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胃炎护理常规

胃炎护理常规

胃炎护理常规胃炎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按临床发病缓急的病程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胃炎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一过性病变,病理学为胃黏膜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胃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护理措施】1、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本病的病因及防治知识。

(1)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鼓励病人对本病及其治疗、护理计划提问,了解病人对疾病病因、治疗及护理的认识。

帮助病人寻找并及时去除发病因素,控制病情的进展。

(2)休息与活动:病人应该注意休息,病人活动,对急性应激造成者应卧床休息。

同时应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解除其精神紧张,保证身、心两方面得以充分的休息(3)饮食护理:进食应定时、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

如有少量出血可给我牛奶,米汤等流质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急性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应禁食。

(4)用药护理:指导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要时应用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预防疾病的发生。

2、疼痛:腹痛与胃粘膜炎性病变有关(1)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可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来减轻焦虑,缓解疼痛。

病情缓解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力(2)热敷:用热水袋热敷胃部,以解除胃痉挛,减轻腹痛。

(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病人以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畏食、消化吸收不良有关.(1)饮食治疗的原则:向病人说明摄取足够营养素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少量多餐进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原则。

避免摄入过甜、过辣的刺激性食物(2)制定饮食计划:与病人共同制定饮食计划,指导病人及家属改进烹饪技巧,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刺激病人食欲。

急性胃炎的护理

急性胃炎的护理

急性胃炎的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得急性胃炎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表现紧张、焦虑、痛苦和恐惧等心理。

针对患者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讲解病因、治疗过程和病情预后;耐心地解答病人的疑问,消除顾虑,放松心情。

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宣传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微笑服务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予患者关心和尊重,使患者心情舒畅,消除心理压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对病人进行安慰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

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联合其亲友、同事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关心、体贴患者,细心倾听患者心声,让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不孤单,加速患者康复脚步。

2、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定时测量血压,观察患者面色,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补充适量水分,有呕吐的患者要及时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的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保证患者床单的清洁、干燥、无碎屑,更换床单,保持患者皮肤和衣被的清洁干燥。

3、饮食护理杜绝致病因素对胃黏膜的刺激,补充适量水分,缓解脱水,加速毒素排出。

病情好转后,给予易消化、无刺激的少渣半流饮食,恢复期改为少渣软饭,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胃肠道胀气,禁用含酒精的饮料、产气饮料和辛辣调味品,少食多餐, 6~7 次/日,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以使食物充分和胃液相混合,减轻胃的负担。

急性期病情严重的患者应暂禁饮食,可由静脉补充营养。

4、对症护理对有腹痛、腹泻的患者使用颠茄片、阿托品、以及止泻药(肠胃抑制剂、肠动力学药、吸附剂和含有有益菌的制剂)等,可局部热敷缓解腹痛,对有呕吐的患者可使用止吐药物,并补充营养水等护理。

