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基于地震叠前大角度道集的调谐压制提高分辨率方法

基于地震叠前大角度道集的调谐压制提高分辨率方法

基于地震叠前大角度道集的调谐压制提高分辨率方法张明振【摘要】地震叠前成像的叠加数据受大角度道集干涉调谐作用影响,子波特征模糊、分辨率降低.对此,利用正演模拟首先明确大角度数据干涉的形成机理,即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地层时间厚度减小,导致数据发生干涉调谐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层顶底干涉的陷频周期条件、正演模拟陷频和假陷频特征,明确了提高分辨率应在资料的原始频带内实施.依据叠前共成像道集的同源性理论,通过构建叠前大角度数据与小角度数据的匹配关系,求解匹配因子用以压制大角度数据的调谐效应,从而提高地震叠前成像的叠加数据的分辨率.在胜利油田CD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大角度数据的分辨率,处理的成像道集叠加后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The features of wavelets extracted are vague and the ability of solving them is low because the stacked data is affected by interference tuning during seismic data imaging in pre-stack.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large angle data interference is made clearly through forwardmodeling,which is the formation time thickn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idence angle which leads to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data.It is certified that the data resolution should be enhanced within original frequency band through analysis of conditions generating cyclical notch frequency at the top and bottom bed and modeling pseudo-notch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in forward.Based on the homology of the prestack common image gathers,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big angle data and the small angle data is built to extract match factors for suppressing tuning effect due to large angle data.As a result the resolutionof stacked data could be improved during seismic data imaging.Its application to CD area shows that the resolution of large angle data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 the method,and the resolution of the processed image gathers is improved obviously.【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7(017)011【总页数】6页(P169-174)【关键词】叠前大角度道集;陷频;干涉调谐效应;同源性;匹配因子【作者】张明振【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东营257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我国陆相沉积储层具有厚度相对较薄、空间变化大的特点,会导致地震波在其中的传播发生薄互层的干涉效应。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作者:张瑶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9年第06期摘要:当前我国油气勘测工作正在朝着更高层次上发展,现阶段的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很难满足地质勘测工作的标准需求,因为我国很多地区在地质条件上非均匀性较强、厚度较薄,在地震响应特征上不是非常明显,远远低于极限分辨率,因此在储存层的刻画难度上相对较大。

本文重点针对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薄储层;频谱恢复高分辨率处理;井震关系通过对我国某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和研究,在最近几年发展过程当中,通过油井勘测成果可以看出,该地区当中分为三层发育地层,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不稳定地层的分布。

在本文研究的地区在部分探井当中,整个岩石组成比较密集、厚度较薄,在地震响应特征上不是非常明显,远远低于极限的分辨率大小,这对提高图像信息的分辨率产生的诸多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进行了运用,有效解决了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的问题。

1 提高分辨率带来的优势在油井储存层当中地震特征表现为波谱反射,在油井曲线当中整个声波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在密度变化上相比于围岩条件的密度变化有着明显的上涨,储存层中的阻抗有着较大的下降。

在该地区当中储存层到薄度仅为23米,通过地震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在该地区的资料主频率设定为35赫兹,有效的频率宽度设定为10~60赫兹。

在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当中无法得到准确的分辨,依照相关的钻井资料分析统计,从中可以得出不同类型岩石物理参数以及在地层以下的分布规律,确定了不同巖层当中的岩石物理和化学性质,使用45赫兹雷克子波对该地区的储存表层的相位变化进行测定,在50赫兹雷克子波当中出现了若波峰现象,通过这一数据分析可以得出,针对地震资料开展分辨率提升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储层识别和描述的精确度。

2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运用分析2.1 井震标定验证井震合成记录是验证高分辨率效果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原始地震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在原始数据当中所标定的领证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检测地层区域的TP2二强反射作用,在底部的弱风反射条件下,所展现出的分辨率效果更佳良好。

小波分析提高地震勘探资料分辨率论文

小波分析提高地震勘探资料分辨率论文

小波分析提高地震勘探资料分辨率的研究【摘要】小波变换在信号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

在小波变换域中,有效信号的相关性和随机噪声的随机性仍然保留,因此可以在小波变换域内对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小波变换作为频率和时间的二元函数,使之可以很方便地在频率和时间域中同时进行地震波能量的吸收衰减补偿。

试验证明,利用小波变换去噪和提高分辨率,不仅方便有效,而且有很好的保真度。

【关键词】地震勘探应用;小波变换;分辨率1 我国的发展前景随着地震勘探工作的发展和深入,油田勘探逐渐从浅部转至深部、从平地转到山区、沙漠地区。

由于采集条件越来越恶劣,地震勘探时所采集到的地震资料中包含的噪声将增多,这些噪声与有关地下构造和岩性的信息之间互相交织着。

因此,不宜直接利用野外地震资料作地质解释,需要对其进行数字处理,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从而为地震勘探的地质解释提供可靠的资料。

其中,信号降噪便是数字处理中尤为重要的一步,它被用于从地震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着重研究地震勘探信号的降噪技术,研究中结合了小波变换和k-l变换技术。

