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殊途同归
赏 析

赏析作者:暂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3期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考查学生在二元对立语境下对“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的思考,富含人文气息,体现了浙江卷一贯重视文化底蕴的命题思想。
其实,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当然,这并不否定作家的人格力量对风格的影响,人格是透过作者的创作个性,升华为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才能对风格的构成产生作用。
本题在审题上没有为难学生,立意也很明确:第一“文如其人”,从创作角度讲,文载道,诗言志,诗文当直抒胸臆、发自肺腑、忠实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从鉴赏角度讲,从作家作品中可窥见其品性、思想、志向、人格。
第二“文不如其人”,从创作角度讲,作家可能潜藏在作品背后,审视人们是否能真正理解自己,就如鲁迅给李秉一的信中说道“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杀人,然而都不实行,我大约不是一个勇士”,这才是没有被过分神化或过分贬抑的真实的鲁迅;从鉴赏角度讲,艺术家笔下的高雅并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甚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可能是背道而驰的。
本题重点是对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淀的检验,拼的是实力,没有相当丰厚的阅读积累.只落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阅读识见,当然也只能是茶壶里倒汤圆。
如果说写作是建房造屋,那么,阅读理解是基础,鉴赏领悟是骨架,表达阐释则是“内外兼修”,证明加分析兼顾。
关于文体限制,题目要求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适宜写成议论文。
《殊途同归》作为2015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有如下突出亮点:首先,内容方面: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格调高雅。
作者聪敏颖慧,巧妙地将“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的“人”定义为“人的高尚的追求”,从艺术欣赏的视域探讨人品多元化与作品内容的关联度,提出“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这一貌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命题,观点突出、新颖;作者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的背后必然是“读书破万卷”的文化底蕴——《马赛曲》的问世、《自由引导人民》的创作、牛顿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莫言儿时生活的“富足”等等素材信手拈来,如酿甘醇,令读者唇齿生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看似冷静的议论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作者浸润文章中的真挚健康的情感,如“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优秀7篇)

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优秀7篇)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篇一从手绘画像倒在网上爆红的美图软件,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对祖业的坚守;从抗日战争到亚丁湾护航,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对国家发展的热忱;从国内发展到旧金山打拼,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对故乡的眷恋。
中国的家族观念,小到一家三口,大到14亿人民的泱泱中华。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子承父业”的传统家族观,所谓“子承父业”不只是单纯一成不变的传承,更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大太爷爷四世人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定格下了世间的美好,这是家族文化发展的体现。
它是灵活的,是可以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战士到技术员,再到创业以至护航,多种方式的就业观背后却是亘古不变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此间的家族已走出了小家的囹圄,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这些歌词不难看出,小家与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推动着这个大家的发展,不管是投身战场还是开采油田亦或是积极创业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日,我们依旧坚守着这个家族信念,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超越了小家和国家的一个最庞大,最完备的单位,最具有广阔的容纳力。
三太爷爷冲破了国家的界限,投身于“天下”,这是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的体现,中国家族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国的家族观念是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
中国人向往“圆”文化,一条河流可以有无数支流,但最终也会在同一片江海汇合,不管在哪里打拼?家族观念总会牵扯着人们殊途同归。
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

