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1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15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我要介绍的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长城是一座横跨我国北部地区的古老建筑,全长达万里。
它由古代中国的各个政权修建而成,首次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
长城曾经是中国古代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士兵勇气和惊人技艺的象征。
长城有许多不同风格、长度和用途的城墙,每一段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
比如在北京周围的长城,大多数都是由明朝修建而成,因此被称为“明长城”。
另外,在山西省境内还有秦汉时期留下的早期部分,看起来比较陡峭而难以攀登。
今天,长城已成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在这里欣赏着长城的壮观美景,并且更加了解中国由于空间原因省得历史和文化。
我们应该珍惜长城,保护好它,并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向更多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2我要介绍的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其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东北方向,它是由秦朝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所建。
整个陵墓包括了一个巨大的坟山、各种殿宇、陪葬品和数以万计的雕像。
这些雕像就是我们今天非常著名的兵马俑。
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艺术之一,是秦始皇陵里最出色、最精美的文物之一。
它们被制作成三种不同的形态:步兵、骑兵和战车,每个头盔和装备都具有不同的细节和质地。
其实,当年这些兵马俑是作为秦始皇想要在来生中得到胜利而制作的,许多科学家和历史研究者还在研究这些古老艺术品的更多意义和用途。
兵马俑也因为数量众多、造型独特而闻名于世。
这些文物被保存地相当完好,让人们看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巧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同时,兵马俑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交流价值。
今天,秦始皇陵及其兵马俑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基地。
人们每年都会来这里参观和探索有关于秦朝,秦始皇及其工艺发展的历史质询。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篇

【导语】世界⽂化遗产,是⼀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化组织负责执⾏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然或⽂化处所为⽬的。
为⼤家准备了《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中国的世界⽂化遗产5篇》,供⼤家参考阅读。
1.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中国的世界⽂化遗产 西递古村,悠悠古镇,呈现着中国的世界⽂化遗产。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爸爸商会组织的“追根溯源觅乡⾳”活动。
游⾛在现实与历史、繁华与古朴之中,我认识了西递,领略了西递⽂化。
“西递”坐落在安徽黟县东南部,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这⾥有着朴素淡雅的⼈居环境和深远的历史⽂化传承。
西递古村历史悠久。
西递村从北宋年间就存在了,因村边有⽔西流,⼜因古有驿站⽽得名。
这⾥所有的古建筑都为⽊结构,各种⽊雕、⽯雕、砖雕丰富多彩,徽派三雕上的花纹精细到仿佛只要⼀捏就会断,线条优美的让⼈不忍去触碰,历经千年,它们依然流畅圆润。
西递古⼈充满智慧。
西递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铺地,沿着青⽯板路⾛向古村深处,你会发现鳞次栉⽐的层楼叠院,灰墙黛⽡的五叠式马头墙,游⾛其间,仿佛进⼊了⼀副韵味有致、朴素淡雅⽔墨画。
庭院曲折悠远,颇让⼈有庭院深深深⼏许的感慨。
当时正是酷暑七⽉,我却⼀点没有闷热感,是开了空调了吗?环顾四周,连个空调的影⼦都没有。
导游告诉我:“古代没空调、电扇,西递⼈都是通过房屋的巧妙建造和⽔循环系统来保持屋内冬暖夏凉的。
”听完,我不由得暗暗佩服起古⼈的智慧。
西递⽂化孝为先。
西递还有古徽州代表性的建筑祠堂。
“万恶*为⾸,百善孝为先。
”西递村胡姓集居,跨⼊胡⽒祠堂,⼀副对联映⼊眼帘。
千百年来,西递⼈⼀直把“孝”列为⼈伦之⾸。
经历了⽆数的风⾬变幻,屹⽴的祠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西递的建筑美、环境美,更多的是西递⼈的勤劳智慧和悠悠的历史⽂化传承。
悠悠西递,是我的根、是我的源么?尽管在这⾥我没有觅到乡⾳,但我希望这⾥就是我的根、就是我的源。
2.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中国的世界⽂化遗产 在我国福建省,有⼀种奇特的建筑,它藏在永定省和南靖省的深⼭⾥,形状有圆形,⽅形,甚⾄三⾓形,⼋边形,⽉⽛形,它就是的福建⼟楼。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精选52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精选52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篇1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
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
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
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
长城的总长度为8842351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
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
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篇2我心目中的长城长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处。
暑假里,我如愿以偿饱览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长城风光。
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
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
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1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15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其中一处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的黄山。
黄山地处安徽省南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其峰峦起伏、岩石陡峭、云海变幻、风景幽美,是旅游胜地和摄影圣地。
黄山山峰云海巨石等自然景观以“奇、险、秀、幽”著称于世,从而延伸出了众多著名景点如西海大峡谷、北海区域、千尺幢、古楠树、迎客松等,让人赞叹不已。
同时,黄山还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是中国较早发展的山水文化之地,它在唐代即成为诗人赋咏的对象,后来又通过艺术表达、文学描写、居民生活等方式传承下来,并形成许多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
总之,黄山作为中国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深远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自然特色。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文化遗产,认真保护好这些文物和环境,让更多的人们欣赏黄山的美景,并通过旅游等方式体验到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代价值。
同时,也希望通过黄山等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推动中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2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的大国,其中有许多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比如中国的长城。
长城是一道蜿蜒巍峨的长城体系,群山环抱,望不到尽头,是中国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长城主要分为明长城和较早修建的“无名长城”两部分,总长达万里以上。
建造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而现今被世人所熟知的长城主要建造在明代期间,以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和入侵。
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长城不仅成为了历代王朝防御和统治的重要象征,还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和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
长城的建筑设计精妙,用砖、石、土等建造而成,其规模和花费都是极其庞大的。
