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四大要素
中国造园“六法”(详细)

中国造园有六法即山、水、树、石、路、屋。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来说,有四大要素和“六法”之说,四大要素指的是:山石,水,植物和建筑;还有一种是“六法”之说,就是把山和石分开,加上水、树(就是植物)、屋(就是建筑),再加上园林中的路,共六大要素;也有人归结为花木,水泉,山石,点缀,建筑,路径,这种说法加上了点缀,也是组成了六个要素。
关于园林构成要素的说法很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园林构成要素当中的植物这一构成要素。
山水是构成园林的最基本的要素,造园可以概括为掇山理水,而植物是掇山理水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植物犹如山峦之毛发,水景也需要植物来点缀衬托。
植物在古典园林中的形式有许多种,有高大的树木,如松、柏、梧桐等,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就是因为亭外有梧有竹而命名,因为梧能招风,所以把梧桐看成是吉祥之物。
也有多年生的草本花木,如梅,兰,竹,菊等,因为常被比作人的性格而在园林中经常出现,比如用梅来颂扬人的铮铮傲骨,竹来比喻为人的高风亮节,如扬州的个园,就是以种植竹子而出名。
但是大面积的草坪却在古典园林中很少出现,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草坪又可以称为是“规矩草”,之所以称为是规矩草,是根据草的生长特征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草坪必须经常修剪整齐才能显出其魅力来,而古典园林的造园的原则是“人工仿效自然”,古典园林所创造的是一个“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一个有若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景物是自由的、不规则的、非几何图形的,而修剪草坪好像就不是纯粹地模仿自然,而是对自然的景物有了一定的改造,所以说这一点与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是相违背的。
古人造园并不是不对构成要素进行人工的改造,只是在人工改造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一个“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园林意境,尽量做到看不出人工斧凿的痕迹。
如园林中的理水手法,根据水流动的特性,开凿出了蜿蜒曲折的水池,还要设计出一个水口,寓意水是有源头的,是流动的,这些虽然都是人工创造的,但设计得非常巧妙,顺乎自然,让人看不出加工过的痕迹;还有园林中的人工堆山,也是用自然界中的石头,按照大自然中山的形势堆砌而成,也做到了顺应山的走势,惟妙惟肖。
园林历史及五大要素详解

1.园林的五大要素:地形(包括水体)、植物、建筑、道路和园林小品2.造园的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3.园林的三大功能:游乐休憩、美化环境、改善生态4.园林设计原则:适用、经济、美观5.园林的类别:1) 依规模大小分:大、中、小三类2) 依坐落的城市:城市、郊区、远郊园林3) 依景观成分:天然、人工4) 依主题:山景园、水景园、各类专类园5) 依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式)6) 依内容:文化、娱乐、体育、纪念性7) 依功能:休憩、观瞻1.园林的最初概念: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2.园林的定义: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3.园林学:是研究园林专业系统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综合学科,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建筑等)及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环境区域)的学科。
4.园林学的核心知识领域是和园林艺术创作有关的。
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A.和营造艺术有关的知识B.和有生命的材料—植物有关的知识C.和园林的历史文化有关的知识D.营造风景所需的技术知识10. 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A.传统的园林学B.城市绿化C.大地景观规划11. 园林艺术: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艺术构思园林设计: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科技手段处理12..城市绿地规划研究内容:A.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B.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各绿地的功能与有关定额指标与分布原则C.园林经济和园林事业的管理1.园林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引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理论和表现方法用于园林的营造;另一方面,进一步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引入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理论,通过理论进一步了解人对园林的需要及解决方法。
