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5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B2. C3. A4. D5. C6. 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酸雨2. 扬尘3. 二氧化硫4. 光化学烟雾5. 大气污染防治法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错2. 对3. 错4. 错5. 错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和影响。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能源燃烧和生活活动等。
大气污染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酸雨腐蚀、温室效应等。
2. 请简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原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通过减排、清洁技术和治理措施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具体包括尾气处理设备、烟气脱硫装置、除尘器等,以及在污染源处进行的管控措施,如限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强燃煤电厂污染治理等。
3. 请简要介绍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
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包括源头控制、治理设备、清洁燃料和能源、交通管理和规划等。
源头控制是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来减少污染源,如加强工业和机动车尾气的减排控制;治理设备包括尾气处理、烟气脱硫和除尘等装置,用于清除污染物;清洁燃料和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交通管理和规划重点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从而减少尾气排放等。
五、解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请描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中国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加强污染源治理,改善了大气质量。
然而,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大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环境容量限制和气象条件使得大气污染传输和扩散难以有效控制。
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环境执法力度不够以及技术和人力资源短缺等也是制约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2. 请简要描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发展趋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将会有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和技术的出现,如更高效的烟气净化装置、更清洁的能源替代品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质。
3、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0与理论空气量之比V0a.4、集气罩:用以收集污染气体的装置。
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常温下它们的蒸发速率大,易挥发。
6、温室效应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8、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祖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1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1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1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
15、有效躯进速度:在实际中常常根据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除尘效率,代入德意希方程反算出相应的躯进速度。
16、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17、烟气脱销: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NO x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NO x排放量18、控制流速法:系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随吸入气流流入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2.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成分或者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3.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4.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5.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二、填空1.要使燃料完全燃烧,应该具备如下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2.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气态污染物净化的三种方法为: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4.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 s 污染的方法:燃烧法、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
5.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三、简单1.简述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答:含尘气体在运动中与液滴相遇,在液滴前x d处,气流开始改变方向、绕开液滴流动,而惯性较大的粉尘颗粒将继续保持其原有的直线运动趋势,颗粒运动主要受到两个力支配,其自身的惯性力和周围气体对其的阻力。
当颗粒从脱离流线到惯性运动结束时所移动的直线距离大于粒子从偏离流线那一点至液滴的距离时,粉尘会与液滴发生碰撞而被去除。
2.定义PM2.5,结合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及化学组成。
答:PM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
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二次颗粒物、无组织扬尘等。
化学组成主要有SO42-、NO3-、NH4+、EC、OC、重金属等。
3.简述大气中SOx 的来源和危害,并介绍烟气脱硫技术有哪些?答:来源: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类,天然来源主要是火山爆发、天然原生生物活动等,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和金属冶炼危害:①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硫酸烟雾和硫酸盐,造成酸雨②形成二次微粗粒子,影响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甚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烟气脱硫技术:①湿法烟气脱硫:石灰石/石灰法;氧化镁法;湿式氨法②干法脱硫:喷雾干燥法、干法喷钙脱硫、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四、计算1.已知煤炭的重量组成为:C 77.2%,H 5.2%,N 1.2%,S 1.6%,O 5.9%,灰分8.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十)200*年*月*日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1.净化NO X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某旋风除尘器切割直径(ηi=50%)d pc=15μm,当处理气体量增加一倍时,其切割直径应为多少?列出你的理由或计算结果。
