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与责任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他们幼小的心灵如同一朵娇嫩的花朵,需要用爱心去呵护和浇灌。
只有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要用爱心去呵护学生,浇灌他们心灵的花朵。
用爱心教育学生。
爱心是教育学生的灵魂。
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心灵去感染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学生。
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心去对待,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要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只有用爱心教育学生,才能让他们在温馨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使心灵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用爱心关怀学生。
学生是需要关怀的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学业、生活、情感方面都需要关怀。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学习方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在生活方面要关心学生的饮食、作息和安全问题,保障学生的生活质量;在情感方面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只有用爱心关怀学生,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成长的烦恼,让他们在关怀的温暖中茁壮成长。
用爱心引导学生。
学生是需要引导的群体,他们缺乏经验和认识,容易迷失方向。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用爱心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用爱心去引导学生识别是非,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要用爱心去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要用爱心去引导学生勇敢追求梦想,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只有用爱心引导学生,才能让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迎接未来的挑战。
用爱心赢得学生。
学生是需要赢得的群体,爱心就是最好的赢得方式。
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心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依赖,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使他们在爱心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家长也要用爱心去赢得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和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

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明水县滨泉中学:李春丽我把教育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我就是在尽量做这样一位教师典范。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
一天下午我正起劲的讲着课,突然“哇”的一声,王小慧同学吐了一地。
正是盛夏,一股难闻的气味立刻充满了整间教室,王小慧同学脸色苍白,欲吐不止,痛苦的趴在桌子上。
见状我眉头一皱,再看他们的表现:有的捏鼻子,有的扇着书,有的小声嘀咕:“难闻死了,熏死了”,有的在一边作呕乱作一团,顿时我就火了:“同学生病了,你们就没有一个能主动站出来帮忙的,平时的热情都哪去了?”我真想借此机会好好训斥一番,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团结互助。
经验告诉我:有的学生怕脏不愿意帮忙;有的学生怕嘲笑怕别人所“装好人”。
这是责备没有任何意义,身教胜于言教。
我急步上前,掏出自己的手帕,一边清理她身上的污垢,一边询问病情,确认是胃肠感冒所致,我才稍稍松了口气。
于是,我拿起笤帚清扫呕吐物。
大家的目光随我再动,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很惊讶的看着我的举动,这时班长和两外几名学生动主动加入清扫小组,我立刻布置学生上自习,并及时送王小慧同学去看了医生。
此后,班级里同学之间懂得了互助互爱,主动地给需要帮助的同学以无私的爱心。
作为教师,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
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正是一个教师爱心的具体表现。
十几年来,我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她的品行,她的生活,她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会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
”二、用赏识激发学生。
在教学的具体工作中,我一直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田——育人案例

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田——育人案例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每每谈起教书育人这一话题时,总是感慨不已。
人们给教师戴上了“蜡烛”“春蚕”“园丁”等美丽的光环,要求老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希望教师将每一个孩子教育成知识广博的优秀人才。
然而教师这个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拥有活泼世界的个体,他们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教师的职业投入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技术技巧,更是一种情感与人格的投入,是老师对教育活动本身、对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真诚的爱。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
当我们以永驻的童心、赤诚的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就会消除“火暴”,减少“急躁”,以“温柔”的方式去开启和诱导他们。
也只有这样,才会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教师辛勤汗水的浇灌中健康茁壮成长。
记得在宁远堡镇马家崖小学任教时,有一个男孩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当时他已不在我的班上了),他是个机灵又顽皮的男孩,似乎比别的孩子成熟许多,做事非常有主见,只是学习上稍微吃力些,品德方面挺好的。
有一天中午,我到学校比较早,当骑着自行车来到校园时,看到他鬼鬼祟祟扒在一位老师的窗前,往里探着头。
我很好奇,也感觉很蹊跷,同时又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本来我不想管这个“闲事”,可我怎么都走不开,总觉得应该问一问。
于是将他叫过来问个究竟,谁知这一问,竟问出了一个藏在他心底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制止了一场不可预想的事件——因为他手里还拿着一把刀,情绪非常激动。
我当时就觉得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必须制止他,打开他的心结。
于是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和他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
我耐心地引导他,并听他将自己的委屈一一道来,替他分析了那个老师出发点的失误和他自己对老师的误会,并结合他父母的情况和他促膝交谈,并保证此次的交谈永远是我和他之间的秘密。
(事隔十几年了,我从没向他人说起过此事。
而今写出来以供各位同仁们借鉴,并希望他能谅解。
)慢慢地他的情绪由激动到平和,由平和到露出笑容,由笑容到信服、到感激。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田

小学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
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改正。
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
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必须把工作做得细致,放下架子,与学生多亲近。
只有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才能听之、信之。
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敲开心灵之门。
在班里有这样一位同学,平时上课经常开小差,我发现他自卑感强,心理不平衡才造成这种情形的。
我知道后并没有在课堂上过分责备他,相反却经常与他谈心,他听后想到自己平时的行为,羞愧地低下了头。
之后努力学习,在期末检测中成绩进步较大。
假如当时不是用爱心去感化他,而是怒斥他,或许会迫使他走上斜路,就大相径庭了。
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教导学生要讲究方法。
特别是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他们由于性格、心理、素质等并不是我们可以凭一腔热情可了事的。
因此有必要晓之以理,先用理论加以开导,阐明学生的任务和班集体的作用,适当讲古代先贤的故事,从正反两面加以激发、引导,从而以理服人。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国家的重要任务。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一批默默无闻的教师用爱心浇灌着学生心灵的花朵,用教育点亮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
