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水利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平邑水系调研报告

平邑水系调研报告

平邑水系调研报告平邑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域面积约占县域总面积的15%。

为了全面了解平邑水系情况,我们进行了水系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水系分布、水质情况以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一、水系分布平邑县的水系主要包括五河、九水和二十汊三大水系。

五河流经平邑县的西南部,主要有中河、东河、西河、目河和海河等。

九水则流经县域的中部和东部,主要包括龙头水、烟水、朝天水等。

二十汊则位于县域的北部,是一片湖泊和河道相连的区域。

二、水质情况在水质方面,我们对平邑县的几个重要水系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显示水质总体较好。

在五河水系中,水质以东河最好,可以作为供水源;在九水中,以烟水水质较好,适合农业灌溉;二十汊的湖泊水质相对较差,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三、水资源利用情况平邑县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

农业灌溉是最大的水资源利用领域,占总需水量的70%以上。

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县城和经济开发区,主要用于制造业和矿产开采。

城市供水主要依赖五河和九水的水源,通过水厂进行处理,为居民提供饮用水。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水系保护。

加大水体治理和河道清淤力度,确保水质保持良好。

加强湖泊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

2.合理利用水资源。

加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鼓励企业进行节水型生产,减少工业用水量。

提高供水管网建设和管理水平,减少供水损失。

3.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水资源分配制度。

提高水费收费标准,鼓励节约用水。

总之,平邑县的水系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平邑的水资源,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

山东临沂岸堤水库50年库水位统计分析

山东临沂岸堤水库50年库水位统计分析

化趋势 , 结果表 明: 近5 0 a 来, 岸 堤水 库历史最 高水 位为 1 7 5 . 3 3 m, 历史 最低水位 为 1 5 6 . 2 9 m, 多 年平均 水位为 1 6 9 . 0 8 m; 水库每年 6月份平均水位最低 , 9 月 份平均水位最高 ; 水库年水位波动与年度降雨量波 动基本一致 , 水位调度合理 , 达 到了防洪 的 目的。 关键词 : 岸堤水库 ; 库水位 ; 降雨量 ; 统计分析
m 。1 5 6. 2 9 m nd a 1 6 9 . 0 8 m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I 1 h e me a n w a t e r l e v e l i n e v e r y J u n e i s he t l o w e s t ,w h i l e t h a t i n e v e r y S e p t e m—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l  ̄t h e s a f e t y r u n ni n g o f L i n y i An d i r e s e r v o i r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t e n d e n c y o f t h e wa t e r l e v e l i S r e — s e a r c h e d b y c o mb i n i n g wi t h t h e wa t e r l e v e l o f he t r e s e r v o i r f r o m 1 9 6 0 t o 2 0 0 9.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i n he t l a t e s t 5 0 y e a r s。t he ma x i mu m wa t e r l e v e l ,t h e mi n i mu m wa t e r l e v e l a n d t h e me a n wa t e r l e v e l o f t h e r e s e vo r i r i n h i s t o r y a r e 1 7 5. 3 3

临沂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临沂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纳污河段 为潮汐河段 ,尾水排放 量为 1 2 4 m 3 / s , 落潮平均流量为 1 8 0 m 3 / s 。 口距离人 海 口 4 . 9 k m,距离上游 射阳
为了全面解决射 阳港经济区南 片 河 闸 9 . 3 k m,在潮汐影响下 闸下 港道
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周围水环境 呈往复流 , 涨潮 、 落潮分别按照二维稳 要水 域纳污能力核定和 限制排污 总量研
裁弯河为界 , 分为南北两个片区 , 北片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件及参数如下 : 区域范围南至裁弯河 , 北至横 四河 , 西 ( G B 1 8 9 1 8 — 2 0 0 2 ) 规定的一级 A标准 ,
( 1 ) 流量
至中心河 ,东至海堤河 ,规划 面积为 开闸及落潮 时地表水影响评价范围为
2 . 地 下 水位 与 工业 经济
民政府 以临政发 [ 2 0 1 3 ] 3 3号文正式 升趋势外 ,地下水位是一年 中相对较
相 比地 表 水 源 , 地 下水具有水质好 、
发 布的 《 临沂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 , 按 稳定 的阶段 ; 3 —5月份 ,为 主要 的农 便 于利用 、能满足大 多数 工业用水需求
水、 生 活污水 , 石业建材综合产业 园内 素 , 确定预测 因子为 C O D N H 3 一 N。
石材企业排出的生活废水 ,以及 服务
2 . 预 测 方案 及 排 放 源 强
有所不 同, 一般在小潮时潮流量较小 。 故 选择 小潮流量进行计算 ,其涨潮平 均流 ( 2 ) 降解 系数 污染物 降解 系数 K采用 《 江苏省主 究》 的成果 , 结合射 阳河 闸下港道作 为潮
地 下 水 用 水量 所 占 比重 2 8 . 4 % 2 6 _ 2 % 2 7 . 4 % 2 8 . 1 % 2 6 . 6 % 地 下 水位 变 幅 m ) 0 . 6 4 一 O . O 1 O . O 7 0 . 1 1 0 . 4 4

