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
2011中国经济形势有利与不利,发展趋势分析

2011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
(一)有利条件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
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基本抵御了2010上半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随后的欧盟刺激政策退出的冲击。
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势,经济增长将较2010年有所放缓,预测在4%左右。
美国经济仍可维持适度增长。
欧盟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表明市场信心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也较大。
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相对暗淡,但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日本经济又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日本经济仍可保持正增长。
其次,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展望2011年度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到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发达国家产出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明年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
第三,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
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
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创造出新优势产业。
消费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可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四,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
尽管2010年继续实施了大规模一揽子刺激计划, 2010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仍在1%以内,国债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也只相当于GDP的40%左右,两项指标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其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
这表明,当前财政仍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财政政策运用仍有很大空间。
(二)不利因素首先,外贸环境和2010年相比有所恶化。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
一、简介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Global Risk Report)》是一份年度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全球当前和未来的风险,以
便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该报告以风险眼镜技术(Risk Lens)为基础,紧密结合世界经济论坛(WEF)所属的全球合作伙伴(GCP)网络共同发布,其全面性和深入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欢迎。
二、全球风险分析
根据2024年7月全球风险报告指出,全球的风险挑战仍旧极其突出,其中包括地球环境挑战,地缘政治与安全问题,经济不确定性以及社会问
题等。
1、地球环境挑战
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
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约1摄氏度,主要是由于大量碳排放造成的。
这种
变暖已经改变了全球气候,引起了多种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洪水、飓风、地震等。
此外,土地变化、森林破坏以及动物保护和物种多样性的破坏也
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2、地缘政治与安全
全球安全也受到地缘政治问题的影响。
地缘政治强硬主义,以及跨国
安全事务带来的动荡局面,威胁其中一地区或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与2011年经济危机比较

美刊载文指出——2011年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区别经济参考报2011-10-11 08:40:38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不久前发表一篇文章,题为《2011年的金融危机:为什么这一次不一样》,主要分析了5方面的不同。
该文章指出,两次危机之间的第一个重要区别与处于每次风暴中心的“有毒资产”的性质有关。
2008年,银行之间的短期贷款——从许多方面看是全球金融体系的生命线——利用对愚蠢的投资可能造成贷款合作伙伴破产的担心。
美国财政部承认,为了让信贷再次流动,必须把坏账清除出这个体系。
目前,解决办法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目前处在危机中心的坏账已经公开。
如今,银行间贷款就像2008年底一样正在收紧,不是因为金融机构在提防抵押贷款方面的糟糕投资,而是因为它们担心对政府本身的糟糕投资。
两次危机之间第二个相关区别是地理上的。
2008年,危机的中心是一个国家,而目前危机的根源是有17个成员的欧元区。
3年前,美国的决策者只需要自己讨论适当的应对措施;如今,欧洲有预算盈余的经济体的决策者与存在赤字的经济体的决策者,因截然不同的优先选择互相争斗。
因为欧元区自己都无法达成一致,七国集团无法达成协调的行动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2008年的危机让决策者大吃一惊,而且突然达到了最低点。