2.园林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园林专业:专门从事建设和经营管理园林的专门行业的总称。
造园四要素

的确,山水是自然美的典型。“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我么的富有诗意!园林里只要有了水,便显得一切都活了起 来。若说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这也不算过分吧。
有些大型风景胜境,象无锡的太湖,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四川的九寨沟,都得幸于天然之水。而许多私人庭园则也是 得山水之助,承前人“引水注入”之法,平地凿池造一个水体,临水堆山,岸边植柳,架桥建屋,这叫理水。
堆山叠石是一种艺术创作和艰辛劳动。“山无定形,而有定理”,要想堆叠出一座上好的假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 要“搜尽奇峰打草稿”,胸中自有丘壑,又要掌握娴熟的叠石技术,这样叠出的假山,才能假山不假,既有真山之理,又有假山 之趣。青萍老人曾经对叠石作过这样概括:“宜整不宜碎,石纹仔细配,突出峰秀顶,毫无人工为。”
叠石假山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写意假山,一是相形假山。
先说写意假山。它是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再现在园林里,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这类以 某种真山的意境创作而成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 味的余地。各地园林都有成功的实例。南京瞻园南端假山,俨然一幅偌大的山水画。据说它是南京工学院已故教授刘敦桢先生的 作品。他抓自然山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局部,采取与真山更接近的表现手法堆置山体,外表用石,背里用土,土石结合,自成一 体。它的成功,在于具“虽由人作,宛如天然”的高超艺术,引人观瞻,引人欣赏。
造园四大要素(一)
来源: 作者: 日期: 2008-01-03
提起古典园林,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楼台亭阁,假山池沼,曲径小路,嘉树奇葩。这些联想是符合事实的,它正表明我国古典园林所具有的立体形象和多种艺术风格。
那么,造园家是用什么艺术手段构造园林,引起了人们的游赏兴味的呢?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构成要素摘要:园林是现代化城市中绿化规划的主要手法之一,目前我国园林的设计理论大都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
不同风格的园林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山水结合,融山予水是布置园林的主要内容。
园林的的美是通过各种要素的组合,协调来表现的。
关键词:园林、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一座园林,可以多些山水成分,或者侧重于植物造景,或者建筑密度较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者的结合。
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边便相应地成为了造园的四大要素。
一、园林的地形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园林地形是人为风景的艺术概括。
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
有了良好的地形,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
因而地形成为园林的造景基础。
地形地貌主要有一下功能: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园林中各种活动内容很多,景色也要求丰富多彩。
地形应满足各种要求。
如有人集中地地方和体育活动的场所要平坦;登高远眺要有山岗高地;划船、游泳、养鱼、栽藕需要河湖。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地形起伏,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
3、解决排水问题可利用地形排除雨水和各种人为的污水、淤积水等。
利用地面排水节约地下排水设施。
地面排水坡度大小,应根据地表情况及不同土壤结构性能来决定。
4、分隔空间利用地形可以有效地、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或景色特点的区域。
5、控制视线地形能在景观中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点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形成连续观赏或景观序列,以及完全封闭通向不悦景物的视线。
6、美学功能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常常都以地形作为依托。
凸、凹地形的坡面可作为景物的背景,通过视距的控制保证景物与地形之间具体良好的构图关系。
山石和假山作为园林要素中的主要部分。