临沂水源地表

临沂水源地表
8
沂水县
沂水县虹吸井群饮用水水源地
0.01
0.8
/
包括井群内区域和井群外包线以外半径50米的范围
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9
沂南县
沂南县南寨水厂
0.102
1.638
/
包括井群内区域和井群外包线以外半径50米的范围
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10
沂南县
沂南县东明生水厂
0.0029


13
蒙阴县
蒙阴县东汶河南岸深水井饮用水水源地
0.81
0.67
/
以开采井为中心5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14
蒙阴县
蒙阴县东汶河北岸深水井饮用水水源地
1.82
3.52
/
以开采井为中心5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15
蒙阴县
蒙阴县张庄水库
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6
苍山县
苍山县自来水公司东苑水厂
0.79
2.36
/
包括井群内区域和井群外包线以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7
沂水县
沂水县第一万吨水厂
0.01
0.8
/
包括井群内区域和井群外包线以外半径50米的范围
一级保护区边界线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0.2798
/
以开采井为中心,以3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以取水井为中心,以3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除一级保护区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沂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沂的发展成就

新我国成立以来临沂的发展成就一、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1.1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自新我国成立以来,临沂市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不懈努力,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深化改革,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推动了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

1.2 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农业方面,临沂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种苗和高效农机具,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1.3 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临沂市作为鲁南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

市场繁荣,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林立,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商品流通中心之一。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2.1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临沂市加快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特别是近年来,临沂至临沭高速公路、临沂至日照高速公路、京福高铁等项目相继建成,极大地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

2.2 水利工程取得显著成就临沂市位于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市政府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通过修建水库、引黄入沂工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当地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确保了农业和工业用水安全。

2.3 公共服务设施普及提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临沂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了大量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3.1 教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是人才的摇篮,临沂市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多层次发展。

如今,临沂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撑。

3.2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市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有效保障了广大裙众的健康权益。

3.3 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临沂市为了解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了人民裙众的基本生活。

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获得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人们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破坏了大自然,其中以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临沂市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阐述了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同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以加强临沂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标签: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改造自然,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鲁东南,面积和人口均为山东省第一,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发展较快。

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占用耕地,建设工地,砍伐树木等,加上全球气候变化,水土流失也日益严重。

本文从临沂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措施以期盼临沂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1.水土流失原因1.1自然因素1.1.1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年的气候变化对临沂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极端气候的影响,如暴雨、干旱等,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气温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也会加剧水土流失。

1.1.2岩石透水性差临沂市主要分布透水性较差的石炭纪石灰岩和泥岩,降水难以渗透到地下,易在地上形成多种径流,如坡面流等,极易侵蚀土壤,特别是疏松土层,从而引起水土流失。

1.1.3季风气候显著临沂市位于华北地区,受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影响较为显著,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年内分配不均,雨季使得很多地表土壤疏松的地方受到冲击,导致水土流失。

1.1.4植被覆盖度较低临沂市植被覆盖率整体较高,但部分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原因,植被生长条件和环境不佳导致地表植被覆盖较少,郁闭度较小,减少雨水停留地面上的时间,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1.2人文因素1.2.1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土流失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1]。