急性胃炎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护理常规

胃炎护理通例一、概念是指由多种诱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二、临床特色起病前症状不显著,或仅有消化不良,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重要表示,但出血量不大,可自止.常伴随上腹隐痛.烧灼痛.三.护理评估1.讯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史以及有无应激身分等,懂得与本疾病有关的诱因.2.评估患者有无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饱胀.隐痛.恶心.吐逆等胃肠道症状.3.评估患者有无黑便或呕血,并评估吐逆物和渗出物的量及性状.4.亲密不雅察各类药物感化和副感化.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况,有无焦炙.抑郁等情感.四.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歇息病人应留意歇息,削减运动,对急性应激造成者应卧床歇息,同时应做好病人的心理劝导.2.饮食一般可赐与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少量出血可赐与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激烈吐逆.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填补养分.3.情形为病人创造整洁.舒适.安静的情形,准时开窗通风,包管空气新颖及温湿度合适,使其心境舒服.(二)心理护理1.解释症状消失的原因病人因消失呕血.黑粪或症状重复发生发火而产生重要.焦炙.恐怖心理.护理人员应向其耐烦解释出血原因,并赐与解释和安慰.应告诉病人,经由过程有用治疗,出血会很快停滞;并经由过程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削减本病的复发次数. 2.心理劝导耐烦解答病人及家眷提出的问题,向病人解释精力重要晦气于吐逆的缓解,特殊是有的吐逆与精力身分有关,重要.焦炙还会影响食欲和消化才能,而建立信念及情感稳固章有利于症状的缓解.3.运用放松技巧运用深呼吸.转移留意力等放松技巧,削减吐逆的产生.(三)治疗合营1.病人腹痛的时刻遵医嘱赐与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赐与止痛药物等缓解腹痛症状,同时应安慰.陪同病人以使其精力放松,清除重要恐怖心理,保持情感稳固,从而加强病人对痛苦悲伤的耐受性;非药物止痛办法还可以用疏散留意力法,如数数.谈话.深呼吸等;行动疗法,如放松技巧.冥想.音乐疗法等2.病人恶心.吐逆.上腹不适评估症状是否与精力身分有关,关怀和帮忙病人清除重要情感.不雅察病人吐逆的次数及吐逆物的性质和量的情形.一般吐逆物为消化液和食物时有酸臭味.混有大量胆汁时呈绿色,混有血液呈鲜红色或棕色残渣.实时为病人清算吐逆物.改更衣物,协助病人采纳舒适体位.3.病人呕血.黑粪清除鼻腔出血及进食大量动物血.铁剂等所致吐逆物呈咖啡色或黑粪.不雅察病人呕血与黑粪的色彩性状和量的情形,须要时遵医嘱赐与输血.补液.填补血容量治疗.(四)用药护理(1)向病人讲授药物的感化.不良反响.服用时的留意事项,如克制胃酸的药物多于饭前服用;抗生素类多于饭后服用,并讯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周密不雅察用药后的反响;运用止泻药时应留意不雅察排便情形,不雅察大便的色彩.性状.次数及量,腹泻掌握时应实时停药;呵护胃黏膜的药物大多半是餐前服用,个体药破例;运用解痉止痛药如654-2或阿托品时,会消失口干等不良反响,并且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2)包管患者每日的液体入量,依据患者情形和药物性质调节滴注速度,合理安插所用药物的前后次序.(五)病情不雅察1.上腹痛病人,应不雅察其产生的时光.部位.性质.程度及其有否发烧.腹泻.吐逆等陪同症状和体征.明白诊断后可赐与局部热敷或遵医嘱赐与解痉止痛药.2.恶心.吐逆病人,应留意不雅察吐逆物的性质.气息.色彩.量的若干,以及吐逆次数,实时干净局部,防止不良刺激.轻微吐逆病人要亲密不雅察和实时改正水.电解质均衡杂乱.3.并发胃出血时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4.对高热病人应行物理降温,如头置冰袋或用冰水冷敷.酒精或温水擦浴.后果不睬想者,遵医嘱赐与解热药.对畏寒病人应留意保暖.五、健康指点(1)应向病人及家眷疏解病因,如是药物引起,应申饬往后制止用此药;如疾病须要必须用该药,必须遵医嘱合营服用制酸剂以及胃黏膜呵护剂.(2)嗜酒者应奉劝戒酒.(3)嘱病人进食要有纪律,防止食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和饮料.(4)让病人及家眷懂得本病为急性病,应实时治疗及预防复发,防止成长为慢性胃炎.(5)应遵医嘱按时用药,若有不适,实时来院就医.。

急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酒史及用药史。

2、评估患者的年龄、月经史,有无妊娠早期的表现。

3、观察腹痛部位、性质及耐受程度。

4、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的次数、量、性质。

5、观察有无呕血、黑便。

二、护理措施1、执行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活动: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活动。

对急性应激所致或伴有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或解除其紧张情绪,保证身、心两方面得以充分的休息。

3、饮食护理:饮食应定时,有规律,少量多餐,避免辛辣、生硬刺激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酒等。