3.如何定量判断大气稳定度?稳定度对扩散有何影响?4.根据必要的合理假设,试推算我国SO2年排放量。
5.可细入颗粒物是北京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试列出它的主要来源。
6.简要分析SO2排入大气环境后的迁移转化和沉降过程。
7.简要分析风速如何影响高架点源对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10.钙质吸收剂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烟气脱硫剂,试分析可能影响吸收洗涤塔操作的主要因素。
二、计算题(每题10分)1.粉尘由d p=5μm和d p=10μm的粒子等质量组成。
除尘器A 的处理气量为Q,对应的分级效率分别为70%和85%;除尘器B的处理气量为2Q,其分级效率分别为76%和88%。
试求:(1)并联处理总气量为3Q时,总除尘效率(2)总处理气量为2Q,除尘器B在前,2台除尘器A并联在后串联的总效率。
2.用Orsat烟气分析仪测得烟气成分如下:CO2和SO2总计为10.7%,O2为8.2%,不含CO,求过剩空气系数。
若实测烟尘浓度为4200㎎/m3,校正至过剩空气系数α=1.8时,烟尘浓度是多少?3.某三通道电除尘器,气流均匀分布时总效率为99%,若其它条件不变,气流在三个通道中分配比例改变为1:2:3时,总效率变为多少?4.试验测得固定床吸附器的保护作用随床长的变化如下:床长(m):10 40 70 100保护作用时间(min):20 320 650 980求:(1)吸附区前进的线速度;(2)吸附区的不饱和度为0.6时,吸附区的形成时间。
一个电厂烟气中含有1000ppm没有和发射在573K和1个大气压1000m3s-1率。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用来实现75%的计算需要的最小kgh-1氨氮去除。
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及答案流经两级除雾器除雾,在此处将清洁烟气中所携带的浆液雾滴去除。
最后,洁净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烟囱排向大气。
脱硫过程主反应1.SO2+H2O→H2SO3溶解吸收反应2.CaCO3+H2SO3→CaSO3+CO2+H2O中和反应3.CaSO3+1/2O2→CaSO4氧化反应4、答:目前烟气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某、吸附法净化烟气中的NO某。
例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SCR过程是以氨作还原剂,通常在空气预热器的上游注入含NO某的烟气。
此处烟气的温度约290~400℃,是还原反应的最佳温度。
在含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内NO某被还原为N2和水。
5、答案略四、计算题1、解:1kg燃油含:重量(g)摩尔数(g)需氧数(g)C85571.2571.25H113-2.555.2527.625S100.31250.3125H2O22.51.250N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 设干空气O2:N2体积比为1:3.78,则:理论空气量99.1875某4.78=474.12mol/kg重油。
即474.12某22.4/1000=10.62m3N/kg重油。
烟气组成为CO2:71.25mol,H2O:55.25+1.25=56.50mol, SO2:0.1325mol,N2:3.78某99.1875=374.93mol。
理论烟气量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 即502.99某22.4/1000=11.27 m3N/kg重油。
2)干烟气量为502.99-56.50=446.49mol/kg重油。
SO2百分比浓度为0.3125/446.49=0.07%空气燃烧时CO2最大浓度为71.25/446.49=15.96%3)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1.1某10.62=11.68m3N/kg重油,产生烟气量为11.267+0.1某10.62=12.33 m3N/kg重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TSP:总悬浮颗粒物。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2.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3.烟气脱硝: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
4.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5.气体吸附:指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简答1.除尘器可以分为哪几类?就其中两种简述其作用机理。
2.太原市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针对其污染有什么解决方案?3.烟囱的高度设计中应注意什么问题?4.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哪些,并说明其发展方向。
5.根据如今的汽车燃油问题,发挥想象,畅想未来新工具。
答案(一)根据除尘器的作用机理,可将其分为四种,分别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与湿式除尘器。
(1)机械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含尘气体进入重力沉降室后,由于扩大了流动截面积而使气体流速大大降低,使较重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灰斗沉降;在沉降室内设置各种挡板,使含尘气体流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发生急剧变化,借助颗粒本身的惯性力,使其与气流分离;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颗粒从气流中分离。
(2)电除尘器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积在集尘极上,将尘粒从含尘极上分离出来。
(三)(1)工矿企业点源排放筒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两倍。
(2)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不得低于15米(3)排气筒高度应比主厂房最高点高出3米以上(4)分散的烟囱不利于产生较高的抬升高度,当需要设计几个烟囱时,尽量采用多管集合烟囱(二)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
填空1.燃烧过程的“三T”条件为:温度、时间和湍流度。
2/煤的成分表示方法中常用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
3.根据气温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由下至上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4.气体净化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白土,硅胶等。
5.燃烧中脱硫主要影响因素有:钙硫比,煅烧温度,脱硫剂种类,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和孔隙结构计算1、已知煤的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为:碳75.9%;氢3.7%;硫0.9%;氮0.9;氧4.7;灰分13.9%。
试确定燃煤1㎏所需理论空气量及在空气过剩15%条件下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燃煤中总需氧量摩尔数为:71.3125mol理论空气摩尔数为:4.78×71.3125mol=340.87375mol 故,理论空气量kg m a3o64.710004.2287375.340v =⨯= 理论烟气摩尔数为351.5925mol故理论烟气量为kg m o3fg88.710004.225925.351v =⨯= 当过剩系数15.1=α时实际烟气量kg m 026.91-15.164.788.7)1(v 3fg =⨯+=-+=)(αo aofgv v2、城市的郊区有一铜冶炼厂,它的烟囱高度150m ,烟气流量s m /2503烟气温度165℃,环境温度25℃,二氧化硫排放速率为s g /100,烟筒出口处平均风速为s m /6。
