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

合集下载

谢天振简介

谢天振简介

主要观点
翻译并不只是简单的两种语言文字转换的技术性工 而是受社会、政治、文化多种因素制约的、 作,而是受社会、政治、文化多种因素制约的、复 杂的文化交际行为 使中国文化更有效地走向世界,应当设立专项基金, 使中国文化更有效地走向世界,应当设立专项基金, 鼓励、资助国外的汉学家、 鼓励、资助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有关中 国文化的译介工作 在国内建立中译外常设基地,为国外汉学家、 在国内建立中译外常设基地,为国外汉学家、翻译 家与国内专家学者、 家与国内专家学者、作家搭建沟通的桥梁 我们的翻译工作者要确立现代化的译学观念, 我们的翻译工作者要确立现代化的译学观念,要具 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最好都能学一点翻译学 理论
主要业绩
谢天振教授是中国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的 归属问题的学者, 归属问题的学者,也是中国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 转向的学者。他提出的“ 转向的学者。他提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 成部分”的观点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成部分”的观点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2001年起出版的“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首次正式 年起出版的“ 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年起出版的 收入由他主编的“翻译文学卷”即是一个标志。 收入由他主编的“翻译文学卷”即是一个标志。他 翻译文学史” 文学翻译史”所作的区分, 对“翻译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所作的区分, 也被学界承认, 也被学界承认,目前国内的翻译文学史的编写正是 按照他所规范的方向在编撰和发展。 按照他所规范的方向在编撰和发展。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第一章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第二章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第三章 目的学派翻译理论 第四章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第五章 解构学派翻译理论 第六章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第七章 后殖民翻译理论 第八章 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本书又确实不单单是一本关于翻译的论著, 本书又确实不单单是一本关于翻译的论著,本书收入的大多数论文不仅与翻 译有关,更与当代国际前沿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问题有关。之所以如此, 译有关,更与当代国际前沿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问题有关。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主要是西方 主要是西方)译学界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 是因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 主要是西方 译学界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化——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而揭开了当代国外翻译研究的新层面,即从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从而揭开了当代国外翻译研究的新层面, 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研究, 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单纯的语言文字的技术性 转换问题转移到了翻译行为发生的时代文化语境、 转换问题转移到了翻译行为发生的时代文化语境、译入语国制约翻译的各种 文化因素、以及通过翻译所凸现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过滤、 文化因素、以及通过翻译所凸现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过滤、文化冲突等 问题。这样翻译研究便与当代的文化研究实现了交汇, 问题。这样翻译研究便与当代的文化研究实现了交汇,翻译研究的许多问题 也因此具有了文化研究的性质。 也因此具有了天振, 月生, 谢天振,1944年3月生,浙江萧山人, 年 月生 浙江萧山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名翻译理论家。 著名翻译理论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所长, 中国比较文学》季刊主编, 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季刊主编, 中国翻译》编委, 《中国翻译》编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暨翻译研究会 顾问,上海翻译家协会理论组组长, 顾问,上海翻译家协会理论组组长,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 与教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翻译委员会委员。 与教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翻译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译介学方向 北京大学、 比较文学译介学方向), 复旦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比较文学译介学方向 ,北京大学、 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校兼职教授, 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校兼职教授,中国社 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顾问。 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顾问。

中国英语领域的知名人物

中国英语领域的知名人物

中国英语领域的知名人物
在中国的英语领域,有许多知名人物。

其中,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是陆谷孙教授。

他是复旦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的资深教授,也是全国百名公共外交大使之一。

他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成就卓越,深受学生和同事们的爱戴。

此外,杨治良教授也是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知名人物。

他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机器学习。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心理学界和人工智能领域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备受瞩目的英语教育专家是李赋宁教授。

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教授,也是中国英语教育界的杰出代表。

他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和文化交流等领域。

他的教学成就和学术贡献在中国英语教育界堪称传奇人物。

除了以上几位知名人物,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英语教育专家和学者在中国英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为中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6.邵毅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个人经历 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博士,读博期间于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中心做公开学术讲 座,受到高度评价。曾赴美任访问学者,赴英国伦敦参加翻译学国际学术会议,
5
任大会发言人,还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获得大会好评。 ►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 研究领域为当代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女性主义与翻译、翻译史等。出版有学术 专著《重写与制约:从女性主义角度论<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国家级规划 教材《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等,并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 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多项科研项目。目前主持的项目有上海市“浦江人才 计划”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211 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高校 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授课情况 多年来主要担任翻译课教学工作,已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有:翻译理论与实践、文 献翻译、英汉互译、精读、写作等。 ►获奖情况 教学期间,曾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Nation-State, and the Globalisation of British Aestheticism。
►研究领域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英文学关系、现代化理论、译介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
研究、英国社会政治文化分析。
►学术成果
公开发表的论文:
1、‘Aristocracy for the Common People: Chinese Commodities in Oscar
1
1.陈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男,1982 年生。文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及获奖情况
2000 年 9 月至 2004 年 6 月,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文科基地班),获文