4、疼痛护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呕吐物与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指导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采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也可用热水袋热敷胃部,以解除痉挛,减轻腹痛。

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要时应用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本病的发生。

三、健康指导要点1、休息与活动:生活要有规律,应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嗜酒者应戒酒,防止酒精损伤胃黏膜。

3、用药指导:合理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化钾口服液等,使用时应同时服用制酸剂。

四、注意事项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病因,指导避免诱发因素。

2、若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征象时,及时就诊。

3、如患者为孕期育龄妇女,应详细询问月经史,以免误诊。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仪表仪容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

2.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

3.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

4.手部: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5.服饰:(1)工作帽固定良好,无偏斜。

(2)护士服合身,整洁,内衣不外露;着夏裙装护士服时,应配肉色丝袜。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护理常规
1、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失水程度,腹部压痛部位,肠鸣音情况。

2、评估病人体液平衡状况、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

3、观察大便次数、量和性质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4、休息:急性发作期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5、疼痛: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针灸、按摩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6、饮食:急性发作期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温热饮食;恢复期可进食营养丰
富易消化食物;急性期应忌食产气食物。

7、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饮水,以糖盐水为好(不
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患者可在一次呕吐毕后少量饮水,多次饮入。

8、呕吐后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9、连续腹泻时应特别注意肛周护理,便后温水坐浴或肛门热敷,局部涂抗生素
软膏。

10、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版拟定:消化呼吸内科审核:护理部修订时间:2020年9月。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actuegastritis)是指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有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变,甚至一过性浅表溃疡的形成。

多由药物、感染、急性应激、胆汁反流等因素造成。

一、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腹痛——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不良、少量持续出血等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胃炎防治的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出血期间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2、腹痛的性质、部位、是否有压痛及反跳痛。

3、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
1、按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
⑴休息与活动病人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⑵饮食护理①给予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

②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③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流质
饮食以中和胃酸,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④急性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应禁食。

3、药物治疗护理
⑴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吲朵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⑵正确服用制酸和胃黏膜保护剂。

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解除紧张情绪,以免加重病情。

四、健康教育
1、进食应定时、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

避免刺激性饮食
2、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按临床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

急性胃炎,常见者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以前者为多见。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按消化系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休息,轻者卧床1~2天,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三)饮食护理:应定时、有规律性,不可暴饮暴食,少食多餐,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易消化富营养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轻者给予流质饮食,禁油腻,重者禁食,遵医嘱补液。

强酸中毒性胃炎给予蛋白牛奶,强碱中毒给予柠檬汁起中和作用。

(四)病情观察:
1、观察呕吐物与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必要时留标本送验。

2、观察血压、脉搏及皮肤颜色、有无脱水,酸中毒。

如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应绝对卧床休息,测血压脉搏,作好护理记录。

3、观察腹痛性质,出现腹痛可热敷或给予解痉剂。

(1)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为避免脱水每日补液量3000~4000ml,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2)腐蚀剂中毒引起的胃炎,禁忌洗胃,防胃穿孔。

(3)加强卫生宣教,注意饮食卫生。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疼痛:腹痛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有关。

(二)恐惧消化道出血及病情改变有关。

(三)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四)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病因和预防知识。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常规呕吐,是由多种不同的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一、护理评估(1)观察患者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及呕吐次数、伴随症状。

(2)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3)观察患者有无纳差、上腹饱胀、暧气、反酸、恶心、发热和大便不调等。

(4)了解患者既往饮食、生活习惯,有无饮酒史;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况。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饮食伤胃证。

证候:呕吐酸腐,胃脱疼痛,脱腹胀满,恶心,厌食,暧气,大便不爽。

舌质红或暗红,苔厚腻,脉滑。

②风寒袭胃证。

证候:突然呕吐,胃脱剧痛,吐出物清稀而无酸腐,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大便不调,或伴有肠鸣泄泻。

