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得体会--经典诵读

合集下载

家长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

家长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心得官庄学校一年级家长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我发现孩子身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

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

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

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

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进步。

二、孩子的童真初善的表现良多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

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

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至不答。

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礼貌了。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一次,我感冒了,头疼的厉害,躺在床上,不想动。

孩子赶紧跑到大街上的药店里买了感冒药和消炎药。

回到家里按药盒上的说明,让我吃下去,并且让我喝了大量的水,然后给我盖上被子……《弟子规》中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经典诵读就是对一些传统优秀文化篇章进行诵读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经典诵读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学习和参阅。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小弟、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

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

学校制定了《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方案》。

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

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

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

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

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2、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3、各校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

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孩子成长家长感言

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孩子成长家长感言

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孩子成长家长感言第一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孩子成长家长感言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孩子成长今年开学,孩子新增了一项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接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自尊自强、诚实守信的人。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进步显著。

因为是个小女生,长辈从小就比较宠溺她,家务事几乎没让她沾手,她也没有搭手的意识,往往是做完作业后就去玩自己的。

但是在学完《弟子规》后,明显积极主动起来,能在空闲时间主动帮我们摘菜、叠衣服,能在奶奶背部酸痛的时候主动帮奶奶捶背。

虽然事情很小,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她的懂事和孝顺。

虽然国学经典里面有一些艰涩的文言文,但是孩子居然都能理解,还能活学活用,我感到颇为欣慰。

有一次去她姨妈家做客,她和她表哥一起玩游戏,中间闹了小矛盾,若是搁在以前两人早就吵闹起来,但是这次居然让着表哥,我让她好好和表哥解释,她说“言语忍,忿自泯”又称“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说得我哑口无言,让人啼笑皆非。

诵读国学经典,体会智慧人生。

第二篇:诵读国学经典引导知行合一家长感言诵读国学经典引导知行合一开学初的一天,我接孩子放学回家,在上楼的时候,听到孩子嘴里不停地小声说着什么,我好奇地问:“你叽里咕噜地,干什么呢?” “背《弟子规》呀。

周老师说,《弟子规》是古人精心编写的经典读物,是我们的生活规范,可得好好把它背下来。

”女儿说完,自顾自地接着往下背。

女儿是个“书虫”,每天做完作业,拿起书就放不下来。

以前,我把晚饭做好了,喊她收拾餐桌准备吃饭,往往喊了半天也不见回应。

那天,我笑着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女儿听了,抱歉地笑了笑,赶紧起身帮我。

后来,我喊她,她马上就会答应:“哦,知道了。

”可还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

我批评她:“爸爸妈妈喊你,你嘴上答应,没有行动,能算真正做到了《弟子规》的要求吗?”现在,我们交代她做一些事情时,她总能放下手上的事情,立刻动身去做。

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女儿已经能十分熟练地背诵全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从中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国学经典诵读家长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家长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家长心得体会首先感谢老师们给我这样一次锻炼的机会,我想就这次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的变化是巨大的,在成绩和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每天坚持诵读一小时,背诵五分钟已成为同学们的习惯。

相信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还会有更大的飞跃。

孩子们在家里也经常念古诗,背诵古诗词,并时常拿出来复习巩固。

现在她们已经把所有古诗词都记在脑海里了,比如《静夜思》《咏柳》《春晓》等,有些字认识,有些字不认识。

看到孩子们这么用功,我和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都感到非常欣慰。

二、诵读的内容是中华经典美文,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诸多知识,可以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让人百读不厌,值得反复阅读。

这次诵读分“诵”和“读”两种形式,共有十四篇经典美文。

孩子们选择了很多,但最终挑选的只有十篇,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精心选择,避免产生厌倦心理。

二、对孩子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

对于家长而言,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无疑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孩子受益终身。

一个善于与别人沟通的人首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那么,孩子学习的关键就在于父母是否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培养他们具有敏捷的思维,发达的智力,出色的记忆力。