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最具特色的苏州园林里就布置了不少的山石。
山石的作用不仅是供游人观赏,也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山石的外形设计,不是纯粹的造型设计,也可以适当地赋予一定的人文意义。
造园四大要素

造园四大要素造园四大要素是指景观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形、色、香、声。
这四个要素在景观设计中都拥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不同的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体验。
一、形形是指景观中各种元素的形状、线条和空间的组合方式。
在园林设计中,形可以通过园林中的各种形态实现,比如说花卉植物、草坪、水池、建筑物等。
正确选择适合的形状和线条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和谐、通畅、流畅,让参观者在其中感受到舒适愉悦。
例如,曲线的形状可以使空间更加自然,更加流畅,更加和谐。
建筑物的线条也是表达建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形态也是建筑视觉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园林设计中,形状和线条不仅可以表达自然美,还可以表达建筑美和艺术美。
二、色色是指景观中各种元素的颜色组合。
国际惯例在四季中选择的颜色有四种:春季选择艳丽的颜色,夏季选择清淡的色调,秋季选择红、黄、绿调和深色,冬季选择素雅的黑、白、灰色调和偏冷色调。
在园林中,色彩随处可见,比如说花卉、草坪、树木、石材等。
色彩的运用可以烘托出斑斓的四季美,增强园林景观的魅力。
比如在春季,五颜六色的花朵可以让园林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夏季,浅色调的花卉可以散发清凉之气,使人感受到夏日的清爽;在秋季,主色调是红、黄以及绿色植物的深色,色彩搭配可以造成温暖感,让人们在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三、香香是园林中的又一重要元素。
如香樟、月季、桂花等花卉都是散发芳香的植物,让人们在浸泡在美妙的环境中。
香气能够传递众多信息,它传达的信息不仅是与自然的关系和与环境的关系,还有与人设施和人文思想的关系。
在旅游景点和度假胜地中,谷物和麦芽的味道可以使游客体验传统的爱尔兰民俗;在山的峰顶上摆放着葱、姜和蒜等炒菜,其味道会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的味道;在园林或者公园设计中加入香草、花卉等,可以弥补城市环境中的失落感,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
四、声声是指景观中的环境声音,这些声音可以通过建筑物、水、鸟语等元素产生。
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要素----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要素----植物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明朝计成《园冶》△《盆菊图》(局部)/明沈周中国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真赏斋图》/明文征明多年前,智慧的先辈们早已开始探索植物的美感与品质,他们将植物的审美属性与人的思想巧妙连接,细心雕琢,寄情于景于物。
植物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还成为古人表达情感、祈求幸福的一种载体。
△《辋川图》/唐王维植物文化意境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的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的范畴,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并非只包括景物,人的喜怒哀乐也是心中的境界,因而能够写真景物、真感情的,都可以算有境界。
△《兰亭修契图》/明文徵明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和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写意,那么写意与写实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写实是在自然的原貌,而不着重渗入人的主观感受。
写意则虽然也顾及到自然的原来面目,但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虽不酷似自然原貌,但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就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景山水图》春景/宋刘松年在古代,诗人、画家遍游了名山大川之后,要想把它移植到有限的庭院空间,原封不动的照搬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绘画那样,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
《园冶》所说“多方胜境,咫尺山林”,实际上就是真实自然山水的缩影。
