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水生产工艺流程新选
光伏工艺超纯水流程

光伏工艺超纯水流程
光伏工艺超纯水是指通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将自来水或其他水源中的各种杂质、离子等物质去除,得到纯净度较高的水,用于光伏行业中的相关工艺。
光伏工艺超纯水的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首先,需要将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泥沙、大颗粒杂质等。
这一步骤一般采用过滤器、沉淀池、吸附剂等设备,将原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去除。
2. 软化:光伏工艺超纯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软水,因此需要将原水中的硬度离子(如钙、镁等)去除。
这一步骤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设备,将原水中的硬度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使水变软。
3. 反渗透(RO):RO是光伏工艺超纯水处理的核心步骤。
通过高压作用下,原水经过RO膜,将水中的溶解性离子、微生物、重金属等去除,得到较为纯净的水。
该过程能够去除95%以上的溶解性固体。
4. 电离交换: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水经过电离交换树脂设备,将残留的离子去除,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净度。
这一步骤能够去除超过99%的离子。
5. 纤维素膜过滤:电离交换后的水通过纤维素膜过滤器,去除膜处理过程中可能残留的微粒和其他杂质,进一步提高水的纯
净度。
6. 纯化:最后,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处理后得到的水还不够纯净,需要经过进一步纯化。
这一步骤一般采用超滤膜、紫外线消毒装置等设备,去除残余的微粒、细菌等。
通过上述流程处理后,光伏工艺超纯水的纯净度较高,符合光伏行业中的相关要求,可以用于光伏电池的制造、涂覆、清洗等过程。
超纯水设备采用的最新工艺

超纯水设备采用的最新工艺
超纯水设备工艺
集成电路超纯水设备的工艺技术为EDI,也就是整个设备的核心。
设备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经过电动阀到达多介质过滤器,再到达活性过滤器、软水器、保安过滤器,可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细菌、胶体等。
原水到达RO和EDI结合的主机,到达精度最高的微孔过滤器然后可以出纯水。
超纯水设备执行标准
集成电路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广泛用在电子产品中。
在生产中需要用到超纯水,集成电路超纯水设备出水水质要符全各项标准。
首先要达到电子工业部超纯水标准,以及中国国家电子级超纯水GB/TII446.1-1997标准,还要符合美国、德国等其它国家标准。
在工业生产中电力化工厂占有的主要地位,它的用水量大在不同环节对于水质的要求也不同。
超纯水设备采用EDI方式是最为先进的,原水通过原水箱和原水加压泵,再通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的预处理系统。
原水还要经
过主机系统的一级反渗透机、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系统,经过深度处理的水通过微孔过滤器就可以到达用水点。
超纯水生产工艺流程

超纯水生产工艺流程图
主要技术:
1.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指采用微孔超滤膜,截留水中胶体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
超滤的机理是指由膜表面机械筛分、膜孔阻滞和膜表面及膜孔吸附的综合效应,以筛滤为主。
2.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
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3.电去离子(EDI)技术:电去离子技术利用树脂吸附离子,提高膜间导电性,同时利用电能迫使水解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树脂进行再生,因而实现树脂在进行离子交换的同时进行就地再生,并不产生额外的废酸碱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污染排放。
4.自适应氮封技术:利用专有氮封装置,精密控制氮封水箱压力平衡,并保证在微正压下运行,防止空气污染超纯水的同时节省氮气消耗,在故障时自适应连通大气防止水箱损坏。
5.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指水通过离子交换柱时,水中的阳离子和水中的阴离子与交换柱中的阳树脂的H+离子和阴树脂的OH -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
离子交换器分为阳离子交换器(软化器)、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等。
(整理)医药用超纯水制备最科学的工艺流程.

