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铁路桥梁是铁路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不仅具有支撑列车负荷、承受自然灾害、保证铁路安全等多种重要功能,而且对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铁路桥梁的研究和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铁路桥梁设计的体系结构、材料选择、结构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体系结构铁路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设计荷载、地形条件、环境条件等。

只有满足铁路运输和安全所需的要求,各种条件得到合理协调时,才能构成一种合理可行的桥梁体系结构。

铁路桥梁的体系结构通常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台构成。

其中,上部结构是铁路桥梁的承载部分,包括桥面、横梁、支座、承台等。

它的设计需考虑荷载、风荷载、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而且还需要考虑列车振动和噪声等影响。

下部结构主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包括桥墩、基础等。

下部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震力、桥墩间距等多种因素。

而桥台则是连接上下部结构的部分,通常是沿铁路线布置的,其设计需要考虑陡坡、道岔、特殊障碍物等因素。

二、材料选择铁路桥梁采用的主要材料有钢材、混凝土和木材。

其中,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能够承受大荷载和复杂工况,因此在铁路桥梁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混凝土则是一种低成本、易施工、耐久性高的材料,特别适合于桥墩等下部结构的部分。

而木材则主要应用于小型桥梁和临时桥梁等特殊场合。

除了主要材料外,铁路桥梁的连接件、支座、防护、防腐等部分的材料也需要合理选择。

连接件主要用于连接桥梁各个部分,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支座则用于调节桥面和桥墩之间的位移,常用橡胶或钢球等材料制成;而防护和防腐则采用多种材料和工艺,以保障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三、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铁路桥梁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主要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

静力分析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内外力的平衡关系和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其目的是确定桥梁结构是否安全以及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等。

铁路车站规划与设计:功能布局与旅客流线

铁路车站规划与设计:功能布局与旅客流线
• 确保车站结构安全,防范自然灾害和事故
02
便捷性原则的体现
• 优化车站布局,提高旅客换乘效率
• 完善的导向标识系统,方便旅客出行
风险
• 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保障旅客生
命安全
03
人性化原则的体现
• 考虑不同旅客的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
• 舒适的候车环境,提高旅客满意度
04
环保节能原则的体现
• 绿色建筑理念,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安全隐患
换乘时间
站高峰压力
• 为不同需求的旅客提供清晰
• 提供多样化的换乘方式,满
• 优化出站流程,简化出站手
的流线指引
足不同旅客需求

铁路车站商业与服务设施的规划
商业设施规划
服务设施规划
休闲设施规划
• 结合车站特点和旅客需求,选择
•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旅客满
• 设立候车室、休息区等休闲空
合适的商业类型
意度
间,满足旅客休息需求
• 合理的商业布局,提高商业效益
• 引入智能化服务设备,提升服务
• 提供阅读、娱乐等休闲设施,丰
品质
富旅客出行体验
03
铁路车站旅客流线设计
铁路车站旅客流线分析与优化
01
02
03
分析旅客流线现状
优化旅客流线设计
提高旅客流线安全性
• 收集旅客流线数据,分析旅客出行习
• 合理划分流线区域,提高通行效率
• 旅客流线组织与优化,如合理规
节能等原则的体现
区、售票区、检票区等
划流线、优化换乘设施等
• 创新理念的融入,如智能化、绿
• 商业与服务设施的规划,如餐
• 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如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姓名:任闯闯学号:09232054班级:土木0911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指导老师:冯瑞玲目录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路基断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绘制设计断面处的地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路基横断面各部尺寸拟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路基面加宽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路基面上的载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进行初步设计断面的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最终设计断面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填土沿天然地面滑动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及下部填土的填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方法及主要机具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检验方法及主要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一、设计任务和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在课堂上已获得的知识和参阅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已有资料。