在教育中,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教师,能够将学生的内心潜能激活出来,让他们在育人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用真挚的爱心去关心和呵护学生,才能成就他们的未来。
教育应该是一个亲情浓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感受到师长母爱般的关怀,学生的内心才会变得温暖和富有生机。
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师长对学生的关爱与照顾,用真情实意的话语去鼓励学生,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耐心是教育的重要品质,只有耐心的教师才能够逐渐发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
这需要教师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引领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许多学生天赋异禀,只要教师有耐心,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之后,就能够逐渐引导和培养学生,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责任心是教育的核心,教师需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道德、职业、人格等各方面的要求高于各行各业的标准。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内心的诉求,按照学生的需要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铺设教育的康庄大道,还需要关心学生的脚下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成长空间。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教师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更多的是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努力,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养成健康向上的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让我们迎接一个新的教育时代,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绽放一片芳香,铸造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让爱心与责任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 .doc

让爱心与责任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黄石市第七高级中学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不长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长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解答疑问”这么简单,而应结合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情感世界,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去滋润他们渴望知识的干涸心田,去为他们美好的人生理想插上展翅翱翔的翅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激情和动力,更无从谈起责任心。
因此,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就应该富有爱心,应该具有一颗关爱学生、平等对待的公平之心。
来到七中的第二年,我又重新带高一年级的学生,教的课仍然是让学生学得头皮发麻的数学,让我着急的却是两个文科班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从没有灰心丧气,我想:不管学生基础多差,还是学习数学兴趣乏味,我都应该竭尽全力去教好他们,用一颗关爱之心去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爱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就应该做到“诲人不倦”。
文科班学生学习数学,大多数学生不够积极主动。
面对全班五十多个学生,我决定从分析与掌握他们的基础着手,用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为,做教师的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中来,必须懂得“关爱”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有足够的耐心做足课前功课,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于是,我在教学中认真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性格上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力,努力找到适合他们的切入点来开展教学,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自我。
同时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做到及时表扬,让他们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我主动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耐心地为他们分析每一个步骤,讲解每一个难点。
通过种种“关爱”,学生与我的距离更近了,他们的乐趣都愿意与我分享,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也都能积极主动发言与回答问题了。
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学生们树立了学习信心,对数学学习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积极的成长。
爱心是一种最珍贵、最重要的无形财富,只有员工与全体教育工作者能真正创造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在语言上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我们可以与学生们保持亲切的交流和流畅的沟通,让学生感觉到在校园中有一扇可以听说的心门。
我们可以用温暖的声调和言辞,传达我们对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要更多地关注他们,鼓励他们说话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关切的、耐心的鼓励和指导,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爱护。
其次,在行动上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在学校环境中,通过言传身教,我们可以向学生们展现为人师表、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我们可以教育学生珍惜学校、维护环境卫生等行为规范。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精心备课,注重教学质量和效率,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索。
我们还可以在公益活动中带领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捐赠物品等活动,让学生明白做好事与帮助他人的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也要在情感上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我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中有一份亲情,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关注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通过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情感需求,进行有效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对于那些困难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觉到被关爱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怀。
总之,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在我们语言、行动、情感三个方面下功夫,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营造宽松、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
唯有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充满信心,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自我。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爱心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能够温暖人心,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而在学生的心灵成长过程中,更是需要爱心的滋养和浇灌,就如同一朵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
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用爱心来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它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爱心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它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爱心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