地震勘探的原理、生产工作、术语解释及信号噪声;接着研究小波阈值去噪法和k-l变换去噪法,针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各个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平移不变量小波阈值去噪法和基于k-l变换的时空加倾角调整处理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这两种改进的算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剖面噪声得到了很好地去除。

另外,由于信号和噪声在二进小波变换各个尺度上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而且从信号的模极大值使用共轭梯度法可以较好的重构信号,论文又采用二进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去噪法对模型数据和地震数据信号进行处理。

2 我国地震勘探2.1 地质勘探引入监理机制的意义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指出:“开展地质勘探项目监理工作不仅是保证地勘项目质量和提高国家投资效益的需要,也是探索建立地质勘查运行新机制的需要;它对加强我国地勘单位队伍建设、提高勘查质量和效益,都将具有明显推动作用。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综述 (2)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综述 (2)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综述摘要高分辨率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各个方面。

在回顾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分辨率的评价机制,并对近年来发展的高分辨率方法原理及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高分辨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对分辨率造成影响,因此,高分辨率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独的技术,需要同时发展采集、处理和解释各方面的技术,尤其是借鉴交叉学科的新方法。

关键词:采集;处理;解释;高分辨率;评价机制1 概述1.1 高分辨率勘探的目的及技术发展历程地震勘探是一种应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来对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进行测量的技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该方法已经成为最有成效的油气勘探物探方法。

纵观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高分辨率一直是科研、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诚然,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到解释,每一个环节都对分辨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采集、处理和解释分属不同的环节,考量高分辨率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但三者是有机联系的。

首先,野外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直接关系着地震勘探的成败,只有在采集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处理技术(诸如静校正、拓频和压噪技术等)才有发挥的空间,而地震处理得到的剖面又是解释的基础,解释成果则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最终目标,三者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其次,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也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例如,采集观测方式的改变有可能对处理方法或参数提出新的要求(如可控震源采集对处理提出了谐波压制的要求等),解释方法的突破也有可能对处理提出新的标准(如A VO解释技术要求处理方法具有高保真度等)。

在阐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分辨率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地震勘探分辨率是基于地震测量技术对地下构造进行空间测量的精度描述,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可以概括如下:可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厚度或最窄地质体的宽度,前者称为垂(纵)向分辨率,后者称为横向分辨率[1-2]。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探讨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探讨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探讨摘要:随着油气资源的消耗,地震勘探油气资源越来越复杂,勘探难度也与日俱增,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精确勘探开发的要求,各种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技术也随之诞生。

本文针对反Q滤波、广义S变换这两种方提高分辨率方法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但是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使用时,要根据原始地震资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取合适的提高分辨率方法。

关键词: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提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提高地震分辨率来获取反射系数。

高分辨率地震技术是在深度和复杂地带进行地震详查确定小幅度构造、小断层和表层构造的有效手段。

提高地震分辨率对于我国目前油田勘探有重要意义,一是由于我国的地质构造复杂,二是东部油田资源开发也已进入了深挖的勘探阶段,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处理已成为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主要目标。

本文就工作中使用到的几种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反Q滤波(1)反Q滤波原理反Q滤波技术能补偿大地吸收衰减效应,它不但可以补偿频率损失和振幅衰减,还可以优化记录的相位特性,以达到改善提高弱反射波的能量、同相轴的连续性和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的目的。

广义S变换把地震信号从一维时间域转换到了二维时频域,通过广义S变换对地震数据进行高分辨率重建,极大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

图3是利用广义S变换重构重构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该剖面视分辨率比小波分频重构方法得到的分辨率更高、同相轴更清晰和连续。

频谱分析的主频范围为30~40Hz,原剖面主频为15~30Hz。

利用S变换提高分辨率处理之后,分辨率随着主频的提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图4)。

三、结论本文将反Q滤波和广义S变换方法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研究表明,由于各方法参数选取、技术原理等方面的差异,分辨率的提高效果也不一样。

在实际使用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合适的处理参数和适当的处理方法。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也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地震的研究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勘探是地震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则是地震勘探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对于地震预测、震害评估和灾害应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指的是地震波数据中可以分辨出的最小空间或时间尺度。

低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往往难以准确地显示地下结构和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影响了对地下地质构造的认识和对地震灾害的预测。

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技术成为地震勘探的重要课题之一。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的核心是信号处理和成像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数字滤波、模型剖面拟合、时间频率分析等,能够提取地震波中的有用信息并将噪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清晰度和精度。

成像技术包括地震逆时偏移成像、多次波叠加成像、波场外推成像等,能够根据地震资料的波形特征和传播规律进行地下结构成像,实现对地下地质构造和地震灾害特征的准确展示。

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地展示地下地质构造。

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是受到地下介质的影响的,不同的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传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技术,地震研究人员可以更清晰地观测到地下的地质构造,如断裂带、岩层结构、地下水体等,从而深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能够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地震预测是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决定了地震波的观测精度和信息获取的有效性。