虽然有一些预警迹象——即那年春天贝尔斯登公司破产——但是当雷曼兄弟公司也破产时,世界领导人基本上是毫无防备的,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冲击波。
决策者没什么时间做出反应,当然也没有时间就适当的应对措施争论不休。
在国际上,二十国集团的紧急会议在数周内召开,做出了强有力的集体反应。
相反,目前的危机是缓慢发展的。
如果说2008年的危机像遭受水刑的话,那么2011年的危机就像坐水牢。
其症状是逐渐显现的,使政治家有时间去争辩、停止、只同意下一个权宜之计,只要能把问题再拖延一两个月。
这一点在欧元区解决好几个成员面临的债务危机时最明显。
它们没有达成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大胆的办法,而是逐步采取行动,只同意采取防止近期内主权债务违约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行动。
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doc

(三)宏观经济分析1、全球经济分析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但发达国家工业仍然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持续高企,发达国家通胀压力逐步显现;除德国之外的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严重,但企业和银行资金相对充裕。
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局面,继续在周期底部徘徊,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
⑴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①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但发达国家工业仍然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2011年前三个季度,美国GDP季度增速分别为0.4%、1.3%和2.5%(均为环比折年率),低于去年3%的水平。
欧元区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速由一季度的0.8%下滑至0.2%,呈现下行态势。
日本经济则因地震和核泄露已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
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
巴西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4.2%和3.1%;印度则延续去年初以来增速逐季放缓的态势,二季度经济增速降至7.7%;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仅增长3.5%,比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速也逐季回落。
但是,从工业生产数据来看,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仍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以美国为例,2011年前9个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均在3.2%之上,是2001年至2008年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从制造业新增订单来看,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这也远远超过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另外,美国权威行业研究机构供应管理协会(ISM)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26个月扩张,增速比上月略有提高。
欧元区情况与此类似,2011年8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继续7月份的回升势头,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5.3%,前8个月平均水平也同美国一样超过历史同期,显示欧元区实体经济基本面尚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直接冲击的是居民、金融机构和国家财政,对企业影响是间接的,发达国家企业的现金流仍然充足,技术水平仍然领先;三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品依然具有较大的需求。
2011年全球经济大事件

2011年全球经济大事回顾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10时26分22秒【英国《卫报》网站12月25日文章】题:2011年经济回顾1月匈牙利从今年初开始担任为期 6 个月的欧盟轮值主席国。
匈牙利总理维克托·欧尔班当时就说:“我们必须在今后6个月里拯救欧元。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因“打败了英格兰银行”而声名鹊起的投机商乔治·绍罗什警告说,英国面临经济衰退,除非该国放缓一揽子紧缩计划。
此外,据经济数据显示,英国的通胀率在2010年12月飙升至3.7%,越来越多的人都预测,英格兰银行将在春天到来前加息。
2月有消息说,英国今年1月的通胀率按年率计算升至4%,创下了两年多来的新高。
英格兰银行副行长查尔斯·比恩因此警告说,加息或许成了必须之举。
当时即将离任的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安德鲁·森坦塞斯也持同样看法。
伦敦城一片哗然,人们担心,这副“药”或许会把英国杀死。
中国国内就没有这种担忧,该国从日本手里夺走了后者保持了40多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名号。
3月日本发生的地震和海啸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
与此同时,信用评级机构开始警觉了。
穆迪公司把希腊的信用评级连降三级,调低至B1级,还将西班牙的信用评级降至Aa2级。
欧元区内实力较弱的成员国的借贷成本继续攀升。
人们由此担心,今后还需实行一揽子救助计划。
4月评级机构开始降级成瘾了。
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债务展望评级从稳定调低至负面,这可是自1941年“珍珠港”袭击事件以来的头一遭。
与此同时,中国在年内第二次加息。
在美国,由于最后达成了削减开支的协议,联邦政府才躲过关门这一劫。