临沂市城市化发展迅猛,房地产开发、道路修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不合理开发建设等导致路面硬化面积急剧扩张,加强地面的雨水积蓄功能,导致大量降水在地面流动加剧水土流失。

沂河行洪水位变化初探

沂河行洪水位变化初探
进行 了初 步探讨 。

2. “ 85 ” 洪 水概


1 9 9 3 年8 月4 ~5日,沂沭河流域普


2 0年 一 遇 设 计 洪 水 位 变 化
髓 l 删
情 况
通过 对 沂河 1 9 8 1年 、 2 0 0 1 年 大 断 面测量资料计 算 2 0年一遇设 计洪 水位变化可 以得 出,水 面曲线有较大 变化 , 沂河行洪 能力增加 , 洪水位平均
7 1 . 9 3
6 1 . 7 3
( m3 / s ) 3 9 0
— 2 1 0
- 9 0
( m) 一 O . 3 3
— 2 . 2 6
—2 . 61
葛沟
角 沂
临 沂
1 8 0 0
4 2 6 0
耐佃 ‘ 片, 目 婶: 升)
图1 临沂站“ 8 . 5 ” 洪水和“ 7 . 1 0 ” 洪水流量过程线比较 图
教 防汛与抗旱j l
表 1 沂河 、 枋河控制站流量 水位 比较表
“ 85 ” 洪 水

河 名
站 点
洪峰 流 量
相 应 水 位
“ 7 . 1 0 ” 洪 水 洪峰 流 量 相 应 水 位

定的可比性 。 1. 来自 71 0 ” 洪 水概.
7月 1 0日 3时 3 0分 沂河 临沂站水

位 开始起涨 , 起 涨流量 7 8 0 m 3 / s , 1 3时 3 0 分出现 1 9 9 3年以来 2 0年 中最大洪 峰流
( 1 ) 雨情
0 5 0 m 3 / s , 临沂站流量 l 0小 时增加 了 临沂市 2 0 1 2年 1 — 6月 累计降雨 量 8

临沂市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探讨

临沂市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探讨
01 第23卷 3月 3 1年 第 2期
地 下 水
Gr u d wae o n tr
Ma ., 01 r 2 1 V0 . 3 NO. 13 2
临 沂 市 地 下 水 资 源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探 讨
李 红 娟
( 东 临沂市 罗 庄 区水务 局水 政 监察 大 队 , 东 临沂 2 6 1 山 山 7 0 7) [ 提 要 ] 论 述 了影 响 临 沂 市 地 下 水 资 源 时 空 分 布 的 主 要 因 素 , 要 分 析 了 全 市 地 下 水 资 源 分 布 、 化 特 点 。 简 变 指 出 临 沂 市 地 下 水 资 源 分 布 不 均 衡 。 全 市 平 均 地 下 水 资 源 模 数 为 1 . 0 k 按 流 域 分 区 : 运 河 区 1 . 1 2X1 m / m , 中 5 0× 1 m / m , 河 区 1 . 0 k 沐 1 3×1 m / m , 他 各 区 在 6 0~ . 0 k 其 . 9 4×1 m / m 0 k 之 间 。按 行 政 分 区 : 庄 区 多 年 平 均 地 罗 下 水 资 源 数 最 大 为 l . 0 I/ m , 次 河 东 区 1 . 9 8Xl I k 其 1 9 2×1 m / m , 山 区 l . 0 k 兰 8 7×1 m / m , 他 各 县 区在 7 9 0 k 其 .
流型 , 入 、 流一开 采 型和 径流一 开采 型 四种 动态 类 型。 渗 径 地 下 水 资 源 是 一 种 具 有 多 年 调 节 特 性 的 再 生 式 动 态 资
山丘 区地 下水 在 天 然 状 态 下 , 潜 水 蒸 发 外 , 都 以河 除 大 川 基 流或 泉水 的 形式 排 泄 , 随着 外 发利 用 加 大后 , 川 基 但 河 流和 泉流 量都 随着 减少 。另 外 , 量 引 用 地表 水 灌 溉 和兴 建 大 蓄水 工程 又会增 加地 下 水 补 给 量 , 括沂 河 、 河 及 其 一 级 包 沭 支流 的拦 河橡胶 坝对 地 表水 位 的抬 升等 工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水利基本情况临沂市地处鲁东南,东邻日照,西连枣庄、济宁和泰安,北接潍坊、淄博,南界江苏,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