设计曲线地段路基的横断面及验算边坡稳定性的能力,以及确定施工程序。

通过本设计,可以培养同学们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资料:1、线路资料铁路等级:I级单线铁路路基设计时速:160km/h曲线半径:R=5000m设计路肩标高:H=194.6m轨型:重型无地下水及地震的影响,年平均降水量200mm,降水量少,无地表水排水沟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2、场地地形图及线路平面图3、工程地质情况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土层顶面标高m土层厚度m1 残积土187.5 52 强风化花岗岩182.5 未钻穿4、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的名称重度kN/m3粘聚力kPa内磨擦角°残积土18.0 20 225、基床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的名称重度kN/m3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基床表层(级配碎石)20.0 30 30基床底层(粗砾土)19.0 25 256、参考文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1—2005》《路基工程》刘建坤,曾巧玲,侯永峰主编。

铁路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铁路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铁路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铁路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铁路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安全。

包括确保线路和轨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列车出轨、撞车等事故的发生,以及考虑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2. 确保正常运行:铁路设计需要保证列车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正常运行,确保列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3. 经济性:铁路设计需要在满足安全和便捷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设计和建设的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4. 环保:铁路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在线路布局和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铁路设计的基本内容1. 线路布局:线路布局是铁路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站点设置、曲线半径、坡度、轨距、轨道类型等方面。

2. 轨道结构:轨道结构包括轨道道床、轨枕、轨道、路基等,它们的设计需要考虑线路的载荷、速度、曲线、坡度等因素。

3.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它包括轨道电路、信号灯、信号机、闭塞系统等组成部分。

4. 车站设计:车站设计涉及到站台、候车室、站场布局、出入口设置等方面,需要满足旅客的换乘和候车需求。

5. 其他设施:如枢纽站、储备线、过街天桥、桥梁、隧道、过道、涵洞、辅助设施等。

三、铁路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1. 《铁路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0157-2013):该标准规定了铁路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计算方法、技术指标等内容。

2. 《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2013):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和验收标准。

3. 《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2009):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GB 50201-2007):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5. 《铁路工程建筑设计规范》(GB 50317-2013):该标准规定了铁路工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范。

四、铁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1. 线路布局技术:线路布局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地理条件,以及客流量、运输需求等因素,采用曲线半径、坡度、曲线超高、铺轨方式等技术手段进行设计。

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分析

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分析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分析张玉佳(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院广西南宁530000)摘要: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交通现代化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工程数量也随之逐步增多。

在道路布线设计和工程实施方案中应该充分考虑对铁路的影响,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后期运营环境的安全。

该文依托华南地区某市政道路工程与铁路并行的案例,对类似并行工程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项目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市政道路铁路并行设计分析中图分类号:U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5(b)-0080-03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经常会遇到道路与铁路并行的情况,若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和分析道路建设与既有铁路的关系以及对铁路的影响,将会对后期市政道路同行及铁路运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基于此,该文将依托某市政道路工程,对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以及论述,为进一步开展市政道路与铁路并行项目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事业的发展[1]。

1工程概况该研究工程(以下简称“A 工程”)项目路线呈北南走向,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路线沿规划线位向南,设计终点桩号K0+572.875,实施范围主线长度572.875m。

该项目拟采用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19m,横断面为单幅路布置:3.5m 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3.5m 机动车道)×2+2.5m 非机动车道+3.5m 人行道。

拟建道路在片区中以服务功能为主,主要起到沟通横向交通作用,该项目建设主要是将铁路西侧市政道路连接起来,服务道路周边小区。

该项目周边用地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学校,是服务型道路,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片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形成网状交通系统奠定了现实基础。

05铁路设计概述(一)

05铁路设计概述(一)