孩子幼小的心灵像一张洁白的纸,需要我们去描绘,去填充,我们成年人必须认真地去引导和帮助孩子完成这一任务。

孩子在3岁左右,就有强烈的模仿欲望。

其三,国学经典对儿童情感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一个人如果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全世界的风都将是顺风。

”事实正是如此,一个没有受过国学熏陶的孩子是不会有深刻思想的。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由此可见国学经典的习得与熏陶对人的影响之大。

通过这次的经典诵读,对我的触动很大,受益匪浅。

回想当初,刚学习经典诵读的时候,我认为这只是学校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活动,并不在意,有的甚至抵触。

通过诵读,我对孔孟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对国学经典诵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国学经典亲子诵读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亲子诵读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亲子诵读心得体会国学经典亲子诵读心得体会1最近,校园里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叫做“国学经典诵读”,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

国学经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复杂的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等。

其实,在我五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全套书和碟子。

妈妈说,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希望我背诵一些。

当时我不懂,就摇头晃脑地跟着背诵。

有一次,幼儿园搞儿童人气小明星选拔,我因为会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而被评为了人气小明星,照片还在光荣榜上放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回想起来真有趣!现在,我们学校也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在诵读时,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只有极少数人心不在焉。

我们一定要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而且对于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多年了,一些人就迷失了祖国的优良传统。

现在,国家在小学阶段就安排我们学习国学经典,就是为了让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不会忘记。

这样,在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在接受外界文化的同时,不会忘了我们的“根”。

让我们大家都来诵读国学经典吧!国学经典亲子诵读心得体会2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

这本书从开天辟地到各种自然现象,从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到百家学子,从社会历史到礼乐文化,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被《诵读》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我穿越时空参观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创造的令世人称赞的奇迹,我看到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年的风雨侵袭中依然坚定地向前奔跑。

读了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读了曾子的“吾日三醒吾身”我知道了做人要多次反省自己。

如今,我们伟大的民族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以韩国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为先例,全球五大洲的各个国家争先创办孔子学院,掀起了学习中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浪潮。

阅读家长心得体会 家长阅读心得体会(10篇)

阅读家长心得体会 家长阅读心得体会(10篇)

阅读家长心得体会家长阅读心得体会(10篇)阅读家长心得体会篇一与女儿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共同感受书中绘画的美丽,体味书中故事的神奇,品尝阅读带来的快乐。

领悟做人的道理。

这是我们读书最大的收获!一、为孩子选择恰当的图书现在的图书市场又很多精美的图书,作为家长要知道何选择好的故事或选择好的时机。

书籍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

有些家长根据成人的眼光来选择书籍,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不利于孩子成长。

要选择故事浅显而我是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书籍的,我儿子比较喜欢一些科学类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太空馆,兵器知识,恐龙等等,我就多给他买这样一些书籍。

同时,也鼓励他阅读一些其他类的书,让他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有了兴趣孩子就会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而非负担了。

买各种图图书,包括认识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等,有空的时候我就陪着他一起阅读,一直坚持到现在。

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退休,所以有较多的时间陪他看书,给他讲故事,在家人的引导下,儿子的阅读习惯也渐渐养成了二、在亲子阅读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贵在坚持。

二、亲子阅读首要的是持之以恒我们家长每日要为工作奔波劳累,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等等,但无论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钟的时间还是有的。

每天只要陪着他阅读15至30分钟就已经足够了,让着十五分中成为孩子的期待,成为亲子的一个渠道。

家长可以利用中午、晚上睡觉前和周末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通过书中的故事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会成长。

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让孩子爱上阅读。

让孩子尽可能多接触书籍,营造读书的家庭氛围,家人在家也经常看书,并把看书当作一种乐趣,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孩子。

在和孩子亲子阅读时,尽量要用儿童化的语言。

有时书上的语言比较深奥,对儿子来说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我就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讲给他听。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会给他讲一个故事;等到孩子大了一些我就尝试让他续编故事。

在讲故事的这个过程中既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也增强了亲子关系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