现辖3区9县,180个乡镇,总人口1036万人。

市域地貌特征属鲁东南低山丘陵区,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山丘区约占72%。

境内北部为沂蒙山区,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水库众多,河道切割深、比降陡。

南部为冲积平原,河网密布、地势低洼。

经过多年建设,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万余处,其中水库901座,塘坝6972座,机电井3.7万眼,初步形成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一、气象水文临沂市属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18.8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年际有丰枯周期性交替性变化规律。

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暴雨则多发生在7~8月份。

最大降雨量为1974年1149.3毫米,最小降雨量为1988年501.2毫米。

全市年平均径流深272.5毫米,年平均陆面蒸发量507~563毫米、水面蒸发量889~1128毫米。

二、水资源临沂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5.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6.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9.2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35立方米。

全市各类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4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33.3亿立方米。

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水水源主要是上游水库、河道区间径流拦蓄及部分地下水,临沂城市生活用水水源主要为岸堤水库和城区地下水。

三、河流临沂市水系发达,呈脉状分布。

全市有大小河流1800余条,其中10公里以上河道251条,分属沂河、沭河、中运河、湖东、沿海诸河等五大水系。

沂河、沭河是流经全市的两条重要骨干行洪河流。

沂河全长333公里,流域面积11820平方公里,其中临沂境内全长188公里,流域面积9383平方公里。

沭河全长300公里,流域面积6410平方公里,其中临沂境内全长184公里,流域面积3937平方公里。

四、水库临沂市共有水库901座,其中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30座,小型水库864座,总库容34.2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9.64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9805平方公里。

由于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受建设时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且经过多年运行,绝大多数为病险库。

经安全鉴定,37座大中型水库和819座小型水库为病险水库。

7座大型水库,根据国家规划从1986年开始至今陆续完成除险加固。

2008年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3年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部署后,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程明显加快。

中型水库已有3座完成除险加固,11座基本完成除险加固,16座列入第三批扩大内需计划,已经全面开工建设。

小型水库已有589座完成除险加固,占总任务的72%。

五、拦河闸坝临沂市共有拦河闸坝841座,其中大型28座,中型90座,小型723座,设计年供水能力2.85亿立方米。

这些水闸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存在标准低、质量差,挡水坝冲刷破损严重,启闭设备老化等险情,制约了工程防洪和灌溉效益的发挥。

“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对20座大型和36座中型重点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其中有40座列入国家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规划,估算总投资7.3亿元。

工程实施后,可恢复灌溉面积47.41万亩,保护人口266.06万人。

六、灌区临沂市共有万亩以上灌区81处,设计灌溉面积586.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280万亩。

全市有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6处,分别为葛沟、陡山、跋山、小埠东、龙窝、会宝岭灌区。

自1998年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规划,至2008年底,6处灌区累计完成24期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总投资27007万元,衬砌干支渠道150公里,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30万亩,干渠水利用率达到95%以上,综合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53。

七、东调续建工程沂沭河洪水东调续建工程是国家治淮重点骨干工程之一,总投资16.9亿元,包括刘家道口枢纽及沂河、沭河、新沭河、邳苍分洪道和分沂入沭治理等工程。

刘家道口枢纽工程是东调续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包括刘家道口节制闸、彭家道口分洪闸(已建成)、李庄闸、李公河防倒漾闸和盛口、姜墩、刘家道口放水洞。

该枢纽工程总投资58850万元,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2008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沂河等五河治理工程总计治理河道长度315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203座,土方工程2011万方,石方工程46万方,混凝土工程12万方,总投资110169万元。

沂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14.4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37座,总投资44595万元,已完成投资33672万元。