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高考,是中国青少年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
它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很多人认为高考的分数是决定学生前途的唯一标准,高分者有高贵的前途,低分者只能躺在社会底层,但是,我想说: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
即便你没有得到最高分,但是如果你能够意识到高考的意义和重要性,你就已经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高考虽是一场考试,但它更是考验一个人的素养,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能够在高考中得到高分,仅仅是此人的具体表现,不能说明他就一定成功、能够走上人生巅峰。
反之,得不到优异的分数不代表一个人较差,缺乏前途,因为成功不仅仅是取决于一次考试,而是综合性的素养和能力,它的体现在许多方面。
举个例子,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但是,想要促成新中国的诞生,毛泽东经历了许多的历练。
他走过了中国南北,结识了不少朋友,将许多人的智慧汇集起来。
在甘泉县,毛泽东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的考验》一文,彰显了他的才华。
但是,即便他的才华令人叹服,也不曾想虽然这篇文章得到了大家的赞赏,然而这篇文章却并没有马上让他得到成功。
他所追求的成功,不仅仅是语文功底的提升,更是为了改变中国、推动中华民族的崛起、顺应历史的发展方向。
最终,毛泽东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化解了无数个难题,写下了告别贫穷和屈辱时代的篇章。
同样的道理,高考作文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检验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好坏。
在文学领域里,不是只有文笔好的人才会成功,也需要他们具备其他的素养,比如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文化底蕴,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等等。
因为人生中有许多的阶段和不同的境遇,我们不仅需要精通一门语言,还需要运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这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生活知识,丰富的人文素养等等。
总之,高考虽是一次考试,却不能否定成功的多种形态,只要你拥有自己的信念和坚定的信仰,在逆境中也能坚持不动,那么即便你得不到高分,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因为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的坎坷和漆黑的地方,但它们都会让我们锻炼出更强的意志和毅力,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

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央视曝苹果手机偷跑流量预装软件存潜在威胁专家谈”花千骨”:玛丽苏剧情观众边骂边看阿德4年8千万签马刺回到家乡德克萨斯州河南信阳“干尸男童”遗体火化户口已注销温费德勒晋级16强6∶2力克澳大利亚“发球机...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调查:区水务局副局长等被撤职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
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
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
”马尔克斯如是说。
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
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
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
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虽殊途终同归作文

虽殊途终同归作文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路径,就像从各个方向出发的旅人,但最终却往往能走向同一个目的地,到达那名为“成功”或者“幸福”的地方。
就拿读书这件事儿来说吧。
我有个同学,那可真是个超级学霸型的。
每天规规矩矩地按照学习计划,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就马不停蹄地做练习题,预习复习,把课本都翻得卷边儿了。
他走的就是那种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的传统学霸之路。
而我另外一个朋友呢,他可就有点不走寻常路了。
他对学习课本知识的兴趣啊,就像小猫对青菜一样,提不太起来。
但是呢,他对那些课外的东西,像什么科技小发明啊,动植物研究之类的特别着迷。
他经常参加各种科技比赛、野外考察活动。
看起来他和那个学霸朋友的学习方式简直是天差地别,一个是在教室里稳稳扎根,一个是在教室外东奔西跑。
可是啊,你猜怎么着?到了后来,学霸同学因为扎实的知识基础,考上了顶尖的大学,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而我那个不走寻常路的朋友呢,他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自己创业搞起了科技公司,专门做一些和自然科学教育相关的项目,也是混得风生水起。
你看,他们俩一个从传统的学术之路出发,一个从兴趣实践的小路前行,最后不都到达了自己的理想之地吗?再说说那些大明星们吧。
有的明星是科班出身,从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一步一步学表演技巧、理论知识,就像在盖一座高楼大厦,一块砖一块砖稳稳地往上垒。
像陈道明老师,那演技是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和舞台经验积累起来的。
但也有像王宝强这样的明星,从群众演员开始干起,没有经过那种系统的表演教育。
他就是在片场摸爬滚打,一点点观察、一点点模仿、一点点琢磨,硬是在娱乐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他们两个的成名之路完全不同,一个是学院派精心雕琢,一个是野路子自力更生,但最后都成为了备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在演艺事业这个大舞台上闪闪发光。
所以啊,不管我们是像小蚂蚁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前行,还是像小蝴蝶一样东飞飞西飞飞寻找自己的那朵花,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梦想,坚持走下去,即使道路不同,最后也能殊途同归。
2015年浙江杭州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2015年浙江杭州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
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
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
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
“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
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
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
于是“钟鼓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
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廷重用。
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
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
俗话说得好,“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乐”。
殊途,却同归_优秀作文800字