同时,长城还汇集了中华文化的众多特色,如军事文化、建筑艺术、雕刻技艺、科学技术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代表之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满分作文10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满分作文10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传承好中国的历史文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满分作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因绵延上万里,所以又名万里长城。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等15个省区市。
远看,群山如起伏的波涛,而长城就是一条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龙,似乎在一片无边无际的深海里遨游。
长城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袭击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
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4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古迹被列为古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分好几个阶段和时期。
秦长城主要是由岩石、大理石和烧制的青砖,夯土加泥灰而构成。
明长城主要是修补和连接秦长城的,材料也是由岩石、大理石、烧制的青砖夯土加泥灰等构成。
现在存有的长城,主要是由烧制的青砖和水泥建造,历史存留下来的主要还是由岩石、砖土等构成。
陕西段还有用芦苇和泥沙建造的。
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传说——《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统治时期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和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经千辛万苦,寻夫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长城的宏伟壮观,是由无数人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啊!在近代,山海、居庸两关脚下的人民,也在此奋勇抗击八国联军。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6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6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蕴含许多历史文化。
那想要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都有哪些吗?不妨来瞧瞧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6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篇一】故宫是中国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是自1406年开始建造,至1420年建成,也就是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永乐十八年建成,耗时14年。
故宫在古代又被叫做紫禁城,它的建设是以南京故宫为蓝本,为明清两代的皇室宫殿。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有大大小小宫殿几十座,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故宫如此地富丽堂皇,却存在着不少闹鬼事件,我曾听说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阿,谁还用宫灯呢,难道是……可又一想党教导我们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肯定是眼花了,或者什么自然现象,于是就想上前看看,可怎么追也追不上那队打着宫灯的人,不过远远的看去,的确是穿着清朝的旗袍的宫女,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
这下可把他吓坏了,瘫坐在地上,也不敢追了,直到灯光看不见了,才从另一条道一步一步地挪回家了。
故宫作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景色十分壮观,建筑十分精美。
但如此精美的故宫也却有人碰见过灵异事件发生,并且还不在少数。
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语文下作文范文1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范文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万里长城”了。
“万里长城”是一道宽阔坚固的城墙,长达数千公里,横跨中国北方。
它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包括烽火台、城门、城楼、护城河和箭楼等。
这座巨大的工程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经过了许多朝代的修建和扩充,直到明朝时期才基本完工。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壮观的景象,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见证了无数英雄的荣耀。
在古代,长城是中国的“屏障”,保卫了大片边疆,使外族入侵难以成行。
如今,“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吸引着全球旅游者前来游览和探索。
在2019年的新年音乐会上,长城作为背景,用美妙的音乐演绎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主题,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不仅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也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民的心灵。
长城景区的开发改造,不仅从经济上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它也彰显了中国向外界展现文化自信的决心。
总之,“万里长城”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人们心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好好珍惜每一份历史,传承好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文化魅力。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范文2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我想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距离焦作市中心75公里的崖山区大同乡西北面的悬崖上,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云冈石窟是由佛教信仰者和艺术家们在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共有东、中、西三个区域,其中东部石窟保存完好,现存22个窟龛,3693尊佛像,被誉为“北方佛教艺术宝库”。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5篇】你会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吗?我们可以以所选择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加一些修饰词,还可以拟一些与众不同的题目。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5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曲阜孔庙历史悠悠,文化绵绵。
两千多个春秋而过,而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曲阜孔庙却依旧屹立着,向世界咆哮。
曲阜孔庙曾是我国吉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丘的祠庙,原址是他的故居鲁城阙里,在现在的山东曲阜,它是全国现存仅次于北京紫禁城宫殿的巨大吉建筑群,保在着至宋金以来的数十座古建筑,不便是我们中华儿女自豪骄傲的来源地啊!孔庙呈长方形,占地有14万平方米之大,全庙有五殿、一祠、二阁、一坛、两堂、十七碑亭和五十三坊,共计有殿庑四百六十六间都建立于金、元、清反民国时期。
可见工程之浩大。
曲阜孔庙不仅大,而且景色有很多。
比如说棂星门、二门、大成殿、杏坛等,如果全说,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我就讲最著名的棂星门和大成殿吧。
棂星门是曲阜孔庙的正门。
古代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以此命名寓有国家人才辈出之意。
棂星门有六楹四柱,铁梁石柱,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仿佛一只仪态端庄的守护神麒麟在巡视人间。
大成殿可比棂星门威严多了,高3米,长54米,深34米。
挚檐有石柱二十八根,每根刻有七十二团龙,盘腾之上。
既有麒麟之威风雏之美,又具蛇之灵动鹤之飘逸。
不仅如此,孔庙还是中国大型碑林之-。
其中,保存了汉代碑文1000多块,不仅有汉字,还有蒙古文和八思巴文。
曲阜孔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孔丘曾在此进行思想传播、文化教育的学堂!曲阜孔庙的两千多个春秋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脚步,是中国发展的一页辉煌,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自豪与骄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莫高窟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2)互相评价。