复旦大学与上外 英语笔译 考研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与上外 英语笔译 考研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与上外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对比介绍一、所属院系►上外英语笔译高翻学院:055101英语笔译►复旦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55101英语笔译二、专业及所属院系介绍►上外英语笔译MTI英语翻硕是专硕,所属院系为高翻学院(成立于2003年)。

2010年设立MTI英语翻译硕士专业点,为我国首批MTI翻译专业硕士培养单位。

口译专业有高质量的视听设备,另有两个同声传译会议室,供学生开展模拟会议,优化学习体验。

上外高翻学院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师资,拥有翻译理论界的权威教授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口笔译专家,如教授口译课程的戴惠萍教授(美籍)和司徒罗斌教授(法籍)均为AIIC会员,戴惠萍教授还曾是联合国资深口译专家;教授笔译课程的姚锦清教授(加籍)和董翔晓教授(美籍)均为资深翻译专家;教授法律及经贸翻译的冯国扶教授曾任台湾万象和上海创凌科技翻译有限公司的总裁等。

联合国和欧盟经常派出资深笔译专家和口译专家赴高翻进行教学。

上外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MoU)之一,上外高翻与联合国、欧盟等的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合作,并与国际知名大学频繁交流,共享资源。

高翻与联合国环境署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建立长期合作,向专业笔译硕士学生开放机会参与联合国文件的学习和翻译;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维也纳办事处、内罗毕办事处、曼谷办事处以及欧盟欧委会等也长期向高翻学生提供口译实习项目,以暗箱练习和口译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口译实践能力。

►复旦英语笔译:复旦大学(以下简称“复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初试考察四门科目,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一命题,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由复旦单独命题。

整体来看,复旦MTI专业初试内容题型变化不大,难度不大,与专八相似,由此可见,复旦非常注重考生基础是否夯实。

要拿下复旦MTI,稳扎稳打、认真积累才是王道!本学位点依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及全国首批三个翻译本科专业之一的翻译系,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课程,翻译专业的全部课程,复旦大学“翻译”第二专业课程,以及业余MTI的全部课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之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之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之二(整理转载)王永德男,1963年生,教授。

教育与研究经历:1987年毕业于宿州学院中文专业。

之后,分别于1992、2001年从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语法修辞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心理语言学方向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

2004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站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工作经历:曾在安徽大学教务处和中文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任副教授、教授,2012年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心理语言学、外语教育心理学、中高级商务汉语阅读,商务汉语写作,中高级汉语阅读,中级经贸汉语口语等。

研究领域与兴趣: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侧重用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汉字的认知,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当代语言学》、《语言文字应用》、《现代外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语言习得和认知论文或研究报告三十多篇,出版了《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发展研究》等学术专著2部。

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项目“留学生认知实验中的汉字教学法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4年度项目“杨金华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语言学教研部主任。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1972年至1976年在原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1976年转入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教研室攻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987年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工作简历:1977—1984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教研室助教1986—1990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1991—200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2002至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1994年作为专家由国家教委派往法国巴黎三大任教两年;2000年作为交流师资赴韩国釜山外大任教一年;2006年应邀前往日本京都外大任教一年。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简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所谓团队是指具有共同的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共同负责,成员之间相互分工又协作而形成的正式群体。

具有目标明确,相互依存,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等特征。

教学团队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大学英语证书考试过级率。

我院于2009年12月份组建了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是我院最早建立的团队之一。

主要任务是构建精品课程,展开各项教改活动提高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目标①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任课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②组建大学英语证书考试试题研究小组,提高全院大学英语证书考试过级率。

③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队伍,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改革团队计划开展的各项教改活动1. 改革教学模式,摸索改革经验。

重新修定大学英语教学大刚、课程标准和授课进度计划,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堂内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紧跟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坚持和保证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可持续性。

2.积极和切实做好大学英语证书考试备考工作大学英语证书考试备考工作是提高大学英语证书考试过级率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和切实做好大学英语证书考试备考工作。

