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
心肌炎的心脏磁共振诊断技术

心肌炎的心脏磁共振诊断技术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逐渐成为诊断心肌炎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磁共振在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一、心脏磁共振成像原理及检查过程心脏磁共振成像采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脉冲,通过对人体内的核磁共振现象的观察,获得心脏的高分辨率影像。
其原理是利用磁场使心脏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进而获得图像信息。
在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躺在机器中央,通过腕带和胸带固定身体位置,以避免图像失真。
然后,医生会通过控制机器的参数,对心脏进行扫描,采集多个切面的图像。
整个检查过程通常需要20-30分钟。
二、心肌炎的心脏磁共振表现心肌炎的心脏磁共振表现为多样化,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心肌水肿和心乳头肌水肿。
此外,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观察到心脏腔的变化、心包囊的增厚以及心肌纤维化等。
心脏水肿在心肌炎中的表现是心室壁增厚和灌注减少。
通过心脏磁共振,可以准确测量心室壁的厚度,并观察到其与正常心肌组织的对比。
此外,心室壁的灌注情况可以通过磁共振增强技术进行观察。
心乳头肌水肿是心肌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心乳头肌的异常扩张和增厚,同时还能观察到乳头肌的变形和功能异常。
除了上述表现,心肌炎的心脏磁共振还可以显示心脏腔的扩张和心包囊的增厚。
这对于判断心肌炎的程度和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磁共振成像还可以观察到心肌纤维化的情况,这在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心脏磁共振在心肌炎诊断中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心脏诊断手段,心脏磁共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分辨率影像: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非常清晰的心脏影像,可以显示心脏结构的细微变化,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心肌炎的病情。
2.无辐射:相比X射线等检查手段,心脏磁共振无辐射,对患者无损害,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
3.多参数综合分析:心脏磁共振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像手法同时观察多个参数,如心肌灌注、水肿和纤维化等,从而更全面地评估心肌炎的情况。
SCMR心脏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SCMR心脏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凭借其无创、无电磁辐射及多参数、多平面、多序列成像的优势,一次扫描即可完成对心脏的结构、功能、血流灌注及组织特征的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目前常规的成像技术多为定性或半定量技术,局限于评估心肌局灶性病变,而对病变范围广泛的弥漫性病变以及早期微小病变则有很大的局限性[1]。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参数定量技术则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2]。
T1、T2是组织的固有属性,分别代表组织的纵向及横向弛豫时间。
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是指细胞外间质容积占整个心肌容积的百分比。
理论上,正常心肌组织在相同条件下具有固定的T1、T2及ECV值,在疾病状态下,心肌细胞和(或)细胞间质出现病理改变,这些数值亦会随之改变。
因此通过测量心肌组织的T1、T2及EDV值即可动态分析心肌组织成分的改变,直接反映其病理生理状态,为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T1和T2 mapping、ECV)首次实现了对心肌组织T1、T2及ECV值的在体定量,将心脏病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前沿。
与现有的半定量技术(T1WI、T2WI、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等)不同,这些参数定量技术无需正常心肌组织做对照,不仅可以评估心肌局灶性病变,还可以评估早期微小病变及心肌弥散性病变,应用前景广阔。
为充分开发其潜力,早在2013年由欧洲心脏病协会首次颁布了心血管磁共振T1 mapping的专家共识[3],就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给出相关推荐。
在此基础上,2017年心血管磁共振协会及欧洲协会心血管影像协会共同发布了新的CMR参数定量技术专家共识[4],这项共识由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家、临床医生及CMR厂商共同起草并完成,旨在:(1)更新其临床适应证;(2)为最新开发的成像技术及方案提出实际临床应用推荐;(3)更新临床和试验研究结果和证据;(4)指导未来的科学研究。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全文)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全文)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作为无创性影像学检查,除了可提供心脏解剖、心脏及瓣膜功能变化特征外,还可以评价心肌水肿、变性、铁沉积、纤维化等组织特征,在心脏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定量CMR技术,包括T1mapping、T2mapgging、T2*、4D Flow、DTI、IVIM、及非对比剂全心冠脉血管成像(whole heart MR coronary angiography)等技术逐步成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重要的定量分析。
本文就CMR的常用技术及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心脏形态及功能分析1.1黑血序列:基于黑血技术的CMR,是利用血流的流空效应,使心脏、大血管快速血流呈无信号,心肌呈等信号,便于分辨心肌的结构特征,主要用于心脏形态学分析。
采用黑血技术的T1WI或T2WI,均可直接显示心肌及大血管的形态。
脂肪抑制T2WI黑血序列能敏感地识别心肌水肿,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非脂肪抑制的T1WI黑血序列对识别心肌脂肪变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1.2亮血序列:基于亮血的CMR,是通过增强血池信号亮度使血池呈高信号,而心肌呈等信号,从而形成两者形成自然对比。
