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1)
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三江源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三江源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三江源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引言:三江源湿地位于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和生态安全保障区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受到破坏和侵蚀,湿地生态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基于景观生态理论,对三江源湿地的生态健康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景观生态理论简介景观生态理论是生态学和景观学的结合,旨在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等相互关联的生态过程。
景观生态理论强调了景观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认为景观是由多个生态单元组成,各个单元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二、三江源湿地景观特征分析三江源湿地是一个典型的高寒湿地,其景观特征主要包括湖泊、沼泽、河流和草地等。
其中,湖泊是整个湿地中最为重要的景观类型,对维持湿地生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湖泊景观类型主要分为静态湖泊和动态湖泊,静态湖泊通常是由河流演化形成的,逐渐形成封闭湖泊。
而动态湖泊则是由多个河流和冰川融水汇集而成,水位变化较大。
草地是湿地的重要景观类型之一,湿地地形起伏不大,盛产青稞、牧草等植物。
草原植被覆盖率高,能够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和蓄积水分,对维护湿地的水源涵养和防止土壤侵蚀非常重要。
三、三江源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根据景观生态理论,我们可以构建一套科学的三江源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1. 湿地景观类型指标:包括湖泊、沼泽、河流、草地和森林等景观类型的分布和覆盖率。
2. 湿地景观格局指标:包括景观的连续性、分布均匀性、形状复杂度和斑块的大小等指标。
3. 湿地生态过程指标:包括水分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的指标。
4. 生物多样性指标: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等指标。
5.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包括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功能的指标。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评价,可以综合评估三江源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青海湖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青海湖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作者:马生林来源:《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04期[摘要]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阻隔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以其在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特殊的生态价值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目前青海湖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由此提出了切实可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中图分类号]F061.5;F062.2;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0)04-0068-10[作者简介]马生林(1959—),男,回族,青海祁连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西部生态环保与资源开发研究。
(青海西宁81000)[收稿日期]2010-06-08Study on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Qinghai Lake Region■MA Sheng-linAbstract: As the largest inland salt water lake in China and the natural barrier to stop the desertification in Western China spreading eastward, the Qinghai Lake, with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intain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pecific ecological values and unique tourism resources, becomes a highlight all over the world. On the basis of the unique ecological status of the Qinghai Lake, in view of a series of current problems in this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ts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and proposes practical measur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region.Key words: Qinghai Lake;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cological economic闻名遐迩的青海湖既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湖泊,又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和我国最早的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
海南州青海湖湖泊水质保护情况研究

海南州青海湖湖泊水质保护情况研究海南藏族自治州因地处神奇美丽的青海湖之南而得名,现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興海5县、36个乡镇、422个行政村、49个社区,全州总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有藏、汉、回、土、蒙古等28个民族46万人,藏族占总人口的65%。
海南州依托于“青海湖”、“黄河”及其山川所形成的山水绚丽的自然景观和“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贵德风景名胜区品牌资源优势,以及这些名胜区域所承载的多元人文景象,是大美青海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金名片。
201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2亿元,增长9.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06亿元,增长25.1%,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8亿元,增长39.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4025元和8737元,增长10.2%和8.9%,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全州经济呈现出增长稳定、投资强劲、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新态势。
标签: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自然景观一、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情况。
自2008年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以来,严格实行海南州、县法人负责制,保证专款专用,加大监督指导,确保了项目质量。
该项目包括退化草地治理、生态林建设及沙化湿地治理、人饮安全及河道治理三大工程,项目总投资11865万元。
截至目前,在共和县环湖五个乡镇完成重度沙化型退化草地治理2.67万公顷,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0.66万公顷,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治理4万公顷,草原鼠害防治31.558万公顷,草原虫害防治1.34万公顷,生态林建设及沙化湿地治理37.62万亩,实施各类水利项目15项,其中人畜饮水安全工程14项、河道治理工程1项,解决了15905人、44.5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疏浚整治布哈河10公里、黑马河5公里。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退化草地基本得到治理,天然草地植被盖度平均达到45%以上,相对湿度提高了5到10个百分点,年贮水量增加5%,项目区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pdf

分类号密级公开U D C 学号 20091013006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研究生姓名陈晓琴导师姓名(职称)沙占江,教授申请学位类别硕士申请学位名称理学硕士学科专业名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名称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6月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日期 2012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韩凤清评阅人,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I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日期: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由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理。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II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中文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
生态环境在提供给人类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开展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问题为研究对象 , 选取气温、降水量、全年大风日数、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载畜量、GDP、人口数量等作为关键因子和运用ArcGIS软件采取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辩识出了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基于能值分析的青海省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2 能值指标构建与赋值
2 1 能值 理论 概述 .