大气稳定度为D 级且在此气象条件下的扩散参数满15.0=YZσσ。
试确定烟气抬升高度和地面污染物最大浓度。
解:由TsTQvP Q H ∆=a 35.0得:kw Q H 21000kw 28000>= 故,城市远郊区 427.1o =n 31n 1= 32n 2=所以由uH Q H n Sn H o 21n =∆得烟气抬升高度为 m H 7.204=∆ 所以m 7.3547.204150=+=+∆=S H H H 地面污染物最大浓度一、名词解释1、大气稳定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2、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量。
3、双模理论:①气液两项接触时形成一个相界面②相界面两侧存在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③溶质以分子扩散从气流主体通过这两个膜层进入液相主体④相界面出气液两项存在动态平衡⑤膜层以外无浓度梯度、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4、催化转化法:借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气态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与回收利用物质的净化方法。
5、冷凝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的这一性质,采用降低温度、提高系统的压力或既降低温度又提高压力的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污染物(如VOCs)冷凝并与废气分离。
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2.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
3.根据逆温生成的过程,可将逆温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4.按照湍流形成原因,可将湍流分为两种湍流:热力湍流、机械湍流。
5.当吸附剂饱和后需要再生,再生的方法有加热吸附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置换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等。
三、简答题1、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1)空气条件:燃料燃烧时必须保证供应与燃烧相适应的空气量。
如果空气供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
相反空气量过大,也会降低炉温,增加锅炉的排烟热损失。
2)温度条件:燃料只有达到着火温度,才能与氧作用而燃烧。
3)时间条件: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时间。
4)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混合程度取决于空气的湍流度,若混合不充分,将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物的产生。
2、简述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答:1)波浪型:烟流呈波浪状,污染物扩散良好,发生在全层不稳定大气中。
2)锥型:烟流呈圆锥形,发生在中性条件下。
3)扇型:烟流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一条带子飘向远方。
从上面看,烟流呈扇形展开,它发生在烟囱出口处于逆温层中。
4)爬升型(屋脊型):烟流的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
5)漫烟型(熏烟型):对于辐射逆温,日出后逆温从地面向上逐渐消失,即不稳定大气从地面向上逐渐扩展,当扩展到烟流的下边缘或更高一点时,烟流便发生了向下的强烈扩散,而上边缘仍处于逆温层中,漫烟型便发生了。
3、烟囱高度设计中应注意什么?答:1)工矿企业电源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2倍,并且不得直接污染临近建筑物。
2Hc2)排气筒的实际高度应为Hs=H0+3H0 ——计算出的排气筒高度 Hc ——排气筒四周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群的平均高度3)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不得低于15m。
4)对于总量控制区内的排气筒,当SO2排放率超过14kg/h时,排气筒高度皆必须超过30m。
5)排气筒高度应比主厂房最高点高出3m以上。
6)为了获得较高的烟气抬升高度,排气筒出口烟气速度v s皆为20~30m/s,排烟温度也不宜过低。
7)分散的烟囱不利于产生较高的抬升高度。
当需设几个烟囱时,应尽量采用多管集合烟囱。
4、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几种?并简述各技术的净化设备有哪些?答: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三种: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填料塔、板式塔和文丘里洗涤器。
2)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和流化床吸附器。
3)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硫化床反应器和移动床反应器。
5、简述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各方法及其定义。
1)燃烧法,用燃烧方法将有害气体,蒸汽,液体或烟尘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称为燃烧法。
2)吸收(洗涤)法,采用低挥发或不挥发性溶剂对VOCs进行吸收,再利用VOCs分子和吸收剂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3)冷凝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的这一性质,采用降低温度,提高系统的压力或者既降低温度又提高压力的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污染物(如VOCs)冷凝并与废气分离。
4)吸附法,含VOCs的气态混合物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吸引力或化学键作用力,把混合气体中VOCs组分吸附在固体表面,这种分离过程称为吸附法控制VOCs 污染。
5)生物法,VOCs生物净化过程的实质是附着在滤料介质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维持其生命活动,并将有机物同化为CO2,H2O和细胞质的过程。
四、计算题1、煤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表示):H 5%;C 75.8%;N 1.5%;S 1.6%;O 7.4;灰 8.7%。
在空气过量20%的条件下燃烧,空气湿度为0.0116mol(H2O)/mol(干空气)。
假定完全燃烧,试计算烟气的组成。
解:以完全燃烧1kg煤为基准,计算各组分的摩尔数、需氧量和产生烟气量,计算结果如下:因此,燃烧1kg 煤需要的理论氧气量为:(12.5+63.17+0.5-2.313)mol=73.857 mol 需要的实际空气量为:73.857×(1+3.78)×(1+20%)×(1+0.0116)mol = 423.64×1.0116 mol = 428.56 mol 产生的烟气总量为:(25+63.17+0.536+0.5)+ 428.56 - 73.857 = 443.9 mol 所以烟气的组成为:CO 2:9.44317.63×100%=14.23%; SO 2:9.4435.0×100%=0.11%;H 2O :9.4430116.064.42325⨯+×100%=6.74%;O 2:9.4432.0857.73⨯×100%=3.33%;N 2:9.443536.02.178.3857.73+⨯⨯×100%=75.59%。
2、某一工业锅炉烟囱高30m ,直径0.6m ,烟气出口速度为20,烟气温度为405K ,大气温度为293K ,烟囱出口处风速4,排放量为10。
试计算中性大气条件下的地面最大浓度和出现的位置。
解:1) 首先,利用Holland 公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ΔH= )7.25.1(D T T T u D v sas s -+=46.020⨯(1.5+2.7×405293405-×0.6)=5.84 m 因此有效烟囱高度为:H=H S +ΔH=30+5.84=35.84 m2) 地面最大浓度yze uH Q σσπρ⋅=22,出现在σz |2maxH xx ==ρ的距离处。
所以:σz |mm H x x 34.25284.352max====ρ 查表得,与σz 对应的下风向距离x=745.6m ,相应的σy =50.1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