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策论文论和谐社会

合集下载

形势与政策论文—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

形势与政策论文—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

形势与政策论文—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是每个国家的重要政策目标。

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繁荣与稳定的基石,关乎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发展。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将探讨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首先,构建社会公平是建立在公正法治基础上的重要任务。

一个社会公平的标志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享有公正的待遇和机会。

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公正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每个公民的权益。

同时,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给予每个人公平的发展机会,无论其出身背景、财富状况或社会地位。

只有建立在公正法治的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得到确保。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各个层面上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良好的社会关系。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政府需要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和管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只有确保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关系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第三,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需要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

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对于社会公平和和谐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注重减少贫富差距,推动资源的公平分配。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打击各种形式的经济不公平现象,确保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最后,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社会自治。

政府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听取人民的声音和诉求,共同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方式,共同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

只有人人都参与其中,才能实现全面的社会公平与和谐。

总之,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并追求的目标,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阶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构建的基本路径以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形态。

在和谐社会中,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都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实现,资源环境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得到协调和化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彻底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和政府工作全面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有力保障、生态环境良好、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社会目标。

1. 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

同时,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落实税收制度改革,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从思想政治、经济建设、人文关系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愿望。

关键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经济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一、在思想政治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曾指出:“掌握思想,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同样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条件,打牢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团结文明、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形成公平正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利益矛盾,重视保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动,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全体人民主人翁意识,团结、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定,但这种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得如何。

关于和谐社会论文范文(2)

关于和谐社会论文范文(2)

关于和谐社会论文范文(2)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篇3试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这个思想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这个理论的提出,反应了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战略、大视野、大思路,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的理念在我国古已有之。

有关“和谐”的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与人的和谐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做人要遵循“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原则,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一致性。

墨家创始人墨子则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非之。

”只有“兼相爱”,“视人若己”,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缓解甚至消除冲突,其结果就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和谐。

核心在于“保民而王”和“以德治国”。

二是经济和谐。

儒家主张对百姓要“先富后教”。

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三是文化和谐。

这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统多元性。

(3)人与自身的和谐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4)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的是“天人合一”观。

形势与政策论文—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doc

形势与政策论文—构建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doc

一,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

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处理,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切实维护,使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在现代市场经济改革持续深入的当今中国,公平与正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惹人瞩目。

从中央领导人的一次次重要讲话,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再到一项项重大战略决策及行动,“公平与正义”日渐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07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首次将实现公平、正义与发展生产力放到一起,并列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

在十七大上,“和谐社会”建设再次成为焦点,其中对于“公平正义”的关注则更为瞩目: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正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本质上就是以“公平正义”为价值主导的社会。

在温家宝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二,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1.旧的不公正的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存在制度建设的状况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制度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我国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把我国人口人为地划分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天生含有不公内涵,造成了教育不公、就业不公、医保不公、同工不同酬的不公等等,建立起一种在城乡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不平等,人为地制造了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冲突,必然引起社会的不公平正义,国家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和谐。

浅谈共建和谐社会论文

浅谈共建和谐社会论文

浅谈共建和谐社会论文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中国政府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和团结,通过共建和谐世界为中国外交提供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我们称之为中国发展的双和模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共建和谐社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共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一:转变政府职能是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提要]共建共享是追求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

它不但指出了造成目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这需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关键词] 共享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职能2007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

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指出了造成目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将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境界。

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有限责任型政府模式,是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本文试图在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视野下,探讨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及其路径选择。

一、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一)问题的提出共建共享是追求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

中国人民历来有着美好的追求。

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过:“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温饱”。

康有为曾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历代民众的理想不可能实现。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着中华民族振兴的事业,一代代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历史课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的领导集体,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观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做大我们的蛋糕,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法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诚信体系,形成一个多样之中有主导的百花齐放的社会;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确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我们积极推进社会建设,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使命。

本文将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途径展开探讨。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公正、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保人民享有基本的经济权益和福利。

2. 政治稳定与民主法治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治稳定作为基础,同时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法治权益,促进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3. 文化繁荣与道德建设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文化的多元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共同提高。

4. 社会公正与法治治理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加强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治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5. 自然和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

1. 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推进政治稳定与民主法治的统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会治理和权力监督机制,保持政治的稳定。

同时,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扩大公民参与,推进法治建设,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

3. 促进文化繁荣与道德建设的共同进步要加强文化领域的创作与传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固定在《党章》中的一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旨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本论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维度讨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和策略。

一、政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需要在政治方面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化进程。