能值分析理论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 H T ou . .d m创立 的。以能值为衡量单位 , 来研究生态 系统与人类社会经 济系统 , 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 的真实价值 以及 它们的关系 。其理论依据是 : 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 济系统都是具有耗散结构 的热力学等级 的系统 , 低级能 量向高级能量转化 和积累过程 中数 量衰 减、 序能增 强 、 质量跃迁 。能值转化率是衡量转 化过程、 等级 和质量 的 尺度 , 同类别 的能量可以通过乘 以太阳能值转 换率换 不 成 同一的太阳能值 , 从而加 以比较 。用客观的太 阳能耦 合 自然生态 系统 和社会经济 系统各种 能流 、 流 , 通 物 并 过能值/ 货币 比和能值一 货币价值 等指标 沟通能 物流和 货 币流及其 生态经济价 值。能 值的应用并 不是 要取代 货币 的市场功能 , 而是用来评估 自然资源对生态经济 系 统 的作用 , 是政策分析和决策研究 的有力手段 。
平均海拔 3 0 m左右 , 00 年均温 2C一 ℃ ,  ̄ 5 年降水量 2 5~ 5m; 0 i 海拔 4 0 m 以上 的青南高原属于青 藏高寒区 , l l 70 年
收 稿 日期 :2 0 0 6—1 1—2 ;修 回 日期 :2 0 1 0 7—1 0 1— 5
算的问题 , 从而大大促进 了对 自然生态 系统 和人类经济 系统能量研究的发展 。 , 为生态经济系统 的研究开拓
了一 条定 量 研 究 途 径 。 在 国 际 学 术 界 引 起 了强 烈 的反
但发展速度快 , 现已建立起 门类较 为齐全 的现代工业体
系, 在工农业 总产值中, 工业 占 8 %左右 。目前 , 0 形成 了 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水力发电业 、 色金 属业 、 化 有 盐 工业四大支柱产业 和冶金 业 、 医药制 造业 、 产品加 工 畜 业、 建材 业特 色优势 产业 的工业格 局 , 初具 规模 , 并 同 时, 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但 是青海 省 经济总量小 , 发展水平低 , 生态环境脆弱 。发展经济 、 保
青海湖生态治理综述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文献综述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131602010024 杨晓琴指导老师:周申蓓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
湖区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湖区已出现了青海湖水位明显下降,草场植被破坏严重,湖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导致畜牧业生产率低下,渔业资源锐减、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已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同时,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学者对青海湖流域进域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本综述从青海湖流域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探究以及针对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各种具体的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1.1青海湖湖水状况1.1.1 水位下降青海湖水位变迁的历史经历了多次升降波动,出现明显的直线下降趋势是在近百年间,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最为明显。
1908年俄国学者测量的水位是海拔3205 m,之后1908—1986 年间湖水水位就下降11 m,平均每年下降13. 9 cm,水面面积缩小676 km。
分析1959—2000年42年间青海湖年水位变化,1959—1988 年的30年间水位降低了2. 96 m,平均每年降低10. 2 cm;1988—-2002年的13年间水位又降低了39 cm,平均每年降低3 cm。
由此可见,湖水水位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已明显趋缓,速率降为每年8. 2 cm。
这42年间青海湖水位总计下降3. 35 m,面积退缩288. 3 km。
据青海省水文总站的实测数据资料,1957—2004 年间青海湖水位由海拔3 196. 57 m下降为3 196.49 m,平均每年下降为0. 17 cm,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青海湖流域水环境状况分析及保护对策

青海湖流域水环境状况分析及保护对策刁玉美【摘要】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problems emerge in Qinghai Lake such as water level drop, mineralization rise and water ecology deterioration, etc. , which threat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ake region and nearby area. The water resources quality situation of Qinghai Lake is introduced;the eutrophication of the lake and the up-to-standard sit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water function zone are evaluated and the major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lake region are determined.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lake region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the promoting pollution receiving limitation system in water function zon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reating sewage of cit-ies and towns and perfecting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 network.%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出现水位下降、湖水矿化度升高、水生态恶化等问题,给湖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能值分析法评估湿地生态效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能值分析法评估湿地生态效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湿地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湿地是自然净化和调节水循环的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也承载着许多生态服务功能。