△《四景山水图》夏景/宋刘松年那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对意境的追求呢?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所以能够识色、声、香、味、触五境,但除五境外还有一个“法境”,这一境靠什么去认识呢?要靠“悟”,就是领会或想象。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设计要求美学、功能性和经济学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大方开朗的设计风格,让游览者眼前一亮。
在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园林绿化的工作成为园林工程的重中之重,那么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呢?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希望有所帮助!1、地形设计园林的构景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山水、建筑和道路、树木花草,在园林景观中,地形直接联系众多的环境因素,地形形式有平坦地形、凸地形、凹地形、山脊和谷地,在进行地形处理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原有地形,如果在具有草原、江、丘陵等这样的地段上,只要稍加人工的点缀和润色,就能成为风景名胜,要善于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园林绿地中,开展的活动较多,在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不同的分区,例如文化娱乐活动要求有较多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在对地形的设计过程中,要有利于地面排水,因为园林绿地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游人,碰上雨季,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积水,因此要在设计时利用地形的坡度排水,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确保游人的安全;城市中的园林用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改善地形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地形设计中要参考的要领为:主次分明、有观赏性、有层次性、有曲折性,例如,模仿自然界的山岭,建设错落有致的景观山岭,在有山坳、山水结合的项目工程还可以设计一些瀑布、溪水等,还可以引进欧洲国家的设计风格,把地形设计成一个个高低不同的台地。
应该注意的是,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对于较高的土山,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原有地形的承载能力,需要时进行特殊施工和加固措施。
2、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园林水体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可以溶解有害气体,大型水面还可以进行水上游玩项目的设计,园林的水面也是许多水生植物的生长领域,因此可以在水体上增加绿化面积。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精品)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支斜更好
竹 外 一 支 轩 ( 网 师 园 )
看松读画轩
拙政园听雨轩
四、建筑——7、亭
• 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 绍兴的兰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苏州沧浪 亭中的沧浪亭,拙政园的松风亭、嘉实亭, 北海的五龙亭等,
月 到 风 来 亭 ( 网 师 园 )
狮子林:扇亭
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 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 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 幽深之感。
(3)破:水Leabharlann 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 细竹野藤,朱鱼翠藻,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 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四、建筑——8、廊
• • • • • • • “引”且“观”的建筑 ①空廊 ②暖廊 ③爬山廊 ④水廊 ⑤单面廊 ⑥复廊
个园——长廊(空廊)
暖 廊 ( 外 部 )
暖 廊 ( 内 部 )
爬山廊
四、建筑
常见的建筑有厅、堂、楼、阁、馆、轩、斋、 榭、舫、亭、廊、桥、墙等。
1、厅堂(主体建筑)
“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 ——《园冶》
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 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
四、建筑——2、楼阁
四、建筑——
3、馆、斋 • 馆:供宴客之用。 • 斋:供读书之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