但随着投资者纷纷寻求安全避难所,金价创下了每盎司1500美元的新高。
5月在世界为金融领域寻找坚定果敢的领导人之际,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却因被控性骚扰在纽约被捕,无奈之下他辞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一职。
葡萄牙与欧盟和IMF谈判达成了规模达780亿欧元的救助协议。
2011,国际、国内十大经济新闻回顾

4 6
/O S R A IN B E V TO
EN c o
I 时代经贸
“ 紧缩”立场 ,降息 已成 大势所趋 。
通胀 回落 以及外汇 占款减少 ,央行于 1 2月 5日下调存款准
备金率 0 5 百分点 ,为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存准率下调 , .个
8 、苹 果公司创始人 乔布斯去 世 美 国苹果公司 1 0月 5日宣布 ,该公司创始人之一 、前 引发了货币政 策是 全面 转向还是局部微调的讨论 。
.%。通胀下行趋 势的确立 ,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腾 出 其市值一 度超越埃克森美孚 ,成为世界 上市值第一大公司 。 为 4 2
更 多空 间 。
9 、德班气候大 会决议艰难 降生 1 月 l 日, 2 1 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 , 各国代表 经过数十小时 “ 加时 冲刺 ” 终于就 京都议定书 ,
5日, 拉加德正式就任 。前总裁多米尼克 ・ 斯特劳斯 ・ 卡恩
因在美国涉嫌性侵犯被捕 ,于 5 月中旬提出辞职 , 后美国检 方 因证据不足宣布撤诉。
7 、美联储实施 “ 扭转操作”
美 国联邦储备委 员会 9 2 日 月 1 宣布 ,为了刺激经济复 苏 ,将采取 “ 卖短买长 ”的 “ 扭转操作” T ,延长所持美 ( ) O
时代经贸
I 豁譬 P T : } 盒 DE U A
经贸叨察 /O S R A IN B E V TO
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堆相关费用就需 15 .万亿 日元。全球汽车、 院 、参议院分 别于 8 1日和 2日投票通 过 了提高 美 国债 月 精密仪器、电子消费等行业的供应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务 上限 和削减 赤字法 案 ,总统奥 巴马 随后 签署法 案 。但
2023年08月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面向市内公开选调公务员强化练习题(二)

2023年08月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面向市内公开选调公务员强化练习题(二)1、单选题少数大资本家联合起来对某种商品绝大部分的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叫做_____。
A:掠夺B:垄断C:垄断组织D:自由竞争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故选B。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的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__。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的领导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分析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
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重要的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_____。
A: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C:母代以前哲学的基本问题D:欧洲坞代哲学的基本间题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2011年国内外金融大事

金融危机后的历次会议
第1次会议:2008年11月,华盛顿
发展中国家首次与发达国家平等讨论国际经 济事务。
第2次会议:2009年4月,伦敦 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以增强流
动性,并向发展中穷国倾斜。成立金融稳 定委员会取代现有的金融稳定论坛。
第3次会议:2009年9月, 匹兹堡 G20将取代G8成为永久性国际经济协作组 织;发展中国家在IMF的投票权提高5%; 未来IMF总裁人选应由个人能力而非国籍决 定。
三、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历史性降级
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信用评级从 最高级别的AAA级下调至AA+级,并将其评级前 景定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度丧失其拥 有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最高信用评级。
下调原因:美国国会通过的赤字削减计划不够有力, 不足以稳定美国的债务状况。同时,美国在面临 持续不断的财政和经济挑战时,其决策和政治体 系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有所削弱。
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的市值 (截至2011 年12 月底)
世界排名 亞洲排名 市值 (以10 億美元計)
美國 (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 1
11,795.58
美國 (納斯達克 OMX)
2
3,845.13
日本 (東京)
3
1
3,325.39
倫敦交易所集團
4
3,266.42
歐洲 (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 5
2,446.77
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举行戛纳峰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于2011年11月3 日~4日在法国戛纳召开 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 9月25日在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 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 G20成员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 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约占全球各国 国内生产总值之85%,对外贸易额约占世界 贸易总额的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应对网络倡议