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白或白腻,脉弦。

③暑湿伤胃证。

证候:胸院满闷疼痛,恶心,呕吐,头身重痛,发热汗出,口渴或口中黏腻,小便短赤,大便不爽。

舌质红或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潘。

④浊毒犯胃证。

证候:呕吐频繁,胃脱灼热疼痛或痞闷,心烦不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或暗红,苔黄厚腻,脉滑或脉数。

⑤湿浊中阻证。

证候:恶心,呕吐,脱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黏腻不爽。

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脉滑。

⑥脾胃虚弱证。

证候:呕吐清水,胃脱隐痛,或脱腹满闷,纳谷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澹。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4)急性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应暂禁食,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

(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节律,以及与进食寒热的关系。

②观察患者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及量,及时清理呕吐物。

③观察患者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6)给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阿司匹林、呻喋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要时应用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本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炎护理常规
一、概念
是指由多种诱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

二、临床特点
起病前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消化不良,常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出血量不大,可自止。

常伴有上腹隐痛、烧灼痛。

三、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史以及有无应激因素等,了解与本疾病有关的诱因。

2.评估患者有无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饱胀、隐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评估患者有无黑便或呕血,并评估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抑郁等情绪。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病人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对急性应激造成者应卧床休息,同时应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

2.饮食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
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3.环境为病人创造整洁、舒适、安静的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及温湿度适宜,使其心情舒畅。

(二)心理护理
1.解释症状出现的原因病人因出现呕血、黑粪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出血原因,并给予解释和安慰。

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出血会很快停止;并通过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2.心理疏导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向病人解释精神紧张不利于呕吐的缓解,特别是有的呕吐与精神因素有关,紧张、焦虑还会影响食欲和消化能力,而树立信心及情绪稳定则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3.应用放松技术利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技术,减少呕吐的发生。

(三)治疗配合
1.病人腹痛的时候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予止痛药物等缓解腹痛症状,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非药物止痛方法还可以用分散注意力法,如数数、谈话、深呼吸等;行为疗法,如放松技术、冥想、疗法等
2.病人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评估症状是否与精神因素有关,关心和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情绪。

观察病人呕吐的次数及呕吐物的性质
和量的情况。

一般呕吐物为消化液和食物时有酸臭味。

混有大量胆汁时呈绿色,混有血液呈鲜红色或棕色残渣。

及时为病人清理呕吐物、更换衣物,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3.病人呕血、黑粪排除鼻腔出血及进食大量动物血、铁剂等所致呕吐物呈咖啡色或黑粪。

观察病人呕血与黑粪的颜色性状和量的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血、补液、补充血容量。

(四)用药护理
(1)向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如抑制胃酸的药物多于饭前服用;抗生素类多于饭后服用,并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应用止泻药时应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次数及量,腹泻控制时应及时停药;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大多数是餐前服用,个别药例外;应用解痉止痛药如654-2或阿托品时,会出现口干等不良反应,并且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2)保证患者每日的液体入量,根据患者情况和药物性质调节滴注速度,合理安排所用药物的前后顺序。

(五)病情观察
1.上腹痛病人,应观察其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其有否发热、腹泻、呕吐等伴随症状和体征。

明确诊断后可给予局部热敷或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

2.恶心、呕吐病人,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量的多少,以及呕吐次数,及时清洁局部,避免不良刺激。

严重呕吐病人
要密切观察和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3.并发胃出血时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

4.对高热病人应行物理降温,如头置冰袋或用冰水冷敷、酒精或温水擦浴。

效果不理想者,遵医嘱给予解热药。

对畏寒病人应注意保暖。

五、健康指导
(1)应向病人及家属讲明病因,如是药物引起,应告诫今后禁止用此药;如疾病需要必须用该药,必须遵医嘱配合服用制酸剂以及胃黏膜保护剂。

(2)嗜酒者应劝告戒酒。

(3)嘱病人进食要有,避免食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4)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为急性病,应及时治疗及预防复发,防止为慢性胃炎。

(5)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就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