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wu )

合集下载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高睡眠质量。
降低心血管风险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 管后,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增强机体免疫力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 管后,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 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口咽通气管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呕吐和反流是常见的并发症,使用口 咽通气管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和反流物进入 气管,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总结词
口咽通气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和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VS
详细描述
口咽通气管的放置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状 况,减轻口腔分泌物潴留的现象,提高患 者的舒适度。同时,口咽通气管的使用也 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 度。临床研究表明,口咽通气管的使用能 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提高 患者的满意度。
准备物品
准备合适的口咽通气管、麻醉 喉镜、插管钳、开口器、舌钳 等器械和药品。
插入通气管
将口咽通气管插入患者口中, 使其沿舌背弯曲,直至咽喉部 。
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生命 体征、意识状态等信息,判断 是否适合置入口咽通气管。
摆好体位
让患者平卧,头向后仰,尽量 张口,以便于操作。
固定通气管
用胶带将口咽通气管固定在患 者唇外。
如发现口咽通气管位置不正确或出现并发 症,应立即进行处理。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与保养
01
02
03
清洁消毒
每次使用后需对口咽通气 管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备 再次使用。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口咽通气管的完 好性和适用性,如有损坏 或不适宜使用的情况应及 时更换。
保养维护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口咽通气管的放置技巧
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或撤出, 一定要耐心说服,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操作中重视与患者交流,按照正确步骤放置,吸痰时注意 鼓励患者做咳痰动作
放置成功后,妥善固定好,以免脱出
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
悬雍垂损伤 门齿折断 咽部出血
并发症 精心护理
应激性反应 窒息
烦躁不安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保持管道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监测生命体征
口腔护理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要点
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 吸道,防止误吸, 甚至窒息。吸痰前 后吸入高浓度氧, 达到清理呼吸道的 目的 。
加强呼吸道湿化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 生理盐水纱布,既 湿化气道又防止吸 入异物和灰尘。
口咽通气管的插入方法
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上 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 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准确
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 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 或以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 此外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随时记录,并备 好各种抢救物品和 器械,必要时配合 医生行气管插管术 。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要点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但每隔
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6h清洁口腔及口咽 管1次,防止痰痂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一次,换 下的口咽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口咽通气管的类型
橡胶型 塑料型
黑色柔软,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 痰,改善通气两种功能
白色半硬,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 有改善通气功能,但吸痰不便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第一节口咽通气管使用技术【适用范围】1.缺乏咳嗽或咽反射的昏迷患者,有自主呼吸而舌后坠致呼吸道梗阻的昏迷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时需要行吸引的昏迷患者。

2.癫痫发作或抽搐时需保护舌、齿免受损伤的昏迷患者。

3.同时有气管插管时,用来取代牙垫作用。

4.以手法开放气道无效的患者。

【目的】1.解除患者鼻咽部呼吸道梗阻,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为患者进行口咽部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通气。

3.促进患者呼吸功能,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患者舌、齿免受伤害。

【操作前准备】1.用物:口咽通气管(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型号)、压舌板、张口器、无菌手套。

2.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

3.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

4.环境:安静、光线明亮。

【操作步骤】1.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患者,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对于昏迷患者,放平床头,使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口、咽、喉三轴线尽量重叠。

3.清除口腔及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戴手套,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其长度应为门齿至耳垂的距离。

5.置入口咽通气管(方法有两种):(1)直接放置法:可使用压舌板协助,压舌板从臼齿处插入(牙关紧闭者使用张口器),将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分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2)反向插入法:将口咽通气管从臼齿处插入,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牙关紧闭者使用张口器),当口咽通气管内口接近咽后壁时(即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当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

6.检查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将手掌放于口咽通气管外口,感觉有无气流;或将少许棉絮放于外口,观察有无随患者呼吸的运动。

7.检查口腔,固定口咽通气管。

8.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9.洗手,记录放置时间。

口咽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

观察患者的排泄功能是否正常。如有便秘、腹 泻、尿少要及时报告医生,腹泻时,要保持肛 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四肢的护理:协助患者的肢体活动,以防形成 深静脉血栓。
患者眼睛不能闭和时,要涂抹红霉素眼膏或 盖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

提供足够的营养
插入胃管给予足够的营养,鼻饲 营养液的量一次不宜过多,温度要 适宜,注入的速度要慢,还要注意 营养液补充后的反应。
简易呼吸器使用中观察要点




抢救者应注重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已确认患者处于 正常的换气。 (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挤压球 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 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工作是否正常。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置管方法

直接放置:用舌钳或
压舌板作为辅助工具, 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 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 将舌根与口咽壁分开。