大学英语证书考试试题研究小组,根据考试需要并结合我院学生实际制订相应工作计划,开展小组内部集体备课。

带领学院学习部的学生组织、策划并主持系列英语证书考试考前讲座,积极开展大学英语证书考试考前教学和辅导工作。

3.建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积极开展一帮一的“拜师结对”活动,大学英语教师按计划,定期相互听课,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举行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帮助他们上好每堂课,站稳讲台;定期举行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交流讲座,提高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

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

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讲师姓名:强晓职称:讲师最高学位:博士研究方向:典籍英译学习经历2001年获外交学院英语外交学士学位2005年获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其间赴日本九州大学交流学习2022年获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5.9月至2007.7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英部研究生组任教2007.9月至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任教讲授课程英语多文体阅读,翻译概论,英汉互译,英语写作等姓名:姜倩职称:高级讲师最高学位:文学博士(翻译方向)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科幻小说翻译史讲授课程基础英语,中级英语,翻译概论,文学翻译,英汉互译技巧,英语读译,科幻小说阅读与翻译姓名:冯超职称:讲师最高学位:硕士个人经历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同声传译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姓名:王炎强职称:讲师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高级翻译学院访问学者资深同传译员学习经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前联合国译员培训部)获同声传译方向硕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获翻译学博士2讲授课程交替口译、同声传译、视译、高级听力、中级英语等课程。

姓名:管玉华职称:讲师最高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双语交替传译、同声传译、高校本科与研究生阶段交同传教学模式探索英汉汉英语义结构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个人简历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原联合国译训部)获应用语言学(英汉交替同声传译/CI&SI)硕士学位,主攻英汉汉英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方向讲授课程英汉视译,英汉互译,英汉交替传译,英汉同声传译,英语综合阅读I,II,III姓名:张晓雪职称:讲师最高学位: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语言、文学及文化3学习经历2005年复旦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其间赴香港大学英语系交流学习2022年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方向为翻译学研究讲授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美短篇小说选读,大学英语,商务英语4。

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班(CLSI10复旦大学201207160805)讲师简介(全)

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班(CLSI10复旦大学201207160805)讲师简介(全)

2012年7月16日1. 刘丹青(195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于江苏无锡。

本科、研究生阶段先后在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求学。

200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任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主要专著有:《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与徐烈炯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

他在翻译伯纳德·科姆里和诺伐尔·史密斯的原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原著作了十倍篇幅的扩充、增补,编成的中文版《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添补了国内编写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方面的空白,对推动语法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丹青先生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汉语语法学、方言学、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语言类型比较,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他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语法探讨引人瞩目。

本届暑期班刘丹青老师给大家讲授的课程名称是“语料库藏类型学”。

2.蔡维天(1964—),台湾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蔡教授1994年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台湾任教于清华大学。

历任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学系主任、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南山大学客座教授。

蔡教授的学术专长领域包括语法理论、句法─语义界面研究、汉语句法、南岛语句法等。

1999年在美国出版专著《A-杠依存理论的简化》(On Economizing the Theory of A-Bar Dependencies,Garland Publishing, New York). 2000年至今先后获得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在内的多项学术研究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考研翻译专业导师简介之二
讲师
姓名:强晓
职称:讲师
最高学位:博士
研究方向:典籍英译
学习经历
2001年获外交学院英语外交学士学位
2005年获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其间赴日本九州大学交流学习
2015年获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9月至2007.7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英部研究生组任教2007.9月至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任教
讲授课程
英语多文体阅读,翻译概论,英汉互译,英语写作等
姓名:姜倩
职称:高级讲师
最高学位:文学博士(翻译方向)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科幻小说翻译史
讲授课程
基础英语,中级英语,翻译概论,文学翻译,英汉互译技巧,英语读译,科幻小说阅读与翻译
姓名:冯超
职称:讲师
最高学位:硕士
个人经历
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同声传译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
姓名:王炎强
职称:讲师
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高级翻译学院访问学者
资深同传译员
学习经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前联合国译员培训部)获同声传译方向硕士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获翻译学博士
讲授课程
交替口译、同声传译、视译、高级听力、中级英语等课程。

姓名:管玉华
职称:讲师
最高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英汉双语交替传译、同声传译、高校本科与研究生阶段交同传教学模式探索英汉汉英语义结构对比、东西方文
化差异比较、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
个人简历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原联合国译训部)获应用语言学(英汉交替同声传译/CI & SI)硕士学位,主攻英汉汉英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方向
讲授课程
英汉视译,英汉互译,英汉交替传译,英汉同声传译,英语综合阅读I,II,III
姓名:张晓雪
职称:讲师
最高学位: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语言、文学及文化
学习经历
2005年复旦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其间赴香港大学英语系交流学习
2011年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方向为翻译学研究
讲授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美短篇小说选读,大学英语,商务英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