(2)缓和曲线方程式 我国铁路常用的缓和曲线属于三次抛物线型,其方程式为:
2)设有缓和曲线时 在设计有缓和曲线时,涉及几个 参数: β0——缓和曲线角; p——内移距; m——切垂距
图2-1-5 无缓和 曲线的曲线地段
图2-1-6 设 有缓和曲线 的曲线地段
曲线长度: 切线长度: 式中: β0——缓和曲线角, p——内移距, m——切垂距
图2-1-7 设有缓和曲线的曲线地段
第一章 铁路设计概述
第一节 铁路等级与主要技术标准
一、铁路等级
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确定 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 货运量≥20百万吨; Ⅱ级铁路:1.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 客货运量<20百万吨。 2.在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 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百万吨; 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 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百万吨。 IV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 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5百万吨。
区间
区间
区间
区间
区间
区段
分界点 技术站
(三)行车速度的主要技术标准
1、最小曲线半径:设计线采用的曲线半径最 小值,它涉及到行车安全、旅客舒适度、行 车速度、运行时间、工程投资等。 2、机车交路:铁路机车都在一定得区段内往 返行驶,往返的区段叫机车交路,其长度叫 机车交路距离,两端车站叫区段站。影响
区段——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 区段——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它包含了若干个区间和 ——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 分界点,区段的长度一般取决于牵引动力的种类或路网状况。 分界点,区段的长度一般取决于牵引动力的种类或路网状况。 车站——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解编及客货运业 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 车站 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 务的地点。 务的地点。

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其桥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铁路桥梁需要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以保障铁路运输的畅通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对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一、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铁路桥梁通常跨越河流、山谷等地形,是铁路线路中的关键节点。

一旦在地震中受损,不仅会导致铁路运输中断,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例如,强烈的地震可能导致桥梁坍塌,使列车脱轨,威胁乘客生命安全;也可能损坏桥梁的基础和支撑结构,影响桥梁的长期稳定性。

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是确保铁路桥梁在地震中安全可靠的关键。

二、地震对铁路桥梁的影响地震作用下,铁路桥梁可能会受到多种形式的破坏。

首先是水平地震力引起的桥梁结构的位移和变形。

桥梁的梁体、墩柱等部件可能会因水平力而发生相对位移,导致连接部位的破坏,如支座的损坏、伸缩缝的失效等。

其次,竖向地震力也不可忽视。

它可能会增加桥梁结构的竖向荷载,导致桥墩的受压破坏,或者使梁体与桥墩之间的接触面产生过大的压力,影响结构的整体性。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地基的液化和不均匀沉降,从而削弱桥梁基础的承载能力,导致桥梁倾斜甚至倒塌。

三、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1、多防线设计原则在抗震设计中,应设置多重抗震防线,避免因单一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的倒塌。

例如,除了主要的承载构件外,还应考虑次要构件和连接部位的抗震性能,形成相互协同的抗震体系。

2、能力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结构中的关键构件和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能够在地震中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发生脆性破坏。

3、整体性原则注重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使各个构件之间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地震作用。

加强连接部位的设计,确保力的传递顺畅。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实现经济与安全的平衡。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铁路选线设计-概念

铁路选线设计全部概念汇总2011-3-27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按等距离的原则来划定吸引范围,即在直通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通过设计线要比其他路径运程短。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的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

3、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4、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一年内完成的货物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与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求得。

5、货运密度:设计线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6、货流比: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7、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8、零担列车: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

9、摘挂列车: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

10、机车牵引力(机车轮周牵引力):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

11、机车车钩牵引力: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2、粘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13、列车(运行)阻力: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14、曲线附加阻力: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为曲线附加阻力。

15、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空气受隧道约束,不能向四周扩散,前面空气压力增大,尾部空气稀薄,空气与列车表面及隧道表面产生摩擦,作用于列车上的空气阻力远比空旷地段大,增加的空气阻力称为隧道空气阻力。

16、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将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分别视为由坡度i和j产生的阻力,我们把i、j分别称为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或称曲线、隧道当量坡度。