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
的咽弯曲部分向腭弓反 向插入法即把口咽管的 咽弯曲部分向腭弓插入 口腔,当其内口接通口 咽壁是(已过悬雍垂) 即通气管的2分之一,将 其旋转180度,过悬雍垂。 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 推送至合适位置,气流 通畅后胶布固定。
三、气管插管的管理
1.气管插管后应急时拍胸片,确认导管 在隆突上1~2cm. 2.记录外漏长度。经口插管者应从门齿 测量至插管外口约5~6厘米,经鼻插管 者从外鼻孔测量至插管外口,一般外漏 长约3~4厘米。经口插管过长时,要剪 掉部分外漏的插管,以减少死腔量。 3.固定好插管位置。固定套管的固定带 松紧适度,以能伸进小指为适度。外漏 长度应交班。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

4种基本类型:控制、辅助、 支持、自主。但没有一种 是十全十美的,任何通气 模式都有优缺点。随着电 子技术在现代通气机上的 应用,已经能让通气机更 好地将4种基本通气模式相 互整合,以用于不同病情 的患者,而不是像以往那 样让患者去配合通气机。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患者 采取迅速准确 的安置 口咽通气 管 ,以确 保呼 吸 畅通及 气体交换 ,从而 改善通气 、稳 定病情 、维持 生 命 ,为 危 重患 者 的进 一 步 诊 断 治 疗 争 得 时 机 。 20 0 5年 5月~ 2月 ,我科对 急诊 的 9例意识 障碍伴 l 呼 吸困难 舌后 坠患者使用 口咽通气 和进行抢 救 ,现
1 方法 选择备好型号适合的一次性口咽通气管 , . 2
其长度 以从 门齿至下颔 角为 宜。插管前 先清 除 口腔 内分泌物 、呕吐物 ,有义齿取下 ,然后托起下颌角 , 将通气管 弯头 向上 由舌面上 方压入 ,再做 10度 旋 8 转 ,放置 于 口腔 中央位 置 。 ( 也可先用 压舌板压 住 舌协助) ,最后用 2 条胶布稳妥固定于上下口角旁 。
作者单位 :180 丹东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102
入外 ,可直接 向 口咽通气管 间断滴 人生理 盐水或蒸 馏水 ,一般每次滴液不超过 3 5 l - m ,每 E湿化液 总量 t
可根据病情 、痰液粘稠度调整 ,一般在 2 0 l 5m/ d左右
;或在 吸痰时将 5 l l -O 生理盐水缓 慢滴人 ,然后 吸 m
上述措施后呼吸状况改善 ,转危为安。 23 氧疗 并加强呼 吸道 湿化 将吸氧 管直接插入 口 .
咽通气管 中给予氧气 吸入 ,氧流量以 4 6升, ~ 分为宜 , 可改 善机体缺氧 状态。吸氧 时除经蒸 馏水湿 化后 吸
2 次份 ,S0> 5 0 a , %,缺氧症状 明显改善 ,均护送人 . 9
于忙乱 、疏 忽 ,而将 口咽通气 管放置 错误 ( 气 即通 管弯头朝 向上方)或放 置方法 不 当 ( 如开始 置入时
弯头 即向下 ,则更易将舌根 推 向咽喉 壁 )【】 I,从而 人为 的更进 一步加重通 气 困难 ,危急 患者生命 。此 外 ,放置成 功后 ,应用 两条胶布 稳妥 固定 于上下 口 角旁 ,特别 是对躁动不 安病人 ,更 应加 强护理 ,以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案例三:口咽通气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急救通气
在急救中,口咽通气管可以作为紧急通气管道,为患者 提供必要腔,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降 低窒息的风险。
便于观察病情
通过口咽通气管,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其他 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它通常在口腔和咽部放置,旨在保持上呼吸道通畅,为患者 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
口咽通气管的发展历程
口咽通气管最早于1950年代由德国医生发明,并在临床实 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口咽通气管的材质、形状和尺 寸也不断改进,使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和临床需求。
05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案例
案例一
01
改善通气
口咽通气管可以扩大咽腔,增加通气量,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
者的通气质量。
02
防止呼吸道梗阻
口咽通气管能够防止呼吸道梗阻,降低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的频率和
时间。
03
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改善通气和防止呼吸道梗阻,口咽通气管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
量,缓解疲劳和日间嗜睡等症状。
研究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麻醉、危重病患以及 需要接受口腔或呼吸道手术的患者。
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研究意义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优 化医疗资源,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和 提高工作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
VS
应用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口咽通 气管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随着 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口咽通 气管的设计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 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为患者 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口咽通气管给氧的临床应用