六、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师生互动,相互交流,资料共享,拓展视野。
范文引路,感悟写法,掌握技巧,提高能力。
引导学生在分享中学会借鉴和模仿。
引导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2)结构清楚,写有条理。
动笔前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已确定描述的内容,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
(3)恰当引用。
适当加入文化遗产名称的由来,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增加习作的神秘感。
பைடு நூலகம்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
【出示课件11】
(1)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但是,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在我身上,一是课堂调控能力不强,二是本身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知之甚少,三是教师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总之,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
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激起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为下面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撰写简介做好铺垫。
新课
教学
(33)分钟
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1.查阅资料。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搜集相关资料的?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4】
(1)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
【出示课件7】范文
1.我当小评委: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
(1)要选择好文化遗产
选择文化遗产是首要任务,在选定好某处之后,还应收集这个景点的资料。以免写时空洞无物,或张冠李戴。所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等可以借题发挥。
教学
重点
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
难点
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4)分钟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一、课前指导,收集材料。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虽然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能亲自去游览的学
生却并不多,而且以前学生很少接触过简介文化遗产一类的写作,这无疑增加了习作的难度。这次习作,如果课前没有收集资料,学生将无从下笔。因此几天前,我就布置学生确定景点,然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收集材料。为了让学生人人课前对“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对上网收集资料有困难的同学,我让有条件的同学助他一起合作查找资料,力争人人手中都有一点资料,准备习作素材。
二、抓住重点,适当取舍。
如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材料。但在大量的材料面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能力。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要老师一步一步指导,才能逐步提高。在课前收集材料的时候我告诉学生,一处世界遇产的资料很多,不可能都摘录下来,要有所取舍,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有趣的收集下来,待习作课上用。课堂上我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取舍材料。引导学生重要的就保存,不重要的就删掉,这样步步教给学生处理和运用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继续交流:在以前的学习、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和与人交流中,你们都了解了我国的哪些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泰山、黄山、峨眉山、新疆天山、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4.观看图片,引发交流:
【出示课件2、3】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多组图片。
互相交流通过图片了解到的和自己的感受。
5.谈话导题: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次习作,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板书: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撰写简介。
课后反思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的内容。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选择一处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怎样使学生在习作中能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是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
七、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1.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写的作文很精彩,老师都被你丰富的知识折服了。课后,以你写的作文为基础,向你的家人、朋友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吧!
2.布置作业:阅读有关介绍中国风景名胜的书籍。
板书
内容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查阅资料。
(2)整理资料。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
(2)查阅的时候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板书:查阅资料)
2.整理资料。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整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的?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5】
根据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文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三、先说后写,降低难度。
“说”是前提,写是说的书面表达,只有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写才有望水到渠成,在动笔前,我先让学生交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目的是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汇报和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习作的写作方法;在听、说中,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
四、参与实践,获取新知。
本次习作蕴涵着很强的实践性。在课前查找资料,给了学生大量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也是很快乐地学习知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中也注重让学生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学习新知。学会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简介,掌握写作技巧。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板书:整理资料)
3.展示资料。【出示课件6】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整理的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小组同学互相评议,可以把小组内同学搜集的资料合并整理。
(2)小组派代表展示资料,并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三、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2)注意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3)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你的简介是否清楚,再进行修改。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确。(板书:撰写简介)
五、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