• • • • • 一、叠山 二、理水 三、植物 四、建筑 五、题咏
一、叠山—名园以叠为胜
• 是指人工用土、石或土石结合堆筑起来的假山。
• 一般有:石山、土山和土石混合三种,以石山居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园四大要素之一—建筑古典园林部采用古典式建筑。
古典建筑飞檐起翅,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
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
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它的魁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正如明人文裘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择,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园林建筑不象宫殿庙字那般庄严肃穆,而是来用小体量分散布置。
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
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
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较灵活,富有变化。
通过对比、呼应、映村、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人画。
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与严谨的中轴线格局比较而言。
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
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
苏州拙政园中园部分,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观赏价值,兼而有之。
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
宫殿建在皇家园林里,供帝王园居时使用。
它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
为了适应园苑的宁静、幽雅气氛,园苑里的建筑结构要比皇城宫廷简洁,平面布置也比较灵活。
但是,仍不失其豪华气势。
楼阁是在各地园林中普遍来用的一种建筑形式,给人的印象以高耸为主,有一种飞阁崛起,层楼俨以承天的气势。
在造园中起着压住环境,成为主景的作用。
它多建在抱山衔水,景色清幽,视线开阔的地方。
厅、馆、轩造型丰富。
厅,一般内部较大,视野开阔,从厅内观景,山映月照,历历在目。
馆,原是取秦汉“馆驿”和“宦宫客舍”之意为建筑命名。
为便于赏景,一般都建在地势高爽的地方。
轩的特征是前檐突起,出廊部分上有卷棚,即所谓“轩昂欲举”现时也常有人把小的房舍称作轩,其意在于表承风雅。
园林里的轩常是傍山临水而建,在平面布置上常常与院落景色连为一体。
厅、馆、轩的体量都要比宫殿、楼阁小,布置灵活,常被作为景区或院落的主体建筑,成为这个景区或院落的构图中心。
斋,本来是宗教用语,被移用到造园上来“,主要是取它“静心养性”的意思,因而大部建在僻静的区域。
在大型园林里,特别是皇家园林里的斋;,如北京北海里的“养心斋”,不再是单指一座斋房,除了它本身,还有许多厅、馆、堂、轩等建筑。
这种情况下的斋,已是院落的一种名称。
为了点缀风景,增加园景园趣,造园家还因地制宜地布置了一些亭、廊、榭、桥等小品建筑。
这一类建筑物犹如京戏中的折子戏,音乐中的独奏,文学作品中的微型小说,形式活泼,轻松自如;在空间组合、艺术造型、创造景观上,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特别是它的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总容易引起游览者们的极大兴趣。
古典园林的画意诗情,常常就出在这些好象微不足道的建筑小品上。
廊,是古典园林中最精美的建筑形式之一,有单廊、复廊、双层复道廊等多种形式,起连接建筑物,分隔空间,造成景观,引导游人循廊揽胜的作用。
最为壮观的是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等皇家园林里的廊。
颐和园的彩绘长廊婉蜒七百多米,计二百七十三间。
它倚山面水,东起乐寿堂,西至清晏舫,把山前沿湖的排云殿、宝云阁、听鹂馆等七座主要建筑联结到一起,一面是苍翠的万寿山,一面是幽静的昆明湖,构成个一条风光绣丽的游览线。
从龙王庙隔水望去,它又好似镶嵌在山水之间的一条花边彩带,越发显出皇家园林特有的雍华气概。
若说廊的典雅别致,还数江南园林。
南京莫愁湖的回抱曲廊,无锡碧山吟社的垂虹爬山廊,苏州拙政园的水廊,扬州寄啸山庄的双层复道廊,都称得上是至美至妙的佳作。
桥,最活泼多姿。
由于我国古典园林以山水造景,桥几乎是每园必有。
曲桥临水,拱(虹)桥飞天,不独能够加强水意,而且有一种曲尽奇妙的力量。
一般情况下的桥,主要是用来沟通道路,园林里的桥除去使用要求,还要适应造景需要。
更为有趣的是古典园林里有水架桥,没有水也架桥,这叫作旱地水作,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意境。
扬州个园秋山半腰用汉白玉架了两座跨涧桥,形到意到,情趣盎然。
榭,是建在小水面岸边紧贴水面的小型园林建筑,也有叫它水亭的,带有画舫的意味。
大的水面就要建阁了。
造园家主要是利用它变化多端的形体,和精巧细腻的建筑风格来表现榭的美。
它的作用主要是供人观赏水景,同时也可以造成景观。
青山绿水之中有一座茅榭,就会给人们以幽趣风雅的意境。
舫,在园林中是一种仿船形水上建筑,船体花厅,工巧雅致,人们都喜欢叫“画舫”。
从一些园林舫的实例看,有的临岸贴水,象待人登临;有的伸入水中,似起锚待航。