沭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27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104座,总投资32046万元,已完成投资25251万元。

邳苍分洪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40.4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9座,总投资5523万元,已完成投资4183万元。

新沭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3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35座,总投资11511万元,已完成投资4905万元。

分沂入沭扩大工程治理河道长度20.6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18座,总投资16794万元,已完成投资12404万元。

五河治理工程现累计完成投资80413万元,占总投资的73%。

七、农村通自来水工程临沂市山丘区面积多。

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村群众饮水一直比较困难。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了中德合作粮食援助项目、国债项目、千村人畜饮水解困等工程,农村饮水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影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根据水利部、卫生部确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四项指标(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普查,2005年初全市仍有248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为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困难,省委、省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通自来水工程。

在中央和省的扶持帮助下,全市以发展集中规模化工程为主攻方向,以水质安全为核心,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截止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680.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8%。

根据国家2010~2013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人口调查复核工作已经于2009年10月全面启动。

八、水土保持工程临沂市原有水土流失面积103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0%。

多年来,全市始终把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治理资金7.71亿元,治理小流域43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71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累计达到64%,生态环境更加趋向良性发展。

九、洼地治理工程临沂市郯南、苍南等地区是全市粮食主产区,但是由于地势低洼,涝灾一直严重,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2003年淮河特大洪水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涝洼地治理力度,并列为加快治淮建设新增三项工程之一。

临沂市治理规划区为市域南部鲁苏省界以北的沂河、沭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涉及郯城、苍山、罗庄、兰山、河东、临沭、高新区、开发区等8个县区,总面积3356.7平方公里,总耕地310.9万亩,总人口271.07万人。

规划治理骨干排水河道21条、排水干沟94条,改建、新建、加固建筑物496座,估算总投资12.64亿元。

根据淮委进一步治理淮河(二期项目)前期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市于2009年1月启动规划工作,3月份完成勘测任务,预计11月初完成初步设计。

十、水城建设临沂市水资源相对丰富,城区河网密布,具有建设水城的得天独厚优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以河为轴、两岸开发,打造滨水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依托八河穿城而过的区位优势,按照水系整治与水生态保护并举,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建设并重,水岸滩堤路景一体的原则,对沂河、祊河、涑河、青龙河、柳青河、陷泥河、李公河、鹰沟开展了大规模综合治理,并建设了引祊入涑水道。

建成小埠东、花园、桃园、角沂、柳杭、三和、葛庄等7座橡胶坝和刘家道口、李庄闸、李公河防倒漾闸、引祊入涑节制闸、防洪闸、涑河一、二、三号闸等8座拦河闸,形成7坝8闸的工程布局,在临沂城形成水面长度88.5公里、水面48.5平方公里、一次性蓄水1.62亿立方米的大水体。

绿化沿河滩地18平方公里,建设9大广场、18个特色园区和36处景点,成为展示临沂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大型开放式生态风光带。

沂河小埠东橡胶坝创造了世界吉尼斯最长橡胶坝记录,滨河景区被水利部评为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十一、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临沂市符合改革政策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共有66个,其中市属水管单位1个,在职事业编制人员2143名。

为做好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关于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等文件。

2008年10月底,12个县区整体改革实施方案全部经同级政府批复,66个水管单位撤销5个,批复水管单位61个,其中2个水管单位定性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59个水管单位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批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000人,差额拨款事业编制77人。

各项公益性支出列入同级财政2009年度预算,养老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障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十二、水行政管理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出台《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工程维护费征收工作的通知》、《临沂市市级水资源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临沂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为契机,加大水利法制宣传力度,开展纪念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水利法制观念。

深化水行政审批改革,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7项行政服务职能进驻市政服务大厅,积极开展“提速缩时、提高效能”活动,年均受理行政审批事项260件,无一超期或投诉,综合满意率达98%以上。

强化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综合执法改革成效显著,执法硬件水平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明显增强,水事秩序明显好转。

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编制完成了《临沂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建成临沂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和水资源远程监测系统,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审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入河排污口审批等制度,积极推进城区自备井封停工作,水资源使用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