医药用超纯水制备最科学的工艺流程医药用超纯水制备最科学的工艺流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药生产用水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医院超纯水制取需要采用最为科学的方式,最尖端的纯水处理设备。
保证其水质达到医药生产用水标准。
举例医药制纯水的工艺流程:1.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和阻垢剂投加装置。
对RO组件中的聚酰胺复合膜,由于它的耐氯性能差,但适用pH值范围广。
活性炭过滤能有效地去除氯。
而活性炭过滤后,往往会增加水中细菌和微粒子的含量。
软化器可以减少水中粒子含量,由于树脂表面带有少量电荷,会提高软化器的活性,因此软化器预处理可以减少RO组件的粒子污染。
为了防止水中硬度的结垢,添加阻垢剂专门设置阻垢剂投加装置。
2.RO系统:RO膜一般能去除原水中95%~99%的TDS,而对二氧化硅(SiO2)的去除效果则不佳,因此RO被认为是预脱矿质过程,为了提高RO的效率,采用了两段RO系统。
这种两段脱盐系统采用了低压复合膜,既能保证水通量,又不降低脱盐率,它所需的操作压力为1.38~1.72MPa,所以两段RO能在低于0.27MPa压差下工作,并大幅度提高了离子的分离性能。
若单级RO膜的截留率为95%,则盐透过率为5%,两段RO盐的透过率为(0.05)2或0.0025。
因此,通过两段RO计算的截留率应为99.75%,复合膜也能提高SiO2的截留率。
3.后处理:RO装置产水放入贮槽中,以便进行后续的离子交换(IX)和筒式过滤器处理。
往贮槽加入臭氧,使有机物和氧化剂接触转化成羧酸类物质以减少粒子生成。
贮水槽出水经254nm紫外线灭菌器,旨在消除臭氧残留物,保护后续的IX装置和筒式过滤器免受臭氧降解。
该系统也由两个IX装置组成,主混床和精混床,每个混床后均设亚微米筒式过滤器和紫外线灭菌器。
用0.45mm筒式过滤器捕集主混床漏出的树脂颗粒,主混床下游选用18.5nm紫外光,它除杀灭细菌外,还可使有机物少量氧化。
4.系统布置:设备布置是高纯水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超纯水工艺流程

超纯水工艺流程预处理----反渗透----CEDI膜块----抛光树脂膜法超纯水制取设备工艺流程:原水—超滤(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EDI—超纯水渗透/电去离子(RO/EDI)集成膜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成熟,并得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最新一代超纯水制造技术,在国际上已逐渐成为纯水技术的主流。
RO/EDI的集成膜技术在电子企业用水,实验室纯水系统,电厂用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自来水进入原水箱,通过原水泵增压,经砂滤器、炭滤器、阻垢剂加药、保安过滤器,到达反渗透单元,经两级反渗透过滤进入EDI单元,达到电阻率15MΩ.cm(25℃)进入纯水水箱。
纯水供水设计为循环方式,经纯水供水泵增压,通过紫外线消毒器、抛光混床、微米过滤器接入纯水供水管,到达使用点。
预处理单元采用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保安过滤作为两级反渗透的预处理。
膜系统单元膜系统单元是本系统的核心,负责去除水中大部分的有害物质,保证终端产水达到标准要求。
本设计中采用辅以pH值调节的两级反渗透作为初级脱盐工艺,EDI模块作为深度脱盐工艺。
反渗透模块反渗透膜是以压力差为驱动力的液相膜分离方法,可以看作是渗透的一种反向作用。
在压力推动下,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膜,而其它分子、离子、细菌、病毒等被截留,从而实现脱盐效果,达到纯化目的。
整个反渗透系统由高压泵、反渗透膜、压力容器以及相应的仪器、仪表、阀门、机架、管道及管件等组成;此外还有独立的化学清洗装置。
模块EDI技术是将膜法和离子交换法结合起来的新工艺,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离子交换、直流电场下离子的选择性迁移及树脂的电再生。
水中的离子首先通过交换作用吸附于树脂颗粒上,再在电场作用下经由树脂颗粒构成的“离子传输通道”迁移到膜表面并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浓室。
由于离子的交换、迁移及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相伴发生,犹如边工作边再生的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柱,因此可以连续不断地制取高质量的纯水、高纯水。
EDI系统由增压泵、膜堆、电源以及相应的仪器、仪表、阀门、机架、管道等组成。
超纯水工艺流程

超纯水工艺流程超纯水工艺流程一般由预处理、反渗透和深度去离子化三个主要步骤组成。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这个工艺流程。
首先是预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等,以降低后续反渗透和深度去离子化系统的负担。
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和加药两个步骤。
过滤是通过机械过滤方法,利用滤芯或滤膜来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颗粒物过滤器等。
其中,砂滤器可去除直径大于20μm的悬浮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可去除有机物质和氯离子。
加药是指向水中添加药剂,以降低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pH值、去除残留氯等。
常用的药剂有硫酸和碱液等。
加药能够消除水中的氯气和余氯,避免对反渗透膜的损伤。
接下来是反渗透。
反渗透是最常用的脱盐工艺。
反渗透膜能够有效去除大部分无机盐、微生物、溶解性有机物和胶体物质等。
反渗透系统主要包括前处理部分和反渗透膜组件。
前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压力罐、高压泵、自动调节阀和压力表等。
压力罐能够平稳供给反渗透膜组件所需的进水压力,高压泵提供压力,自动调节阀和压力表用于控制系统的操作。
反渗透膜组件是整个反渗透系统的核心部分。
反渗透膜是一种微孔膜,能够分离水中的溶质和溶剂。
通过施加一定压力,让水分子通过微小的孔洞,而溶质则被留在膜的一侧。
透过反渗透膜的水称为“产水”,而没能通过的水被称为“浓水”或“浓液”。
最后是深度去离子化。
深度去离子化是从反渗透膜后的产水中去除离子残余和微量有机物的工艺,以获得高纯度的超纯水。
深度去离子化系统主要由阳离子交换器和阴离子交换器组成。
阳离子交换器能够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如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而阴离子交换器能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如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
交换器上的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吸附和交换水中的离子,将其取代为H+离子或OH-离子。
通过交换作用,水中的离子被高效地去除,从而达到深度去离子化的目的。
以上就是超纯水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超纯水制备工艺流程