17、合力图:表示机车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与其他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 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 类型或大小,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 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三、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大中型建设项目
预可行性研究 决策阶段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设计阶段
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
验交投产
设计线必须完成运量最大月份的运输任务,所以在
计算铁路能力时,应考虑货运波动系数的影响 :
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
? ? 全年月平均货运量
6、零担、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列车
零担列车是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在中间站办理零 担货物的装卸,一般运行于一个区段内。
摘挂列车是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在中间站办理货 车甩挂和到货场取送车作业,一般运行于一个区段内。
五、客货运量调查不准确或设计年度过短带来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许多干线铁路一直处在不停地改、扩 建之中,这些改、扩建工程包括增加车站、双线插入、 局部复线、软化坡度、通信信号改造、增建第二线或电 气化等各种方式。
1、南昆铁路
体现20世纪90年代设计、筑路水平的 西南大动脉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 明,北接红果,全长 898公里,为国家 I级 干线电气化铁路。
直通吸引范围 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
有利的区域范围。
以运距最短来 划分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是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 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按运量由设计线 运送运价最低的原则 来确定(含水运、公 路运输的比较)。
三、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
?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 ?货运密度 ?货流比 ?货运波动系数 ?零担、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列车
1、货运量
货运量C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
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由下式计 算:
C=∑ Ci (104t/a) 式中 Ci——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104t/a)
2、货物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
CH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
Z
货运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 Ci (t/a)与
相应的运输距离 Li(km)按下式计算:
CH Z =∑( Ci × Li) (10 4t·km/a)
左图为侯月线 开行5000吨重 载列车
3、货运密度
货运密度CM是设计线(或区段)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 ? CM
?
CH L
Z
104 t ?km /(km ?a)
式中 CM ——设计线或各区段的货物周转量(104 t·km/a); L——设计线(或区段)的长度(km)。
第二节 铁路运量
一、客货运量的意义 1、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 2、 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 3、客货运量是影响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
二、客货运量的调查和预测
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是设计线吸引客货运量的区域 界限,设计线客货运量的调查和预测,都是在吸引范 围内进行的。
吸引范围
直通吸引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
南昆铁路设计年输送能力,近期1000万吨, 远期2000至3000万吨。南昆铁路1997年开通运营, 2001年大部分区段平图能力利用率达到94%,能 力己处于饱和状态。
造成南昆线能力饱和,及需改建的原因主要 是由于运量调查的不准确和设计年度过短造成。
2、西康铁路
2001年1月8日,新世纪伊始,西部又一条铁路大动脉 西安--安康线开通运营。全长267.49公里的西安--安康线是 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干线,途经陕西省7个市县。它的开 通运营对实施西部开发、加速沿线地区社会进步具有重要
铁路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量分期 加强,使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这样,既 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又可节约铁路建设的初期 投资。对于可以逐步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近 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并考虑预留远期发展的条件
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 输性质确定。
后评估
四、铁路总体负责制 总体设计负责人 专册负责人
经行 地线 桥 隧 站 机 车 给 通 信 电 房 施
济车 质路 涵 道 场 务 辆 水 信 号 力 屋 工
与组

设设 排
建组
运织

备备 水
筑织








五、铁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程与规范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简称《线规》)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简称《牵规》)
4、货流比
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
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货流比 ? QZ 是轻车方
向货运量CQ 与重车方向货运量 CZ 的比值,即:
? QZ
? CQ CZ
5、货运波动系数
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等原因。设计线的货运量 在一年内各月份并不相等。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 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称为货运波动系数,以β 表示。
快运货物列车是运送鲜活或易腐货物的列车,为缩短旅 途时间,这种列车很少停站,其他普通货物列车要停站待避 ,使其不停车通过。
旅客列车是运送旅客的列车。 这些列车的对数,应根据经济调查资料分析确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设计年度
铁路的设计年度一般分为近、远两期,近期、 远期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五年和第十年;必要 时,也可增加初期,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三年。各 期运量均应通过经济调查确定。
第二章 铁路设计的
基本原则
第一节 铁路总体设计
一、我国铁路设计工作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设计管理由外人把持到自主设计的一个过程,
其中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创新: 1、33‰的最大坡度 2、人字形展线方式 3、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 4、最早的设计规范与管理规程
?专业勘测设计队伍的成立 ?铁路设计规范的多次修改 ?航测、遥感、计算机辅助设施的广泛采用
二、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 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 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 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 (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 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