心脏电影序列是在亮血序列基础上动态采集心动周期内的动态电影图像,通过后处理软件勾画心腔内膜、外膜后可计算多个心功能参数,如心腔容积、射血分数、室壁厚度等等,已被公认为评估心脏功能的“金标准”。
同时后处理软件可进行心房、心室的应变分析(Strain),提供射血分数以外的房室的运动和力学指标,测量从舒张状态到收缩状态的心肌应变能力的转变,有助于在房室射血分数降低之前检测出临床前的心脏功能障碍[1]。
心肌标记(Tagging)技术是在电影序列开始前增加专门射频脉冲进行心肌网格状标记,再行电影成像,通过后处理软件对标记的心肌行节段性分析,从而评价局部心肌运动功能,是对常规心功能评估的补充。
心脏的MRI检查技术

心脏的MRI检查技术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安危。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检查技术,其中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心脏检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RI 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对于心脏来说,MRI 能够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功能、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心脏 MRI 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通常需要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并在检查前 4-6 小时禁食禁水,以减少胃肠道蠕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其次,患者需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手表、假牙等,因为金属会干扰磁场,影响检查结果。
此外,如果患者有幽闭恐惧症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脏 MRI 检查一般在专门的磁共振检查室进行。
患者会被平躺在检查床上,然后检查床会缓慢地进入磁共振扫描仪的孔洞中。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听从医生的指示,如深呼吸、屏气等。
心脏 MRI 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心脏结构成像:这是心脏 MRI 检查的基础。
通过多方位、多序列的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各个腔室(如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房室间隔、心脏瓣膜、心包等结构。
医生可以通过测量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厚度,评估心脏的形态是否正常,有无先天性畸形、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等异常情况。
心脏功能成像:这是心脏 MRI 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一系列快速成像技术,可以动态地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计算出心脏的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等重要功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诊断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灌注成像:该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
在检查时,患者会先注射一种对比剂,然后通过 MRI 扫描观察对比剂在心肌内的分布情况。
影像学技术中的磁共振心脏成像(MRHC)研究

影像学技术中的磁共振心脏成像(MRHC)研究影像学技术中的磁共振心脏成像(MRH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对人体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了解。
它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强磁场和无辐射的方式,对心脏进行高质量的成像,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磁共振心脏成像通过对心脏进行断面成像和多维重建,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它可以准确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提供关于心室功能、心室内外腔结构、心肌血供和心脏瓣膜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磁共振心脏成像还可以检测心脏里的异常肿瘤、心脏炎症以及动脉硬化程度等问题。
磁共振心脏成像的核心是强磁场和核磁共振技术。
磁共振产生的强磁场能够对人体内的原子核进行甚至是原子水平的操控,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影像。
磁共振心脏成像可以通过不同的脉冲序列和参数来改变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以满足不同临床需求。
与传统的心脏成像技术相比,磁共振心脏成像具有多项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具详细的心脏解剖结构。
其次,由于磁共振心脏成像不使用放射线,因此对患者无辐射损伤的风险,非常安全。
此外,由于磁共振心脏成像可以提供多维的功能信息,因此能够评估心脏的完整功能,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手段。
然而,磁共振心脏成像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高昂价格,其成本较高,且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
其次,磁共振心脏成像对患者的要求严格,例如不能有金属植入物、病人需要保持静止等。
此外,磁共振心脏成像的扫描时间较长,因此需要耐心等待。
磁共振心脏成像作为一种高级医学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在临床方面,磁共振心脏成像常用于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前的评估。
在科研领域,磁共振心脏成像可用于研究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变化,探索心脏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总结来说,磁共振心脏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高级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提供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了解。