家长阅读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家长阅读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家长阅读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6篇)家长阅读读书篇1与儿子一起参加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耐于身为职场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陪儿子一起读书。

假期来了,让我能有充分的时间陪同孩子读书,感受非常好!儿子喜欢看书,更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

他曾经说:“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这样感觉更有意思。

”呵呵!你瞧瞧孩子,他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

这个寒假,我们一起阅读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全7册、《贝贝熊系列丛书》、《米尼狼系列》等,这些读本都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与年龄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从中还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培养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交际技巧都大有益处,当然,孩子也从中受益多多,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和肯定呢。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

儿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

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更好的引导他探索知识世界的奥妙!家长阅读读书心得体会篇2孩子就像一棵树上的果子,果子看上去很好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不错,很欣慰;果子若不好,那么,单纯关注孩子是不会有多大改变的,要关注这棵大树,给很好的肥料,适当地给,该修正就修正……才会产生好果子;如果是树的问题,绝不要让果子单独承担。

那么这棵大树应当扎根在哪里呢?那就是家庭教育。

从上学期开始,长征幼儿园就开始了家庭教育的各项活动。

有很多的父母亲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孩子在6岁之前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加强自身的合理且科学的家庭教育意识。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通用15篇)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通用15篇)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通用15篇)诵读经典心得体会1我们幼儿园在全体教师和领导的带领下对孩子进行经典文学教学已有一学期了,起初我也困惑:这么深奥的内容,孩子们能理解吗他们能记得住吗他们会对诵读经典感兴趣吗家长们会支持吗而且都不是孩子年龄阶段的内容,就在自己对经典文学诵读产生困惑时,我们全园老师进行经典文学诵读活动的介绍,它对孩子所产生的长远影响等等,在这次谈话讨论中,我们老师都各自提出了对经典文学的看法,获益非浅,会后,我结合吸收家长介绍的,自己也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从而对经典的诵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在一段时间里,经过一定的尝试和摸索,没有很多的经验,但是对经典文学艺术的诵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说实在的,以前对经典文学作品知道和理解得都不多。

现在,幼儿园里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以后,要求教文学艺术兴趣班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多读,复印了几份闲来时进行诵读,起先,总感到难读,读了若干遍以后,却越读越顺口,还是比较有韵味的,真佩服古人。

读了以后才觉得这些经典里面写的真的是非常渊博和有内涵,它可以教会你做一个好人的道理,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对待朋友,如何遵守一些道德常规,其实,读了这些经典以后,不光孩子会受到好处,我们老师也会受到很多的好处,如:有时心烦气燥时对个别特调皮、行为习惯、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又很放任的孩子真的随他去的念头时,我脑海中马上会跳出《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让我的教学行为马上做了调整。

那么,老师的信念决定了对孩子的教,只有老师自己认可了,才会积极的实施对孩子的教。

总之,诵读经典就是一再重复的念唱,我觉得重点是:小孩方面,“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求”。

只要反复念,孩子自然就能背诵。

教师方面,“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

老师和家长们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

在一学期的尝试教学中,我觉得在幼儿园开展这样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比较可行的,对孩子来说,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优秀文化的熏陶,对他们肯定收益非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心得
官庄学校一年级家长
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
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我发现孩子身上发生
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
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

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
一个感知过程。

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
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

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

俗语说得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

只有积累丰富的语
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我们可以看出孩子
天天在进步。

二、孩子的童真初善的表现良多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弟子规》
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

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
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
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

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
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
至不答。

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
礼貌了。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一次,我感冒了,头疼的厉害,躺
在床上,不想动。

孩子赶紧跑到大街上的药店里买了感冒药和消炎药。

回到家里按药盒上的说明,让我吃下去,并且让我喝了大量的水,然后给我盖上被子……
《弟子规》中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
我们每一个人。

回首和孩子一起走过来的读经诵典之路,我感慨,
看着孩子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深信,今天读经诵典孩童,明日将是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