超纯水制备工艺流程超纯水(又称为电子级水、电离度水和高纯水)是指水中杂质离子含量极低的一种高纯度水。
超纯水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实验室等领域。
下面是一种超纯水制备的工艺流程。
首先,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通常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设备净化工艺制备的脱离子水),作为超纯水的原水。
将原水送入超纯水制备设备中。
接着,原水通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精密过滤、超滤等,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杂质,以提高水质。
然后,原水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通过阴、阳离子交换作用,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使得水的电导率降低。
随后,原水通过电解池,进行电解处理。
电解池由两极板、阳极室和阴极室组成。
在电解过程中,水发生电离,阳极室释放氧气,阴极室释放氢气,同时水中的离子被吸附在阳极和阴极上。
通过这样的电解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和电导率。
最后,经过连续脱气工艺处理的水进入精密过滤系统,去除水中余留的气体和微粒,确保水的纯净程度。
通过以上工艺处理,得到的水称为初级超纯水。
初级超纯水还需进一步处理,以得到更高纯度的水。
首先,初级超纯水通过反渗透(RO)膜,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微量的有机物,提高水的纯度。
然后,RO水进入混床离子交换柱,继续通过阳、阴离子交换作用,去除水中的残余杂质,使得水的纯度更高。
最后,混床水经过最后的精密过滤,去除水中的微粒和残余气体,得到最终的超纯水。
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和调节,以确保超纯水的质量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超纯水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同时,制备超纯水需要使用高纯度的原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水的纯度。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超纯水制备工艺流程,每个实际制备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原理是相同的。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操作控制,可以制备出高纯度的超纯水,满足各种领域的需求。
超纯水的制备(特选材料)

优质医学
17
RO膜结构1
优质医学
18
RO膜结构2
优质医学
19
RO膜的清洗
清洗液
成分
配置100加仑(379升)溶液时的加入量
1
柠檬酸
反渗透产品水
(无游离氯)
2
三聚磷酸钠
EDTA四钠盐
反渗透产品水
(无游离氯)
17.0磅(7.7公斤) 100加仑(379升)
17.0磅(7.7公斤) 7磅(3.18公斤) 100加仑(379升)
EDI设备一般以反渗透(RO)纯水作为EDI给水。RO纯水电阻 率一般是40-2μS/cm(25℃)。EDI纯水电阻率可以高达 18 MΩ.cm(25℃),但是根据去离子水用途和系统配置设置,EDI 纯水适用于制备电阻率要求在1-18.2MΩ.cm(25℃)的纯水。
优质医学
25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1.0
油脂
测不出
浊度
NTU
<1.0
氧化物
测不出
色度
APHA
<5
注意:EDI模块的进水必须是反渗透产水或水质相当于反渗透产水的水源.
优质医学
24
EDI工作原理
EDI装置将离子交换树脂充夹 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 EDI单元。 EDI组件中将一定 数量的EDI单元间用网状物隔 开,形成浓水室。又在单元 组两端设置阴/阳电极。在直 流电的推动下,通过淡水室 水流中的阴阳离子分别穿过 阴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到浓水 室而在淡水室中去除。而通 过浓水室的水将离子带出系 统,成为浓水。
优质医学
4
水的分类
按照含盐量分类:
1:淡化水:对高盐水进行脱盐处理。 2:脱盐水:相当于普通蒸馏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纯水生产工艺流程图
主要技术:
1.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指采用微孔超滤膜,截留水中胶体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
超滤的机理是指由膜表面机械筛分、膜孔阻滞和膜表面及膜孔吸附的综合效应,以筛滤为主。
2.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
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3.电去离子(EDI)技术:电去离子技术利用树脂吸附离子,提高膜间导电性,同时利用电能迫使水解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树脂进行再生,因而实现树脂在进行离子交换的同时进行就地再生,并不产生额外的废酸碱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污染排放。
4.自适应氮封技术:利用专有氮封装置,精密控制氮封水箱压力平衡,并保证在微正压下运行,防止空气污染超纯水的同时节省氮气消耗,在故障时自适应连通大气防止水箱损坏。
5.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指水通过离子交换柱时,水中的阳离子和水中的阴离子与交换柱中的阳树脂的H+离子和阴树脂的OH-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
离子交换器分为阳离子交换器(软化器)、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等。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