通过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处理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能量释放的位置,从而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能够促进地震灾害的影响评估和灾害应对。

地震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因此加强对地震灾害的影响评估和灾害应对显得十分重要。

用稳定高效的反Q滤波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用稳定高效的反Q滤波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维普资讯 第 23卷 第 2期 地球





Vo _ 3 No 2 l2 .
A pr . 2 08 0
20 0 8年 4月 ( 码 : 5  ̄ 4 3 页 46 6)
PR0 GR ESS I N G E0 PH Y SI CS
用 稳 定 高 效 的反 Q 滤 波 技 术 提 高 地 震 资 料 分 辨 率
法 , 者 对 地 震 记 录 上 到 时 较 晚 的 同相 轴 进 行 了过 度 的补 偿 , 者 为 防 止 过 度 补 偿 后 来 的 振 幅 而 在 最 大增 益 处 进 行 或 或 限制 , 致振 幅 的 多解 性 , 导 而且 还 会 影 响 滤 波 器 的相 位 效 应 . 文 给 出一 种 通 过 直 接 求 解 时 间域 的 Q 模 型 方 程 来 进 行 本
ls fhg rq e c n r ya d p a edso t n o so ih fe u n ye eg n h s itri .Th s efcsca ermo e y iv reQ i e.Th xse o eeQ fe t nb e v d b n e s f tr l ee itd iv r eQ ie to sh v h olwig d f in is n e s f trmeh d a ete fl l o n ei e ce :Th fiin y o h loih i rq e c o i sq i c eef e c fte ag rt m n fe u n y d man i ut c e
反 Q 滤 波 的 算 法 . 于采 用 带 状 矩 阵 解 算 器 , 以 具 有较 高 的 计 算 效 率 , 论 数 据 和 实 际 地 震 资 料 的 试 算 结 果 证 明 , 由 所 理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摘要】地震是地球表面突然释放能量所导致的地质现象,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研究地区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从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的概述入手,介绍了该技术在地下构造研究、地震前兆监测、地震预测模型、震源机制研究以及地震灾害防范与减灾中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应用研究,展示了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结论部分进一步强调了这项技术对地震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地震研究提供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为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震影响、分辨率处理技术、地下构造、地震前兆监测、地震预测模型、震源机制、灾害防范、减灾、地震研究、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地震影响及重要性地震是地球表面地壳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经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灾害和损失。

地震对人类和地球环境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和人员伤亡,还可能引发火灾、洪水等次生灾害。

地震还会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如地表沉降、河流改道、土壤液化等。

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测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至关重要。

地震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破坏性,导致了人们对地震学的研究迫切需要发展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技术手段。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通过处理地震波形数据,能够对地下构造、地震前兆、地震预测模型、震源机制等方面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地震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加强对地震影响及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地震研究的水平和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1.2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概述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是一种在地震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油气资源的消耗,地震勘探油气资源越来越复杂,勘探难度也与日俱增,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精确勘探开发的要求,各种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技术也随之诞生。

本文针对反Q滤波、广义S变换这两种方提高分辨率方法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但是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使用时,要根据原始地震资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取合适的提高分辨率方法。

关键词: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提高分辨率
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提高地震分辨率来获取反射系数。

高分辨率地震技术是在深度和复杂地带进行地震详查确定小幅度构造、小断层和表层构造的有效手段。

提高地震分辨率对于我国目前油田勘探有重要意义,一是由于我国的地质构造复杂,二是东部油田资源开发也已进入了深挖的勘探阶段,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处理已成为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主要目标。

本文就工作中使用到的几种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反Q滤波
(1)反Q滤波原理
反Q滤波技术能补偿大地吸收衰减效应,它不但可以补偿频率损失和振幅衰减,还可以优化记录的相位特性,以达到改善提高弱反射波的能量、同相轴的连续性和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的目的。

广义S变换把地震信号从一维时间域转换到了二维时频域,通过广义S变换对地震数据进行高分辨率重建,极大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

图3是利用广义S变换重构重构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该剖面视分辨率比小波分频重构方法得到的分辨率更高、同相轴更清晰和连续。

频谱分析的主频范围为30~40Hz,原剖面主频为15~30Hz。

利用S变换提高分辨率处理之后,分辨率随着主频的提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图4)。

三、结论
本文将反Q滤波和广义S变换方法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研究表明,由于各方法参数选取、技术原理等方面的差异,分辨率的提高效果也不一样。

在实际使用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合适的处理参数和适当的处理方法。

如果提高分辨率的目的是用来进行地质构造解释的,那么拓展高频、压制低频的方式是合适的;但如果提高分辨率的目的需要用来进行储层预测、属性分析的,则宜使用能保留原地震数据频谱结构的方法。

总之,提高叠后地震资料分辨率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取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浩杰.地震资料分辨率表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5):50~54,60.
[2] 雷宛,肖宏跃,邓一谦等.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3]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上,下册.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4] 唐建人,李勤学.高分辨地震勘探理论与实践.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