由世界经济论坛
与以下机构联合撰写:
威达信公司 瑞士再保险公司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风险管理中心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
世界经济论坛 2011年1月
作者认为,本报告所依据或包含的信息来源都是准确可靠的。然而,对于从第三方获取的任何信息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都未经单独核实,也未曾明确或暗示性发表声明或担保。此外,本报告包含的声明是在一定假设基础上对 未来事件的预测,其内容可能与历史事实或当前事实并无直接关系。这些声明涉及已知和未知风险,不确定性因素 和不能详尽的其他因素。由于编写该报告的相关机构的运营环境在不断变化,同时新的风险不断涌现,我们提醒读 者不要过分依赖这些内容。无论是出现新信息、新事件或任何其他原因,参与编写该报告的公司都没有义务公开修 订或更新任何内容,也不承担他人因使用本报告的信息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关注全 球主要风险之间的重要关系,激励大家群策群力,努 力提高全球系统的抵御风险的整体能力。
在2011年于达沃斯-克洛斯特斯召开的世界经济 论坛年会上,论坛扩大了在全球风险方面的工作范 围,推出了风险应对网络(RRN)。该风险应对网络 (RRN)建立在对《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第六版》的 理解基础上,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和相关方提供一个平 台,有助于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努力创造一个 更加安全、更具创新力和抵御力更强的世界。
资金紧缩/ 信贷紧缩 资产价格崩盘
全球化退缩
全球失衡和货币波动 消费价格波动大
能源价格波动大
商品价格波动大
经济差异
传染性疾病
人口挑战
移民
水资源安全
食品安全
慢性疾病 空气污染
气候变化
财政危机
监管失灵 腐败
全球治理失灵
非法贸易 有组织犯罪
脆弱国家
地缘政治冲突
恐怖主义
空间安全
在线数据和信 息安全
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
ISBN: 92-95044-47-9 978-92-95044-47-0 REF: 050111
图1 2011年全球风险格局 数据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调查
财政危机
资产价格崩溃
地缘政治冲突
气候变化
能源价格波动大
资金/信贷紧缩
经济差异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全球失衡和货币波动
全球治理失灵
水资源安全
中国经济放缓 全球化退缩
社会风险 慢性疾病 人口挑战 经济差异 粮食安全 传染性疾病 移民 水资源安全
地缘政治风险 腐败 脆弱国家 地缘政治冲突 全球治理失灵 非法贸易 有组织犯罪 空间安全 恐怖主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技术风险 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瘫痪 在线数据和信息安全 新技术威
图2 2011年风险关联图 (RIM)
中国经济放缓
能源价格波动大
水资源安全
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 水资源-食品-能源关系
目录
前言 执行摘要
相互关联的全球风险 经济差异和全球治理失灵 重点关注的风险1 宏观经济失衡风险群 重点关注的风险2 非法经济风险群 重点关注的风险3 水资源-粮食-能源风险群
需观察的风险
结论 附录1 定义和方法 附录2 2011年调查数据综述 附录3 常见的全球风险应对战略 附录4 2011年全球风险在线资源指南 参考资料和推荐阅读资料 致谢 项目小组
五种需观察的风险
有五种风险已被列为“需观察的风险” ,因为 受访者认为这些风险变动很大,置信水平低,但专家 们4则认为这些风险可能产生严重、意外或被低估的后 果,他们是:
• 网络安全问题,包括从日益泛滥的网络盗窃到鲜 为人知的全面网络大战;
• 人口挑战,使发达经济体的财政压力增大,也给 新兴经济体的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风险;
4 6
9 13 21 27 35 41 42 44 48 50 51 52 56
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 | 3
前言
自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 对影响全球环境的风险进行了及时独到的分析。世界 风云变幻,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利益相关者面临 着一项新任务,即了解并管理新出现的风险。
新技术威胁
重要信息基础 设施瘫痪
生物多样性丧失
基础设施薄弱
洪水
海洋治理
风暴飓风
地震和火山喷发
较高感知度的 可能性
较高感知度的 影响力
较高感知度的 相互关联性
经济风险
环境风险
技术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社会风险
资产价格崩溃 财政危机
全球失衡和货币波动
宏观经济失衡关系
腐败
非法贸易
有组织犯罪 脆弱国家
非法经济关系
国家内部和国际间的经济差异和公平问题正变得 越来越重要。政治上,出现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复 兴以及社会分化的迹象。各国之间关于如何促进可持 续及包容性发展的意见分歧也在日益扩大。
为了迎接这些挑战,改善全球治理至关重要。 但是,21世纪还存在这样一个悖论:利益分歧、互 相冲突的刺激方案以及不同的准则和价值观这些因素 一方面要求进一步改善全球治理,另一方面又使得实 现全球治理的改善非常困难、复杂和混乱。因此,我 们看到诸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发展回合谈 判失败以及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没有达成国际共识 等情况出现。在改善全球治理的进程中,二十国集团 (G20)被寄予了厚望,但其在这方面的成效至今还 未得到证实。
2011年全球风险环境可以用一个21世纪的悖论来 定义:世界共同发展,但也日益疏远。