南京天王府西花园的圆舫,远离岸边,自由自在于风浪之中,寓意深远。
记得有这样一副对联:“毂皱波纹迎客棹,问花寻柳到野亭”。
这是一副集联,既说明了画舫的作用,又饱含着一股娴静之情。
台,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之一,用土垒筑,高耸广大,有些台上建造楼阁厅堂,布置山水景物。
周文王的灵台是什么样,也许考古家有法看到、不过河北省邯郸市却有一座公元前三二五──二九九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建筑的一座丛台,也叫武灵台。
武灵王在这里观看军事操练,享受歌舞娱乐。
迄今还有“天桥雪洞”、“花苑在阁”等景致,到此一游,大开眼界。
至于现代园林里的台,主要是供游人登临观景,除了通常的楼台,有的建在山岭,有的建在岸边,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北京恭王府萃锦园里有一座高耸的湖石假山,山顶上置了一座台,名叫邀月台。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造园家借用古诗的意境造台,此处可算达到了神形俱妙的程度。
古典园林里的墙是很美的。
在通常情况下,墙的形体比较简单,砌得也比较粗糙。
园林里的墙却是被艺术化了的,它的形体之美,足可以与廊争高下,人们美称它为花墙、粉墙、游墙。
游墙依山就势,迂回曲折,犹如蛟龙盘山过水,婉蜒不已。
园林墙体上,往往饰有花窗、景洞,一方面有利于通风采光,更重要的是使墙体两面景物相互资借,增加景物层次,扩大园林空间,让游览的人们感到园内有园,景外有景。
无锡蠡园的千步长廊的廊壁上,精心构造了八十九座花窗,图案各异,蔚然壮观。
苏浙一带还喜欢把墙粉白,这样以白色粉墙作“纸”,墙前植竹置石,构成一幅典雅小景,也见匠心独具。
为了加强景观,造园家还精巧地把廊与墙结合起来,造成单墙廊、复墙廊。
复墙廊是依墙两边建廊,而后面廊造景。
无锡寄畅园锦汇欹的墙的处理和依廓布景令人折服。
进门是一道墙廊,墙廊临水,曲折有致,依廓环水布置了知鱼槛、七星桥、郁盘、涵碧、嘉树堂,以及对面的鹤步滩、八音涧、九狮台等景观。
廊墙后面植树石花木,透过廊壁上的景洞,框成一幅辐图画象嵌在墙上似的。
特别是墙后有几棵大树高出墙头,看上去好象墙后还有偌大地方,其实只不过三五步。
就在这样一个不大的空间,得心应手地完成了一组新、奇、巧、绝的景物布置,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的高超。
古建筑的美构成了园林主要景观。
从造园的角度看,土建竣工只能算是完成了漂亮的外壳,剩下的还包括十分讲究的内部陈设布置和外部环境的掩映衬托。
厅馆内部陈设布置,以家具、古玩、字画、盆果为基本材料,按照一定程式布置。
这种程式主要来自长期的古代礼仪,能够有典雅的气氛,充实的空间。
从一堂家具几样摆设,能够看出主人的志趣爱好和生活方式。
上海淀山湖风景区大观园中的“潇湘馆”,据说园林工作者特意到常熟市订制了一套红木家具,又办了笔墨纸砚和茹罐瓷碗一些小件,依照《红楼梦》小说描写的样子,布置一个林黛玉居住的生活环境,让游人观看之后仿佛进入大观园的境界。
另外,我国劳动人民擅长的镶嵌艺术,也被引用到造园上来,主要见于路面铺设和墙面嵌缀。
墙面嵌缀以园记、主人诗画、游记、碑帖为主要内容,以石刻、砖刻为基本形式。
镇江焦山有“经五山”的美称,登上焦山,可以壮观天地,饱览日月,浩瀚长江风光会使你心旷神怡。
古人在此驻马停车,曾经留下许多题诗勒石。
至今保存在这里的有历代名家碑刻二百六十余块,被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就珍藏在这里。
此外,令人赞叹的还有在各地园林都可能看到的甬道和院落的嵌缀。
它们既铺了路面,又美化了环境,加强了园林气氛。
这类嵌缀的用料简单易取,各种形色的鹅卵石、砖料、瓦片都可利用。
扬州寄啸山庄有座船厅,四面都有嵌画,厅前是大片的水纹波,点出了“船厅”的主题,厅右是牡丹图,左侧是松鹿图,厅后是古钱聚宝。
一座厅房四面画,何等雅致美观。
列为路面嵌缀之最的,该是北京故宫御花园甬道嵌缀。
能工乃匠们筛选出蚕豆般大的鹅卵石,分色用石,沿路一幅挨一幅地铺出数不情的人物故事、花卉鸟兽图,形象的真切,场面的生动,做工的精巧细腻,简直达到令人忘归和不忍下足的艺术效果。
造园四大要素——树木花草树木花草在造园中有构成优美的环境,渲染宜人的气氛,并且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
古人说:‘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
”从山与树两者关系出发,把配植原则作了很好地阐述。
试想,各种建筑假如没有树木掩映,光秃秃的山,冷清清的水,该是何等缺乏美筋,缺乏生气。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树木花草是造园的要素之一。
所以造园家在完成地形改造之后,即着手配植树木花草。
植物的种类繁多,生态各不相同,见于造园的大体属于两大类型,一是属于观赏性植物,以它的天然属性和体态为造园家所赏识;另一种是属于绿化性植物,会使景物画面富有层次,充满生机。
造园家的任务主要是从造景需要出发,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配植,使之发挥预想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发现了许多植物的生态习性,由此便赋予了它们各种不同的性格。
比如牡丹富贵,芍药荣华,莲花吉祥如意,杨柳妖娆多姿,苍松高尚,兰花幽雅,秋菊傲霜,翠竹潇洒,芭蕉长春,松竹梅乃岁寒三友等等。
造园固然希望有奇花异木,但主要的还是为了用来表现主题。
古典园林是以小品种植物配植为主,常见的有竹、梅、丁香、桂花、石榴、海棠、黄杨、碧桃、玉兰、紫薇、绣球、夹竹桃、蔷薇、木香、月季、凌霄、杨柳、国槐、梧桐、芍药、牡丹以及其它一些地方树种和应时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