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检验(实验)

合集下载

结核分枝杆菌、厌氧菌及其它微生物的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厌氧菌及其它微生物的检测
(五)鉴定试验
最终鉴定需要进行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等检 查。
生化试验主要包括多种糖类发酵试验、吲哚试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触酶试验、卵磷脂酶试验、脂 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硫化氢试验等——厌氧 API条。
目前用于厌氧菌快速鉴定还有自动微生物鉴定系 统等。
实验内容
1、记录抗酸染色步骤。 2、油镜下观察抗酸杆菌涂片,并记
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三)标本接种
标本接种3个血琼脂平板,分别置于有氧、 无氧和含5-10%CO2的环境中培养。若只 要求检测厌氧菌,只需接种1个厌氧血琼 脂平板。
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四)耐氧试验
当厌氧血平板上有细菌生长时,为了确 定是否为厌氧菌,必须做耐氧试验。挑 取菌落分别转种2块需氧血琼脂平板和1 块厌氧血琼脂平板,然后将平板分别放 置在需氧、厌氧和CO2环境中培养。
荧光染色结果报告
—:观察7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 ±:70个视野内发现1-2条抗酸杆菌; 1+:50个视野内发现2-18条抗酸杆菌; 2+:10个视野内发现4-36条抗酸杆菌; 3+:每个视野内发现4-36条抗酸杆菌; 4+:每个视野内发现36条以上抗酸杆菌。
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厌氧菌标本的采集 涂片与染色 标本接种 耐氧试验 鉴定试验
干后油镜下观察结果。
抗酸染色结果观察
油镜下观察涂片,在淡蓝色背景下可见染成红 色细长或分枝状杆菌,此为抗酸染色阳性细菌 。
抗酸染色结果报告
—:观察30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 ±:300个视野内发现1-2条抗酸杆菌; 1+:100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杆菌; 2+:10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杆菌; 3+:每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杆菌; 4+:每个视野内发现9条以上抗酸杆菌。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微生物检验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微生物检验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概述厌氧菌的分类厌氧菌的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厌氧环境的指示二、常见厌氧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厌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厌氧菌概述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G+有芽胞的梭菌:有芽胞,抵抗力强,广泛存在,可出芽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引起严重疾病。

G+/G-无芽胞的球菌与杆菌:人体正常菌群,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致病性属条件致病性的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概述——分类《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分类标准:无芽胞厌氧菌有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而有芽胞的厌氧菌只有梭菌属,包括130个种。

据耐氧性分类(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

(2)微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

厌氧菌概述——临床意义及感染感染类型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

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缺氧缺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某些手术及创伤易发生厌氧菌感染;长期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深部需氧菌感染。

感染的临床指征: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多发生在黏膜附近;深部外伤后继发感染;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红色;常见于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镜检有细菌,常规培养阴性。

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重要原则: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适宜标本血液、骨髓、脑脊液、关节液、心包液、胸腔积液、腹腔液、胆汁、由活检或尸体解剖获得的组织标本、深部脓肿抽取物、经环甲膜以下或肺穿刺抽取的肺渗出物、后穹窿穿刺抽取的盆腔渗出液及无菌套管抽取的宫腔内容物、膀胱穿刺液及其它组织穿刺液等不宜标本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直肠拭子、喀出的痰液、自然排出的尿液和导出的尿液、流出的脓液、接近皮肤或黏膜的分泌物、阴道分泌物、胃和小肠内容物、粪便(艰难梭菌除外)等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采集多采用针筒抽取、穿刺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

谈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谈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谈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目的:研究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回顾性阐述厌氧菌检验的注意事项。

结果: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临床感染的很多实例证明开展厌氧菌检验极为必要。

结论: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厌氧菌的耐药谱不同,经验用药时要根据本地区和本实验室的药敏谱选药。

因此,为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最好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治疗。

标签:厌氧菌;无氧;培养;检验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这类细菌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它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

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临床感染的很多实例证明开展厌氧菌检验极为必要。

1 厌氧菌检验概况过去我国厌氧菌培养在实验室检验中开展的并不理想,临床医生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实验室没有将厌氧菌培养作为常规检验开展,加上厌氧菌培养方法学落后,且受培养基的配制和保存的限制,制约了厌氧菌培养在实验室中的正常开展,造成厌氧菌的漏检率很高。

据报道[1],我国从未开展过厌氧菌培养的实验室占77%之多,有90%的实验室没有鉴定厌氧菌的设备,几乎所有临床细菌室均不开展厌氧菌药敏试验。

近年来,国内从临床感染病例中分离出厌氧菌的报道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已认识到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性,并能识别厌氧菌的重要特征,能认真、正确地采样、送检,且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厌氧菌检验已成为临床细菌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水平,开展厌氧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据资料显示,如仅做需氧菌培养,在23份漏检标本中检出9株厌氧菌,这说明在做细菌需氧菌培养的同时应做厌氧菌培养[2],否则将会造成大量病原菌漏检,它不仅关系到疾病诊断的正确性,且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治疗不彻底。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考点概念及分类分布与临床意义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分离与鉴定常见厌氧性细菌【内容讲解】一、厌氧菌概述概念: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二、厌氧菌感染(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及感染类型1.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人的肠道、口腔、阴道等处均有大量的厌氧菌寄居。