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因此,对湿地生态效益的评估和价值分析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值分析法是评估自然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特点是能够量化自然资源的价值,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值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但是目前在我国湿地生态效益的值分析方法和技术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应用值分析法评估湿地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总结,为保护湿地资源和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以值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联合调查、示范实验等多种途径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方法探讨本部分将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分析方法,梳理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和方法,比较分析其特点和适用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基于厦门湾湿地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本部分将以厦门湾湿地为研究对象,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采用价值分类、价值计量、价值规约等方法,确定湿地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而得出湿地生态系统的总体价值。
对研究结果进行精细化分析和解释,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3)湿地生态系统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探讨本部分将探讨湿地生态系统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从湿地水资源的保护和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建、环境改善和人类福利等方面构建综合性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效益评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充分掌握和探讨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厦门湾湿地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和评估,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和实践指导,具体预期成果包括:(1)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方法的改进和提升(2)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和完善(3)提出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和措施(4)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发表四、研究计划和进度:本研究计划时间为1年,具体进度如下:(1)第1-2个月:前期调研和文献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雨水势能=水密度×雨量×
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处,
2) 编制能值分析表。列举各主 面积×平均高度×加速度;
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1991 要能源项目,能值小于系统总能值
6) 雨水化学能=水吉布斯自由
年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 5%的项目可不列入。根据能值计算 能G×雨量×面积;
MA Jin1 CHEN Ke-Long1 CAO Sheng-Kui1 LIU Zhi-Jie1 ZHAO Zhi-Qiang1 HAN Yan-Li1 SU Mao-Xin1 (1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 810008; 2 Environmental College,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Vol.7 No.2 Jun. 2011
An Emergy Analysisof the Wetland Ecosystem in Qinghai Lake
青海湖湿地 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
马进1 陈克龙1 曹生奎1 刘志杰1 赵志强2 韩艳莉1 苏茂新1 (1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 810008;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发展奠定基础。
流标注,建立能量系统图。青海湖湿 辐射量;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地能量系统图(图2)建立在能量符 号语言基础之上,能够准确分析和
4) 风能=面积×空气层平均高 度×空气密度×空气比热×水平温
1.1 研究区概况
计算太阳能值流动方向,便于计算 度梯度×平均风速;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区、 过程。
能值是湿地生态研究领域中相 对较新的观念。湿地作为陆地系统 与水域系统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 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 一。目前,全球湿地仍处于很大的压 力之下,湿地处于退化和丧失的威 胁之中,是全球最受威胁的生态系 统之一(邓培雁等,2003)。对湿地生 态系统能值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把 湿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 有机联系起来,这对湿地资源的科 学评估和合理利用、经济发展方针 的制定以及生态经济系统未来的预
本文利用能值理论,对青海湖一一 中
1)绘制能量系统图。确定研究
2) 太阳能值(sej)=原始数据(J,
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泊湿地资 系统边界及内部组成,组织整理所 US$)×能值转换率;