殊途,却同归_优秀作文800字殊途,却同归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每个人都在不同的路上奔波,一路上可能会遇到风雨,也有可能会迷失方向,但最终,我们都会在彼此的人生旅程中不断成长,最终走向同一个归宿。
每个人的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每片叶子都有它自己的轨迹。
有的人选择了坦途,顺畅而平稳地前行,他们或许读书入仕,或许创业成家,或许追求理想,或许守护家庭,但不论选择何种方式,他们都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而也有的人选择了崎岖的路途,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他们经历了挫折,遭遇了挑战,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坚持中成长,在磨难中坚强,最终也走向了自己的成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正如每片叶子都有它独特的生长方式。
有的人飞雁西去,拥有壮丽的山河和奔放的胸怀;有的人海誓山盟,守护着家庭和亲情;有的人潜心修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有的人卧薪尝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默默付出。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意义,用自己的选择书写着人生的篇章。
不论选择何种道路,我们终究是在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行。
我们可能选择了不同的殊途,但我们最终会同归于好。
心怀美好,坚忍不拔,就能快乐地生活,不论是风雨兼程,还是波澜不惊,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我们可以同赏大自然的美景,同品人生的酸甜苦辣,同享精彩的人生旅程。
哪怕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我们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从古至今,前人们留下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故事,他们可能并不是选择了平坦的道路,也许经历了酸甜苦辣,但他们最终都取得了成功,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如同孔子、屈原、鲁迅、邓小平等众多革命先烈和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价值,留下了让后人铭记的榜样。
他们虽然走的是不同的殊途,但最终都追随着自己心中的信仰,都获得了人生的成功,都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殊途同归的作文

殊途同归的作文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起点、路径,却常常走向相似的终点,这便是殊途同归。
就拿学习这件事儿来说吧。
我有两个朋友,一个叫小甲,一个叫小乙。
小甲那可是标准的学霸胚子,从小就对书本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
上课的时候,他的眼睛就像两颗小太阳,紧紧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课后呢,主动完成作业不说,还各种找课外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他的学习之路就像是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一路向着高分疾驰而去。
而小乙呢,完全是另外一个画风。
他是那种一看到书本就犯困的主儿,课堂上经常神游天外,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一脸懵圈。
可是啊,小乙有一个超级大的爱好——看纪录片。
不管是关于历史的、科学的还是文化的纪录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他就通过这些纪录片来了解世界,学习知识。
你看,小甲和小乙的学习途径完全不同,一个是规规矩矩走传统的学习路线,一个是剑走偏锋,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
但是呢,在一次知识竞赛中,他们俩居然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小甲凭借扎实的书本知识,小乙则靠着从纪录片里积累的独特见闻,这就是殊途同归。
再说说生活中的事儿。
我邻居家的叔叔和伯伯也是这样。
叔叔是个特别爱闯荡的人,年轻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
他从最底层的小员工做起,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到处跑业务,吃了无数的苦。
住过潮湿的地下室,啃过干巴巴的馒头。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开了自己的公司,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伯伯呢,就一直留在老家。
他守着家里的几亩地,精心耕种。
他研究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巧,把自家的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养了一群鸡鸭鹅,还种了很多果树。
慢慢地,伯伯靠农产品的丰收和销售,也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叔叔在繁华都市的拼搏和伯伯在宁静乡村的坚守,看似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喧嚣与机遇,一个满是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宁静,但最终都收获了幸福的生活,这不也是殊途同归嘛。
有时候,我们总是会纠结于自己走的路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不够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浙江高考作文试题:文章与人品
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题目:殊途同归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
是白莲洁净。
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
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
"马尔克斯如是说。
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
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
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
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
"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
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
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他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
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
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
考生视界宽阔。
为阐析文品与人品的不一致,既有马尔克斯的言论,又有《马赛曲》铿锵有力,而他的曲词者鲁热却"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的反例,还有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的正例。
还有莫言的謊言和村上春树的话语等。
为阐析"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的观点时,再次例析鲁热,指出国家危亡之时,懦夫他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又例析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还例析口吃敏感的毛姆在法律的殿堂前,滔滔不绝,语带机锋;还例析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在书法的恣意中,潇洒挥毫。
这些艺术欣赏视域中的实例,并不冗杂,而是分属各层次的内容,多方面探讨了人品多元化与作品内容的关联度,论证了"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这一新颖而又深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