厌氧菌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其中绝大多数为无芽胞厌氧菌。

其中肠道中的厌氧菌数量是大肠埃希菌的1000~10000倍。

表5-22-2 重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在正常人体内的分布--------------------------------------------------------------------------厌氧菌皮肤上呼吸道口腔肠道尿道阴道--------------------------------------------------------------------------一、芽胞菌革兰阳性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0 0 ±++±±二、无芽胞菌(一)革兰阳性杆菌乳杆菌属0 0 +++±++双歧杆菌属0 0 +++0 ±优杆菌属±±+++0 ±丙酸杆菌属++++++?±放线菌属0 ±+++ 0 0(二)革兰阴性杆菌类杆菌属0 +++++梭杆菌属0 +++++±普雷沃菌属0 +++++++紫单胞菌属0 +++++++(三)革兰阳性球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四)革兰阴性球菌韦荣菌属 0 +++±+--------------------------------------------------------------------------2.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及芽胞来源于土壤、粪便和其他外界环境。

厌氧菌及检验

厌氧菌及检验

二、厌氧菌感染
(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厌氧菌与需氧菌一起组成了人体的 正常菌群。人体许多部位厌氧菌在种类 和数量上远多于需氧菌,如在结肠中 99%的细菌都是厌氧菌。 临床厌氧菌感染中,由正常菌群的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最为多见。
常见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主要菌属
芽胞厌氧菌 梭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阳性杆菌 丙酸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乳杆菌属 优杆菌属 放线菌属 革兰阴性杆菌 类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 紫单胞菌属 梭杆菌属 革兰阳性球菌 消化球菌属 消化链球菌属 革兰阴性球菌 韦荣菌属 0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0 + 0 0 +- +- += + + + ++ +- ++ ++ ++ + +- 0 +- 0 0 +- +- ++ +- 0 0 0 ++ +- +-
5. 厌氧袋运送法
6. 棉拭运送法 (略) 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 不超过2h,防止标本中兼性厌氧菌过 度生长,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如不能 及时接种,应将标本保存于室温(因 冷藏对厌氧菌有害气味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接种非选择性及选择性培养基)
(二)厌氧菌感染的原因 1. 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如血 管损伤、烧伤、动脉硬化、肿瘤压迫、组织 坏死等,可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使 Eh降低;此外,大面积外伤伴有需氧菌感 染消耗了氧,为厌氧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2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如接受免疫抑制 剂、放疗或化疗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肝、 肾疾病病人及老人、婴幼儿、早产儿等,因 免疫力下降易併发厌氧菌感染。

实验十二 厌氧性细菌(1稿)

实验十二 厌氧性细菌(1稿)

实验十二厌氧性细菌(厌氧培养方法)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一般情况下,这类细菌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不能在空气(氧气浓度大于18%)和(或)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以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这类细菌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多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它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

(一)无芽胞厌氧菌主要种类及生物学性状无芽胞厌氧菌共有23个属,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有10个属。

1.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有8个属,类杆菌属中的脆弱类杆菌最为重要。

形态呈多形性,有荚膜。

除类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外,其余均生长缓慢。

2.革兰阴性厌氧菌有3个属,其中以韦荣菌属最重要。

为咽喉部主要厌氧菌,但在临床厌氧菌分离标本中,分离率小于1%,且为混合感染菌之一。

其他革兰阴性球菌极少分离到。

3.革兰阳性厌氧菌有5个属,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是消化链球菌属,主要寄居在阴道。

本菌属细菌生长缓慢,培养需5~7天。

4.革兰阳性厌氧杆菌有7个属,其中以下列3个属为主:(1)丙酸杆菌属:小杆菌,无鞭毛,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需要2~5天,与人类有关的有3个种,以痤疮丙酸杆菌最为常见。

(2)双歧杆菌:呈多形性,有分枝,无动力,严格厌氧,耐酸。

29个种中有10个种与人类有关,其中只有齿双歧杆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其他种极少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

(3)优杆菌属:单一形态或多形态,动力不定,严格厌氧,生化反应活泼,生长缓慢,常需培养7天,最常见的是迟钝优杆菌。

(二)微生物学检查要从感染灶深部采取标本。

最好是切取感染灶组织或活检标本,立即送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直接涂片镜检:将采集的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染色及菌量,为进一步培养以及初步诊断提供依据。

厌氧菌检验 微生物学实验

厌氧菌检验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六、厌氧菌检验一、厌氧培养1、刨肉基法方法:将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分别接种在庖肉培养基中,35℃48h,观察结果。

2、厌氧罐法方法:将破伤风梭菌接种在高渗芽孢培养基中并放置于厌氧罐中;将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分别接种在血平板中并置于厌氧罐中,放厌氧袋,密闭,置35℃48h观察结果。

二、观察厌氧菌培养结果:1、庖肉基1)破伤风梭菌:肉汤混浊,部分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有腐败性恶臭味。