政治上,应坚持人民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巩固,为人民提供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

同时,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确保人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经济在经济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

要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同时,要坚持共同富裕原则,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共同发展。

三、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鼓励文化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事业的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四、社会社会稳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要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同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和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此外,要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五、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

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结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凝聚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和谐社会
姓名:班级:学号: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有和谐社会的萌芽。

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人合一”。

人是构成社会的分子,只有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和谐是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同意和协调的状态。

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但是目前的中国又做到了多少呢?
我不否认,确实有很多人在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很大努力。

他是人民敬爱的总理。

他的身影出现在汶川地震灾区,出现在南国冰冻的地方,出现在大旱的土地上。

在那巨大的灾难面前,总理眼角的泪光让所有人动容。

的爱戴呢?
他叫丁晓兵,他是一名战士,一名为了祖国可以做到忘却自己安危的战士。

1984年,他所在的侦查大队赴边做站。

为了争取到最艰巨的任务,接受党的考验,他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鲜血写下对党的誓言:“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他先后出色的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

入伍整一年那天,他作为“第一捕获手”在敌人的阵地上生擒了一名俘虏。

撤退时为掩护战友和俘虏,他一把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再
出手的瞬间爆炸。

他的一条右臂被炸得只连着一点皮肉,血流如注。

为行动方便,他拿出匕首割下断臂别在腰间,想着到后方接上。

经过简单的包扎,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和战友们扛着俘虏,冒着敌人的炮火,翻山越岭近四个小时才撤回来。

他身后,留下了一条三公里长的血路。

从死神手里逃脱的丁晓兵,两个月后却坚持再次回到了一线阵地。

这是什么样的爱国情怀,才使一名战士具有这样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伟大的人用一颗博爱的心爱着他的人民,而很多力量有限的平凡人,也正用自己的仁爱来唱响着和谐之歌。

阿里木,一个很普通的维吾尔族人,他当过军人,在供销社干过,现在的他离开了新疆走南闯北,就靠他唯一会的烤羊肉串为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子,却陆续把自己辛辛苦苦烤肉赚到的钱全部捐给贫困生和需要捐献的地方。

可他自己却穿着便宜衣服,打折的鞋子,吃着快要坏了的水果和简简单单的每顿饭。

还有那坚守在藏区的支教志愿者胡忠谢晓君夫妇,还有那在手术台上坚守到九十多岁高龄的医学家吴孟超,从八岁开始照顾养母持续十二年的孝女孟佩杰。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坚毅,看到了奉献和关爱。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为和谐出力的光彩。

也许他们的身影并不高大,地位并不显赫,但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希望。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交响曲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12年明胶胶囊事件,这些层出不穷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使消费者被伤了一次又一次。

乳制品出了问题,药品又出现如此骇人听闻的问题,刚买回的面条能点着,用硫磺熏生姜让它们看起来好看,用所谓”牛肉膏“把猪肉变成牛肉,所有这些,让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消费者才是食品行业真正的衣食父母他们这样一次一次钻空子,违规钻营,消费者的信任如何能长久?为什么基本上每次曝光都是由媒体或在“不经意间”?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监管部门是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在著名中国航天城背后有这样一番景象:在距离中国航天城直线距离不到十公里的地方,却有这样一群贫苦的孩子,他们挤在简陋不堪的土坯教室里学习,甚至屋顶都透着阳光,更难以想象下雨时教室内是个什么情景。

中国花费巨资打造航天城时,为什么没有顺便盖座学校?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次“植树活动”:衣着光鲜的某市领导们,拿着全新的铁铲在植树,可笑的是竟然还套着鞋套!有谁见过脚上套着鞋套去种树的?这不是作秀是什么??
本来是为民谋福利的安置房,当居民满心欢喜的充满期待去查看时,竟然发现墙壁的砖头用手轻轻一抠就成块成块的往下掉!这样的
楼房让人住??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建起来的却是这样一堆豆腐渣工程!然后是拆掉,重建。

这又浪费了多少资源和劳力呢?为什么当初建时那些质量监管的人员和部门没有及时地发现问题予以处理呢?如果粉刷之前没有人发现这样的隐患,新居民入住后,有谁能预料哪一天就会发生一场让人不敢设想的灾难呢?
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更不是一种空想。

它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

因此,不只是我们党要全力来做的事,也是我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应该尽力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来实现的一个伟大目标。

我们大学生作为其中一部分重要力量的成员更应该时刻关注祖国的需要,做好时刻为祖国出力的准备,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