心肌病的磁共振诊断方法

心肌病的磁共振诊断方法心肌病是因不同病因造成的电活动、心脏机械异常,其作为质性心肌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室不适当扩张或肥厚,通常情况下,心肌病可划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病症严重时将造成进展性心力衰竭、心血管性死亡等的出现。
而心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技术,主要指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大血管、心脏疾病,适用于每一个年龄阶段人群。
另外,此种技术的扫描视野大,存在较佳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能够获得不同角度、各方位斜断面图像,发展为评价心脏功能和结构的金标准。
因此,有效、及时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检测,成为诊断心肌病的关键对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免加重疾病,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下述将对心肌病的磁共振诊断方法做简要分析说明。
一、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心肌病知多少?当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肌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通常疾病进展缓慢,发病时较为隐匿,初期时无太多症状,因此在就诊是很多人发现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当疾病发展为晚期时,患者会突发心绞痛,伴随寒颤、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一旦不及时处理,将可能造成猝死的严重后果。
所以,在早期时诊断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就显得分外关键。
在近些年,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迅速,对心脏形态、功能、结构,心肌病等是一种优先选择的方式。
医学界在近些年不断改进磁共振扫描序列,以便其能够适应心脏跳动周期,在临床诊断中,促使心脏核磁共振检查获得正式应用。
二、心肌病诊断方式及病症分型?第一,是心电图,这是最常用的检测项目,具有简便、无创、费用低廉的优点。
但是心电图检查的特异性相对比较低,而且只能是进行定性的判断,不能够进行定量诊断。
第二,是化验检测,常用心肌酶与心房钠尿肽等相关项目,可以对心肌的具体病变进行定量检查。
第三,是心脏彩超,可以比较直观的观察心脏的动态泵血功能变化。
第四,是造影检查,可以具体明确心肌病变的损伤部位与血管的狭窄程度。
磁共振冠脉扫描技术

磁共振冠脉扫描技术简介磁共振冠脉扫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简称MRCA)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心脏冠状动脉的方法。
它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技术,通过对人体进行放射状心电图触发的快速图像采集,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冠状动脉影像。
MRCA技术相比传统的冠脉造影方法更加安全、无创伤,并且能够提供更全面、详细的图像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MRCA技术的原理、优势、应用领域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原理MRCA技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在强磁场中对人体进行放射频激励和检测,获取图像信息。
具体而言,MRCA利用自身强大的磁场和无辐射的电磁波来探测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信号。
在MRCA过程中,患者需要进入一个巨大的环形磁场中,并通过放置在身体周围的线圈中传输和接收无线电波。
通过改变磁场和无线电波的特性,可以对不同组织产生不同的反应,并通过计算机重建成图像。
优势1.无创伤性:相比传统的冠脉造影方法,MRCA技术不需要通过血管插管等创伤性操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2.安全性高:MRCA技术不使用任何放射线,辐射量极低,对患者没有明显副作用。
3.高分辨率:MRCA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冠状动脉影像,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内部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心脏病变。
4.全面性:MRCA技术可以同时检查多个心脏血管,包括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等,提供全面、详细的图像信息。
应用领域1.心脏病诊断:MRCA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心脏血管是否存在狭窄、堵塞等异常情况,对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术前评估:对于需要进行冠脉搭桥手术或冠脉球囊扩张术的患者,MRCA技术可以提供术前评估,帮助医生制定更准确的手术方案。
3.随访观察:对于已经进行过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MRCA技术可以用于随访观察,评估治疗效果和血管复通情况。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contents
目录
• 心脏磁共振简介 • 心脏磁共振技术 • 心脏磁共振诊断 • 心脏磁共振治疗 • 心脏磁共振的展望
01
心脏磁共振简介
心脏磁共振的定义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CMR) 是指利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技术对心脏 进行无创影像检查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心脏磁共振在医学中的应用
心脏磁共振在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 心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 断。
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如心肌收缩功 能、心肌舒张功能等,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 度及预后。
