E、定期存款答案:ABCDE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所有可能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场所)有( )A、赋税B、各种劳动报酬C、国家财政D、银行信用E、地租答案:ABCDE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ABCDE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B、贵金属非货币化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BCE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答案:AE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D、确定技术标准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BCD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答案:错误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信用一、填空题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答案:偿还;付息2、从逻辑上推理,()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3、信用有()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实物信用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畴是()。

答案:金融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高利贷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答案:极高的利率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和()。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8、商业票据主要有()和汇票两种。

答案:本票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信用。

答案:直接;间接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答案:背书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和()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与()。

答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答案:国家债券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才有效。

答案:承兑15、商业汇票是由()向()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与()。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与()。

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答案:本票19、《中华人民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年。

答案:1995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之下。

答案:利润水平二、单项选择题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C、物质交换D、商品交易答案:D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答案:B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

A、是否需要承兑B、是否有追索权C、是否需要汇兑D、是否有保证答案:A4、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

A、银行信用B、消费信用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答案:A5、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间接融资的是()。

A、公司之间的货币借贷B、国家发行公债C、商品赊销D、银行发放贷款答案:D6、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直接融资的是( )。

A、票据贴现B、开出商业本票C、发行金融债券D、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答案:B7、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消费信用D、国家信用答案:A8、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畴是()。

A、信用货币B、证券C、金融D、金融市场答案:C9、《中华人民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5年5月10日B、1995年10月15日C、1996年5月10日D、1996年10月15日答案:A10、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答案:A11、高利贷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达C、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D、扩大再生产答案:C12、典型的商业信用()。

A、只是唯一的商品买卖行为B、只是唯一的货币借贷行为C、是商品买卖行为与商品借贷行为的统一D、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答案: D13、商业票据必须经过()才能转让流通。

A、承兑B、背书C、提示D、追索答案:B14、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A、商业信用B、消费信用C、国家信用D、补偿贸易答案:B15、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A、政府债券B、银行贷款C、银行透支D、发行银行券答案:A三、多项选择题1、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发行国家公债B、发行国库券C、发行专项债券D、银行透支或借款E、发行银行券答案:ABCD2、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A、商业信用B、国家信用C、消费信用D、银行信用E、民间信用答案:AD3、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畴的有()。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E、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答案:ABC4、下列属于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B、股票C、国库券D、商业票据E、金融债券答案:BCD5、下列属于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A、企业债券B、定期存单C、国库券D、商业票据E、金融债券答案:BE6、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体现为()。

A、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B、降低了投资者对筹资者的约束与压力C、在资金数量、期限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D、资金供给者获得的收益较低E、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答案:AC7、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B、以金融机构为媒介C、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E、属于间接信用形式答案:BCE8、信用行为的基本特点包括()。

A、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B、贷者有权获得利息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E、极高的利率水平答案:AB9、金融是由哪两个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畴()。

A、货币B、利率C、证券D、信用E、商品答案:AD10、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途径包括()。

A、消灭高利贷者B、以法律限制利息率C、发展资本主义信用关系D、保持和发展自然经济E、将奴隶、农民变成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答案:BC四、判断题1、现代社会中,银行信用逐步取代商业信用,并使后者规模日益缩小。

()答案:错误2、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答案:错误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答案:正确4、银行信用是当代各用的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答案:正确5、商业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错误6、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答案:正确7、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答案:正确8、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 ) 答案:正确9、一般而言,盈余单位仅仅拥有债权而没有负债。

()答案:错误10、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作为一个整体,居民个人是我国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答案:正确11、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是信用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答案:错误12、直接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是由金融机构来承担的。

()答案:错误五、简答题1、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2、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3、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4、如何理解金融畴。

5、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参考答案〗1、(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2、(1)商业信用的作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加速资本周转等;(2)局限性: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3、(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2)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的消费信用会造成消费需求膨胀,在生产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剧市场供求紧状况,促使物价上涨的繁荣。

4、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

信用的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

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畴——金融。

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5、(1)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2)直接融资的其局限性: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六、论述题:1、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2、试比较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你认为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两种方式。

〖参考答案〗1、(1)信用的经济含义。

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上述各种信用形式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地加以引导和运用:规商业信用,发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发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发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调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2、(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二者各具优点,也各具局限。

(2)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