口咽通气管给氧的临床应用

者 口腔及气道黏膜的损伤 , 提高 了抢救成功率 。 但有些问题如
怎样选择合适 患者及适宜 的放置 时间等 尚需进一 步研究 , 不 断总结经验 , 以取得更好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安 刚 , 富. 薛 现代 麻醉学 技术 . 京 : 学技术 文献 出版 社 , 北 科
19 . 9 9
黏膜损伤。危重 、 昏迷患者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 , 多 伴有舌后坠 , 严重影响呼吸 , 放置 口咽通气管不仅可 以避免舌 后坠 , 还有利于吸痰[ 2 1 。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 , 为防止舌咬伤 ,
1 . 放置方法 : 开 口器 、 .1 3 用 压舌板将 患者 口腔打开 , 出义 取
过持续开放的气 道直接给氧 , 获得 有效通气 , 迅速提 高了血氧 饱和度 , 有效缓解 了患者缺氧症状 。 口咽通气管给氧与鼻导管给氧的比较 :口咽通气管给氧 法 口咽管能立 即开放气道 , 氧气 由 口咽部直接进入呼吸道 , 较
11 一般资料 . 20 0 7年 1 月至 20 0 8年 l 0月收治 的 3 0例不同病种的危 重抢救患者 , 男性 l , 8例 女性 l , 2例 平均年龄 7 0岁。 中慢 其 性阻塞性肺疾病 1 6例 , 支气管哮 喘发作 期 8例 , 肌梗 死 4 心 例, 重症肌无力 2例 。
面取得 良好效果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多的患者 , 可边 给氧边吸痰 , 效果非常好 。
3 讨 论
氧气吸人疗 法是 常用 的急救措施之一 ,通 过给氧以提高
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 和度 , 纠正缺氧症状 。 不同的给氧途径 对提高血氧饱 和度 、 纠正缺氧症状 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能在 口咽水平 阻塞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57349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57349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扁桃体、喉部,其中咽部是最容易发生梗阻部位,且发生梗阻后会带来严重后果。

咽部的通畅程度取决于舌肌、上呼吸道肌群的张力和咽喉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变异(如扁桃体肿大,咽喉肿瘤,血肿或异物)。

凡已怀疑或已确诊有气道阻塞,或有必要避免发生者,需要采取非器械或建立人工气道来确保气道通畅。

一、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1、呼吸道梗阻的患者;2、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3、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4、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二、手法开放气道患者平卧,肩部垫高;舌体前移,带动舌根抬高;加大舌根与咽喉壁空间。

三、口咽通气管的结构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度三部分。

四、临床型号的选择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

目前有4种系统、两种类型:柔软的口咽通气管(规格:55~115mm)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规格:成人80~105mm)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10mm)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00mm)随着口咽通气管型号的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①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合适的口咽管应该是: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因此,较为安全的选择方法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因为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

②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

五、口咽通气管的插入方法1、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2、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3、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一直走向清洁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4、置管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放置: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另一种为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检测
请说出测试口咽通气管是否通畅的方法
以手掌在外口感觉呼气 用棉絮在外口试其运动
加大舌根与咽喉壁空间
保 持开 呼放 吸气 道道 通 畅
置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
1 2 3 4
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口咽通气管的结构
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度三部分
口咽通气管的型号
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扁桃体、喉部,其中 咽部是最容易发生梗阻部位,且发生梗阻后会带来 严重后果。
五、口咽通气管的固定
传统的固定方法—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 我科改进后方法—在口咽管翼缘两侧打孔,用绷 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固定。 改进后优点: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
置口咽通气管的护理要点
加强呼吸道湿化
口腔护理
护理要点
探查口腔 测试是否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 又防止吸入异物和灰尘痰痂堵塞。每天更换一次口咽管。 探查口腔,防止舌、唇夹置于牙和口咽管之间。 测试是否通畅(以手掌在外口感觉呼气或用棉絮 在外口试其运动)。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急诊科 吴广星 2010.10.11
内容介绍
1 2 3 4
5
置口咽通气管的目的—了 解 置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了解 口咽通气管的结构—了解 口咽通气管的插入方法—掌握 口咽通气管的固定—了解
6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要点—掌握
置口咽通气管的目的
患者平卧,肩部垫高
舌体前移,带动舌根抬高
口咽通气管的插入方法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 门齿至耳垂的距离) 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轴一线(口、 咽、喉尽量一直走向) 清洁口腔内分泌物及义齿,保持呼吸道通畅。 把口咽管的弯曲凹面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 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 使其凹面转向下,前端置于舌根,随后借患者吸气时 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 面抵住口咽后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