心脏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对 心肌病变、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诊断具 有很高的准确性。
CMR可以评估心脏移植后的心肌重塑和功能 变化,预测患者的预后。
CMR可以指导CRT植入,评估其治疗效果和预 测患者的预后。
05
心脏磁共振的展望
心脏磁共振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创新,心脏磁共振成像将更加清晰、分辨 率更高。
应用拓展
心脏磁共振在临床应用中将会更加广泛,如评估心脏疾病严重程 度、预测治疗效果等。
心脏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心脏磁共振可以诊断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病、心肌 炎、心包疾病、心脏瓣膜病等。
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整体心脏状态,以及识 别心脏肿瘤和转移瘤。
心脏磁共振对其他疾病的诊断
心脏磁共振不仅可以评估心脏疾病,还可以诊断其他器官的疾病,如:肺部疾病 、肝脏疾病、主动脉疾病等。
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 包括胸骨旁长轴切面 、心尖切面、左心室 短轴切面、右心室流 出道切面等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脏磁共振所要解决的……
1.心脏的解剖形态 2.心肌的MR信号有无异常
3.心肌的活动情况
4.心肌灌注有无异常
5.有无异常延时强化
6.心功能有无异常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心脏磁共振检查前准备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1.动态扫描结束后,将剩余的8ml磁共振造影 剂(Gd-DTPA)全部注射完毕。
2.延时20min扫描。
3.扫描前做TI Scout。
参考序列:TI_Scou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在横位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出两腔心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两腔心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出四腔心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EDV:舒张末期容积
ESV:收缩末期容积 SV:每博输出量
CO:心博出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2.进行短轴位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ED:舒张末期
ES:收缩末期
EF:射血分数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心脏磁共振检查成功的关键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
陈剑华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随着MR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脏磁共 振检查正朝着更清晰、更精细、更 精确的方向发展。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3.操作流程的回顾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首先进行心脏冠、矢、横三方位定位图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
1.首先进行短轴位T1、T2、T2压脂序列扫描
T1
T2
T2 tir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
参考序列: 1.T1: tse_9_db_ t1_iPAT 2.T2: tse_17_db_t2_iPAT 3.T2 tirm: tirm_15_db_t2_iPAT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tf2d12_retro_iP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网格扫描
4.进行短轴位网格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tf2d12_retro_iP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3.进行四腔心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回顾
1992年我院在GE Vactra 0.5T上就开展了心脏MR检查
参考文献:谢道海,丁乙,陈学仁,等.电影磁共振对正常人左心 功能的测定.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444-447.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参考序列:DE_high-res_tfl31_psir_se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将所有短轴位
电影序列及四腔
心电影序列装载
到Argus软件中
进行处理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短轴位上通过室间隔中点并垂直平分左右室定出准四腔心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扫描前心电门控补偿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jiahuachen_sz@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四腔心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的垂直线定出 左室的短轴位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短轴位上通过室间隔中点并垂直平分左右室定出准四腔心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动态扫描
7ml磁共振造影剂(Gd-DTPA)在动态扫描开 始后2秒内快速注射
参考序列:dynamic_tfl_sr_eP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动态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网格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fl2d9_grid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动态扫描
5.进行短轴位及四腔心动态序列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前准备
做trufi_freqScout序列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