源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其 搜集资料,对其内部能量加以分类,
3) 太阳光能=面积×(1-反射
功能和效益,并为其保护和可持续 利用“能量语言符号”将系统主要能 率) ×辐射量或面积×太阳光平均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nergy Analysis originated by H.T. Odum, the typical wetland of Qinghai Lake was studied. With the method of energy analysis, the value of renewable energy was estimated at 1.96 × 1022 sej, with a monetary value of $ 2.45 × 108. The energy value of capital input/output was 1.87 × 1022 sej, with a monetary value of $ 2.32 × 108. The energy value of waterfowls was 1.10 × 1024 sej, with a monetary value of $ 1.37×1010. The energy value of aquatic product was 2.94 × 1023 sej , with a monetary value of $ 3.66 × 109. It is clear that the total energy value of waterfowls and aquatic products exceeded 90%, the highest in the entire ecological system of Qinghai Lake wetlan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protection of waterfowl and fish resources of Qinghai Lak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values of ecological service of Qinghai Lake wetland. Furthermore, intensifi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and strengthened scientific research should be a key direction in future. Key words Qinghai Lake,Wetland resources,Energy Analysis DOI: 10.3969/j.issn.1673-3290.2011.02.04
序号 项 目
表1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表(2008 年)
原始数据
能值转换率 太阳能值
能值-货币
据 调 查 ,青 海 湖 共 有 鸟类近200种,内有湿
1 再生能源
- 阳光 -风 - 雨水(势能) - 雨水( 化 学 能 )
/(J or$) /(sej/J) /sej
阳能值(sej)×能值货币转换率(US
101°20′E、36°15′~38°20′N,海拔
3)根据能值计算结果对系统进 $/ sej);
3 194~5 174 m,年太阳辐射6 000~ 行评价。评
7 000 MJ/m2,年均温-1.0~1.0℃, 价 该 自 然
平均降水量291~579 m。有鸟类15目 环 境 对 人
2.82×1019/J 3.06×1019/J 5.36×1016/J 8.45×1015/J
1 622 8 888 15 444
2.82×1019 1 . 9 0×1 0 22 4.76×1020 1.31×1020
价值/$
3.51×105 2.37×108 5.93×106 1.63×106
地鸟类164种,分属15 目3 5 科,经济价值较 大的有斑头雁、大 天 鹅、鸬鹚、鹤类、鱼鸥、 棕头鸥等(李迪强等,
摘要 应用 Odum H.T.创立的生态经济系 统能值理论与方法,对青海湖湿地生态经济 系统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水禽和鱼 类太阳能值居首位,能值分别为 1 . 1 0 × 1024 sej 和 2.94 × 1023 sej,其能值货币价值分 别为 1.37 × 1010$和 3.66 × 109$,两者之 和占系统总能值的 90% 以上,是系统的主要 产出项;其次为再生能源,总能值为 1.96 × 1022 sej,能值货币价值为 2.45 × 108$;资 本投入 / 产出比能值为 1.87 × 1022 sej,能值 货币价值为 2.32 × 108$。能值分析结果表 明,应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青海湖湿地生 态服务价值的前提下,重点保护青海湖湿地 水禽和鱼类资源。此外,今后应大力发展青 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并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其 资本投入 / 产出能值。 关键词 青海湖 湿地资源 能值分析
名录,是我国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之 公式,求出各能量的流量数,表示为
7) 经济投入产出=货币量×能
一,其不仅具有复杂多样的景观类型, 能量流(J)、物质流(g)、货币流($), 值货币比率;
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陈克龙 然后根据各能量流的太阳能值转换
8) 宏观经济价值(US$) = 太
等,2008)。流域地理位置97°50′~ 率将其转化为太阳能值(表1 )。
状况。
能值计算
1.3 能值分析步骤
方法根据
在已有数据基础上,利用能量 蓝 盛 芳 等
转换、能值转换率,将各项目能转换 (2002)的相
为统一太阳能值,通过能量系统图 关公式,结
和能值分析表,定量分析研究青海 合 实 际 情
图 2 青海湖湿地能量系统图
23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Vol.7 No.2 Jun. 2011
测 ,均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目 前 ,对 湿 地 资源的能值研究还相对较少,国内 还处于探索阶段。较早有学者对香 港红树林湿地保护区(钦佩等,1999)、 盐 城 自 然 保 护 区( 朱 洪 光 等 ,2 0 0 1 ) 进行能值研究。近年来,又有学者对 鄱阳湖湿地(崔丽娟等,2004)、红树 林湿地(赵欣胜等,2 0 0 5 )、西溪国家 湿地公园( 任 丽 燕 等 ,2 0 0 8 )生 态 经 济效益进行能值分析,席宏正(2008) 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能值-货币价 值 进 行 评 价 与 分 析 ,赵 晟 等(2 0 0 7 ) 对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能
22
2011 年 6 月 第 7 卷 第 2 期
值价值分析等,这些研究大多是对 湖湖区周边湿地资源能值,分析其 况经整合后得如下公式( 各因子量
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地能值的研究,缺 生态经济效益。具体步骤如下(蓝盛 纲请参阅相关标准) :
少对我国西部高原湿地的能值研究。 芳等,2002):
1) 能值= 能量×能换率;
总计 2 不可再生能源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