全球化为一代人带来了经济持续发展。它缩小并 重塑了这个世界,使各国相互关联性和依存性更强。 但是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似乎分布不均,少数人收获的 果实大得不成比例。虽然新领军者的发展在重新调整 着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平衡,但有证据表明,国家内 部的经济差异正日益扩大。
为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领导人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复杂风险提供一个严谨的方法,并提供工具使他们能够 更好地降低风险并把握相关机会。它包括: • 最令人信服的见解,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各个社区和相关方,包括全球议程理事会等专家小组、世界
一流大学和私营部门内容提供方; • 最重要的全球决策者,汇聚了来自知名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风险官; • 最适当的工具和服务,包括分析工具和风险管理流程,使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主要风险及其背景,积极
世界经济论坛 91-93 route de la Capite CH–1223 Cologny/Geneva 瑞士 电话:+41(0)22 869 1212 传真:+41(0)22 786 2744 电子邮箱:globalrisks@ 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 版权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包括影印和录制,或通过任何其它 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来复制或传播本出版物的任何内容。
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 | 5
执行摘要
世界已经不能承受新的重大冲击。金融危 机导致全球经济抵御动荡的能力下降,同时使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社会担忧加剧,这些情况 表明,政府和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有所 下降。如本报告所述,对于全球风险因关联性 增强而迅速蔓延的可能性以及产生灾难性后果 的威胁,我们的担忧日益加剧。
• 资源安全问题,如果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它将在 长期造成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大波动和持续 上涨;
• 全球化退缩,如果新兴经济体不能占据领导地 位,则民粹主义者对经济差异的反应将导致全球 化退缩;
•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国与国之间核武器重 新扩散的可能性。
希望这份报告能为您提供丰富信息,具有一定的 激励鼓舞作用。
克劳斯·施瓦布 (Klaus Schwab)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4 | 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风险应对网络 (RRN)
《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第六版》是世界经济论坛风险应对网络(RRN)的主要成果。 风险应对网络(RRN)是全球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管理和应对相互关联的复杂风险的独特平台,它
在此背景下,《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第 六版》提供了世界经济论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 力得出的深刻见解,对未来十年的全球风险格 局进行了分析。1
两种相互关联的全球风险
鉴于经济差异2和全球治理3失灵这两类风险的影 响力很大、关联性很强,尤其值得关注。这两类风险 不仅影响了许多其他全球风险的演变,而且还抑制了 我们有效应对风险的能力。
1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本报告的附录2 2 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财富和收入差异 3疲弱及不足的全球制度、协议和网络
6 | 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
执行摘要
三大重点关注的风险
除了以上两种相互关联的全球风险,今年的报告 也分析了另外三类重要的风险集合:
“宏观经济失衡”风险群:此类经济风险集合包 括宏观经济失衡、货币波动、财政危机和资产价格崩 溃,这些风险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的财富和影响力在不 断增加,而发达经济体却债务高筑。国家内部以及国 家之间的储蓄和贸易失衡状况越来越难以持续,同时 无资金准备的负债给财政状况造成了长期压力。解决 失衡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全球协调行动,但鉴于不同国 家存在利益冲突,这种方法具有一定难度。
“非法经济”风险群:该风险群研究的风险集合 包括国家脆弱性、非法贸易、有组织犯罪和腐败。网 络化的世界、治理失灵和经济差异为此类非法活动的 泛滥提供了机会。2009年,全球非法贸易的价值估计 达1.3万亿美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些风 险在给合法经济活动带来巨大成本的同时,也削弱了 国家实力,从而危及发展、破坏法治,使得国家陷入 贫穷和不稳定的循环过程中。因此迫切需要供应方和 需求方两方面的国际合作。
“水资源-粮食-能源”风险群:全球人口迅速增 长,世界经济日益繁荣,从而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造成不可持续的压力。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对水资 源、粮食和能源的需求将增长30%-50%,而经济差异 会导致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短期化,从而破坏其长期可 持续发展。资源短缺可能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地 缘政治冲突,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任何只关 注水资源-粮食-能源风险群的一个部分而不考虑其相 互关联性的战略都将导致意外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