正是因为有了爱心,教师才会倾注心血去教学生,学生才会在爱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和温暖。
爱心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源泉。
学生的心灵需要爱心的滋养和呵护,爱心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源泉。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勇气。
爱心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能够让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迎接挑战,努力向上。
爱心还是学生成长的保障,它能够给学生以关爱和温暖,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幸福和快乐。
教师要用爱心去呵护学生,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爱心是学生心灵的滋养品。
学生的心灵是一朵纯洁的花朵,它需要滋养和呵护。
教师的爱心就是给学生心灵的滋养品,它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润,保持清新与纯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爱和温暖,使他们的心灵更加健康和美丽。
爱心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和雨露。
阳光和雨露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它能够给植物提供养分和能量,让它们茁壮成长。
同样,爱心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和雨露,它能够给学生以力量和激励,让他们茁壮成长。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爱心就如同阳光和雨露一样,它能够给学生以温暖和滋养,让他们茁壮成长。
爱心也是学生心灵的保护伞,它能够为学生遮风挡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受伤害。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让他们在爱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爱心与责任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
黄石市第七高级中学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不长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长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
“传授知识、解答疑问”这么简单,而应结合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情感世界,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去滋润他们渴望知识的干涸心田,去为他们美好的人生理想插上展翅翱翔的翅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激情和动力,更无从
谈起责任心。
因此,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就应该富有爱心,应该具有一颗关爱学生、平等对待的公平之心。
来到七中的第二年,我又重新带高一年级的学生,教的课仍然是让学生学得头皮发麻的数学,让我着急的却是两个文科班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从没有灰心丧气,我想:不管学生基础多差,还是学习数学兴趣乏味,我都应该竭尽全力去教好他们,用一颗关爱之心去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爱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就应该做到“诲人不倦”。
文科班学生学习数学,大多数学生不够积极主动。
面对全班五十多个学生,我决定从分析与掌握他们的基础着手,用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为,做教师的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中来,必须懂得“关爱” 学生的
个性差异,要有足够的耐心做足课前功课,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于是,我在教学中认真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性格上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力,努力找到适合他们的切入点来开展教学,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自我。
同时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做到及时表扬,让他们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我主动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耐心地为他们分析每一个步骤,讲解每一个难点。
通过种种“关爱”,学生与我的距离更近了,他们的乐趣都愿意与我分享,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也都能积极主动发言与回答问题了。
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学生们树立了学习信心,对数学学习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每当他们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我心里总是洋溢着充实感和幸福感。
关爱学生,就应当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无论是智商好的还是基础薄弱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经济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喜欢唱反调的,无论是学生家长对老师有帮助的还是没帮助的,老师都应该去平等关心、爱护与尊重他们。
记得在一次课堂上,我发现坐在教室后面的一个学生,她桌上居然没有数学课本。
当我问她原因时,她给我的回答是:我不喜欢听你讲课!这句话瞬间深深地刺痛了我,让我不断反思:为什么学生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是不
是自己还有许多没有做好的地方呢?
下课后,我到班主任那里去了解了她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同时想伺机找她谈谈心。
我知道,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就需要聆听他们的声音,留意他们的感受,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和他们建立起感情与友谊。
有一天,她和她妈妈在电话里争吵起来,顿时,我预感自己“下手”的机会来了。
凭着自己动之以情的“套近乎”和耐心的教育开导,她从最初的默默戒备到之后向我敞开心扉,甚至在后来用写信的方式向我表达感谢……短短一个月,她的巨大转变,让我吃惊,也让我感动,甚至她现在能够主动问数学问题,真是让我倍感欣慰!
也许,这只是千千万万个教师教学中最平常的一例,但我却可以很自豪地告诉所有人:我会用心去对待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同时也有能力去改变每一个所谓的“坏学生”,让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想,这正是我们教师应当始终秉持的无私奉献爱心的座右铭。
关爱学生,就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立人格。
著名的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只有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与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你才能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组双向互动中,不断提高与前进,你的教学成就与学生的成绩才会收获双丰收!每当站立在神圣的讲台上,放眼望去五六十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时,我的内心倍感沉重:一定要竭尽全
力,把每一位学生教好,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比尔•盖茨曾经说:人可以不伟大,但却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教师这一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更是一份必须具有责任心的职业。
国家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可以说教师的责任源于对社会、对国家的爱。
这份爱与责任,相互交织,融为一体,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寻求展现,而是在每一个平凡、普通甚至是琐碎细微中体现。
作为承载着学生梦想与家长期望的光荣职业,我深深体会到肩上的责任之重,正如人们常说“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责任心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而是努力让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身份。
教师最起码应该为学生服务,教育好学生,只有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造就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世界也许很小,心的领域却可以很大。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将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去播撒教育的种子,用责任去堆积成长的沃土,用爱心去浇灌茁壮的幼
苗,用自己的教育良知去赢得桃李满天下!
邮编地址:黄石市黄石港区黄石七中
邮政编码: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