2)产气荚膜梭菌:产生气体,肉渣呈粉红色,不被消化。

2、血平板1)破伤风梭菌:呈薄膜状生长,菌落半透明、灰白色、边缘疏松呈羽毛状,伴β溶血。

2)产气荚膜梭菌: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

3、梭菌平板破伤风梭菌:形成直径1mm 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

三、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G-,细长,芽胞圆形,比菌体大,G+,粗短大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

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芽胞直径不大于菌体四、芽孢染色:制片①5%孔雀绿加热3~5min,水洗甩干;②0.5%沙黄水溶液染色0.5~1.0min,水洗甩干干后镜检,如图所示:菌体呈红色,芽孢呈淡绿色。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五、汹涌发酵试验(试教)产气荚膜梭菌: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变性,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土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为“汹涌发酵”。

六、讨论:1、做生化试验时,有些细菌为致病菌,故实验时要保护好自己,且实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有害菌的感染。

2、所有接种的菌株暴露于有氧环境中不得超过20min3、厌氧菌检验:可据厌氧菌的菌体形态、染色反应、菌落性状以及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等作出初步鉴定。

最后鉴定则要进行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等项检查。

4、破伤风梭菌微生物检验:根据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故一般不作细菌学检查。

厌氧菌检验实验报告

厌氧菌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厌氧菌的生长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 掌握厌氧菌分离纯化的基本操作。

3. 学会运用生化反应和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厌氧菌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厌氧技术模拟厌氧环境,可以使厌氧菌生长繁殖,从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1. 厌氧菌培养箱2. 厌氧菌培养基:庖肉培养基、疱肉消化汤、疱肉琼脂平板等3. 实验器材:无菌接种环、无菌试管、无菌吸管、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等4. 实验试剂:5%氢氧化钠、95%乙醇、1%结晶紫溶液、革兰氏染色液等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制备a. 将庖肉培养基、疱肉消化汤和疱肉琼脂平板按照说明书进行制备。

b. 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

2. 样品接种a.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疱肉消化汤中,进行初步培养。

b. 将培养后的疱肉消化汤接种于庖肉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纯化。

3. 厌氧培养a. 将接种好的庖肉琼脂平板放入厌氧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培养48小时。

b. 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特征。

4. 菌落形态观察a. 取少量菌落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

b. 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结果,初步判断菌属。

5. 生化反应鉴定a. 对分离纯化的厌氧菌进行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等生化反应。

b. 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一步鉴定菌属。

6. 显微镜观察a. 对分离纯化的厌氧菌进行涂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b. 观察菌体形态、排列方式等特征,辅助鉴定菌属。

五、实验结果1. 厌氧菌在庖肉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灰白色、湿润、边缘不整齐的菌落。

2. 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阳性,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阴性。

3. 生化反应结果显示,部分菌落发酵葡萄糖,部分菌落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均为阳性。

4. 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阳性球菌,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菌检验
王频佳 检验医学院
实验目的
1.掌握产气荚膜梭菌和破伤风梭菌的形态特 . 点和培养特性。 点和培养特性。 2.熟悉厌氧菌的常别要点。 则和鉴别要点。
器材和试剂
1.菌种: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 .菌种:破伤风梭菌、 2.培养基:庖肉培养基、血琼脂平板 .培养基:庖肉培养基、 3.试剂:革兰染色液、芽胞染色液 .试剂:革兰染色液、 4.其他: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普通 .其他: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 培养箱、玻片、封口胶等。 培养箱、玻片、封口胶等。
菌体呈红色,芽胞呈绿色。 菌体呈红色,芽胞呈绿色。
破伤风梭菌形态特点
破伤风梭菌菌落特点
产气荚膜梭菌形态特点
外环不完全溶血由α毒素引起 外环不完全溶血由 毒素引起
内环完全溶血由θ毒素引起 内环完全溶血由 毒素引起
实验内容
第一次 1.接种庖肉培养基:每人接种1支庖肉基 接种庖肉培养基:每人接种 支庖肉基 接种庖肉培养基 菌种: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 菌种:破伤风梭菌、 2. 每人接种 个血平板 每人接种1个血平板 菌种:产气荚膜梭菌、 菌种: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 3.培养:37℃ 48h 培养: ℃ 培养
第二次 1.观察细菌在庖肉基中的生长现象 观察细菌在庖肉基中的生长现象 2.观察厌氧菌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点 观察厌氧菌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点 3.革兰染色镜检: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 革兰染色镜检:产气荚膜梭菌、 革兰染色镜检 菌 4.芽胞染色:破伤风梭菌 芽胞染色: 芽胞染色 5.汹涌发酵现象观察(示教) 汹涌发酵现象观察(示教) 汹涌发酵现象观察
芽胞染色法( stain) 芽胞染色法(spore stain)
♦ 方法: 方法:
涂片→干燥→固定→5%孔雀绿加温染 涂片→干燥→固定→5%孔雀绿加温染 3~ →水洗 0.5%沙黄1min→水洗 水洗→ 沙黄1min→水洗、 5min →水洗→0.5%沙黄1min→水洗、晾 干、油镜检
♦ 结果: 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